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歲月,樂潇灑之琴書,蕩風雅之襟懷,養循良之體度。
語道德則關西夫子,論經濟則江左夷吾。
未栽滿縣之花,先負力田之米,德門懸榜,孝友可風,陋室泐銘,書律兼讀。
此日宜風宜月,置君于阮鹹謝朏之流;他年為雨為霖,期爾以卓茂劉寬之治。
勤修令德,勉之!勉之!秋風以凄,行矣自愛。
”又此信之前,曾有詩二十八首,寄以代劄,備錄之以見兩人之交誼。
其詩雲:“我北君在南,我南君又北,君自在故鄉,我翔南北翼。
故鄉好湖山,不能與君陟,異鄉好江山,不能共君識。
相思複相思,耿耿在胸臆,何當樽酒歡,鄉味試莼鲫。
”其一。
“去年辭帝京,重九黃花秾,歸來剛十月,湖上開芙蓉。
陸家舊酒爐,一次欣相從,陳家舊酒爐,有約難相逢。
中間七八面,未盡傾離悰。
君懷似鶴懶,我性如雲慵,加以兩三旬,風雨疏其蹤。
去日苦太短,倏忽成殘冬。
”其二。
“殘冬十二月,遊子将南征。
西窗小話别,風雪送我行。
我行至江口,行李累不輕。
十三停桡待,十四返楫迎,十五蟾兔滿,柔橹離江城。
”其三。
“四日嚴州山,六日龍遊路,加以五日期,行抵西安渡。
一灘複一灘,灘灘逢水怒;一山複一山,山山被雲妒。
寫我風雨懷,療我煙霞痼,篷窗了無事,酒渴骥奔赴。
複有老坡仙,蕉葉不知數。
謂姨丈蘇子齋太守。
醉狂醒亦狂,懷抱各傾吐。
”其四。
“平生慣行役,南北車驅之。
風饕兼雪虐,未嘗逢雨師。
何期常山道,忽遭癡龍癡,自辰以至酉,大雨兼寒飔。
沿山八十裡,及半日已遲,改尖以為宿,饑寒苦可知。
安得蔔子夏,假蓋無吝詞,絕似曹阿瞞,赤壁逃兵時。
”其五。
“翼日天乃霁,曉發玉山驿。
行行重行行,已屆小除夕,遂為餞歲計,旅店得安宅。
人生本如寄,矧乃遠行客。
眷屬廠開筵,親朋團作席,忽憶歲辛巳,與君得同舶。
爆竹滿揚州,三更轟飲劇,記否雪泥中,有此鴻爪迹。
”其六。
“春王月二日,挂帆發西江。
廣信至河口,河口下弋陽。
貴溪三百裡,彭蠡環湖塘,湖水清且平,一夕抵南昌。
扁舟泊江渚,高閣瞻滕王,帝子不可見,才子不可望。
水天混一色,四顧空茫茫。
”其七。
“西江文才薮,其人峻且潔。
逶迤至廬陵,山水乃秀絕。
水纡徐為妍,山卓荦為傑。
由其水纡徐,筆乃作委折;由其山卓荦,氣乃奮激烈。
永叔得其品,文山得其節,迄今數百年,影事空飄瞥。
問山山喑痖,問水水嗚咽,臯羽如意殘,處仲唾壺缺。
”其八。
“百裡複百裡,萬安還萬安,萬安縣進灘。
莫擊三千水,須防十八灘。
下水舟行易,上水舟行難,水小介于石,水大觀其瀾。
丁甯衆篙師,過此而朝餐,忽見沉舟破,坎坎置河幹。
”其九。
“昔過天妃閘,閘上水如駛,今過天柱灘,灘上石如齒。
履險貴得夷,入生乃出死,寄語操舟人,風波不足恃。
短繩上下牽,長篙左右使,其退已盈尺,其進不及咫。
我輩論前程,坎坷亦如是,世人用機心,險巇甚于此。
”其十。
“贛州至大庾,計裡三百三,看山複看水,如飲能沉酣。
其山聳空翠,其水拖軟藍,其花豔桃李,其木紛楩楠。
頗聞厥土瘠,縣官苦難堪,始信佳山水,富貴人不谙。
”其十一。
“梅嶺一重關,其形若劍閣,一峰銳且高,一峰削而落。
兩峰相去間,七扶五扶博。
何年六甲開?何時五丁鑿?中間一徑通,人行蟹郭索。
馬後飛雪花,馬前綻桃萼,始信南北分,此一大關鑰。
”其十二。
“平生看畫圖,厭見大青綠。
竊謂山水清,不應如此俗。
今日廣州來,麗景親寓目,峰峰瘦且皺,樹樹繡以缛;一水漾玻璃,群山環碧玉,尚覺所見畫,設色苦不足。
