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太字通世
太、世二字,大約古人有時而通。
明堂世室,《公羊》、《穀梁》俱作大室。
衛大叔儀,《公羊》作世叔。
齊樂大心,作樂世心。
鄭子大叔,《論語》作世叔。
天子之子曰大子,而《春秋》傳曰“會王世子于首止”。
諸侯之子曰世子,而申生、子華、終生等,并稱大子。
忽親 今俗乘兇納婦,名曰“忽親”,又曰“拜材頭”。
古者居父母喪而婚娶,見于經傳者,惟宣公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一事,所謂不待貶絕而自見也。
《舊唐書·張茂宗傳》:德宗曰:“如今人家有借吉為婚嫁者。
”谏官蔣乂曰:“人家有不甚知禮教者,或女居父母服,借吉就親。
”男子借吉婚娶,從古未聞。
宋時民庶之家,祖父母、父母老疾,無人侍奉,子孫居喪,聽尊長自陳,驗實,方許婚娶,未有居然冒喪易吉而婚娶者,此俗不可不禁也。
陰壽 陰壽者,生忌也。
陰而系之以壽,壽而冠之以陰,奇文也。
人以喜喪為對,工切無比。
杭人以福壽備而死者,俗呼喜喪。
陰壽之說,各省不行,而吾杭為甚。
二十年前,不過營齋營奠,至親素服展拜而已。
近則笙歌宴席,無異稱觞,子若孫者,彩衣将事,忍乎? 首陽山 《詩·唐風》:“首陽之巅。
”《論語》:“餓于首陽之下。
”馬融曰:“首陽山在蒲阪河曲之中。
”一曰首山。
《左傳》:“宣子田于首山。
”《寰宇記》雲:“首陽,即雷首之南阜,或稱首山。
”《漢·地理志》:“蒲反有首山。
”《郊祀志》:“黃帝采首山銅。
”一曰獨頭山。
《水經注》:“阚骃曰:‘首陽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隐也。
’”一曰襄山。
《穆天子傳》雲:“東巡自河首襄山。
”一名薄山。
《穆天子傳》:“登薄山置之隥。
”一名堯山。
《水經注》雲:“雷首山,臨大河北去蒲阪三十裡,俗亦謂之堯山也。
”一名中條山。
《元和志》雲:“雷首,一名中條,在河東縣南十五裡,永樂縣北三十裡。
”一名陑山。
湯伐桀,升自陑。
注:“在河曲南。
”《寰宇記》雲:“堯山,即雷首山。
山有九名,亦即陑山。
”一名曆山,一名甘棗山,一名渠豬山。
并見《括地志》。
總名之曰雷首山。
《禹貢》曰:“壺口雷首。
”是山西起雷首,東至吳坂,長亘數百裡,故随地異名也。
左傳對 先大父好讀《左傳》,山舟學士集句手書以賜雲:“行道有福,能勤有繼;居安思危,在約思純。
” 佘太君 小說稱楊老令婆曰“佘太君”,不知何本。
按畢尚書沅《關中金石記》雲:“楊業妻,乃折德扆之女,世以為折太君。
” 戒殺生 戒殺,亦善事也。
虔奉之固不必,痛辟之亦不可。
裴晉公曰:“雞豬魚蒜,逢着便吃。
生老病死,時至即行。
”此妙法也。
又某相國問僧曰:“戒殺如何?”曰:“不殺是慈悲,殺是解脫。
”曰:“然則盡食無害乎?”曰:“食是相公的祿,不食是相公的福。
”此妙解也。
經言“菩薩元制食三淨肉,謂不見為我殺,不聞為我殺,不疑為我殺,複益之以自死鳥殘,為五淨肉”,是佛亦未嘗食素也。
然必窮極珍異,變法烹炮,則固不可。
袁簡齋《随園食單》雲:“鈎刀取生雞之肝,燒地炙熱鵝之掌,至為慘毒,物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
”至哉言乎! 山魈僬僥 張船山太守有二仆,一曰劉升,甚長,名之曰山魈;一曰張芳,甚矮,名之曰僬僥。
太守作詩合詠之雲:“一僮短小如僬僥,一奴長細如山魈。
