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自安,不谙朝典,叔祖為詳請旌褒,恩賜六品頂帶,并設宴府堂以待之。

    其曾元扶掖而來,耳目無翳障,飲啖過人,顧能畫人物,因倩其畫壽星一幅,寄呈山舟學士。

    學士題壽星贊百餘字,并畫勒諸石,今其碑猶存清勤堂中也。

     毛西河 西河先生凡作詩文,必先羅書滿前,考核精細,始伸紙疾書。

    其夫人陳氏,以先生有妾曼殊,心嘗妒恨,辄詈于諸弟子之前曰:“君等以毛大可為博學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須獺祭乃成。

    ”先生曰:“凡動筆一次,展卷一回,則典故終身不忘,日積月累,自然博洽,後生小子,幸仿行之,婦言勿聽也。

    ”又嘗僦居矮屋三間,左圖右史,兼住夫人,中為會客之所。

    先生構思詩文,手不停綴。

    質問之士,環坐于旁,随問随答,井井無誤。

    夫人室中詈罵,先生複還诟之,蓋五官并用者。

    同時蕭山包秉德、沈禹錫、蔡用光,皆淹貫博雅,故時有包、毛、沈、蔡之稱。

    後三公皆以諸生老,而先生獨名滿天下,并三人姓名亦罕知者,亦有幸有不幸也。

     同年嫂 江山船婦曰“同年嫂”,女曰“同年妹”,向不解其義,詢之舟人,曰:“凡業此者,皆桐廬嚴州人,故名桐嚴曰同年,字之訛也。

    ” 尚堂詩 陽湖劉芙初先生嗣绾,以名孝廉困頓場屋,春官十上,始得掄元,授職編修,十餘年而一階未展,殁于京師,著《尚堂詩》五十二卷。

    五言如《客枕》雲:“連天雞唱亂,到地雁聲孤。

    ”《溪路》雲:“天寒魚減腦,月暈蚌添胎。

    ”《白溝河》雲:“地餘南渡恨,人數北征才。

    ”《宿龍泉寺簡周箌雲》雲:“古佛與苔綠,病僧如菜黃。

    ”《荀卿墓》雲:“三遷齊祭酒,一脈魯諸生。

    ”七言如《草堂雜詩》雲:“貪灌名花延井近,誓删惡竹讓牆高。

    ”《佛音閣》雲:“野花都已得禅意,山鳥半能呼佛名。

    ”《中秋後一夕獨步故園》雲:“碧天無語又今夕,紅樹笑人非少年。

    ”《無題》雲:“新樣東風吹玉笛,舊家明月在銀鈎。

    ”《散步》雲:“籬花有意争先發,野草無名轉後凋。

    ”《病起有懷》雲:“好日短于磨剩墨,清宵長似篆餘香。

    ”《到庶常館紀恩詩》雲:“人說傳燈須選佛,自慚舐鼎便成仙。

    ”《廢堠》雲:“車猶記裡分雙隻,戍不知更誤短長。

    ”《荒墅》雲:“賭殘綠墅棋都散,賣到青山畫亦寒。

    ”《金川門》雲:“已見殷湯傳太甲,誰知姬旦負成王。

    ”《春暮湖樓》雲:“碧檻空時齊放鴨,紅樓好處不離莺。

    ”皆可誦也。

     盧費對 周蓮塘大司空兆基薨,盧南石少宰蔭溥代之,費西雍京兆錫章往吊于周,一哭而殂。

    京師為之對雲:“一品頭銜讓南石,三聲腸斷失西雍。

    ”屬對工絕。

     谷城詩 李長蘅《谷城口号》詩雲:“谷城山好青如黛,滕縣花開白似銀。

    ”漁洋山人酷愛此二句,後過谷城不見一花,因賦詩雲:“薛北滕南屢問津,遠看山色黛痕新。

    惟餘一事堪惆怅,不見花開白似銀。

    ”幾疑下句有可議矣。

    先高祖文莊公《東阿旅店題壁》詩雲:“東阿南望盡模糊,如黛山光黯欲無。

    我比漁洋更惆怅,風蓑雨笠谷城圖。

    ”則上一句又幾幾乎在可疑可信之間。

    今讀先大父《丙午過谷城》詩:“怊怅漁洋句漫猜,看山谷下獨徘徊。

    檀園自是詩中畫,滕縣花偏為我開。

    ”自注雲:“餘今過谷城,見四圍山色,遍野白花,始信前輩詩不妄作,漁洋或非其時耳,遂成二十八字證之。

