荀子弟六
關燈
小
中
大
也。
薦,謂所薦陳之物,籩豆之屬也。
」劉雲:「案此當以『《雍》而徹乎五祀』爲句。
『徹乎五祀』,謂徹於竈也。
《周禮·膳夫職》雲:『王卒食,以樂徹于造。
』《淮南·主術訓》雲:『奏雍而徹,已飯而祭竈。
』蓋徹饌而設之於竈,若祭然,天子之禮也。
『造』、『竈』古字通用,《大祝》『六祈』『二曰造』,故書『造』作『竈』,《吳語》『係馬舌,出火竈』,《吳越春秋》作『出火於造』。
」念孫案:《史記·秦本紀》「客卿竈」,《秦策》作「造」。
《管子·輕重己篇》「熯竈洩井」,《禁藏篇》作「造」。
專言之則曰『竈』,連言之則曰『五祀』,若謂丞相爲『三公』,左馮翊爲『三輔』也。
楊氏失其句讀,乃爲是多方駢枝之説。
此言天子奉養之盛,而以祭祀爲言,何當乎?」念孫案:劉説既得其句,而又得其義,確不可易。
劉又雲:「案天子羞用百有二十品。
『執薦者百人』,舉成數。
」 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 楊注曰:「容,謂羽衞也。
居則設張其容儀,負依而坐也。
念孫案:「坐」當爲「立」,説見《儒效篇》。
或曰:《爾雅》曰『容謂之防』,郭璞雲:『如今牀頭小曲屏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
』言施此容於戶牖閒,負之而坐也。
」郝雲:「案『張』與『帳』同,古以『張』爲『帳』也。
『容』則《爾雅》『容謂之防』,『張』、『容』二物,與『依』而爲三。
」 夾道 「庶士介而夾道」。
宋呂本如是。
宋錢佃本及元刻「夾道」竝誤作「坐道」,而盧本從之。
念孫案:作「坐道」者非也,上文雲「天子出則三公奉軶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然則庶士豈得坐道乎?當從呂本作「夾道」,《周官·條狼氏》「王出入則八人夾道」是也。
楊注本雲「介而夾道,被甲夾於道側,以禦非常也」,而今本注文兩「夾」字亦誤爲「坐」矣。
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 楊注曰:「不老,老也,猶言不顯,顯也。
或曰:衍『不』字。
夫『老』者,休息之名,言豈更有休息安樂過此者?」念孫案:或説是。
不能以撥弓曲矢中 「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不能以撥弓、曲矢中」。
陳雲:「案:『中』下脫『微』字,『撥弓曲矢不能中微』與下文『辟馬毀輿不能緻遠』句法相同,《儒效篇》曰:『輿固馬選矣,而不能以至遠一日而千裡,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矣,而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羿也。
』《王霸篇》曰:『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則莫若羿、蠭門矣;欲得善馭,及速緻遠,則莫若王良、造父矣。
』《君道篇》曰:『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欲得善馭,及速緻遠者。
』《議兵篇》曰:『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緻遠。
』皆『中微』與『緻遠』作對文,可證。
《小雅》毛傳曰『殪,壹發而死,言能中微而制大也』,語本《荀子》。
」 不以備不足足則以重有餘也 盧雲:「下『足』字衍。
」 則求利之詭緩而犯分之羞大也 楊注曰:「詭,詐也,求利詭詐之心緩也。
」郝雲:「按:詭者,責也,言抇人冢墓以求利,國法必加罪責也。
《漢書》趙充國傳,陳湯、京房、尹賞、王莽傳及《後漢》孟嘗、陳重傳注皆以『詭』爲『責』。
今人但知『詭詐』不知『詭責』,楊氏亦習於今而忘於古矣,此『詭』訓『詐』其義難通。
」 當厚 「聖人之生民也,皆使當厚」。
楊注曰:「當,謂得中也,丁浪反。
」念孫案:「當厚」二字不詞,楊説非也。
「當厚」蓋「富厚」之誤。