奴能抄書僮識字,一屋高低有奇緻。
先生或賦詩,僬僥磨墨亦若有所思,詩成棄其草,山魈繕寫偷作床頭稿。
先生燕居常閉門,僬僥侍立如無人。
先生出遊行頗速,山魈一過市人縮。
先生醉後山魈扶,僬僥趯趯猶提壺。
先生貧極僬僥瘦,山魈搖搖如學究。
僬僥喜,山魈愁,笑啼幻作雙狝猴。
山魈立,僬僥坐,俯仰雲泥人兩個。
山魈一嗽僬僥驚,忽如天半聞雷聲。
僬僥一怒山魈伏,左右如葵衛其足。
籲嗟乎!先生無聊隻好奇,僬僥山魈亦頗落落無威儀。
無威儀,先生怒,山魈文,僬僥趣。
”詩谑而隽。
願為人婦 船山先生詩才超妙,性格風流,四海騷人,靡不傾仰。
秀水金筠泉孝繼忽告其所親,願化作絕代麗姝,為船山執箕帚。
又無錫馬雲題燦贈詩雲:“我願來生作君婦,隻愁清不到梅花。
”以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之句也。
其傾倒之心,愛才而兼種情,可謂至矣。
先生戲成二律以謝雲:“飛來绮語太纏綿,不獨青娥愛少年。
人盡願為夫子妾,天教多結再生緣。
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癡情欲放颠。
為告山妻須料理,典衣早蓄買花錢。
”“名流争現女郎身,一笑殘冬四座春。
擊壁此時無妒婦,傾城他日盡詩人。
隻愁隔世紅裙小,未免先生白發新。
宋玉年來傷積毀,登牆何事苦窺臣。
”亦詞壇一則雅谑也。
蔗蟲 蔗蟲性涼,吾杭極貴,出痘險者,賴以助漿,然不可多得也。
廣東潮州,蔗田接壤,蔗蟲往往有之,形似蠶蛹而小,味極甘美,居人每炙以佐酒。
姚秋芷丈承憲嘗賦二律詠之。
其次首雲:“蘊隆連日賦蟲蟲,濁念寒漿解熱中。
佳境不須疑有蠱,庶生原可慶斯螽。
凡草植之則正生,此嫡出也。
甘蔗以斜生,所謂庶出也。
呂惠卿對宋仁宗語。
似誰折節吟腰細,笑彼銜花蜜口空。
畢竟冰心難共語,一樽愁絕對蠻風。
”狀物極工。
徐中山女 中山第三女,名妙秀。
當靖難時,金川門失守,宮中火起,傳言駕崩。
女憤痛曰:“當禦正殿以俟之,奈何出此?”高見卓論,此與姚少師之姊同為一時奇女。
野合 男女私奔名曰“野合”。
高江村《天祿識餘》雲:“女子七七四十九而陰絕,男子八八六十四而陽絕,過此為婚,則為野合。
”此又一說也。
寓錢 寓錢,紙錢也。
寓者,謂寄形象于紙也。
見唐唐臨《冥報錄》。
步 《周書》:“王朝步自周。
”黃公紹曰:“步,辇也。
人荷不駕馬也。
”殆即後世轎之權輿。
三蘇祠對 閩有三蘇祠,其聯雲:“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長泰戴方伯燝手筆。
見周栎園先生《閩小紀》。
腹葬 遐黎,生婺嶺以北,椰瓢蔽體,父母過五十,則烹而食之,雲葬于腹中,謂之得所。
見陸次雲《峒溪纖志》。
此較之天葬、火葬、鳥葬、水葬,尤為蔑倫絕理,真禽獸之不若矣! 鬼畏桃 殡除桃茢,門設桃符,相傳桃可辟鬼。
按《淮南·诠言訓》:“羿死于桃棓。
”注:“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 方夫人詩卷 山舟學士,嘉慶丁卯重赴鹿鳴,賦紀恩詩四章,一時和者不下百餘人。
學士品題,以芷齋方夫人為最。
夫人時年八十,手書和章,筆力蒼勁,出入南宮,宜其福與慧兼,為吾杭閨秀弁冕。
是卷,學士殁後年餘,先君于故紙中撿得之,亟裝裱以供珍玩。
後吾妹右紉适方芑堂明府懋嗣令郎,實夫人之從孫婦也,遂以此卷媵之。
詩雲:“公堂濟濟肅冠裳,白發當筵倍有光。
蕊榜曾占芝草秀,宮袍重染桂枝香。
但論才望無前輩,若在朝班亦首行。
