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以後不可救藥,故随處俱有麻瘋院。
其間自為婚配,三世以後,例許出院,以毒盡故也。
珠江之東有寮,曰瘋塾,以聚瘋人。
有瘋女貌娟好,日蕩小舟,賣果餌以供母。
娼家豔之,啖母重利,迫女落籍。
有順德某生見女,深相契合,定情之夕,女峻拒不從,以生累世遺孤,且承嗣族叔故也。
因告之疾,相持而泣。
生去旬餘,再訪之,則女于數日前為生投江死矣。
生大恸,為封其墓,若伉俪然。
番禺孝廉黃蓉石玉階作歌紀其事雲:“花田一夜吹香雪,病葉狂花正愁絕。
瘋人有女初長成,貌似夭桃心似鐵。
扁舟學泛石城霞,錯被旁人豔色誇。
绮籍恥登南部記,麗詞羞唱後庭花。
人似江流留不住,黃金斷送蛾眉去。
回首哀哀母氏恩,晨昏誰複珍馐具。
枉說佳人是可兒,啼饑消盡舊腰支。
枇杷花發難通屐,楊柳春濃懶畫眉。
鳳城年少慕傾城,聞道珠江有麗卿。
冀北馬空真少偶,花南鳥啭況多情。
阿嬌早把多嬌重,綠珠不惜明珠奉。
知命從教誦小星,背人好把衾裯送。
情根難斷意纏綿,妾負君情兩可憐。
流傳三葉歌《芣》,懊恨更番事管弦。
語入郎心心已槁,盈盈淚堕郎懷抱。
桃葉江心欲渡難,蓮香卷内因君惱。
一從分作兩鴛鴦,鎮日恹恹病掩房。
已拚精衛終填海,無複啼鵑哭望鄉。
香魂泯滅蛟龍守,水仙為伴湘妃友。
消息驚傳太瘦生,斷腸人似牽絲藕。
鬓影钗光尚宛然,招魂剪紙向江天。
幾時得遂三生約,再結韋家後世緣?”餘謂此女不獨于生有情,兼且造福無量,蓋不欲以病軀贻害他人也,真是放下屠刀手段。
蓉石年逾弱冠,工詩古文詞,先君壬辰分校秋闱所得士也。
複姓 孟昶時,翰林學士範禹偁冒姓張,天成中登第複姓,上郡守啟曰:“昔年上第,偶标張祿之名;今日故園,複作範雎之裔。
”引用獨切。
庸主知人 蔡京立黨碑,徽宗允之。
然宴會強蔡攸飲酒,攸辭以酒力不勝。
帝曰:“就令灌死,亦不至失一司馬光。
”是亦知君實之賢也。
秦桧力主和議,言于帝曰:“方今天下須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帝曰:“朕北人将安歸?”桧語塞。
是亦知會之之奸也。
乃知之而猶溺之,此其所以為庸主也欤? 鼻子 今俗詈人奴曰鼻子,不知何據。
按王伯厚《漢制考》雲:“始生子曰鼻子。
”又民母,嫡母也;支婆,庶母也,見漢服虔注。
反切 反切之學,近日罕有講求者。
三家村課徒,以兩字颠倒相呼,可得本音,此欺人之談也。
不知雙聲,不能反切,不辨字母,不知雙聲。
辨字母不難,隻要練得口吻熟耳。
大興李氏《音鑒》一書,極明白曉暢,玩之當自得也。
眉子硯 陶綏之,會稽人,篁村先生之侄也。
因其祖為廣西司馬,遂寄籍廣東番禺縣,補博士弟子員。
人極淳樸,酷好風雅,嘗得葉小鸾眉子硯一方,腰圓式,面有犀紋,形如半彎新月,背有跋雲:“舅氏從海上獲硯材三,分緻予兄弟。
瓊章得眉子硯,綴以二絕雲:‘天寶繁華事已陳,成都畫手樣能新,如今隻學初三月,怕有詩人說小颦。
’‘素袖輕籠金鴨煙,明窗小幾展吳箋,開奁一硯櫻桃雨,潤到青琴第幾弦。
’”下署曰“己巳寒日題”,印章“小鸾”二字。
按此詩《反生香集》中失載,惟近日陶凫鄉太守有《詠眉子硯》詞,所記正與之相同。
綏之得此,遍征歌詠,裒然成冊。
餘為填《摸魚兒》詞一阕歸之。
冊中餘最愛誦郎蘇門太守葆辰三絕雲:“仙迹留傳未肯銷,摩挲片石也瓊瑤。
不然銅雀台前瓦,誰更春深憶二喬。
”“一握端溪玉不如,再休想像畫眉初。
自傳晚鏡偷窺戒,不寫黃庭便紫書。
”“塵願都從佛法抛,更無恨上月痕梢。
先生若為修眉史,竟與《心經》一例抄。