《秦策》:「勢位富厚。
」下文「優猶知足」正承「富厚」言之。
舊本作「不知足」,楊雲:「『不』字衍。
」 潮陷 「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説,以欺愚者而潮陷之」。
盧雲:「案:『潮』,當作『淖』。
古『潮』字作『』,故『淖』誤爲『』,又誤爲『潮』。
」 豈鉅知 「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鬬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楊注雲:「『鉅』與『遽』同。
言此倡優豈速遽知宋子有見侮不辱之論哉?」盧删「速」字,非各本皆有。
念孫案:「豈鉅知」者,豈知也。
鉅,亦豈也,古人自有複語耳。
或言「豈鉅」,或言「豈遽」,或言「庸詎」,或言「何遽」,其義一而已矣。
説見《漢書·陸賈傳》。
楊讀「鉅」爲「遽」,而雲「豈速遽知」,失之。
與無益於人 「將以爲有益於人邪,則與無益於人也」。
楊注曰:「與,讀爲『預』。
本謂有益於人,反預於無益人之論也。
」念孫案:楊説甚迂。
餘謂「與」讀爲「舉」。
「舉」古通作「與」,説見《經義述聞·禮運》。
舉,皆也。
見《左傳·宣十七年》注、《哀六年》注。
言其説皆無益於人也。
枯磔 「斬斷枯磔」。
楊注曰:「枯,棄世暴屍也。
磔,車裂也。
」又曰:「《周禮》『以疈辜祭四方百物』,注謂:『披磔牲也』。
或者『枯』與『疈辜』義同歟?《韓子》曰:『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
』疑『辜』即『枯』也。
」念孫案:後説是也。
《周官·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鄭注曰:「辜之言枯也,謂磔之。
」 以爲成俗 「聖王以爲法,士大夫以爲道,官人以爲守,百姓以爲成俗」。
念孫案:第四句本作「百姓以成俗」,與上三句對文。
《晉語》注曰:「爲,成也。
」《廣雅》同。
「以成俗」即「以爲俗」。
今本「成」上有「爲」字,乃涉上三「爲」字而衍。
《禮論篇》「官人以爲守,百姓以成俗」,「成」上無「爲」字。
成文曲 「今子宋子嚴然而好説,聚人徒,立師學,成文曲」。
念孫案:「成文曲」義不可通,「曲」當爲「典」,字之誤也,故楊注雲「文典,文章也」。
今本
薦,謂所薦陳之物,籩豆之屬也。
」劉雲:「案此當以『《雍》而徹乎五祀』爲句。
『徹乎五祀』,謂徹於竈也。
《周禮·膳夫職》雲:『王卒食,以樂徹于造。
』《淮南·主術訓》雲:『奏雍而徹,已飯而祭竈。
』蓋徹饌而設之於竈,若祭然,天子之禮也。
『造』、『竈』古字通用,《大祝》『六祈』『二曰造』,故書『造』作『竈』,《吳語》『係馬舌,出火竈』,《吳越春秋》作『出火於造』。
」念孫案:《史記·秦本紀》「客卿竈」,《秦策》作「造」。
《管子·輕重己篇》「熯竈洩井」,《禁藏篇》作「造」。
專言之則曰『竈』,連言之則曰『五祀』,若謂丞相爲『三公』,左馮翊爲『三輔』也。
楊氏失其句讀,乃爲是多方駢枝之説。
此言天子奉養之盛,而以祭祀爲言,何當乎?」念孫案:劉説既得其句,而又得其義,確不可易。
劉又雲:「案天子羞用百有二十品。
『執薦者百人』,舉成數。
」 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 楊注曰:「容,謂羽衞也。
居則設張其容儀,負依而坐也。
念孫案:「坐」當爲「立」,説見《儒效篇》。
或曰:《爾雅》曰『容謂之防』,郭璞雲:『如今牀頭小曲屏風,唱射者所以自防隱也。
』言施此容於戶牖閒,負之而坐也。
」郝雲:「案『張』與『帳』同,古以『張』爲『帳』也。
『容』則《爾雅》『容謂之防』,『張』、『容』二物,與『依』而爲三。
」 夾道 「庶士介而夾道」。
宋呂本如是。
宋錢佃本及元刻「夾道」竝誤作「坐道」,而盧本從之。
念孫案:作「坐道」者非也,上文雲「天子出則三公奉軶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然則庶士豈得坐道乎?當從呂本作「夾道」,《周官·條狼氏》「王出入則八人夾道」是也。