共道鳳皇将九子,晚晴顔色似朝陽。
”“前賢也複遇賓興,主眷如斯得未曾。
揮翰玉堂幹氣象,感恩金阙夢觚棱。
公答客詩雲:“他生願作銜環雀,飛上觚棱高處來。
”春風語吉看重聽,冬集書存有夙征。
公有前丁卯題名錄詩。
天子知公文福大,頭銜仍賜一條冰。
”“四詩清越戛瑤瑛,才算升平雅頌聲。
有識盡能知姓氏,重公原不為科名。
已傳鳳诏傾當世,定說龍門與後生。
最是老懷欣阿買,得随杖履拜恩榮。
”猶子懋嗣,今科中式。
三篇真不愧作手。
蛻岩詞 夏日訪姚丈秋芷于羊城寓舍,适逢其啟箧曝書,手詩餘一帙示餘曰:“餘不工此,而子嗜之笃,盍舉以贈。
”餘欣然受賜,歸而讀之,抄錄未精,而校讎甚核,丹黃點筆,意義燦然。
首顔曰《蛻岩詞》,署曰“河東張翥仲舉填”。
亟觀跋尾,則樊榭老人手筆也。
跋雲:“蛻岩,河東人,幼從父官于杭,與貞居子張伯雨俱學于仇山村先生之門。
故詩文俱有源本,而詞筆亦複俊雅不凡,足繼白石、梅溪、草窗、玉田之後。
惜山村、伯雨詩集僅存,而詞止三數阕,使人有零珠斷璧之恨,不若《蛻岩詞》二卷一百二十餘首之完好無恙也。
是本為餘友金君繪卣鈔于龔田居侍禦家,餘從繪卣令子以甯借鈔,遂得充幾席研玩之娛。
侍禦所藏,異書甚多。
生平清介自處,罷官後絕不竿牍當事,貧至食粥,聞其身後書籍大半散佚矣,為之累歎。
雍正改元十月二十三日,樊榭生厲鹗書後。
”又二行雲:“近得張外史《貞居詞》一卷,又校定《蛻岩詞》訛字,消遣餘春,殊不冷落。
”第一卷内《水龍吟·詠西池敗荷》一阕,尾亦有二跋。
詞雲:“水宮仙子歸來,為誰獨立西風背。
淩波夢斷,可憐零落一奁環珮。
雨葉敲寒,露房倒影,秋聲驚碎。
問西亭翠被,将愁何處?空留得餘香在。
最愛雙飛白鹭,鎮相依蓼邊蘋外,舞衫歌扇,有人繡出水情雲态。
西子湖邊,越娘舟上,憶曾同采。
甚人今以上四十字,龔氏原鈔本缺。
未老,花應依舊約明年。
”再跋雲:“此詞前段妙絕,後段不全,令人悶恨不已。
”又跋雲:“雍正甲辰,在趙谷林小山堂得李西涯南詞本校添,為之大快。
”其他佳詞,不及備錄,此本未知已付梓與否,當攜歸以俟好事者之采摭焉。
知訓見字 古人于知字,往往作見字解。
《左傳》:“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
”注雲:“喜見于顔色。
”《呂氏春秋》:“文侯不悅,知于顔色。
”注:“知,猶見也。
”《淮南·修務訓》:“奉一爵酒,不知于色。
”亦作見字解。
程少山 程少山晉,杭之名諸生也。
連試秋闱,不售,遂橐筆遨遊。
始而江西,繼而廣東,名公钜卿,争迎倒屣。
餘在家,初未識面,至粵中,始得訂交,深相結契。
雅善作書,行楷篆隸,靡不精妙。
尤工鐵筆,嘗為餘作七十二鴛鴦樓印一方,章法勻整,筆意遒媚,邊跋古雅,直造山堂、小松之室。
詩詞多不自收拾,曾為餘書聚頭扇,因錄存數首。
《莫愁湖》雲:“春愁鄉思兩模糊,怕憶家山好畫圖。
剛把西湖抛撇了,又教侬見莫愁湖。
”“幼婦新詞四壁收,至今争說舊風流。
美人不是無情物,未必當時竟莫愁。
”《無題》雲:“卍字欄杆亞字牆,玉梅花下小蘭房。
金镮低扣聲先透。
銀燭輕搖影故藏。
入座漸聞香子細,隔簾徐聽佩丁當。
等閑未肯輕相見,半是銷磨杜牧狂。
”“沉沉良夜解明珰,細數閑愁睡不遑。
慣作長籲眉鎖黛,時聞小語口生香。
銀焰冷還相對,鐵馬聲凄更自傷。
知道夜深寒氣重,褪将半臂卻分郎。
”亦可以見一斑矣。
觱栗 《說文》:“觱,羌人吹角也。
”其聲悲栗,故名觱栗。
冬月寒氣驟發,其聲似之。
《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注:“觱發,風寒也。
