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
關燈
小
中
大
懸玉帶,紅纓帽上綴着大紅頂子,胸前挂着長長的朝珠,顯顯赫赫地回到故鄉,使村子裡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這些美麗的憧憬,在我眼前一幕幕展開,我的前程多麼光明呀!隻要我能用心熟讀經書就行了。
我的童年教育雖然枯燥乏味,卻也在我的思想裡模模糊糊地留下學問重于一切的印象。
政府官吏都是經過科舉選拔的。
但是隻有有學問的人才有希望金榜題名。
官吏受人敬重,是因為學問本身在中國普遍受人敬重的關系。
因此我最後決定努力向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父親自然欣然同意,家塾的教育是不夠的,因此父親把我送到離村約四十裡的紹興府去進中西學堂,我的兩位哥哥則已先我一年入學。
我們是乘條又小又窄的河船去的。
小船的一邊是一柄長槳,是利用腳力來劃的,另一邊則是一柄用手操縱的短槳,作用等于船舵。
船岸我們看到許多紀念烈女節婦的牌坊。
沿岸相隔相當的距離就有一個比較熱鬧的市鎮。
我們一大早動身,中途在一個大鎮過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就到了府城。
顧名思義,中西學堂教的不但是我國舊學,而且有西洋學科。
這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是一種新嘗試。
雖然先生解釋得很粗淺,我總算開始接觸西方知識了。
在這以前,我對西洋的認識隻是限于進口的洋貨。
現在我那充滿了神仙狐鬼的腦子,卻開始與思想上的舶來品接觸了。
我在中西學堂裡首先學到的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是地圓學說。
我一向認為地球是平的。
後來先生又告訴我,閃電是陰電和陽電撞擊的結果,并不是電神的鏡子裡發出來的閃光;雷的成因也相同,并非雷神擊鼓所生。
這簡直使我目瞪口呆。
從基本物理學我又學到雨是怎樣形成的。
巨龍在雲端張口噴水成雨的觀念隻好放棄了。
了解燃燒的原理以後,我更放棄了火神的觀念。
過去為我們所崇拜的神佛,像是烈日照射下的雪人,一個接着一個融化。
這是我了解一點科學的開端,也是我思想中怪力亂神信仰的結束,我在鄉村裡曾經養成研究自然的習慣,我喜歡觀察,喜歡說理,雖然有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這種習慣在中西學堂裡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
我還是像過去一樣強于理解而不善記憶,凡是合理的新觀念我都樂于接受,對記憶中的舊觀念則棄如敝屣。
中西學堂的課程大部分還是屬于文科方面的:中國文學、經書和曆史。
記憶的工作相當多,記憶既非我之所長,我的考試成績也就經常在中等以下。
我在學校中顯得庸庸碌碌,較之當時頭角峥嵘的若幹學生,顯有遜色。
教師們對我的評價如此,我自己也做如是觀。
校中外國語分為英文、日文、法文三組。
我先選修英文,後來又加選日文。
我的日文教師是中川先生,我從他那裡學到了正确的日文發音。
英文是一位中國老師教的,他的英語發音錯得一塌糊塗,後來我千辛萬苦才算改正過來。
他一開始就把我們導入歧途,連字母發音都咬不準。
最可笑的是他竟把字母Z念成“烏才”。
一八九八年,我在學校裡聽到一個消息,說是光緒皇帝聽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的話,已經決定廢科舉,辦學校。
這使老一輩的學人大驚失色。
但是康、梁的維新運動有如昙花一現,不久慈禧太後再度垂簾聽政,康有為和梁啟超亡命日本。
中國又回到老路子,我放假回到鄉村時,看到大街的牆上張貼着黃紙繕寫的聖旨,一面是漢文,一面是滿文,寫的是通緝康、梁的命令。
看起來,維新運動就此壽終正寝了。
這個維新運動,以後叫作戊戌政變,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轉折點。
雖不為革命黨人所樂道,而曆史的事實卻不能因政見不同而抹殺的。
我記得梁氏逝世的消息傳到南京以後,蔡孑民先生和我兩人曾在中央政治會議提請國民政府明令表揚其功業。
适值胡展堂先生為主席,一見提案,面孔漲得通紅,便開口大罵。
于是我們自動把提案取消了事。
紹興的名勝古迹很多,它原是古代越國的都城。
越王勾踐在紀元前四九四年被以蘇州為京城的吳王夫差所擊敗。
勾踐定下“二十年計劃”,卧薪嘗膽,生聚教訓,終于在紀元前四七三年擊敗驕奢淫逸的吳王夫差,複興越國。
勾踐卧薪嘗膽、雪恥複國的故事,差不多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格言。
這則曆史教訓使一切在公私事業上遭受挫折的人重新燃起希望,它說明了忍耐、勇氣、刻苦,和詳密計劃的重要性。
我在勾踐卧薪嘗膽的地方領受這個曆史教訓,自然印象特别深刻。
南宋(紀元一一二七——一二七九)的高宗也曾在紹興駐節。
當時金兵南侵,宋康王渡江南遷,京城也從開封遷到杭州,離紹興府城不遠,還有南宋皇帝的陵寝。
紹興師爺是全國皆知的。
全國大小衙門,幾乎到處有紹興師爺插足,紹興老酒更是名震遐迩。