楊注本雲「介而夾道,被甲夾於道側,以禦非常也」,而今本注文兩「夾」字亦誤爲「坐」矣。
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 楊注曰:「不老,老也,猶言不顯,顯也。
或曰:衍『不』字。
夫『老』者,休息之名,言豈更有休息安樂過此者?」念孫案:或説是。
不能以撥弓曲矢中 「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不能以撥弓、曲矢中」。
陳雲:「案:『中』下脫『微』字,『撥弓曲矢不能中微』與下文『辟馬毀輿不能緻遠』句法相同,《儒效篇》曰:『輿固馬選矣,而不能以至遠一日而千裡,則非造父也;弓調矢直矣,而不能以射遠中微,則非羿也。
』《王霸篇》曰:『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則莫若羿、蠭門矣;欲得善馭,及速緻遠,則莫若王良、造父矣。
』《君道篇》曰:『人主欲得善射,射遠中微者,欲得善馭,及速緻遠者。
』《議兵篇》曰:『弓矢不調則羿不能以中微,六馬不和則造父不能以緻遠。
』皆『中微』與『緻遠』作對文,可證。
《小雅》毛傳曰『殪,壹發而死,言能中微而制大也』,語本《荀子》。
」 不以備不足足則以重有餘也 盧雲:「下『足』字衍。
」 則求利之詭緩而犯分之羞大也 楊注曰:「詭,詐也,求利詭詐之心緩也。
」郝雲:「按:詭者,責也,言抇人冢墓以求利,國法必加罪責也。
《漢書》趙充國傳,陳湯、京房、尹賞、王莽傳及《後漢》孟嘗、陳重傳注皆以『詭』爲『責』。
今人但知『詭詐』不知『詭責』,楊氏亦習於今而忘於古矣,此『詭』訓『詐』其義難通。
」 當厚 「聖人之生民也,皆使當厚」。
楊注曰:「當,謂得中也,丁浪反。
」念孫案:「當厚」二字不詞,楊説非也。
「當厚」蓋「富厚」之誤。
《秦策》:「勢位富厚。
」下文「優猶知足」正承「富厚」言之。
舊本作「不知足」,楊雲:「『不』字衍。
」 潮陷 「是特姦人之誤於亂説,以欺愚者而潮陷之」。
盧雲:「案:『潮』,當作『淖』。
古『潮』字作『』,故『淖』誤爲『』,又誤爲『潮』。
」 豈鉅知 「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鬬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爲不辱哉」。
楊注雲:「『鉅』與『遽』同。
言此倡優豈速遽知宋子有見侮不辱之論哉?」盧删「速」字,非各本皆有。
念孫案:「豈鉅知」者,豈知也。
鉅,亦豈也,古人自有複語耳。
或言「豈鉅」,或言「豈遽」,或言「庸詎」,或言「何遽」,其義一而已矣。
説見《漢書·陸賈傳》。
楊讀「鉅」爲「遽」,而雲「豈速遽知」,失之。
與無益於人 「將以爲有益於人邪,則與無益於人也」。
楊注曰:「與,讀爲『預』。
本謂有益於人,反預於無益人之論也。
」念孫案:楊説甚迂。
餘謂「與」讀爲「舉」。
「舉」古通作「與」,説見《經義述聞·禮運》。
舉,皆也。
見《左傳·宣十七年》注、《哀六年》注。
言其説皆無益於人也。
枯磔 「斬斷枯磔」。
楊注曰:「枯,棄世暴屍也。
磔,車裂也。
」又曰:「《周禮》『以疈辜祭四方百物』,注謂:『披磔牲也』。
或者『枯』與『疈辜』義同歟?《韓子》曰:『采金之禁,得而輒辜磔。
』疑『辜』即『枯』也。
」念孫案:後説是也。
《周官·掌戮》「殺王之親者辜之」,鄭注曰:「辜之言枯也,謂磔之。
」 以爲成俗 「聖王以爲法,士大夫以爲道,官人以爲守,百姓以爲成俗」。
念孫案:第四句本作「百姓以成俗」,與上三句對文。
《晉語》注曰:「爲,成也。
」《廣雅》同。
「以成俗」即「以爲俗」。
今本「成」上有「爲」字,乃涉上三「爲」字而衍。
《禮論篇》「官人以爲守,百姓以成俗」,「成」上無「爲」字。
成文曲 「今子宋子嚴然而好説,聚人徒,立師學,成文曲」。
念孫案:「成文曲」義不可通,「曲」當爲「典」,字之誤也,故楊注雲「文典,文章也」。
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