栗烈,氣寒也。
”《吳下田家志》引諺雲:“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
”正謂風吹籬落,聲似觱栗,與詩意合。
田家之歌詠,可以上媲風騷矣。
袍 《逸雅》:“袍,丈夫着,下至跗者也。
”《事物紀原》以為“始于宇文護”,《困學紀聞》以為“始于隋大業”,皆非也。
漢《輿服志》:“周公抱成王燕居,故以袍。
”《物原》:“傅說作袍。
”《古今注》:“袍者,有虞氏即有之。
”則其制由來遠矣。
尖頭靴 《釋名》:“靴,本武服,趙武靈王所制,常短靿,以黃皮為之,後漸以長靿。
”唐馬周以麻為之,殺其靿,加以氈。
開元中,裴叔通以羊毛為之。
《筆談》曰:“北齊全用長靿靴。
”《續事始》曰:“故事,皮靴不許着入殿省,馬周加飾,乃許也。
”周煇《北轅錄》:“淳熙中,張子政往賀金國生辰,其俗無貴賤,皆着尖頭靴。
”又,釘靴見《明史·禮志》:“百官入朝遇雨,皆蹑釘靴,聲徹殿陛。
太祖令為軟底皮鞋,冒于靴外,出朝則釋之。
” 頻羅庵詩 山舟學士以書名海内,而詩為所掩。
然一篇之成,名流脍炙,隽詞獨絕,逸趣橫生。
洪稚存太史評其詩如“山半鐘魚,響參天籁”是也。
公嘗曰:“吾已為人役書,那堪更為人役詩。
”因不常作。
公又自言:“吾詩無所師承。
”而許周生駕部獨謂其瓣香丹淵,學士亦以為知言也。
雲貞寄外書 毛雲貞,楚人,夫戍伊犁。
毛以書寄至山東道上,有人拆而閱之,遂流傳其稿,洋洋數千言,詞意條鬯,神情凄惋,真好家書也。
是書缪蓮仙先生艮曾刻入《文章遊戲》中。
近廣東有人于随筆詩話中采列,點竄塗改,全不成文,後之讀者,宜從缪本為是。
河東山西 河東、山西,一地也。
唐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曰河東。
元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曰山西。
各就畿甸所近言之也。
雙聲 《南史》“既佳光景,當得劇棋”一語,四雙聲,以今音考之,“光景”二字不協,“景”字須作“耿”字音方合。
然考隋避“丙”字,以“景”字代之,則音又不同,究未知“景”字六朝作何音也。
黃雀銀魚 《明史》言“桂文襄萼在位,有素絲之節”。
按文襄當軸,其故人自家遣仆人至京,道地送黃雀銀魚二壇,其實中皆黃白镪也。
桂謂仆人曰:“此地不好,傳語而主,南京去罷。
”不日,除南京大理寺卿。
故時有句雲:“若非黃雀銀魚力,安得南京大理卿。
”審是,則史言不實矣。
土饅頭 古語雲:“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謂墳也。
近有人又有句雲:“城外多少土饅頭,城中盡是饅頭餡。
”更警動。
罷官詩 王笠舫大令衍梅罷官後,贈李芸甫水部句雲:“春在花光濃淡裡,官如山色有無中。
”讀之失笑。
嚴少峰太守罷守杭州,許周生駕部宴之于孤山蘇公祠,贈長律一首,句雲:“無端冷暖天難測,如此湖山感易生。
”讀之發慨。
馌婦吟詩 東坡聞新會有仙,訪之。
至古博裡,遇村婦肩馌具,蓬發短衣,胸露兩乳,口占詩曰:“蓬發星星兩乳烏,朝朝擔飯去尋夫。
”婦應聲曰:“是非隻為多開口,記得朝廷貶汝無?”言訖不見,見《考甄志》。
百花冢 廣東番禺白雲山,有百花冢。
明季有彭夢陽者,眷一妓,曰張喬。
喬殁後,埋香于此,諸名士各執一花,環植其墓,因謂之曰“百花冢”。
今已頹圮,有鐘君者,糾同志重修之。
翰苑吏 前明翰林院有孔目吏,每學士制草出,必據案細讀,疑誤辄告。