安得仇唐筆,到處寫一幅。
”其十三。
“山之至奇者,莫若觀音岩,其山在英德,壁立萬仞堅。
臨水一石罅,小艇通其前,沿緣蟻行進,九曲如螺旋。
中有兩重屋,石棧相鈎連,須臾透光亮,見水複見天。
石壁削而,正出如飛檐,鐘乳一一垂,倒挂珍珠簾。
江波流浩浩,泉水鳴濺濺,兩聲相應處,微妙何人诠?此時憑虛立,已若淩雲煙,尚須十倍之,甫得臻山尖。
注目一仰望,勢若将崩填,猿猱不可上,鷹隼不得骞,但覺半空際,擲下青花蓮。
”其十四。
“迤行入峽江,中有飛來寺,較之靈鹫峰,未便遽軒轾。
亦有冷泉亭,寒冽不可試。
雄奇出天然,幽秀在其次。
健哉李小牧,先登快拔幟,餘亦從之行,步步懼颠踬。
盤旋陟其巅,扪碑剔藓字,微聞飛鳥聲,罡風刷雲翅。
”其十五。
“廣州好荔支,我來猶未熟,青蕉葉成林,紅棉花在木。
最妙黃皮橙,其味清且郁。
亦有素馨花,其氣幽以馥。
槟榔好風味,實绀葉深綠。
枇杷桃李等,一一已盈掬。
惟筍則不佳,毋乃出苦竹。
”其十六。
“韶華剛二月,此地已溽暑。
不見紅杏風,但見黃梅雨。
我從極北來,骨相寒幾許,忽而冷水澆,忽而沸湯煮,竊恐外病來,握冰兼置褚。
安得内丹成,嬰兒共姹女。
”其十七。
“二八侑酒鬟,佳者連城璧。
大或鬓籠頭,小亦發垂額。
蔥指何纖纖,蓮翹何窄窄。
浮蟻頰生潮,啭莺喉按拍。
惟當蘭言吐,鈎辀而格磔,将毋床笫間,亦須置重譯。
一笑謝佳人,無言情脈脈。
”其十八。
“始興苦差役,其地當繁郵。
民氣更剽悍,厥性好鬥毆。
《周官》言理财,儲蓄須充周。
孔門貴折獄,兩造必立囚。
何圖蕞爾邑,在在難應求。
所出倍所入,瓶恥而罍羞。
所殺非所犯,李去而桃留。
近聞有嘯聚,行劫興戈矛,督師去剿撫,未得誅其酋。
老親聞是事,未任心先憂,晨昏趨侍下,何以寬親愁?”其十九。
“行役複行役,行蹤本無據,甫從廣州來,又向潮州去。
時奉嚴命至潮。
潮陽王大令,哲嗣我姑婿。
藉彼海水寬,涸鲋望挹注。
迢迢二千裡,迅速敢猶豫,未識代籌者,可能借前箸。
”其二十。
“韓公貶潮州,蘇公居惠州,我途所必曆,遺迹堪遐搜。
谷雨後七日,片帆發江頭,上水複上水,日日看羅浮。
所恨塵事擾,不能着屐遊。
孤篷一何悶,以酒澆其愁。
迤行十二日,登陸而舣舟。
”其二十一。
“秦嶺家何處,藍關馬不前,當時偶然作,千載訛烏焉。
我來雲橫處,十裡皆山田,須臾至山頂,輿夫各息肩。
峨峨刺史祠,入廟展拜虔,中間塑公像,立馬懸崖巅。
旁有二侍者,僵凍狀可憐,壁間貌湘子,鶴氅何翩翩,口橫一枝笛,足下生雲煙,頗如劇所演,度叔桃林邊。
公志在辟佛,公心豈慕仙,香火類優戲,毋乃誣前賢。
況複藍關地,實在秦西偏。
考公集中此詩,作于陝西。
胡為好事者,移而至南天。
”其二十二。
“歧嶺下水舟,舟行一何疾,迅速至潮州,為期止五日。
尚須渡重洋,裡附海舶。
自梅溪渡至潮陽,曆海面四十裡。
書生一寸光,大地許蠡測。
屈指到明晚,行事可以畢,嗟餘半年來,行程七千七。
得詩剛百篇,飲酒過三石,拉雜書報君,愧乏紀遊筆。
”其二十三。
“吾兄擁臯比,一卷不釋手,謀食養老親,持家仗健婦。
季弟近何如?弱女今安否?去年嫂彌月,璋瓦未分剖;今年定育麟,舉家開笑口。
昔我出京時,進士選丁醜,究須幾鹒蟀,方得印懸肘?倘有雙鯉魚,一緘須報某。
”其二十四。
“最憶是姚合,謂古芬。
今年賦閑居,可有問字者,牽羊造其廬。
詩興定不減,酒懷複何如?中年不得意,冷抱一卷書。
秋風使者來,藝海搜璠玙,庶幾協泰占,拔茅連其茹。
”其二十五。
“許劭滞京國,吉齋。
王喬去天台,紫卿。
葛洪客江左,秋生。