”又吳石華學博蘭修《疏影》詞雲:“三生片石,有黛痕隐隐,依舊凝碧。
字瘦如人,詩靓于春,都是可憐香澤。
昙花悴後瑤琴冷,共一縷玉煙蕭瑟。
最傷心細雨櫻桃,又過幾回寒食。
猶記疏香舊事,小颦初畫了,無限憐惜。
煮夢年華,寫韻風神,轉盼已成今昔。
彩鸾未許人間嫁,更莫問蓬萊消息。
算隻有眉月婵娟,曾照那時顔色。
” 三家店題壁詩 先大父己醜出京,過三家店,見壁間題五絕句雲:“十載長安蔟淚痕,幾将心事托朱門,非關老大無車馬,自戀三生舊石魂。
”“回文織錦苎蘿紗,底道天津是妾家,紅豆落時郎有意,為侬飛雨洗殘花。
”“休将顔色共人争,莫問章台舊日名,從此鉛華冰雪淨,幸随司馬老長卿。
”“地北天南有盡頭,離魂愁壘望中收,縱教塵污花紗繡,不數飛英逐水流。
”“同雲缥缈朔風高,脫盡煙花夢自遙,怕說天津橋上月,多情惟有廣陵潮。
”下署“天津薄命女左手書”。
大父和詩雲:“古牆塵網筆蹤昏,無限芳情動旅魂,人事左來書亦左,留将右手拭啼痕。
” 燈謎 近人作燈謎,心思突過前人,以餘所聞之佳者備錄之。
朗誦《史》、《漢》。
有班、馬之聲。
松子。
父為大夫。
直把官場作戲場。
仕而優。
紅旗報捷。
克告于君。
分明《周易》語,卻是楚騷心。
象曰郁陶思君爾。
止子路宿。
季氏旅于泰山。
打胎。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
一乘轎子兩人擡,跷腳跟班随後來。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怕妻羞下跪。
懦夫有立志。
四個頭,六隻眼睛,四隻手,十二隻腳。
牛羊父母。
前頭吹笛子,後面敲破鑼。
魚麗于罶鲿鲨。
挑燈閑看《牡丹亭》。
光照臨川之筆。
士曰既且。
言遊過矣。
第二個士曰既且。
又先于其所往。
鳴金收軍。
使畢戰。
君子從來陋巷居,小人偏得住華廬。
若将四角齊聲去,兩處園亭盡是虛。
好惡。
核。
果在外,仁在其中矣。
鴉。
爵一齒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師與有無名乎。
竈妾。
納諸廚子之房。
千不是,萬不是,總是小生不是。
平旦之氣。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玉環同知。
昱。
下上其音。
佯。
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晉襄公。
爺字。
賦得偃武修文,得閑字。
敗字。
春雨連綿妻獨宿。
一字。
正月小,二月小,三月小。
人字。
十字在口裡,無頭又無尾,若作田字猜,便是呆秀才。
魚字。
夫妻猜拳,一個叫五,一個叫八馬。
語字。
左看三十一,右看一十三,合攏來看三百二十三。
非字。
兩個男的,兩個女的,兩個活的,兩個死的,兩個有名字的,兩個沒名字的。
華周杞梁之妻。
如夫人。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一鞭殘照裡。
馬兒向西。
連元。
又是一個文章魁首。
禽。
會少離多。
亥。
一時半刻。
掠。
半推半就。
太史公下蠶室。
畢竟是文章誤我,我誤妻房。
幺二三四六。
才有梅花便不同。
似曾相識燕歸來。
永不忘在王家。
主器莫若長子。
笾豆大房。
遊方和尚廟無人。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前誘後誘。
事父母幾谏。
子規。
浣花草堂。