劉嗣明嘗作皇子剃胎發文,内用“克長克君”之語,吏持以請。
嗣明曰:“此言堪為長,堪為君,真善頌也。
”吏曰:“内中讀文書不如是,最以語忌為嫌,既克長,
明堂世室,《公羊》、《穀梁》俱作大室。
衛大叔儀,《公羊》作世叔。
齊樂大心,作樂世心。
鄭子大叔,《論語》作世叔。
天子之子曰大子,而《春秋》傳曰“會王世子于首止”。
諸侯之子曰世子,而申生、子華、終生等,并稱大子。
忽親 今俗乘兇納婦,名曰“忽親”,又曰“拜材頭”。
古者居父母喪而婚娶,見于經傳者,惟宣公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一事,所謂不待貶絕而自見也。
《舊唐書·張茂宗傳》:德宗曰:“如今人家有借吉為婚嫁者。
”谏官蔣乂曰:“人家有不甚知禮教者,或女居父母服,借吉就親。
”男子借吉婚娶,從古未聞。
宋時民庶之家,祖父母、父母老疾,無人侍奉,子孫居喪,聽尊長自陳,驗實,方許婚娶,未有居然冒喪易吉而婚娶者,此俗不可不禁也。
陰壽 陰壽者,生忌也。
陰而系之以壽,壽而冠之以陰,奇文也。
人以喜喪為對,工切無比。
杭人以福壽備而死者,俗呼喜喪。
陰壽之說,各省不行,而吾杭為甚。
二十年前,不過營齋營奠,至親素服展拜而已。
近則笙歌宴席,無異稱觞,子若孫者,彩衣将事,忍乎? 首陽山 《詩·唐風》:“首陽之巅。
”《論語》:“餓于首陽之下。
”馬融曰:“首陽山在蒲阪河曲之中。
”一曰首山。
《左傳》:“宣子田于首山。
”《寰宇記》雲:“首陽,即雷首之南阜,或稱首山。
”《漢·地理志》:“蒲反有首山。
”《郊祀志》:“黃帝采首山銅。
”一曰獨頭山。
《水經注》:“阚骃曰:‘首陽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隐也。
’”一曰襄山。
《穆天子傳》雲:“東巡自河首襄山。
”一名薄山。
《穆天子傳》:“登薄山置之隥。
”一名堯山。
《水經注》雲:“雷首山,臨大河北去蒲阪三十裡,俗亦謂之堯山也。
”一名中條山。
《元和志》雲:“雷首,一名中條,在河東縣南十五裡,永樂縣北三十裡。
”一名陑山。
湯伐桀,升自陑。
注:“在河曲南。
”《寰宇記》雲:“堯山,即雷首山。
山有九名,亦即陑山。
”一名曆山,一名甘棗山,一名渠豬山。
并見《括地志》。
總名之曰雷首山。
《禹貢》曰:“壺口雷首。
”是山西起雷首,東至吳坂,長亘數百裡,故随地異名也。
左傳對 先大父好讀《左傳》,山舟學士集句手書以賜雲:“行道有福,能勤有繼;居安思危,在約思純。
” 佘太君 小說稱楊老令婆曰“佘太君”,不知何本。
按畢尚書沅《關中金石記》雲:“楊業妻,乃折德扆之女,世以為折太君。
” 戒殺生 戒殺,亦善事也。
虔奉之固不必,痛辟之亦不可。
裴晉公曰:“雞豬魚蒜,逢着便吃。
生老病死,時至即行。
”此妙法也。
又某相國問僧曰:“戒殺如何?”曰:“不殺是慈悲,殺是解脫。
”曰:“然則盡食無害乎?”曰:“食是相公的祿,不食是相公的福。
”此妙解也。
經言“菩薩元制食三淨肉,謂不見為我殺,不聞為我殺,不疑為我殺,複益之以自死鳥殘,為五淨肉”,是佛亦未嘗食素也。
然必窮極珍異,變法烹炮,則固不可。
袁簡齋《随園食單》雲:“鈎刀取生雞之肝,燒地炙熱鵝之掌,至為慘毒,物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
”至哉言乎! 山魈僬僥 張船山太守有二仆,一曰劉升,甚長,名之曰山魈;一曰張芳,甚矮,名之曰僬僥。
太守作詩合詠之雲:“一僮短小如僬僥,一奴長細如山魈。
