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祖國的建築傳統與當前的建設問題(1)
關燈
小
中
大
濟的可憐情況,建築不但在結構和外表方面産生了許多醜惡類型,而且在材料方面,在平面的部署方面都堕落到最不幸的水平。
建築師們變成為帝國主義的經濟、文化侵略服務。
同時蔑視自己本國藝術遺産、優秀工匠和成熟而優越的技術傳統。
此後任何建築作品都成了最不健康的殖民地文化的最明顯的代表,反映着那時期的畸形的政治經濟情況。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每一個愛國的建築師越來越充滿了痛苦而感到彷徨。
祖國的解放為我們全國的建築師帶來了空前的大轉變。
我們不但忽然得到了設計成千上萬的住宅、工廠、學校、醫院、辦公樓的機會,我們不但在一兩年中所設計的房屋面積就可能超過過去半生所設計的房屋面積的總和乃至若幹倍,最主要的是我們知道我們的服務對象不是别人,而是勞動人民。
我們是為祖國的和平的社會主義事業而建設,也是為世界的和平建設的一部分而努力。
我們集體工作的成果将是這新時代的和平民主精神的表現。
我們的工作充滿了重要意義,在今天,任何建築師,無論在經濟建設或文化建設中,都是最活躍的一員。
我們為這光榮的任務感到興奮和驕傲。
但是我們也因此而感到還應當以更嚴肅的态度擔負起這沉重的責任。
這許多重大的意義,建築師們不是一下子就認識到的。
由于過去的習慣,起初我們隻見到因為建造的量的增加使我們得以“一顯身手”的許多機會;但很快地一個嚴重的問題使我們思索了。
這麼大量的建造之出現将要改變祖國千百個城市的面貌。
我們應該用什麼材料、什麼結構、什麼形式來處理呢?這是需要認真地思慮的,是必須有正确領導的,是不能任其自流和盲目發展的。
好在在這裡,共同綱領的文化教育政策已給了我們一個行動指南。
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
遵照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于新文化的英明正确的分析,中國的新文化是民族的。
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
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的民族特性。
因此建築當然也“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
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内容”。
中國的新建築必須是“科學的。
……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與實踐一緻的”,“……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的。
建築師“必須尊重自己的曆史,決不能割斷曆史。
尊重曆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要引導他們(人民群衆)向後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這個新建築“是大衆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衆服務。
……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别又互相聯結起來”。
有了這樣明确而英明的指示,建築師們就應當認清方向,滿懷信心,大踏步向前邁進。
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無所留戀地揚棄那些資本主義的,割斷曆史的世界主義的各種流派建築和各流派的反動理論;必須徹底批判“對世界文化遺産的虛無主義态度以及忽視民族藝術遺産的态度”(蘇聯建築科學院院長莫爾德維諾夫語)。
不可否認的,目前首先亟待解決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工作和居住所大量需要的房屋的問題;目前所要達到的量是要超過于質的。
但是我們相信,普及會與提高“互相聯結起來”的。
毛主席告訴我們:“随同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
”建築師們正在為偉大的和平建設努力。
我們目前正在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貢獻出一切力量,但同時也必須準備迎接文化建設的高潮。
新的設計必須努力提高水平。
研究、理解、愛好過去的本國建築的熱情必須培養起來。
在中央文化部的領導下,整理藝術遺産的工作已在每日加強。
在中央教育部的領導下,在培養下一代的建築師的教學方針上,已采用了蘇聯的先進教學計劃,在創造中注重民族傳統已是一個首要的重點。
全國人民有理由向建築師們要求,也有理由相信,在很短的期間内,全國的一切建築設計,必然要獲得巨大的成就,建築師們的設計标準必然會顯著地提高,因為我們會再度找到自己的傳統的藝術特征,用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發展出光輝的、“為中國人民所喜愛”的、不愧為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的新建築。
那就是新民主主義的,亦即我們“民族的、大衆的”建築。