杜宇。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跳,一個跑,一個吃人,一個吃草。
騷字。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淩霄花。
節孝祠祭品。
食之者寡。
王不留行。
孟浩然。
跪池。
後來其蘇。
張别古寄信。
貨郎兒一封書。
佛骨表。
是愈疏也。
睢陽城。
巡所守也。
國士無雙。
何謂信。
朱筆寫詞字。
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
梁冀飛章白太後。
疾固也。
或正面見長,或假借示巧,諸法略備,皆卓然可傳之筆也。
天下大師墓 京師西山天下大師墓,竹垞先生以為是房山僧塔,後人附會之為建文帝墓也。
國初沈方舟先生用濟詩雲:“曾聞近迹入禅關,身似浮雲到處閑,解道龍蛇潛草野,何年弓劍傍橋山?缁衣那有中官識,禦馬誰迎老佛還?一自櫻桃無薦地,肯留青樹在人間。
”曰曾聞,曰解道,曰那有,曰誰迎,曰肯留,皆故作疑詞,以著《緻身》、《從亡随筆》等書之僞,真詩史之筆也。
方舟又有《詠思陵》句雲:“一劍割将公主愛,九門報道寺人開。
”語極悲壯。
飓信 粵中瀕海多風,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飓,五、六、七、八、九月發者為台。
台甚于飓,而飓急于台。
習海道者,設為占候之法,或按節序,或辨雲物。
正月初四日為接神飓。
初九日為玉皇飓。
此日驗則一年皆驗。
十三日為關王飓。
二十九日為烏狗飓。
二月初四日為白須飓。
三月初三日為元帝飓。
十五日為真人飓。
二十三日為媽祖飓。
即天後誕辰也。
凡真人報多風,媽祖報多雨。
四月初八日為佛子飓。
五月初五日為屈原飓。
系大台之旬。
十三日又為關王飓。
六月十三日為彭祖飓。
十八日為彭祖婆飓。
二十四日為洗炊籠飓。
自十二日至二十四日皆大台旬。
七月十五日為鬼飓。
八月初五日為大台旬。
九月曰九降。
自初一日起至十八日止往往風迅發不常。
十月初一日亦為大台旬。
十八日為彌陀飓。
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飓。
舟行大洋,飓可支,台不可支,蓋飓散而台聚也。
拂水山莊 國初以來,詠拂水山莊詩者多矣,總弗如查初白先生“生不并時憐我晚,死無他恨惜公遲”二句,為得溫柔敦厚之旨。
昔虞山之入我朝也,思欲秉鈞衡,專史席,乃二者皆違其願,故率多感憤之詞。
陳卧子題壁詩雲:“黑頭已自羞江總,青史何曾借蔡邕。
”真詩史也。
虞山晚年家居,與當軸一張姓者飲宴,劇演《爛柯山·悔嫁》,劉氏白語中有雲:“你如何嫁了張石匠?”以張公在座,伶人遂改張為王。
錢因拍案擊節曰:“得竅阿得竅!”俄而劉氏複白雲:“你如何負了朱氏?”張亦拍案颦蹙曰:“沒竅阿沒竅!”錢大恧。
又錢一夕于門外閑步,衣一輕衫,圓領窄袖,蓋燕居之服,就料改為,未及全易者也。
一秀士趨過之,謂曰:“老先生可謂兩朝領袖。
”谑亦虐矣哉。
韻蘭 韻蘭者,京師春台部中名旦也。
色藝冠絕一時,顧性傲睨,少所青眼。
孝廉某君,極眷戀之,形相色授,頗見妒于同侪,而捉月盟言,誓同枯菀,蓋不僅被中之鄂,花底之秦焉。
年十九,以瘵卒。
某君哭之恸,賦《惜蘭詞》二十章,征同人哀诔,而屬餘為之序雲:“桃開千歲,人間為短命之花;昙現刹那,天上乃長生之樹。
從來朝露,本苦無多;況屬彩雲,尤其易散。
然而水蓮泡幻,達觀久付虛空;泥絮沾濡,情種能無抑郁也乎?如春台部蘭郎者,泥巢乳燕,花苑靈狸。