    ”因思十四字偶然脫口,乃經三四人,經二百餘年,始能坐實,可為筆墨中一段佳話也。

     賀知章 大父《冬夜讀諸史提要》詩雲:“醉裡神仙有幾人,鏡湖未賜敢抽身。

    牆頭喧訴聲如海,急殺風流賀季真。

    ”按《唐書》賀知章在禮部選郎,取舍不公,門蔭子弟喧鬧盈門,知章不敢出,乃舁一梯于後園,出頭牆外以決事。

    康熙辛醜科,李穆堂先生用通榜法,所取皆知名之士,下第者糾衆于瑣闱外作鬧,新進士徘徊門外,無由入谒。

    或呈一詩嘲之雲:“門生未必敢升堂,道路紛紛正未央。

    我獻一梯兼一策,牆頭高立賀知章。

    ”亦用此典也。

     落英 《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

    ”洪興祖補注雲:“秋花無自落者,當訓如我落其實而取其材之落。

    ”或又一說雲:“訪落詩,訓落為始,意落英為始開之花。

    ”其說甚新,然以上句堕字意合之,似從前說為是。

     嫁 婦人謂嫁曰歸,不知男子亦可稱嫁。

    列子雲:“國不足,将嫁于衛。

    ”注:“嫁,往也。

    ”婦人曰歸甯。

    錢起詩:“才子欲歸甯,棠花已含笑。

    ”則歸甯二字,亦可施之男子。

    蔣子《萬機論》雲:“主失于國,其臣再嫁。

    ”若是則嫁亦可訓為仕也。

     厶字 今商賈記帳,銀每兩換錢若幹,或每人分錢若幹,每字俱作厶字。

    按《穀梁》桓二年,“蔡侯鄭伯會于鄧”。

    注:“鄧,厶地。

    ”陸德明《釋文》雲:“不知其國,故雲厶地。

    ”厶,古某字也,今借作每字用耳。

     商燈 今人以隐語黏于燈上,曰“燈謎”,亦曰“燈虎”。

    按《帝京景物略》雲:“燈市有以詩影物,幌于寺觀之壁,名之曰‘商燈’。

    ”則此制由來已久矣。

     任邱邊 直隸河間府任邱縣邊氏,大家也,累世科第不絕,故北闱有“無邊不開榜”之謠。

    有孝廉邊君,在京師廣座中,一人展問鄉裡氏族,答曰:“某乃任邱邊。

    ”蓋自矜其門閥無人不知也。

    俄而回問其人,其人逡巡曰:“某乃曲阜孔。

    ”于是孝廉大慚。

     賽鹦哥 杜鵑花盛行南中,陽羨土人有染成淺綠色者,名之曰“賽鹦哥”。

     詠史詩 詠史以組織工穩,比拟熨貼為上。

    秀水王仲瞿孝廉詠秦始皇雲:“三百童男浮海去,八千子弟過江來。

    ”山陰陳某詠周平王廟雲:“掃除文武千年業,成就《春秋》一部書。

    ”又詠曹娥碑雲:“傷心少女随嚴父,題背中郎誦外孫。

    ”歙縣曹俪笙相國詠司馬相如雲:“才子同時誇武帝,美人知己有文君。

    ”揚州闵蓮峰詠孔北海祠雲:“要為魯國奇男子,不比楊家最小兒。

    ”舒鐵雲孝廉詠郝經使館雲:“北海已聞蘇屬國,西河猶館魯行人。

    ”昭文屈宛仙女士詠汪水雲雲:“祭文已哭王炎午,降表空簽謝道清。

    ”以上諸聯,或運用見長,或渾脫制勝,皆卓然可傳之句也。

    餘有詠周公廟詩句雲:“一相禍延明叔侄,六官書誤宋君臣。

    ”自謂嵚奇,願以質之大雅。

     腋氣 人患腋氣,俗謂之狐騷臭,粵人為尤甚。

    崔令欽《教坊記》雲:“範漢女大娘子,亦是竿木家,開元二十一年出内,有姿媚而微愠羝。

    ”謂腋氣也。

     于廟祈夢 毗陵周蓉和先生未遇時,祈夢于忠肅廟,夢神予字一幀,錄唐詩雲:“寒雨連天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衡。

