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

關燈


    洪水在我們村裡以及鄰近村莊停留約一星期,然後慢慢退到低地,最後随江河入海,同時卷走了所有的稻作。

     大約一星期以後,一隻大船在傍晚時分載着許多人向我們村莊劃過來。

    這隻船在我家附近停下,船上的人也紛紛離船上岸。

    我們為防意外,趕緊閉起大門。

    他們用大石頭來搗大門,最後終于排闼而入。

    領頭的人身材魁偉,顯然孔武有力,辮子盤在頭頂上。

    他帶着一夥人走到天井裡,高喊:“我們肚子餓,我們要借糧。

    ”其餘人也就跟着呐喊助威。

    他們搜索了谷倉,但是沒有馬上動手搬;他們要“借”。

    最後經過隔壁一位農人的調停,他們“借”走了幾擔谷子以後,就回船啟航了。

    這是随後發生的一連串變亂的首次警号。

     性質相近然而比較嚴重的事件,接二連三地在鄰村發生。

    開始時是“借”,随後就變質為搶劫。

    搶劫事件像野火一樣到處蔓延,鄉間微薄的官兵武力根本無法加以阻遏。

    而且搶糧食不能處以極刑,但是在那種情勢下,恐怕隻有極刑才能加以遏止,至少暫時不至如此猖獗。

     “借糧”的事件一直延續至那年冬天。

    不久之後,殺人擄掠的暴行終于在孫莊首次發生。

    被害的孫君在上海有一片生意興隆的木行。

    孫君的父親曾在上海承包“洋行”的營造工程而發了大财。

     那是一個凜冽的冬夜,孫莊的人很早就躲到被窩去了。

    有人從窗子裡發現黑暗中有一隊火把正從大路上向孫莊移動。

    火把臨近孫莊時,大家聽到一陣槍聲。

    強盜來了!強盜沖開孫家的大門,搶走了孫家所有的金銀财帛——名貴的羊裘皮襖、金銀器皿、珍珠寶石,無一幸免。

    他們并且擄走了孫君,把他綁在一根長竹竿的頂端,然後又把他壓到河底。

    第二天孫家的人拖起竹竿才發現他的屍體。

     搶劫的風潮迅速蔓延到各村莊。

    幾百年來鄉村人們所享受的和平與安甯,一夜之間喪失殆盡。

    我們沒有一夜能夠安穩地睡。

    我父親從上海買來了手槍以及舊式的長槍。

    大家開始練習放槍,小孩子也不例外。

    我們拿鳥雀當活靶,因此連鳥雀都遭了殃。

    我們輪班睡覺,值班的人就負責守夜。

    一聽到犬吠,我們就向空放槍警告盜匪,自然有時是虛驚,有時卻的确把強盜吓跑了。

    為了節省彈藥,我們常常在槍聲中夾帶些爆仗。

     永遠這樣緊張下去究竟不是事。

    父親最後無可奈何地帶了一家大小搬到上海住下來。

     我們搬家之前的兩年内,我曾在紹興繼續我的學業。

    我還在家塾裡念書的時候,父親曾經問我将來願意做生意還是預備做官。

    我的兩位哥哥都已經決定步入仕途。

    父親要我決定之前,仔細考慮一番。

     做官可以光宗耀祖,幾百年來,年輕人無不心向往之。

    自然我也很希望将來能做官。

    在另一方面,新近發财的人可以享受新穎奇巧的外國貨,這般人的生活也是一種強烈的引誘。

    名利之間的選擇,多少與一個人思想中所已灌輸進去的觀念和理想有點關聯。

     我聽人家說,我們中國人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

    雖然每一階級在整個社會裡都有特定的任務,士大夫都是統治階級,因此也是最尊榮的一級,依照亞裡士多德的主張,哲學家當為國王,所以我們可以說,哲人、學士如果做不到帝王,至少也應該是公卿、宰相。

    中國的貴族階級除極少數例外,都不是世襲的,而是由于本身努力達到的。

    俗語說:秀才是宰相的根苗。

    如果我去經商,那麼将來不就與功名無緣了嗎?因此我決心續求學問。

    自然,我當時對學問的意義并不十分了解;我隻覺得那是向上層社會爬的階梯。

    在我們村子裡,農、工、商三類人都不稀罕。

    種田的不必說了,商人也不少。

    好多人在上海做生意,從上海帶回來很多好玩的東西:小洋刀、哨子、皮球、洋娃娃、汽槍、手表等等,多不勝舉。

    至于工匠,我們的一位族長就是木匠,他的兒子們也是的。

    一位遠房叔叔是銀匠,專門打造鄉村婦女裝飾的指環、手镯、钗簪之類。

    至于讀書的人,那可不同了。

    凡是族人之中有功名的,家廟中都有一面金碧輝煌的匾額,舉人以上的家廟前面還有高高的旗杆,懸挂他們的旗幟。

    我還記得有一天縣太爺到鄰村查辦命案,他乘坐一頂四人扛擡的綠呢暖轎,紅纓帽上綴着一顆金頂,胸前挂着一串朝珠。

    四名轎夫每人戴着一頂尖錐形的黑帽,帽頂插着一根鵝毛。

    暖轎前面有一對銅鑼開道,縣太爺所經之處,老百姓就得肅靜回避。

    他是本縣的父母官,我們老百姓的生命财産都得聽他發落。

    他的權勢怎麼來的?讀書呀! 于是我知道了讀書人的地位,也知道做一名讀書人的好處。

    他可以一級一級地往上爬,甚至有一天當了大官,還可以在北京皇宮裡飲禦賜香茗呢!像我這樣的一位鄉下孩子,足步向未逾越鄰近的村鎮,他希望讀書做官應是很自然的事。

    我幼稚的心靈裡,幻想着自己一天比一天神氣,功名步步高升,中了秀才再中了舉人,中了舉人再中進士,終于有一天當了很大很大的官,比那位縣知事要大得好多好多,身穿蟒袍,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