家住玉鈎斜,騎鶴下翩翩之影;善歌《金縷曲》,啭莺聞呖呖之聲。
芳名則雅愛蘭香,絕調已盛傳楊叛,固已蜚聲樂籍,馳譽燕台矣。
爰有浙西名士,久噪雕龍;日下寓公,新來鳴鶴。
偶顧綠幺之曲,頓生紅豆之思。
于是衆裡目成,暗中心許。
赭白馬城頭蹀躞,公子相逢;金錯刀袖底铿锵,美人贈我。
每見潘車擲果,攜手相将;保毋鄂被薰香,銷魂真個。
妒之者以為失身之鳳,愛之者以為比翼之鹣。
而乃長樂難期,短緣已促。
杏林深處,難探及第之花;芍藥開時,原是将離之草。
于是數聲杜宇,一阕陽關,方期玉玦之分,以冀金镮之合。
孰意楊花命薄,桐樹生孤,蓮菂侬心,菖蒲郎面,此也秋雨卧相如之病,彼也春風作王粲之遊。
既而長劍歸時,大刀唱後。
不惜黃金似土,來作纏頭;豈知紫玉成煙,已傷委骨。
用是怆懷珠璧,堕淚瓊瑰。
猶思人約黃昏,去年元夜;依舊門臨碧水,今日桃花。
早已平量恨海之波,待涸愛河之水矣。
然而空誰非色,短豈殊修,使問天果屬有情,得知己死可不恨。
向使郎果金台終老,落拓梨園,玉籍長留,沉浮菊部。
将春殘楊柳,飄零京兆之眉;秋後蓮花,憔悴昌宗之面。
未必鬑鬑潘貌,能銷黯黯江魂,則與為彌子瑕之色衰,毋甯作衛叔寶之看殺。
而況櫻桃一曲,芳名總在人間;霓羽千秋,舊譜已歸天上。
以視桃笙秋老,斷袖先涼,蕭瑟風悲,買絲誰繡者,一則名花似草,一則弱絮留萍,如彼如斯,孰得孰失?乃我友憐香情重,破璧神傷,纏綿則玉藕牽絲,惆怅而金荃賦什。
顧或者謂終宵角枕,空生秋士之悲;一集香奁,究損冬郎之德。
既蜂腰之中斷,何雀腦之思深?豈知钗挂臣冠,宋玉原非好色;酒黏郎袖,歐公亦自多情。
而況書劍漂零,檀槽知遇。
豈有生前倚玉,曾留春帳之情;殁後沉珠,不吊秋墳之魄者乎?由是敷陳麗藻,抒寫哀思,乞我弁言,題之卷首。
化筆墨煙雲而如畫,請看北苑春山;悟迷離撲朔之非真,試讀《南華·秋水》。
” 重宴鹿鳴紀事 嘉慶丁卯,山舟曾伯祖重遇鹿鳴盛典,親知子侄,鹹以呈請轉奏為言。
公曰:“吾以世受國恩之人,偷安五十餘年,無萬一之報,在家即其罪,許在家即其恩,焉敢複生冀幸耶?”固請,不獲命,事幾寝矣。
祭酒吳穀人先生适自維揚歸,以為言于公必不可,乃合紳士數十人具呈曰:“呈為桑梓耆英,科名人瑞,公籲具題,懇請恩準重赴鹿鳴事:竊以人惟求舊,當思前輩之典型;禮重興賢,正借群倫之冠冕。
恰支幹之周市,秋試應期;喜福壽之曼延,春風到座。
既振羽儀于先路,宜光樽俎于今朝。
如原任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梁同書,黻冕承華,詩書炳美。
宰相世系之表,具在史官;鄭公通德之門,推于梓裡。
久膺華選,早曆清班。
讀中秘之書,蹑裾鳌禁;領内史之職,珥筆螭坳。
洎乎引疾丘園,養疴林薮。
子羽勿由之徑,春草自生;晏嬰已敝之裘,冬月猶擁。
猶複文馳玉轪,群欽騷雅之才;墨蘸金壺,人慕晉唐之格。
信是翁之矍铄,實一代之靈光。
茲者祥屆丁年,花開乙榜。
剩郄林之一,心尚留丹;歌《鹿鳴》之三,詩仍肄雅。
袍如立鹄,隻添冰樣之頭銜;身早登龍,合認燒餘之尾段。
伏願甄以髦學,降禮耆年,當德星垂曜之期,揚壽世作人之化。
用光奏牍,俾與賓筵,庶招蓬苑之神仙,來作儒林之領袖。
一名漫居乎先甲,請看老桂之榮;萬物樂得其由庚,預慶斯文之瑞。
謹呈。
”呈既上,巡撫清公奏稿曰:“浙江巡撫清安泰謹奏:為耆紳重遇鹿鳴,懇恩預宴,以光盛典事:竊據藩司崇祿詳據杭州府錢唐縣詳稱,查有該縣在籍翰林院侍講梁同書,現年八十五歲,于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中式本省舉人,屆本年丁卯浙江鄉試之期,已曆周甲,應請循例重赴鹿鳴恩宴等情,具詳前來。