    ”先生曰:“結句是玉壺,何雲玉衡?”神曰:“玉衡妙,玉壺便不妙矣。

    ”醒而不解所謂。

    後舉博學鴻詞,制題為《璇玑玉衡賦》,恍憶前所夢,文思沛然,遂中選,授檢讨。

    所謂玉衡妙也。

    後曆官清要,以宮詹予告,謝恩訖,賜印章一方,出朝視之,其文雲:“一片冰心在玉壺。

    ”尋思舊夢,忽然驚悸,返第而卒,所謂玉壺不妙也。

    又韓城相公未遇時,祈夢忠肅廟,至則先有人在焉。

    問占何事,曰:“求子也。

    ”遂并鋪而卧。

    其人夢神賜以竹管二枝,再叩,則曰:“問汝并卧之人。

    ”公夢神與語,叩請終身,則亦曰:“問并卧之人。

    ”寤而各述所夢,公告其人曰:“昔孤竹君有二子,今夢此是佳兆也。

    ”其人喜極,舉手加額而祝曰:“願你狀元宰相。

    ”後皆如其言。

     門對 董觀橋制府教增,金陵人,節钺閩浙,愛西湖山水之勝,買宅于杭城之三撥營,拟解組後作平泉之墅,榜其門雲:“聖代即今多雨露,故鄉無此好湖山。

    ”妙偶天然,人多誦之。

    乃未及予告而先生已歸道山,所買之宅轉售于顧渚茶中翰。

    易其聯句雲:“聖代即今多雨露,先生有道出羲皇。

    ”蓋其時中翰甫自戍所歸來,丁艱後主講山東曆城書院故也。

     單傳句 偶集湖舫,關方谷學博枞以古人獨傳名句為令,首舉曰:“滿城風雨近重陽。

    ”于是有曰:“池塘生春草。

    ”有曰:“楓落吳江冷。

    ”有曰:“空梁落燕泥。

    ”有曰:“庭草無人随意綠。

    ”令官并命飲酒。

    衆問其故,方谷曰:“諸公所舉并有全篇,若重陽七字,則自催租敗興以後,不聞有起而續之者,是真千古單傳之句也。

    ”于是衆乃心服,以次受罰。

     袁趙蔣 簡齋大令、雲松觀察、苕生太史,一時齊名。

    桐鄉程春廬同文心儀三公,而蔣以未見而沒,因繪拜袁揖趙哭蔣圖,以志景仰。

    昭文孫子潇太史原湘則專推袁、蔣二公,其詩雲:“平生服膺止有兩,江左袁公江右蔣。

    廬山瀑布鐘山雲,一日胸中百來往。

    ”錢唐張仲雅大令雲璈又瓣香袁、趙二公,顔所居曰“簡松草堂”,後即以名其詩集。

    蓋性情之地,各有沆瀣也。

    陽湖洪稚存太史亮吉評三公之詩雲:“袁詩如通天老狐,醉則見尾;趙詩如東方正谏,時雜诙諧;蔣詩如劍俠入道,猶餘殺機。

    ”洵稱确論。

    稚存先生詩才奇險,好作驚人之句,有人仿其體調之雲:“黃狗随風飛上天,白狗一去三千年。

    ”聞者絕倒。

    洪聚生平所識詩人,作為詩評,凡數十家。

    或問之曰:“公詩如何?”洪自評雲:“仆詩如急湍峻嶺,殊少回旋。