項斯走燕台。
梅侶。
落落此數子,往日俱同侪,一旦盡分袂,各在天之涯。
倘有相見者,為我道離懷,并祈述近狀,可以佐酒杯。
”其二十六。
“城西黃阆甫,城北朱二泉,瑤墀、瀛。
二君皆有書,各媵以數篇。
劣劄走蛇蚓,露封呈君前,請君寓目後,一一加封钤。
并煩穎士奴,分緻雙魚箋,歸來酬酒資,三百青銅錢。
”其二十七。
“我趁梅開來,我待梅開去,未知能與無,迢迢故鄉樹?鄉樹不可望,于此且小住,豈不思奮飛,沾泥已如絮。
揚州鶴不肥,羅浮蝶何趣,區區一第名,得失豈吾慮。
”其二十八。
附别後秋舲來書 晉竹仁弟同年:判袂年餘,有記憶而無筆劄,非疏也。
心所欲言者,筆足以達之,心所欲言而不能言者,筆不足以達之。
加以人事變遷,心緒惡劣,以此沉吟吮毫,欲緘辄止。
故君緻兩緘,而仆無一字也。
書窗日暖,請詳言之。
自吾弟赴粵後,即已歲暮,俗務沓來,入春又不接信,未知何日抵署,抑尚逗留西江,故不能函也。
入夏梅雨連綿,炎日如火,從遊者文可寸計,終日拈管批抹,猶恐不及,故不能函也。
七月杪,始奉惠書,并讀好詩,秋風拂拂,紙上生涼,即拟報贈,而詩思為帖括所澀,故不能函也。
場事畢,文債完,拟将吾弟詩與同人遍閱,以知旅況,而古芬于出闱之夕,猝疾長逝,驚魂駭魄,頓覺身如槁木死灰,故又不能函也。
自後嗒焉傷逝,而猶有私望者,春闱在迩,吾弟當買棹旋杭,庶可秉燭尋歡,一傾積愫。
後晤君修,始知不果成行,縮地無術,故欲函而仍不能函也。
去歲無日不在阻風中酒中,而最奇者莫如年下一事。
祀竈日,過阆甫處,忽傳言吾弟有少微星隕之說,歸家一恸,哽不成聲。
事固可疑,然因古芬之死,已信天于才人,本不甚惜,此情此理,當或有之。
是後無日不痛君,亦無日不夢君,故除夕阖宅歡騰,而我獨神亡質在,梅酸蓮苦,方寸自知。
正月初,又為人作伐,旋赴剡江,回家接君第二函,喜動眉宇,深恨何處忌才人,作此惡語。
然無此波折,一年之積悶難消,且無以見他日相逢之樂耳。
秋生、紫卿去年因考回鄉,相會吳山,約試竣作湖上遊,不料旬日中四人已亡其一。
才奇命薄,莫過古芬。
秋闱報罷,彼此星散。
近聞秋生客海州,亦複卧床不起。
因思人生中年以往,有哀無樂。
頗思十五年前,君家詩社,姚家酒社,飛觞選韻,張宴評花,方謂此樂,吾輩未艾。
不意轉瞚飄零如此,舊遊如夢,恨不登鳳皇山頂,搔首問天。
然使當世而有吾兩人在此,樂終有望也。
惟願天涯珍重,仆亦同之。
吾弟詩絕豔矜才,惟稍有襲迹之病,近則格律老成,卓然一家。
墨江差役煩多,吾弟維持左右,分所當為,惟椿庭得能遷調,吾弟仍宜作長安之行,世俗固非所願,然有不得不為者。
如我将來,亦出一轍,性情同者,當不河漢斯言。
兄景況如常,家用日劇。
丁亥臘月二十七夜,内子舉一男,現才牙牙學語。
老母康健,弟妹無恙。
故鄉諸友,嘯雲不獲見,受笙、尋園偶見,梅侶彼此欲見而不得見,阆甫不時常見。
附陳近狀,不盡言宣。
此信到日,迅賜回音,勿以疏懶而報之也,幸甚!幸甚!慶熺頓首。
祈夢 杭城于于忠肅公廟祈夢,蘇人于況太守廟祈夢,京師于二相公廟祈夢。
二相公,子遊、子夏也。
二賢掌夢甚奇。
又《封氏聞見記》言,雍丘婦人多于孔廟祈子,且有露形登夫子之堂者,此事更奇。
麻蛋燒豬 煎堆一名麻蛋,以面作團,炸油镬中,空其内,大者如瓜。
粵中年節及婚嫁,以為饋遺。
德清佘半眉欽曾以八律詠之,警句雲:“安得規模如此大,不堪心腹竟全空。
”“四面圓光皆客氣,一番投贈半虛花。
”又粵俗最重燒豬,娶婦得完璧,則婿家以此饋女氏,大族有用至百十頭者,蓋誇富也。