奴才查梁同書系木天舊籍,林壑
其間自為婚配,三世以後,例許出院,以毒盡故也。
珠江之東有寮,曰瘋塾,以聚瘋人。
有瘋女貌娟好,日蕩小舟,賣果餌以供母。
娼家豔之,啖母重利,迫女落籍。
有順德某生見女,深相契合,定情之夕,女峻拒不從,以生累世遺孤,且承嗣族叔故也。
因告之疾,相持而泣。
生去旬餘,再訪之,則女于數日前為生投江死矣。
生大恸,為封其墓,若伉俪然。
番禺孝廉黃蓉石玉階作歌紀其事雲:“花田一夜吹香雪,病葉狂花正愁絕。
瘋人有女初長成,貌似夭桃心似鐵。
扁舟學泛石城霞,錯被旁人豔色誇。
绮籍恥登南部記,麗詞羞唱後庭花。
人似江流留不住,黃金斷送蛾眉去。
回首哀哀母氏恩,晨昏誰複珍馐具。
枉說佳人是可兒,啼饑消盡舊腰支。
枇杷花發難通屐,楊柳春濃懶畫眉。
鳳城年少慕傾城,聞道珠江有麗卿。
冀北馬空真少偶,花南鳥啭況多情。
阿嬌早把多嬌重,綠珠不惜明珠奉。
知命從教誦小星,背人好把衾裯送。
情根難斷意纏綿,妾負君情兩可憐。
流傳三葉歌《芣》,懊恨更番事管弦。
語入郎心心已槁,盈盈淚堕郎懷抱。
桃葉江心欲渡難,蓮香卷内因君惱。
一從分作兩鴛鴦,鎮日恹恹病掩房。
已拚精衛終填海,無複啼鵑哭望鄉。
香魂泯滅蛟龍守,水仙為伴湘妃友。
消息驚傳太瘦生,斷腸人似牽絲藕。
鬓影钗光尚宛然,招魂剪紙向江天。
幾時得遂三生約,再結韋家後世緣?”餘謂此女不獨于生有情,兼且造福無量,蓋不欲以病軀贻害他人也,真是放下屠刀手段。
蓉石年逾弱冠,工詩古文詞,先君壬辰分校秋闱所得士也。
複姓 孟昶時,翰林學士範禹偁冒姓張,天成中登第複姓,上郡守啟曰:“昔年上第,偶标張祿之名;今日故園,複作範雎之裔。
”引用獨切。
庸主知人 蔡京立黨碑,徽宗允之。
然宴會強蔡攸飲酒,攸辭以酒力不勝。
帝曰:“就令灌死,亦不至失一司馬光。
”是亦知君實之賢也。
秦桧力主和議,言于帝曰:“方今天下須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帝曰:“朕北人将安歸?”桧語塞。
是亦知會之之奸也。
乃知之而猶溺之,此其所以為庸主也欤? 鼻子 今俗詈人奴曰鼻子,不知何據。
按王伯厚《漢制考》雲:“始生子曰鼻子。
”又民母,嫡母也;支婆,庶母也,見漢服虔注。
反切 反切之學,近日罕有講求者。
三家村課徒,以兩字颠倒相呼,可得本音,此欺人之談也。
不知雙聲,不能反切,不辨字母,不知雙聲。
辨字母不難,隻要練得口吻熟耳。
大興李氏《音鑒》一書,極明白曉暢,玩之當自得也。
眉子硯 陶綏之,會稽人,篁村先生之侄也。
因其祖為廣西司馬,遂寄籍廣東番禺縣,補博士弟子員。
人極淳樸,酷好風雅,嘗得葉小鸾眉子硯一方,腰圓式,面有犀紋,形如半彎新月,背有跋雲:“舅氏從海上獲硯材三,分緻予兄弟。
瓊章得眉子硯,綴以二絕雲:‘天寶繁華事已陳,成都畫手樣能新,如今隻學初三月,怕有詩人說小颦。
’‘素袖輕籠金鴨煙,明窗小幾展吳箋,開奁一硯櫻桃雨,潤到青琴第幾弦。
’”下署曰“己巳寒日題”,印章“小鸾”二字。
按此詩《反生香集》中失載,惟近日陶凫鄉太守有《詠眉子硯》詞,所記正與之相同。
綏之得此,遍征歌詠,裒然成冊。
餘為填《摸魚兒》詞一阕歸之。
冊中餘最愛誦郎蘇門太守葆辰三絕雲:“仙迹留傳未肯銷,摩挲片石也瓊瑤。
不然銅雀台前瓦,誰更春深憶二喬。
”“一握端溪玉不如,再休想像畫眉初。
自傳晚鏡偷窺戒,不寫黃庭便紫書。
”“塵願都從佛法抛,更無恨上月痕梢。
先生若為修眉史,竟與《心經》一例抄。
”又吳石華學博蘭修《疏影》詞雲:“三生片石,有黛痕隐隐,依舊凝碧。