奴能抄書僮識字,一屋高低有奇緻。
先生或賦詩,僬僥磨墨亦若有所思,詩成棄其草,山魈繕寫偷作床頭稿。
先生燕居常閉門,僬僥侍立如無人。
先生出遊行頗速,山魈一過市人縮。
先生醉後山魈扶,僬僥趯趯猶提壺。
先生貧極僬僥瘦,山魈搖搖如學究。
僬僥喜,山魈愁,笑啼幻作雙狝猴。
山魈立,僬僥坐,俯仰雲泥人兩個。
山魈一嗽僬僥驚,忽如天半聞雷聲。
僬僥一怒山魈伏,左右如葵衛其足。
籲嗟乎!先生無聊隻好奇,僬僥山魈亦頗落落無威儀。
無威儀,先生怒,山魈文,僬僥趣。
”詩谑而隽。
願為人婦 船山先生詩才超妙,性格風流,四海騷人,靡不傾仰。
秀水金筠泉孝繼忽告其所親,願化作絕代麗姝,為船山執箕帚。
又無錫馬雲題燦贈詩雲:“我願來生作君婦,隻愁清不到梅花。
”以船山夫人有“修到人間才子婦,不辭清瘦似梅花”之句也。
其傾倒之心,愛才而兼種情,可謂至矣。
先生戲成二律以謝雲:“飛來绮語太纏綿,不獨青娥愛少年。
人盡願為夫子妾,天教多結再生緣。
累他名士皆求死,引我癡情欲放颠。
為告山妻須料理,典衣早蓄買花錢。
”“名流争現女郎身,一笑殘冬四座春。
擊壁此時無妒婦,傾城他日盡詩人。
隻愁隔世紅裙小,未免先生白發新。
宋玉年來傷積毀,登牆何事苦窺臣。
”亦詞壇一則雅谑也。
蔗蟲 蔗蟲性涼,吾杭極貴,出痘險者,賴以助漿,然不可多得也。
廣東潮州,蔗田接壤,蔗蟲往往有之,形似蠶蛹而小,味極甘美,居人每炙以佐酒。
姚秋芷丈承憲嘗賦二律詠之。
其次首雲:“蘊隆連日賦蟲蟲,濁念寒漿解熱中。
佳境不須疑有蠱,庶生原可慶斯螽。
凡草植之則正生,此嫡出也。
甘蔗以斜生,所謂庶出也。
呂惠卿對宋仁宗語。
似誰折節吟腰細,笑彼銜花蜜口空。
畢竟冰心難共語,一樽愁絕對蠻風。
”狀物極工。
徐中山女 中山第三女,名妙秀。
當靖難時,金川門失守,宮中火起,傳言駕崩。
女憤痛曰:“當禦正殿以俟之,奈何出此?”高見卓論,此與姚少師之姊同為一時奇女。
野合 男女私奔名曰“野合”。
高江村《天祿識餘》雲:“女子七七四十九而陰絕,男子八八六十四而陽絕,過此為婚,則為野合。
”此又一說也。
寓錢 寓錢,紙錢也。
寓者,謂寄形象于紙也。
見唐唐臨《冥報錄》。
步 《周書》:“王朝步自周。
”黃公紹曰:“步,辇也。
人荷不駕馬也。
”殆即後世轎之權輿。
三蘇祠對 閩有三蘇祠,其聯雲:“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長泰戴方伯燝手筆。
見周栎園先生《閩小紀》。
腹葬 遐黎,生婺嶺以北,椰瓢蔽體,父母過五十,則烹而食之,雲葬于腹中,謂之得所。
見陸次雲《峒溪纖志》。
此較之天葬、火葬、鳥葬、水葬,尤為蔑倫絕理,真禽獸之不若矣! 鬼畏桃 殡除桃茢,門設桃符,相傳桃可辟鬼。
按《淮南·诠言訓》:“羿死于桃棓。
”注:“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 方夫人詩卷 山舟學士,嘉慶丁卯重赴鹿鳴,賦紀恩詩四章,一時和者不下百餘人。
學士品題,以芷齋方夫人為最。
夫人時年八十,手書和章,筆力蒼勁,出入南宮,宜其福與慧兼,為吾杭閨秀弁冕。
是卷,學士殁後年餘,先君于故紙中撿得之,亟裝裱以供珍玩。
後吾妹右紉适方芑堂明府懋嗣令郎,實夫人之從孫婦也,遂以此卷媵之。
詩雲:“公堂濟濟肅冠裳,白發當筵倍有光。
蕊榜曾占芝草秀,宮袍重染桂枝香。
但論才望無前輩,若在朝班亦首行。
共道鳳皇将九子,晚晴顔色似朝陽。
”“前賢也複遇賓興,主眷如斯得未曾。
揮翰玉堂幹氣象,感恩金阙夢觚棱。