如不緻送,則媒氏随押妝奁,背負其女而歸矣。
其他賽願敬神等事,率皆用之。
最足奇者,觀音誕辰亦薦此品,豈佛門清淨之戒,不到南天欤? 鈔法 崇祯十六年,欲行鈔法,以流賊渡河乃止。
其時建議,有九妙十便之說。
一曰造之之本省,二曰行之之途廣,三曰赍之也輕,四曰藏之也簡,五曰無成色之好醜,六曰無稱兌之輕重,七曰無銀匠之奸偷,八曰無盜賊之窺伺,九曰不用錢用鈔,其銅悉鑄軍器,十曰鈔法,民間貨賣,并可不用銀,天下之銀,竟可盡入内庫。
嘲之者曰:“一二襲取,三四實政,五六民不欺,七八世無盜,九強十富,策果大奇!” 哲那環 凡僧人偏衫,肩下有大環,名曰“哲那環”。
見鄭元祐《遂昌雜錄》。
字音假借 流連二字,可作留聯,《琴賦》:“乍留聯而扶疏。
”絡繹二字,可作駱驿,後漢《郭伋傳》:“駱驿不絕。
”幹支二字,可作幹枝。
浩瀚二字,可作皓,《瓠子歌》:“皓皓兮闾殚為河。
”邱阜二字,可作魁父,《列子》:“子之力不能損魁父。
”潦草二字,可作恅愺,《文賦》:“恅愺爛漫。
”浮圖二字,可作蘇塗,《後漢書》:“馬韓諸國,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又立蘇塗。
”跼蹐二字,可作局迹,夏侯太初文:“豈其局迹當時。
”周章二字,可作辀張,《南史·桓康傳》:“欲辀張,問桓康。
”差池二字,可作柴池,相如賦:“柴池芘虒。
”甘脆二字,可作甘毳,《聶政傳》:“朝夕得甘毳,可以養親。
”逡巡二字,可作侵尋,《史記·漢武帝紀》:“始巡郡縣,侵尋于太山。
”剝落二字,可作暴樂,《爾雅》:“毗劉,暴樂也。
”黾勉二字,可作闵免,見《谷永傳》。
酩酊二字,可作茗仃,梁簡文曰:“劉尹茗仃有實理。
”纡回二字,可作迂威,六朝詩“山徑轉迂威”。
藏弆二字,可作臧去,《陳遵傳》:“與人尺牍,皆臧去以為榮。
”慨慷二字,可作凱康,《神女賦》:“心凱康以樂歡。
”逍遙二字,可作消搖,《湘煙錄》:“莊子逍遙,古作消搖。
”及鋒二字,可作及蜂,《韓信傳》:“及其蜂東向,可以争天下。
”依稀二字,可作叆叇,《海賦》:“叆叇其形。
”率爾二字,可作帥,《甘泉賦》:“帥陰閉。
”唐突二字,可作蕩突,柳宗元《晉問》:“蕩突硉兀”;又作砀突,馬融《長笛賦》:“奔遁砀突”;又搪揬,子建《牛鬥詩》:“行至土山頭,歘起相搪揬。
”擔荷二字,可作儋何,《國語》:“負重儋何。
”依回二字,可作猗違,《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支吾二字,可作枝梧,杜詩:“陶謝不枝梧。
”造次二字,可作草次,《春秋》隐四年注:“草次之期。
”寂寞二字,可作漠,《楚詞·遠遊》:“野漠其無人。
”首鼠二字,可作首施,《漢書·鄧訓傳》:“小月氏胡,雖首施兩端,漢亦時收其用。
”幕府二字,可作莫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麾下二字,可作戲下,《史記·項羽紀》:“諸侯罷戲下,各就國。
”憔悴二字,可作蕉萃,《左傳》:“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眉妩二字,可作眉诩,《漢書·張敞傳》:“京兆眉诩。
”大風可作大鳳,《史記》:“繳大鳳于青丘。
”他如倥偬可作控總;著雍可作祝犁;矯飾可作橋飾;甲坼可作甲宅;馮夷可作馮遲,又可作冰夷;胭脂可作;扶蘇可作榑匹;委蛇可作袆;蟾蜍可作詹諸;吝啬可作遴啬;含糊可作;躊躇可作遲伫,又可作跢跦;提攜可作;孚尹可作姇筠;陸渾可作贲渾;盤桓可作畔桓