字瘦如人,詩靓于春,都是可憐香澤。
昙花悴後瑤琴冷,共一縷玉煙蕭瑟。
最傷心細雨櫻桃,又過幾回寒食。
猶記疏香舊事,小颦初畫了,無限憐惜。
煮夢年華,寫韻風神,轉盼已成今昔。
彩鸾未許人間嫁,更莫問蓬萊消息。
算隻有眉月婵娟,曾照那時顔色。
” 三家店題壁詩 先大父己醜出京,過三家店,見壁間題五絕句雲:“十載長安蔟淚痕,幾将心事托朱門,非關老大無車馬,自戀三生舊石魂。
”“回文織錦苎蘿紗,底道天津是妾家,紅豆落時郎有意,為侬飛雨洗殘花。
”“休将顔色共人争,莫問章台舊日名,從此鉛華冰雪淨,幸随司馬老長卿。
”“地北天南有盡頭,離魂愁壘望中收,縱教塵污花紗繡,不數飛英逐水流。
”“同雲缥缈朔風高,脫盡煙花夢自遙,怕說天津橋上月,多情惟有廣陵潮。
”下署“天津薄命女左手書”。
大父和詩雲:“古牆塵網筆蹤昏,無限芳情動旅魂,人事左來書亦左,留将右手拭啼痕。
” 燈謎 近人作燈謎,心思突過前人,以餘所聞之佳者備錄之。
朗誦《史》、《漢》。
有班、馬之聲。
松子。
父為大夫。
直把官場作戲場。
仕而優。
紅旗報捷。
克告于君。
分明《周易》語,卻是楚騷心。
象曰郁陶思君爾。
止子路宿。
季氏旅于泰山。
打胎。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
一乘轎子兩人擡,跷腳跟班随後來。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怕妻羞下跪。
懦夫有立志。
四個頭,六隻眼睛,四隻手,十二隻腳。
牛羊父母。
前頭吹笛子,後面敲破鑼。
魚麗于罶鲿鲨。
挑燈閑看《牡丹亭》。
光照臨川之筆。
士曰既且。
言遊過矣。
第二個士曰既且。
又先于其所往。
鳴金收軍。
使畢戰。
君子從來陋巷居,小人偏得住華廬。
若将四角齊聲去,兩處園亭盡是虛。
好惡。
核。
果在外,仁在其中矣。
鴉。
爵一齒一。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師與有無名乎。
竈妾。
納諸廚子之房。
千不是,萬不是,總是小生不是。
平旦之氣。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玉環同知。
昱。
下上其音。
佯。
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晉襄公。
爺字。
賦得偃武修文,得閑字。
敗字。
春雨連綿妻獨宿。
一字。
正月小,二月小,三月小。
人字。
十字在口裡,無頭又無尾,若作田字猜,便是呆秀才。
魚字。
夫妻猜拳,一個叫五,一個叫八馬。
語字。
左看三十一,右看一十三,合攏來看三百二十三。
非字。
兩個男的,兩個女的,兩個活的,兩個死的,兩個有名字的,兩個沒名字的。
華周杞梁之妻。
如夫人。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
一鞭殘照裡。
馬兒向西。
連元。
又是一個文章魁首。
禽。
會少離多。
亥。
一時半刻。
掠。
半推半就。
太史公下蠶室。
畢竟是文章誤我,我誤妻房。
幺二三四六。
才有梅花便不同。
似曾相識燕歸來。
永不忘在王家。
主器莫若長子。
笾豆大房。
遊方和尚廟無人。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前誘後誘。
事父母幾谏。
子規。
浣花草堂。
杜宇。
一個大,一個小,一個跳,一個跑,一個吃人,一個吃草。