公答客詩雲:“他生願作銜環雀,飛上觚棱高處來。
”春風語吉看重聽,冬集書存有夙征。
公有前丁卯題名錄詩。
天子知公文福大,頭銜仍賜一條冰。
”“四詩清越戛瑤瑛,才算升平雅頌聲。
有識盡能知姓氏,重公原不為科名。
已傳鳳诏傾當世,定說龍門與後生。
最是老懷欣阿買,得随杖履拜恩榮。
”猶子懋嗣,今科中式。
三篇真不愧作手。
蛻岩詞 夏日訪姚丈秋芷于羊城寓舍,适逢其啟箧曝書,手詩餘一帙示餘曰:“餘不工此,而子嗜之笃,盍舉以贈。
”餘欣然受賜,歸而讀之,抄錄未精,而校讎甚核,丹黃點筆,意義燦然。
首顔曰《蛻岩詞》,署曰“河東張翥仲舉填”。
亟觀跋尾,則樊榭老人手筆也。
跋雲:“蛻岩,河東人,幼從父官于杭,與貞居子張伯雨俱學于仇山村先生之門。
故詩文俱有源本,而詞筆亦複俊雅不凡,足繼白石、梅溪、草窗、玉田之後。
惜山村、伯雨詩集僅存,而詞止三數阕,使人有零珠斷璧之恨,不若《蛻岩詞》二卷一百二十餘首之完好無恙也。
是本為餘友金君繪卣鈔于龔田居侍禦家,餘從繪卣令子以甯借鈔,遂得充幾席研玩之娛。
侍禦所藏,異書甚多。
生平清介自處,罷官後絕不竿牍當事,貧至食粥,聞其身後書籍大半散佚矣,為之累歎。
雍正改元十月二十三日,樊榭生厲鹗書後。
”又二行雲:“近得張外史《貞居詞》一卷,又校定《蛻岩詞》訛字,消遣餘春,殊不冷落。
”第一卷内《水龍吟·詠西池敗荷》一阕,尾亦有二跋。
詞雲:“水宮仙子歸來,為誰獨立西風背。
淩波夢斷,可憐零落一奁環珮。
雨葉敲寒,露房倒影,秋聲驚碎。
問西亭翠被,将愁何處?空留得餘香在。
最愛雙飛白鹭,鎮相依蓼邊蘋外,舞衫歌扇,有人繡出水情雲态。
西子湖邊,越娘舟上,憶曾同采。
甚人今以上四十字,龔氏原鈔本缺。
未老,花應依舊約明年。
”再跋雲:“此詞前段妙絕,後段不全,令人悶恨不已。
”又跋雲:“雍正甲辰,在趙谷林小山堂得李西涯南詞本校添,為之大快。
”其他佳詞,不及備錄,此本未知已付梓與否,當攜歸以俟好事者之采摭焉。
知訓見字 古人于知字,往往作見字解。
《左傳》:“晉侯聞之,而後喜可知也。
”注雲:“喜見于顔色。
”《呂氏春秋》:“文侯不悅,知于顔色。
”注:“知,猶見也。
”《淮南·修務訓》:“奉一爵酒,不知于色。
”亦作見字解。
程少山 程少山晉,杭之名諸生也。
連試秋闱,不售,遂橐筆遨遊。
始而江西,繼而廣東,名公钜卿,争迎倒屣。
餘在家,初未識面,至粵中,始得訂交,深相結契。
雅善作書,行楷篆隸,靡不精妙。
尤工鐵筆,嘗為餘作七十二鴛鴦樓印一方,章法勻整,筆意遒媚,邊跋古雅,直造山堂、小松之室。
詩詞多不自收拾,曾為餘書聚頭扇,因錄存數首。
《莫愁湖》雲:“春愁鄉思兩模糊,怕憶家山好畫圖。
剛把西湖抛撇了,又教侬見莫愁湖。
”“幼婦新詞四壁收,至今争說舊風流。
美人不是無情物,未必當時竟莫愁。
”《無題》雲:“卍字欄杆亞字牆,玉梅花下小蘭房。
金镮低扣聲先透。
銀燭輕搖影故藏。
入座漸聞香子細,隔簾徐聽佩丁當。
等閑未肯輕相見,半是銷磨杜牧狂。
”“沉沉良夜解明珰,細數閑愁睡不遑。
慣作長籲眉鎖黛,時聞小語口生香。
銀焰冷還相對,鐵馬聲凄更自傷。
知道夜深寒氣重,褪将半臂卻分郎。
”亦可以見一斑矣。
觱栗 《說文》:“觱,羌人吹角也。
”其聲悲栗,故名觱栗。
冬月寒氣驟發,其聲似之。
《豳風》:“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注:“觱發,風寒也。
栗烈,氣寒也。
”《吳下田家志》引諺雲:“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