語道德則關西夫子,論經濟則江左夷吾。
未栽滿縣之花,先負力田之米,德門懸榜,孝友可風,陋室泐銘,書律兼讀。
此日宜風宜月,置君于阮鹹謝朏之流;他年為雨為霖,期爾以卓茂劉寬之治。
勤修令德,勉之!勉之!秋風以凄,行矣自愛。
”又此信之前,曾有詩二十八首,寄以代劄,備錄之以見兩人之交誼。
其詩雲:“我北君在南,我南君又北,君自在故鄉,我翔南北翼。
故鄉好湖山,不能與君陟,異鄉好江山,不能共君識。
相思複相思,耿耿在胸臆,何當樽酒歡,鄉味試莼鲫。
”其一。
“去年辭帝京,重九黃花秾,歸來剛十月,湖上開芙蓉。
陸家舊酒爐,一次欣相從,陳家舊酒爐,有約難相逢。
中間七八面,未盡傾離悰。
君懷似鶴懶,我性如雲慵,加以兩三旬,風雨疏其蹤。
去日苦太短,倏忽成殘冬。
”其二。
“殘冬十二月,遊子将南征。
西窗小話别,風雪送我行。
我行至江口,行李累不輕。
十三停桡待,十四返楫迎,十五蟾兔滿,柔橹離江城。
”其三。
“四日嚴州山,六日龍遊路,加以五日期,行抵西安渡。
一灘複一灘,灘灘逢水怒;一山複一山,山山被雲妒。
寫我風雨懷,療我煙霞痼,篷窗了無事,酒渴骥奔赴。
複有老坡仙,蕉葉不知數。
謂姨丈蘇子齋太守。
醉狂醒亦狂,懷抱各傾吐。
”其四。
“平生慣行役,南北車驅之。
風饕兼雪虐,未嘗逢雨師。
何期常山道,忽遭癡龍癡,自辰以至酉,大雨兼寒飔。
沿山八十裡,及半日已遲,改尖以為宿,饑寒苦可知。
安得蔔子夏,假蓋無吝詞,絕似曹阿瞞,赤壁逃兵時。
”其五。
“翼日天乃霁,曉發玉山驿。
行行重行行,已屆小除夕,遂為餞歲計,旅店得安宅。
人生本如寄,矧乃遠行客。
眷屬廠開筵,親朋團作席,忽憶歲辛巳,與君得同舶。
爆竹滿揚州,三更轟飲劇,記否雪泥中,有此鴻爪迹。
”其六。
“春王月二日,挂帆發西江。
廣信至河口,河口下弋陽。
貴溪三百裡,彭蠡環湖塘,湖水清且平,一夕抵南昌。
扁舟泊江渚,高閣瞻滕王,帝子不可見,才子不可望。
水天混一色,四顧空茫茫。
”其七。
“西江文才薮,其人峻且潔。
逶迤至廬陵,山水乃秀絕。
水纡徐為妍,山卓荦為傑。
由其水纡徐,筆乃作委折;由其山卓荦,氣乃奮激烈。
永叔得其品,文山得其節,迄今數百年,影事空飄瞥。
問山山喑痖,問水水嗚咽,臯羽如意殘,處仲唾壺缺。
”其八。
“百裡複百裡,萬安還萬安,萬安縣進灘。
莫擊三千水,須防十八灘。
下水舟行易,上水舟行難,水小介于石,水大觀其瀾。
丁甯衆篙師,過此而朝餐,忽見沉舟破,坎坎置河幹。
”其九。
“昔過天妃閘,閘上水如駛,今過天柱灘,灘上石如齒。
履險貴得夷,入生乃出死,寄語操舟人,風波不足恃。
短繩上下牽,長篙左右使,其退已盈尺,其進不及咫。
我輩論前程,坎坷亦如是,世人用機心,險巇甚于此。
”其十。
“贛州至大庾,計裡三百三,看山複看水,如飲能沉酣。
其山聳空翠,其水拖軟藍,其花豔桃李,其木紛楩楠。
頗聞厥土瘠,縣官苦難堪,始信佳山水,富貴人不谙。
”其十一。
“梅嶺一重關,其形若劍閣,一峰銳且高,一峰削而落。
兩峰相去間,七扶五扶博。
何年六甲開?何時五丁鑿?中間一徑通,人行蟹郭索。
馬後飛雪花,馬前綻桃萼,始信南北分,此一大關鑰。
”其十二。
“平生看畫圖,厭見大青綠。
竊謂山水清,不應如此俗。
今日廣州來,麗景親寓目,峰峰瘦且皺,樹樹繡以缛;一水漾玻璃,群山環碧玉,尚覺所見畫,設色苦不足。
安得仇唐筆,到處寫一幅。
”其十三。
“山之至奇者,莫若觀音岩,其山在英德,壁立萬仞堅。