騷字。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淩霄花。
節孝祠祭品。
食之者寡。
王不留行。
孟浩然。
跪池。
後來其蘇。
張别古寄信。
貨郎兒一封書。
佛骨表。
是愈疏也。
睢陽城。
巡所守也。
國士無雙。
何謂信。
朱筆寫詞字。
未同而言,觀其色赧赧然。
梁冀飛章白太後。
疾固也。
或正面見長,或假借示巧,諸法略備,皆卓然可傳之筆也。
天下大師墓 京師西山天下大師墓,竹垞先生以為是房山僧塔,後人附會之為建文帝墓也。
國初沈方舟先生用濟詩雲:“曾聞近迹入禅關,身似浮雲到處閑,解道龍蛇潛草野,何年弓劍傍橋山?缁衣那有中官識,禦馬誰迎老佛還?一自櫻桃無薦地,肯留青樹在人間。
”曰曾聞,曰解道,曰那有,曰誰迎,曰肯留,皆故作疑詞,以著《緻身》、《從亡随筆》等書之僞,真詩史之筆也。
方舟又有《詠思陵》句雲:“一劍割将公主愛,九門報道寺人開。
”語極悲壯。
飓信 粵中瀕海多風,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飓,五、六、七、八、九月發者為台。
台甚于飓,而飓急于台。
習海道者,設為占候之法,或按節序,或辨雲物。
正月初四日為接神飓。
初九日為玉皇飓。
此日驗則一年皆驗。
十三日為關王飓。
二十九日為烏狗飓。
二月初四日為白須飓。
三月初三日為元帝飓。
十五日為真人飓。
二十三日為媽祖飓。
即天後誕辰也。
凡真人報多風,媽祖報多雨。
四月初八日為佛子飓。
五月初五日為屈原飓。
系大台之旬。
十三日又為關王飓。
六月十三日為彭祖飓。
十八日為彭祖婆飓。
二十四日為洗炊籠飓。
自十二日至二十四日皆大台旬。
七月十五日為鬼飓。
八月初五日為大台旬。
九月曰九降。
自初一日起至十八日止往往風迅發不常。
十月初一日亦為大台旬。
十八日為彌陀飓。
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飓。
舟行大洋,飓可支,台不可支,蓋飓散而台聚也。
拂水山莊 國初以來,詠拂水山莊詩者多矣,總弗如查初白先生“生不并時憐我晚,死無他恨惜公遲”二句,為得溫柔敦厚之旨。
昔虞山之入我朝也,思欲秉鈞衡,專史席,乃二者皆違其願,故率多感憤之詞。
陳卧子題壁詩雲:“黑頭已自羞江總,青史何曾借蔡邕。
”真詩史也。
虞山晚年家居,與當軸一張姓者飲宴,劇演《爛柯山·悔嫁》,劉氏白語中有雲:“你如何嫁了張石匠?”以張公在座,伶人遂改張為王。
錢因拍案擊節曰:“得竅阿得竅!”俄而劉氏複白雲:“你如何負了朱氏?”張亦拍案颦蹙曰:“沒竅阿沒竅!”錢大恧。
又錢一夕于門外閑步,衣一輕衫,圓領窄袖,蓋燕居之服,就料改為,未及全易者也。
一秀士趨過之,謂曰:“老先生可謂兩朝領袖。
”谑亦虐矣哉。
韻蘭 韻蘭者,京師春台部中名旦也。
色藝冠絕一時,顧性傲睨,少所青眼。
孝廉某君,極眷戀之,形相色授,頗見妒于同侪,而捉月盟言,誓同枯菀,蓋不僅被中之鄂,花底之秦焉。
年十九,以瘵卒。
某君哭之恸,賦《惜蘭詞》二十章,征同人哀诔,而屬餘為之序雲:“桃開千歲,人間為短命之花;昙現刹那,天上乃長生之樹。
從來朝露,本苦無多;況屬彩雲,尤其易散。
然而水蓮泡幻,達觀久付虛空;泥絮沾濡,情種能無抑郁也乎?如春台部蘭郎者,泥巢乳燕,花苑靈狸。
家住玉鈎斜,騎鶴下翩翩之影;善歌《金縷曲》,啭莺聞呖呖之聲。
芳名則雅愛蘭香,絕調已盛傳楊叛,固已蜚聲樂籍,馳譽燕台矣。
爰有浙西名士,久噪雕龍;日下寓公,新來鳴鶴。
偶顧綠幺之曲,頓生紅豆之思。
于是衆裡目成,暗中心許。
