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 鑒賞座談會

關燈
些,至少也該臨時去翻檢或詢問别人。

    這種知識本身原不是鑒賞,卻能作我們鑒賞上的幫助,不可輕視的。

    ” “話越說越切實了。

    後面講話的頗不容易呢。

    ”樂華聽慧修講畢,這樣說。

     許多人都看着樂華,待他講下去。

     “今日我是主人,當然排在最末一個。

    請振宇、複初先講吧。

    振宇,你先來。

    ”樂華說。

     “我想就‘想象’二字來說幾句話。

    ”振宇說,“方才錦華說,鑒賞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共鳴作用,這話很對,作者與我們不相識,大多數是古人,不會來和我們共鳴,所謂共鳴,無非是我們自己要去和作者共鳴罷了。

    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寫的,有些是生活經驗,有些是想象所得。

    我們的生活經驗與作者不同,不能一一從生活經驗去領會作品,所靠的大半是想象。

    對于作者的想象的記錄固然要用想象去領略,對于作者的生活經驗的記錄也隻好用想象去領略。

    文章是無形的東西,隻是白紙上的黑字,我們讀了這白紙上的黑字,所以會感到悲歡,覺得人物如畫者,全是想象的結果。

    作者把經驗或想象所得的具體的事物翻譯成白紙上的黑字,我們讀者卻要倒翻過去,把白紙上的黑字再依舊翻譯為具體的事物。

    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來幫助。

    譬如說吧,‘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好句子,但這八個字的所以好,并非白紙上寫着的這八個字特有好處,乃是它所表托的景色好的緣故。

    我們讀這八個字的時候,如果同時不在頭腦裡描出它所表托的景色,就根本不會感到它的好處了。

    想象是鑒賞的重要條件,想象力不發達,鑒賞力也無法使之發達的。

    這是我的意見。

    ” 大家聽了振宇的話點頭,同時又都把眼光移向複初。

    複初笑着說道: “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說的,隻好來作反面文章了。

    方才諸位的話都是對好的文章說的,說好文章應該怎樣去鑒賞。

    我現在想反一個轉身,來談談壞的文章的鑒賞。

    ” 複初這幾句開場白,使大家露出驚訝的神色。

    談話開始以來的一室中平闆的空氣,突為一變。

     “壞的文章值得鑒賞嗎?諸位也許會懷疑吧。

    我以為好與壞是事物的兩方面,無論從哪一方面着眼,結果都一樣。

    知道什麼東西不好,就知道什麼是好東西了,我們讀了一篇不好的文章,如果能一一指摘出它的毛病,等于讀一篇好文章能一一領會它的好處。

    并且,實際上真正好的文章,自古以來就不多,我們日常所見到的往往都是有些毛病的文章。

    猶如人的相貌一樣,我們一生之中難得見到絕代的美人或美男子,日常所碰見的都是些普通的人物,不是鼻子太低就是眉毛太濃,或是眼睛旁有個小疤點。

    如果我們定要遇到好的才去鑒賞,不是機會就很少了嗎?我近來常從壞的文章中試煉自己的鑒賞力,甚麼報紙上的評論咧,街上粘貼着的标語咧,都留意。

    我這見解,是讀了《中學生》雜志中的《文章病院》以後才發生的。

    我想,日日與病人接觸的醫生才是真正知道健康的人,一味從健康上着眼,健康的意義反會茫然吧。

    ” 複初的話引得大家都笑了。

     “樂華,現在輪到你了。

    ”志青對樂華說,似乎已期待得很久的其餘的諸人也都向樂華看。

     “我是個工人,配講些什麼?鑒賞原是我所向來留意的,自入工廠以來,苦于沒有閑暇讀書。

    我現在偷閑在讀的隻是詩話、文話一類的東西。

    詩話、文話是前人鑒賞所得的記錄,它會告訴我們某幾句詩、某幾句文的好處所在。

    我們可由它間接地得到鑒賞的指示。

    我是工人,要一一直接去讀名作,去自己鑒賞,是無望的了,隻好利用前人所作的詩話、文話之類來補救這缺陷。

    這種書的體裁是一條一條的随筆,每條都很簡短,而且逐條獨立;分條看和接連看都可以。

    像我這種讀書無一定時間的人,讀這種書再适當沒有了。

    不過這究竟是别人的鑒賞的結果,常常有許多不合我的意見的地方……” 枚叔走進書室來,樂華的話突然被打斷了。

     “我到報館裡去了半天,你們還在談嗎?談的是什麼?”枚叔問。

     “我們在談文章的鑒賞。

    ”樂華回答。

     “真清閑!好題目哩。

    不要大家變成書呆子!喏!你們看看!” 枚叔把卷在手中的本日上海報攤開,指着核桃樣大字的标題給大家看,那标題是“華北情勢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