臨水一石罅,小艇通其前,沿緣蟻行進,九曲如螺旋。
中有兩重屋,石棧相鈎連,須臾透光亮,見水複見天。
石壁削而,正出如飛檐,鐘乳一一垂,倒挂珍珠簾。
江波流浩浩,泉水鳴濺濺,兩聲相應處,微妙何人诠?此時憑虛立,已若淩雲煙,尚須十倍之,甫得臻山尖。
注目一仰望,勢若将崩填,猿猱不可上,鷹隼不得骞,但覺半空際,擲下青花蓮。
”其十四。
“迤行入峽江,中有飛來寺,較之靈鹫峰,未便遽軒轾。
亦有冷泉亭,寒冽不可試。
雄奇出天然,幽秀在其次。
健哉李小牧,先登快拔幟,餘亦從之行,步步懼颠踬。
盤旋陟其巅,扪碑剔藓字,微聞飛鳥聲,罡風刷雲翅。
”其十五。
“廣州好荔支,我來猶未熟,青蕉葉成林,紅棉花在木。
最妙黃皮橙,其味清且郁。
亦有素馨花,其氣幽以馥。
槟榔好風味,實绀葉深綠。
枇杷桃李等,一一已盈掬。
惟筍則不佳,毋乃出苦竹。
”其十六。
“韶華剛二月,此地已溽暑。
不見紅杏風,但見黃梅雨。
我從極北來,骨相寒幾許,忽而冷水澆,忽而沸湯煮,竊恐外病來,握冰兼置褚。
安得内丹成,嬰兒共姹女。
”其十七。
“二八侑酒鬟,佳者連城璧。
大或鬓籠頭,小亦發垂額。
蔥指何纖纖,蓮翹何窄窄。
浮蟻頰生潮,啭莺喉按拍。
惟當蘭言吐,鈎辀而格磔,将毋床笫間,亦須置重譯。
一笑謝佳人,無言情脈脈。
”其十八。
“始興苦差役,其地當繁郵。
民氣更剽悍,厥性好鬥毆。
《周官》言理财,儲蓄須充周。
孔門貴折獄,兩造必立囚。
何圖蕞爾邑,在在難應求。
所出倍所入,瓶恥而罍羞。
所殺非所犯,李去而桃留。
近聞有嘯聚,行劫興戈矛,督師去剿撫,未得誅其酋。
老親聞是事,未任心先憂,晨昏趨侍下,何以寬親愁?”其十九。
“行役複行役,行蹤本無據,甫從廣州來,又向潮州去。
時奉嚴命至潮。
潮陽王大令,哲嗣我姑婿。
藉彼海水寬,涸鲋望挹注。
迢迢二千裡,迅速敢猶豫,未識代籌者,可能借前箸。
”其二十。
“韓公貶潮州,蘇公居惠州,我途所必曆,遺迹堪遐搜。
谷雨後七日,片帆發江頭,上水複上水,日日看羅浮。
所恨塵事擾,不能着屐遊。
孤篷一何悶,以酒澆其愁。
迤行十二日,登陸而舣舟。
”其二十一。
“秦嶺家何處,藍關馬不前,當時偶然作,千載訛烏焉。
我來雲橫處,十裡皆山田,須臾至山頂,輿夫各息肩。
峨峨刺史祠,入廟展拜虔,中間塑公像,立馬懸崖巅。
旁有二侍者,僵凍狀可憐,壁間貌湘子,鶴氅何翩翩,口橫一枝笛,足下生雲煙,頗如劇所演,度叔桃林邊。
公志在辟佛,公心豈慕仙,香火類優戲,毋乃誣前賢。
況複藍關地,實在秦西偏。
考公集中此詩,作于陝西。
胡為好事者,移而至南天。
”其二十二。
“歧嶺下水舟,舟行一何疾,迅速至潮州,為期止五日。
尚須渡重洋,裡附海舶。
自梅溪渡至潮陽,曆海面四十裡。
書生一寸光,大地許蠡測。
屈指到明晚,行事可以畢,嗟餘半年來,行程七千七。
得詩剛百篇,飲酒過三石,拉雜書報君,愧乏紀遊筆。
”其二十三。
“吾兄擁臯比,一卷不釋手,謀食養老親,持家仗健婦。
季弟近何如?弱女今安否?去年嫂彌月,璋瓦未分剖;今年定育麟,舉家開笑口。
昔我出京時,進士選丁醜,究須幾鹒蟀,方得印懸肘?倘有雙鯉魚,一緘須報某。
”其二十四。
“最憶是姚合,謂古芬。
今年賦閑居,可有問字者,牽羊造其廬。
詩興定不減,酒懷複何如?中年不得意,冷抱一卷書。
秋風使者來,藝海搜璠玙,庶幾協泰占,拔茅連其茹。
”其二十五。
“許劭滞京國,吉齋。
王喬去天台,紫卿。
葛洪客江左,秋生。
項斯走燕台。
梅侶。
落落此數子,往日俱同侪,一旦盡分袂,各在天之涯。