赭白馬城頭蹀躞,公子相逢;金錯刀袖底铿锵,美人贈我。
每見潘車擲果,攜手相将;保毋鄂被薰香,銷魂真個。
妒之者以為失身之鳳,愛之者以為比翼之鹣。
而乃長樂難期,短緣已促。
杏林深處,難探及第之花;芍藥開時,原是将離之草。
于是數聲杜宇,一阕陽關,方期玉玦之分,以冀金镮之合。
孰意楊花命薄,桐樹生孤,蓮菂侬心,菖蒲郎面,此也秋雨卧相如之病,彼也春風作王粲之遊。
既而長劍歸時,大刀唱後。
不惜黃金似土,來作纏頭;豈知紫玉成煙,已傷委骨。
用是怆懷珠璧,堕淚瓊瑰。
猶思人約黃昏,去年元夜;依舊門臨碧水,今日桃花。
早已平量恨海之波,待涸愛河之水矣。
然而空誰非色,短豈殊修,使問天果屬有情,得知己死可不恨。
向使郎果金台終老,落拓梨園,玉籍長留,沉浮菊部。
将春殘楊柳,飄零京兆之眉;秋後蓮花,憔悴昌宗之面。
未必鬑鬑潘貌,能銷黯黯江魂,則與為彌子瑕之色衰,毋甯作衛叔寶之看殺。
而況櫻桃一曲,芳名總在人間;霓羽千秋,舊譜已歸天上。
以視桃笙秋老,斷袖先涼,蕭瑟風悲,買絲誰繡者,一則名花似草,一則弱絮留萍,如彼如斯,孰得孰失?乃我友憐香情重,破璧神傷,纏綿則玉藕牽絲,惆怅而金荃賦什。
顧或者謂終宵角枕,空生秋士之悲;一集香奁,究損冬郎之德。
既蜂腰之中斷,何雀腦之思深?豈知钗挂臣冠,宋玉原非好色;酒黏郎袖,歐公亦自多情。
而況書劍漂零,檀槽知遇。
豈有生前倚玉,曾留春帳之情;殁後沉珠,不吊秋墳之魄者乎?由是敷陳麗藻,抒寫哀思,乞我弁言,題之卷首。
化筆墨煙雲而如畫,請看北苑春山;悟迷離撲朔之非真,試讀《南華·秋水》。
” 重宴鹿鳴紀事 嘉慶丁卯,山舟曾伯祖重遇鹿鳴盛典,親知子侄,鹹以呈請轉奏為言。
公曰:“吾以世受國恩之人,偷安五十餘年,無萬一之報,在家即其罪,許在家即其恩,焉敢複生冀幸耶?”固請,不獲命,事幾寝矣。
祭酒吳穀人先生适自維揚歸,以為言于公必不可,乃合紳士數十人具呈曰:“呈為桑梓耆英,科名人瑞,公籲具題,懇請恩準重赴鹿鳴事:竊以人惟求舊,當思前輩之典型;禮重興賢,正借群倫之冠冕。
恰支幹之周市,秋試應期;喜福壽之曼延,春風到座。
既振羽儀于先路,宜光樽俎于今朝。
如原任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講梁同書,黻冕承華,詩書炳美。
宰相世系之表,具在史官;鄭公通德之門,推于梓裡。
久膺華選,早曆清班。
讀中秘之書,蹑裾鳌禁;領内史之職,珥筆螭坳。
洎乎引疾丘園,養疴林薮。
子羽勿由之徑,春草自生;晏嬰已敝之裘,冬月猶擁。
猶複文馳玉轪,群欽騷雅之才;墨蘸金壺,人慕晉唐之格。
信是翁之矍铄,實一代之靈光。
茲者祥屆丁年,花開乙榜。
剩郄林之一,心尚留丹;歌《鹿鳴》之三,詩仍肄雅。
袍如立鹄,隻添冰樣之頭銜;身早登龍,合認燒餘之尾段。
伏願甄以髦學,降禮耆年,當德星垂曜之期,揚壽世作人之化。
用光奏牍,俾與賓筵,庶招蓬苑之神仙,來作儒林之領袖。
一名漫居乎先甲,請看老桂之榮;萬物樂得其由庚,預慶斯文之瑞。
謹呈。
”呈既上,巡撫清公奏稿曰:“浙江巡撫清安泰謹奏:為耆紳重遇鹿鳴,懇恩預宴,以光盛典事:竊據藩司崇祿詳據杭州府錢唐縣詳稱,查有該縣在籍翰林院侍講梁同書,現年八十五歲,于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中式本省舉人,屆本年丁卯浙江鄉試之期,已曆周甲,應請循例重赴鹿鳴恩宴等情,具詳前來。
奴才查梁同書系木天舊籍,林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