    ” 袈裟繡龍 高廟南巡,淨慈寺明中上人迎駕。

    上顧問時,偶以手拍其肩。

    因于紫衣肩上繡金龍一團,人鹹非笑之,而不知其有所本。

    宋朱勔所衣錦袍,徽宗常以手撫之,遂繡禦手于肩上。

    又嘗與内宴,帝以手親握其臂,因以黃帛纏之,與人揖,此臂竟不動。

     八鬥萬斛 “子建之才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論鬥分才,奇矣。

    《西堂雜俎》載湯卿謀句雲:“古今隻有萬斛愁,而我獨得九千斛。

    ”論斛分愁,更奇。

    有曹姓人為彭澤令,其友人贈一對聯雲:“二分山色三分水,五鬥功名八鬥才。

    ”運典恰切。

     一典兩用 劉越石詩:“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某。

    ”謝惠連詩:“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

    ”一典兩用,摛詞錯綜法也,然此等究不可為法。

     赤子 《康诰》曰:“如保赤子。

    ”《傳》曰:“赤子未詳何義。

    ”或曰:“始生之兒,其色赤,故名。

    ”虞兆漋《天香樓偶得》雲:“赤、尺古通用,引《文獻通考》‘深赤者十寸之赤也’以為證。

    曰赤子者,言始生小兒長僅一尺也。

    ”其說頗為有據。

     鼻天子陵 始興縣南十三裡,有鼻天子陵,相傳昔人掘地見銅人數十,擁笏列侍,俄聞墓中擊鼓,大懼而返。

    或曰:“是槃弧墳。

    高辛有犬戎患,募得犬戎吳将軍頭者,賜金千镒,邑萬家,妻以少女。

    帝畜犬名槃弧,入山銜一首至,果吳也,遂妻焉。

    生六男六女,為武陵蠻之始。

    ”杜君卿駁之雲:“黃金古以斤計,秦始曰镒。

    三代分土,漢始分人,古安有萬家之封?将軍周末官,吳始周末姓,古無是也。

    且槃弧之訛,因盤古起,今明明曰鼻天子,則不得以槃盤同音為此臆說也。

    ”或曰:“是象墓,象封有庳,庳鼻同音,故名。

    ”然象乃人臣,安得曰天子?或曰:“秦以前百粵盜名,割據之稱。

    ”然僭号稱王稱帝,無稱天子者,且鼻字意又何指?淩元駒重訂《始興縣志》,斷以為盤古之墓,曰:“鼻之為言始也,盤古始為天子,故追尊之也。

    ”盤古本粵産,兩廣盤姓,皆其苗裔。

    雄州鄉落多盤古倉,會昌盤古山,湘鄉盤古保,雩都盤古祠,荊南北以十月十六日為盤古壽,始興原屬荊州,毋亦其顯化之所乎?且古皇墓半在南方,炎帝酃邑,虞舜九疑,皆距不遠。