倘有相見者,為我道離懷,并祈述近狀,可以佐酒杯。
”其二十六。
“城西黃阆甫,城北朱二泉,瑤墀、瀛。
二君皆有書,各媵以數篇。
劣劄走蛇蚓,露封呈君前,請君寓目後,一一加封钤。
并煩穎士奴,分緻雙魚箋,歸來酬酒資,三百青銅錢。
”其二十七。
“我趁梅開來,我待梅開去,未知能與無,迢迢故鄉樹?鄉樹不可望,于此且小住,豈不思奮飛,沾泥已如絮。
揚州鶴不肥,羅浮蝶何趣,區區一第名,得失豈吾慮。
”其二十八。
附别後秋舲來書 晉竹仁弟同年:判袂年餘,有記憶而無筆劄,非疏也。
心所欲言者,筆足以達之,心所欲言而不能言者,筆不足以達之。
加以人事變遷,心緒惡劣,以此沉吟吮毫,欲緘辄止。
故君緻兩緘,而仆無一字也。
書窗日暖,請詳言之。
自吾弟赴粵後,即已歲暮,俗務沓來,入春又不接信,未知何日抵署,抑尚逗留西江,故不能函也。
入夏梅雨連綿,炎日如火,從遊者文可寸計,終日拈管批抹,猶恐不及,故不能函也。
七月杪,始奉惠書,并讀好詩,秋風拂拂,紙上生涼,即拟報贈,而詩思為帖括所澀,故不能函也。
場事畢,文債完,拟将吾弟詩與同人遍閱,以知旅況,而古芬于出闱之夕,猝疾長逝,驚魂駭魄,頓覺身如槁木死灰,故又不能函也。
自後嗒焉傷逝,而猶有私望者,春闱在迩,吾弟當買棹旋杭,庶可秉燭尋歡,一傾積愫。
後晤君修,始知不果成行,縮地無術,故欲函而仍不能函也。
去歲無日不在阻風中酒中,而最奇者莫如年下一事。
祀竈日,過阆甫處,忽傳言吾弟有少微星隕之說,歸家一恸,哽不成聲。
事固可疑,然因古芬之死,已信天于才人,本不甚惜,此情此理,當或有之。
是後無日不痛君,亦無日不夢君,故除夕阖宅歡騰,而我獨神亡質在,梅酸蓮苦,方寸自知。
正月初,又為人作伐,旋赴剡江,回家接君第二函,喜動眉宇,深恨何處忌才人,作此惡語。
然無此波折,一年之積悶難消,且無以見他日相逢之樂耳。
秋生、紫卿去年因考回鄉,相會吳山,約試竣作湖上遊,不料旬日中四人已亡其一。
才奇命薄,莫過古芬。
秋闱報罷,彼此星散。
近聞秋生客海州,亦複卧床不起。
因思人生中年以往,有哀無樂。
頗思十五年前,君家詩社,姚家酒社,飛觞選韻,張宴評花,方謂此樂,吾輩未艾。
不意轉瞚飄零如此,舊遊如夢,恨不登鳳皇山頂,搔首問天。
然使當世而有吾兩人在此,樂終有望也。
惟願天涯珍重,仆亦同之。
吾弟詩絕豔矜才,惟稍有襲迹之病,近則格律老成,卓然一家。
墨江差役煩多,吾弟維持左右,分所當為,惟椿庭得能遷調,吾弟仍宜作長安之行,世俗固非所願,然有不得不為者。
如我将來,亦出一轍,性情同者,當不河漢斯言。
兄景況如常,家用日劇。
丁亥臘月二十七夜,内子舉一男,現才牙牙學語。
老母康健,弟妹無恙。
故鄉諸友,嘯雲不獲見,受笙、尋園偶見,梅侶彼此欲見而不得見,阆甫不時常見。
附陳近狀,不盡言宣。
此信到日,迅賜回音,勿以疏懶而報之也,幸甚!幸甚!慶熺頓首。
祈夢 杭城于于忠肅公廟祈夢,蘇人于況太守廟祈夢,京師于二相公廟祈夢。
二相公,子遊、子夏也。
二賢掌夢甚奇。
又《封氏聞見記》言,雍丘婦人多于孔廟祈子,且有露形登夫子之堂者,此事更奇。
麻蛋燒豬 煎堆一名麻蛋,以面作團,炸油镬中,空其内,大者如瓜。
粵中年節及婚嫁,以為饋遺。
德清佘半眉欽曾以八律詠之,警句雲:“安得規模如此大,不堪心腹竟全空。
”“四面圓光皆客氣,一番投贈半虛花。
”又粵俗最重燒豬,娶婦得完璧,則婿家以此饋女氏,大族有用至百十頭者,蓋誇富也。
如不緻送,則媒氏随押妝奁,背負其女而歸矣。
其他賽願敬神等事,率皆用之。