紹興府更出過許多曆史上有名的學者、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
紹興府包括八個縣,我的故鄉餘姚便是其中一縣。
紹興的風景也很有名,這裡有迂回曲折的小溪,橋梁密布的小河,奔
這些美麗的憧憬,在我眼前一幕幕展開,我的前程多麼光明呀!隻要我能用心熟讀經書就行了。
我的童年教育雖然枯燥乏味,卻也在我的思想裡模模糊糊地留下學問重于一切的印象。
政府官吏都是經過科舉選拔的。
但是隻有有學問的人才有希望金榜題名。
官吏受人敬重,是因為學問本身在中國普遍受人敬重的關系。
因此我最後決定努力向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父親自然欣然同意,家塾的教育是不夠的,因此父親把我送到離村約四十裡的紹興府去進中西學堂,我的兩位哥哥則已先我一年入學。
我們是乘條又小又窄的河船去的。
小船的一邊是一柄長槳,是利用腳力來劃的,另一邊則是一柄用手操縱的短槳,作用等于船舵。
船岸我們看到許多紀念烈女節婦的牌坊。
沿岸相隔相當的距離就有一個比較熱鬧的市鎮。
我們一大早動身,中途在一個大鎮過了一夜,第二天下午就到了府城。
顧名思義,中西學堂教的不但是我國舊學,而且有西洋學科。
這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是一種新嘗試。
雖然先生解釋得很粗淺,我總算開始接觸西方知識了。
在這以前,我對西洋的認識隻是限于進口的洋貨。
現在我那充滿了神仙狐鬼的腦子,卻開始與思想上的舶來品接觸了。
我在中西學堂裡首先學到的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是地圓學說。
我一向認為地球是平的。
後來先生又告訴我,閃電是陰電和陽電撞擊的結果,并不是電神的鏡子裡發出來的閃光;雷的成因也相同,并非雷神擊鼓所生。
這簡直使我目瞪口呆。
從基本物理學我又學到雨是怎樣形成的。
巨龍在雲端張口噴水成雨的觀念隻好放棄了。
了解燃燒的原理以後,我更放棄了火神的觀念。
過去為我們所崇拜的神佛,像是烈日照射下的雪人,一個接着一個融化。
這是我了解一點科學的開端,也是我思想中怪力亂神信仰的結束,我在鄉村裡曾經養成研究自然的習慣,我喜歡觀察,喜歡說理,雖然有時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深意。
這種習慣在中西學堂裡得到繼續發展的機會。
我還是像過去一樣強于理解而不善記憶,凡是合理的新觀念我都樂于接受,對記憶中的舊觀念則棄如敝屣。
中西學堂的課程大部分還是屬于文科方面的:中國文學、經書和曆史。
記憶的工作相當多,記憶既非我之所長,我的考試成績也就經常在中等以下。
我在學校中顯得庸庸碌碌,較之當時頭角峥嵘的若幹學生,顯有遜色。
教師們對我的評價如此,我自己也做如是觀。
校中外國語分為英文、日文、法文三組。
我先選修英文,後來又加選日文。
我的日文教師是中川先生,我從他那裡學到了正确的日文發音。
英文是一位中國老師教的,他的英語發音錯得一塌糊塗,後來我千辛萬苦才算改正過來。
他一開始就把我們導入歧途,連字母發音都咬不準。
最可笑的是他竟把字母Z念成“烏才”。
一八九八年,我在學校裡聽到一個消息,說是光緒皇帝聽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的話,已經決定廢科舉,辦學校。
這使老一輩的學人大驚失色。
但是康、梁的維新運動有如昙花一現,不久慈禧太後再度垂簾聽政,康有為和梁啟超亡命日本。
中國又回到老路子,我放假回到鄉村時,看到大街的牆上張貼着黃紙繕寫的聖旨,一面是漢文,一面是滿文,寫的是通緝康、梁的命令。
看起來,維新運動就此壽終正寝了。
這個維新運動,以後叫作戊戌政變,是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轉折點。
雖不為革命黨人所樂道,而曆史的事實卻不能因政見不同而抹殺的。
我記得梁氏逝世的消息傳到南京以後,蔡孑民先生和我兩人曾在中央政治會議提請國民政府明令表揚其功業。
适值胡展堂先生為主席,一見提案,面孔漲得通紅,便開口大罵。
于是我們自動把提案取消了事。
紹興的名勝古迹很多,它原是古代越國的都城。
越王勾踐在紀元前四九四年被以蘇州為京城的吳王夫差所擊敗。
勾踐定下“二十年計劃”,卧薪嘗膽,生聚教訓,終于在紀元前四七三年擊敗驕奢淫逸的吳王夫差,複興越國。
勾踐卧薪嘗膽、雪恥複國的故事,差不多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格言。
這則曆史教訓使一切在公私事業上遭受挫折的人重新燃起希望,它說明了忍耐、勇氣、刻苦,和詳密計劃的重要性。
我在勾踐卧薪嘗膽的地方領受這個曆史教訓,自然印象特别深刻。
南宋(紀元一一二七——一二七九)的高宗也曾在紹興駐節。
當時金兵南侵,宋康王渡江南遷,京城也從開封遷到杭州,離紹興府城不遠,還有南宋皇帝的陵寝。
紹興師爺是全國皆知的。
全國大小衙門,幾乎到處有紹興師爺插足,紹興老酒更是名震遐迩。
紹興府更出過許多曆史上有名的學者、哲學家、詩人和書法家。
紹興府包括八個縣,我的故鄉餘姚便是其中一縣。
紹興的風景也很有名,這裡有迂回曲折的小溪,橋梁密布的小河,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