(1) 原載于1952年9月16日《新觀察》第16期,署名:梁思成、林徽因。
(2) 察哈爾,舊省名,1952年撤銷。
應縣現歸山西省管轄。
建築師們變成為帝國主義的經濟、文化侵略服務。
同時蔑視自己本國藝術遺産、優秀工匠和成熟而優越的技術傳統。
此後任何建築作品都成了最不健康的殖民地文化的最明顯的代表,反映着那時期的畸形的政治經濟情況。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每一個愛國的建築師越來越充滿了痛苦而感到彷徨。
祖國的解放為我們全國的建築師帶來了空前的大轉變。
我們不但忽然得到了設計成千上萬的住宅、工廠、學校、醫院、辦公樓的機會,我們不但在一兩年中所設計的房屋面積就可能超過過去半生所設計的房屋面積的總和乃至若幹倍,最主要的是我們知道我們的服務對象不是别人,而是勞動人民。
我們是為祖國的和平的社會主義事業而建設,也是為世界的和平建設的一部分而努力。
我們集體工作的成果将是這新時代的和平民主精神的表現。
我們的工作充滿了重要意義,在今天,任何建築師,無論在經濟建設或文化建設中,都是最活躍的一員。
我們為這光榮的任務感到興奮和驕傲。
但是我們也因此而感到還應當以更嚴肅的态度擔負起這沉重的責任。
這許多重大的意義,建築師們不是一下子就認識到的。
由于過去的習慣,起初我們隻見到因為建造的量的增加使我們得以“一顯身手”的許多機會;但很快地一個嚴重的問題使我們思索了。
這麼大量的建造之出現将要改變祖國千百個城市的面貌。
我們應該用什麼材料、什麼結構、什麼形式來處理呢?這是需要認真地思慮的,是必須有正确領導的,是不能任其自流和盲目發展的。
好在在這裡,共同綱領的文化教育政策已給了我們一個行動指南。
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
遵照毛主席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于新文化的英明正确的分析,中國的新文化是民族的。
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
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的民族特性。
因此建築當然也“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
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内容”。
中國的新建築必須是“科學的。
……主張實事求是,主張客觀真理,主張理論與實踐一緻的”,“……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的。
建築師“必須尊重自己的曆史,決不能割斷曆史。
尊重曆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要引導他們(人民群衆)向後看,而是要引導他們向前看”。
這個新建築“是大衆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衆服務。
……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别又互相聯結起來”。
有了這樣明确而英明的指示,建築師們就應當認清方向,滿懷信心,大踏步向前邁進。
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無所留戀地揚棄那些資本主義的,割斷曆史的世界主義的各種流派建築和各流派的反動理論;必須徹底批判“對世界文化遺産的虛無主義态度以及忽視民族藝術遺産的态度”(蘇聯建築科學院院長莫爾德維諾夫語)。
不可否認的,目前首先亟待解決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工作和居住所大量需要的房屋的問題;目前所要達到的量是要超過于質的。
但是我們相信,普及會與提高“互相聯結起來”的。
毛主席告訴我們:“随同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
”建築師們正在為偉大的和平建設努力。
我們目前正在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貢獻出一切力量,但同時也必須準備迎接文化建設的高潮。
新的設計必須努力提高水平。
研究、理解、愛好過去的本國建築的熱情必須培養起來。
在中央文化部的領導下,整理藝術遺産的工作已在每日加強。
在中央教育部的領導下,在培養下一代的建築師的教學方針上,已采用了蘇聯的先進教學計劃,在創造中注重民族傳統已是一個首要的重點。
全國人民有理由向建築師們要求,也有理由相信,在很短的期間内,全國的一切建築設計,必然要獲得巨大的成就,建築師們的設計标準必然會顯著地提高,因為我們會再度找到自己的傳統的藝術特征,用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發展出光輝的、“為中國人民所喜愛”的、不愧為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的新建築。
那就是新民主主義的,亦即我們“民族的、大衆的”建築。
(1) 原載于1952年9月16日《新觀察》第16期,署名:梁思成、林徽因。
(2) 察哈爾,舊省名,1952年撤銷。
應縣現歸山西省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