    至廣陵有盤古冢,昔人謂其神假,南海蠻洞中有墓,亘三百餘步,則安知鼻天子陵非盤古真墓欤?《通志》又載“銅人搢笏等事,謂渾沌安得有此”,其見亦迂。

    昔魯共王壞孔子宅,聞金石絲竹聲,豈壁中果有此耶?銅人之事,亦猶是耳。

    據此則為盤古墓無疑。

    餘嘗賦《鼻天子陵》詩雲:“始興之興自何始?王氣鐘于鼻天子。

    天子一姓不再興,始興剩有天子陵。

    楊髡之所不能竊,黃巢之所不敢掘。

    至今龍種遠綿延,可有子孫尚隆準?漫将野語記齊東,非族紛紛說犬戎。

    絲竹居然聞魯壁,金人無恙出秦宮。

    籲嗟乎!古來古墓無此古,洪荒以前一抔土。

    三皇五帝盡耳孫,萬歲千秋此鼻祖。

    ” 僧誦中庸 木文和尚有戒行,無錫顧伊人孝廉素與善。

    孝廉婦疾革,諸醫束手,延木文至,并不攜經卷佛像。

    詢之,曰:“經須用汝家者。

    ”孝廉曰:“吾家素無經卷。

    ”曰:“聖經足矣,何必佛書?”因與《中庸》,焚香讀之,如宣梵呗,三複而去。

    中夜,婦汗出頓愈。

     藩臬 藩字始見《毛詩》,臬字始見《康诰》。

    梁沈約齊安陸昭王碑文曰:“藩司抑而不許。

    ”此藩司初見史冊之文。

    《元史》:“至元十四年,奕赫抵雅爾丁為建康道肅政廉訪司,始視事,見獄具列庭下,愀然曰:‘凡逮至臬司,皆命官及有出身之吏,得情即服罪,無用刑具。

    ’”此臬司初見史冊之文。

     嶽王論 吳穀人祭酒《嶽忠武論》雲:“補已缺之金瓯,論功行戮;返将消之玉弩,為敵報仇。

    ”此聯警絕。

    結句雲:“人間之鐵案無私,請質東南山行者;天半之神旗高卓,試看大小眼将軍。

    ”向特愛其工整,及閱《有正味齋全集》,則此聯業已删去,蓋謂其落小家數也。

    前輩之自占文品如此。

     幹阿奶 俗呼幹娘之母及姑曰“幹阿奶”。

    按《北齊書·恩幸傳》:“穆提婆母陸令萱,嘗配入掖庭,後主襁褓中,令其鞠養,呼幹阿奶。

    ”此三字之所本也。

     跳行 作書出格曰“擡頭”,《金石錄》稱唐之中嶽嵩山碑,書皇帝太後,不跳行,不空格。

    跳行者,擡頭也。

     添注塗改 鄉會試卷于文後寫添注塗改字數。

    按宋鹹通中,盧子期著《初舉子》一卷,細大無遺,就試三場,避國諱、宰相諱、主文諱,士人家小子弟忌用熨鬥時把帛,慮有曳白之嫌,燭下寫試無誤筆,即題其後雲:“并無揩改塗乙,如有,即言字數。

    ”見《容齋随筆》,此科場中添注塗改之所本也。

     吳澹川 槜李吳澹川文溥著《南雅堂集》,詩宗正始之音,五古以沖淡制勝,七古以健挺見長。

    錄其近體五言,如《隔溪訪友》雲:“别浦流春水,閑門落古花。

    ”《雨霁》雲:“凍水逢春活,疏梅入夜香。

    ”《春日騎馬過鲫魚潭晚憩竹溪寺》雲:“馬蹄遲落日,人意緩春風。

    ”七言如《登華山》雲:“無邊紫塞秋風起,一片黃河落照來。

    ”《有贈》雲:“獨行薊北山山雪,不見江南樹樹花。

    ”《秋闱後客徐中丞幕中酒間蒙賞詩句書以志愧》雲:“無分秋風吹桂樹,浪傳疏雨滴梧桐。

    ”七絕如《山塘春思》雲:“齊開畫閣倚笙歌,一樣簾栊映绮羅。

    底事春風欠公道,兒家門巷落花多。

    ”《渡江》雲:“東來兩扇布帆輕,每遇風波夜轉驚。

    船底江聲篷背雨,旅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