最足奇者,觀音誕辰亦薦此品,豈佛門清淨之戒,不到南天欤? 鈔法 崇祯十六年,欲行鈔法,以流賊渡河乃止。
其時建議,有九妙十便之說。
一曰造之之本省,二曰行之之途廣,三曰赍之也輕,四曰藏之也簡,五曰無成色之好醜,六曰無稱兌之輕重,七曰無銀匠之奸偷,八曰無盜賊之窺伺,九曰不用錢用鈔,其銅悉鑄軍器,十曰鈔法,民間貨賣,并可不用銀,天下之銀,竟可盡入内庫。
嘲之者曰:“一二襲取,三四實政,五六民不欺,七八世無盜,九強十富,策果大奇!” 哲那環 凡僧人偏衫,肩下有大環,名曰“哲那環”。
見鄭元祐《遂昌雜錄》。
字音假借 流連二字,可作留聯,《琴賦》:“乍留聯而扶疏。
”絡繹二字,可作駱驿,後漢《郭伋傳》:“駱驿不絕。
”幹支二字,可作幹枝。
浩瀚二字,可作皓,《瓠子歌》:“皓皓兮闾殚為河。
”邱阜二字,可作魁父,《列子》:“子之力不能損魁父。
”潦草二字,可作恅愺,《文賦》:“恅愺爛漫。
”浮圖二字,可作蘇塗,《後漢書》:“馬韓諸國,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又立蘇塗。
”跼蹐二字,可作局迹,夏侯太初文:“豈其局迹當時。
”周章二字,可作辀張,《南史·桓康傳》:“欲辀張,問桓康。
”差池二字,可作柴池,相如賦:“柴池芘虒。
”甘脆二字,可作甘毳,《聶政傳》:“朝夕得甘毳,可以養親。
”逡巡二字,可作侵尋,《史記·漢武帝紀》:“始巡郡縣,侵尋于太山。
”剝落二字,可作暴樂,《爾雅》:“毗劉,暴樂也。
”黾勉二字,可作闵免,見《谷永傳》。
酩酊二字,可作茗仃,梁簡文曰:“劉尹茗仃有實理。
”纡回二字,可作迂威,六朝詩“山徑轉迂威”。
藏弆二字,可作臧去,《陳遵傳》:“與人尺牍,皆臧去以為榮。
”慨慷二字,可作凱康,《神女賦》:“心凱康以樂歡。
”逍遙二字,可作消搖,《湘煙錄》:“莊子逍遙,古作消搖。
”及鋒二字,可作及蜂,《韓信傳》:“及其蜂東向,可以争天下。
”依稀二字,可作叆叇,《海賦》:“叆叇其形。
”率爾二字,可作帥,《甘泉賦》:“帥陰閉。
”唐突二字,可作蕩突,柳宗元《晉問》:“蕩突硉兀”;又作砀突,馬融《長笛賦》:“奔遁砀突”;又搪揬,子建《牛鬥詩》:“行至土山頭,歘起相搪揬。
”擔荷二字,可作儋何,《國語》:“負重儋何。
”依回二字,可作猗違,《孔光傳》:“猗違者連歲。
”支吾二字,可作枝梧,杜詩:“陶謝不枝梧。
”造次二字,可作草次,《春秋》隐四年注:“草次之期。
”寂寞二字,可作漠,《楚詞·遠遊》:“野漠其無人。
”首鼠二字,可作首施,《漢書·鄧訓傳》:“小月氏胡,雖首施兩端,漢亦時收其用。
”幕府二字,可作莫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麾下二字,可作戲下,《史記·項羽紀》:“諸侯罷戲下,各就國。
”憔悴二字,可作蕉萃,《左傳》:“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眉妩二字,可作眉诩,《漢書·張敞傳》:“京兆眉诩。
”大風可作大鳳,《史記》:“繳大鳳于青丘。
”他如倥偬可作控總;著雍可作祝犁;矯飾可作橋飾;甲坼可作甲宅;馮夷可作馮遲,又可作冰夷;胭脂可作;扶蘇可作榑匹;委蛇可作袆;蟾蜍可作詹諸;吝啬可作遴啬;含糊可作;躊躇可作遲伫,又可作跢跦;提攜可作;孚尹可作姇筠;陸渾可作贲渾;盤桓可作畔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