”正謂風吹籬落,聲似觱栗,與詩意合。
田家之歌詠,可以上媲風騷矣。
袍 《逸雅》:“袍,丈夫着,下至跗者也。
”《事物紀原》以為“始于宇文護”,《困學紀聞》以為“始于隋大業”,皆非也。
漢《輿服志》:“周公抱成王燕居,故以袍。
”《物原》:“傅說作袍。
”《古今注》:“袍者,有虞氏即有之。
”則其制由來遠矣。
尖頭靴 《釋名》:“靴,本武服,趙武靈王所制,常短靿,以黃皮為之,後漸以長靿。
”唐馬周以麻為之,殺其靿,加以氈。
開元中,裴叔通以羊毛為之。
《筆談》曰:“北齊全用長靿靴。
”《續事始》曰:“故事,皮靴不許着入殿省,馬周加飾,乃許也。
”周煇《北轅錄》:“淳熙中,張子政往賀金國生辰,其俗無貴賤,皆着尖頭靴。
”又,釘靴見《明史·禮志》:“百官入朝遇雨,皆蹑釘靴,聲徹殿陛。
太祖令為軟底皮鞋,冒于靴外,出朝則釋之。
” 頻羅庵詩 山舟學士以書名海内,而詩為所掩。
然一篇之成,名流脍炙,隽詞獨絕,逸趣橫生。
洪稚存太史評其詩如“山半鐘魚,響參天籁”是也。
公嘗曰:“吾已為人役書,那堪更為人役詩。
”因不常作。
公又自言:“吾詩無所師承。
”而許周生駕部獨謂其瓣香丹淵,學士亦以為知言也。
雲貞寄外書 毛雲貞,楚人,夫戍伊犁。
毛以書寄至山東道上,有人拆而閱之,遂流傳其稿,洋洋數千言,詞意條鬯,神情凄惋,真好家書也。
是書缪蓮仙先生艮曾刻入《文章遊戲》中。
近廣東有人于随筆詩話中采列,點竄塗改,全不成文,後之讀者,宜從缪本為是。
河東山西 河東、山西,一地也。
唐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曰河東。
元京師在薊門,而其西則山,故曰山西。
各就畿甸所近言之也。
雙聲 《南史》“既佳光景,當得劇棋”一語,四雙聲,以今音考之,“光景”二字不協,“景”字須作“耿”字音方合。
然考隋避“丙”字,以“景”字代之,則音又不同,究未知“景”字六朝作何音也。
黃雀銀魚 《明史》言“桂文襄萼在位,有素絲之節”。
按文襄當軸,其故人自家遣仆人至京,道地送黃雀銀魚二壇,其實中皆黃白镪也。
桂謂仆人曰:“此地不好,傳語而主,南京去罷。
”不日,除南京大理寺卿。
故時有句雲:“若非黃雀銀魚力,安得南京大理卿。
”審是,則史言不實矣。
土饅頭 古語雲:“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謂墳也。
近有人又有句雲:“城外多少土饅頭,城中盡是饅頭餡。
”更警動。
罷官詩 王笠舫大令衍梅罷官後,贈李芸甫水部句雲:“春在花光濃淡裡,官如山色有無中。
”讀之失笑。
嚴少峰太守罷守杭州,許周生駕部宴之于孤山蘇公祠,贈長律一首,句雲:“無端冷暖天難測,如此湖山感易生。
”讀之發慨。
馌婦吟詩 東坡聞新會有仙,訪之。
至古博裡,遇村婦肩馌具,蓬發短衣,胸露兩乳,口占詩曰:“蓬發星星兩乳烏,朝朝擔飯去尋夫。
”婦應聲曰:“是非隻為多開口,記得朝廷貶汝無?”言訖不見,見《考甄志》。
百花冢 廣東番禺白雲山,有百花冢。
明季有彭夢陽者,眷一妓,曰張喬。
喬殁後,埋香于此,諸名士各執一花,環植其墓,因謂之曰“百花冢”。
今已頹圮,有鐘君者,糾同志重修之。
翰苑吏 前明翰林院有孔目吏,每學士制草出,必據案細讀,疑誤辄告。
劉嗣明嘗作皇子剃胎發文,内用“克長克君”之語,吏持以請。
嗣明曰:“此言堪為長,堪為君,真善頌也。
”吏曰:“内中讀文書不如是,最以語忌為嫌,既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