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文诮。
怅貞松自雕,歎芳蘭自熬,隻剩得梅邊一集殿南朝。
〔園林好〕展遺書龍眠虎跳,誦遺詩鸾姿鶴标,有大節千秋照耀,算兵火不能燒,算紙劫不相遭。
〔沽美酒〕喜裝簽,玉共瑤,喜裝簽,玉共瑤,留下這傷心一卷續離騷,看故國河山裂紙條,這些些墨藻,問幾番零落幾搜牢。
零落在蛛絲蟲爪,搜牢在海絹山膠,看待作蘭亭墨妙,何處許茂陵求稿。
今日個風凄月寥,茶幹酒銷,許詩人展圖憑吊。
〔清江引〕寸金尺璧真堪寶,問何人筆尖兒橫掃?這是那十子内的西泠沈氏草。
” 短錢 唐元和中,京師用錢,每貫除二十文。
梁武帝時,有東錢、西錢、長錢之分,以七八十為一百。
《抱樸子》雲:“取人長錢,還人短陌。
”則晉時似已有之,即今之所謂八扣九扣也。
侄 《爾雅·釋親》篇雲:“女子謂晜弟之子曰侄。
”引《左傳》“侄其從姑”為證。
今男子稱兄弟之子曰侄,失之矣。
兄弟之子當稱從子,謂從子而别也。
又呼猶子。
案,《論語》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則猶子二字,似又可作師呼弟子之稱。
兄弟之孫曰猶孫,見唐元稹《李公建墓志銘》。
達詩 會稽陶菊坡章煥《五十初度》詩雲:“縱然便死原非夭,若竟長生也聽天。
”真是達人之語。
又有人《垂老娶妾》詩雲:“我已輕舟将出世,得卿來作挂帆人。
”感喟處更寫得蘊藉。
至唐子畏句雲:“黃泉若遇好朋友,隻當飄零在異鄉。
”小颠僧句雲:“九京多少相知友,道我來遲罰一杯。
”雖同一達觀之語,而一覺其傷感,一覺其俳優矣。
集句 姚古芬嘗集舊句雲:“北方佳人,遺世而獨立;東鄰處子,窺臣者三年。
”對仗天造地設。
又山舟學士嘗集《水經注》語雲:“帛什理于是山,作金五千斤,救百姓;小夫人以兩手,将乳五百道,向千兒。
”其語甚奇。
蜘蛛 海州蜘蛛怪,不知何代物也。
能噓氣為黑風,居民每望見風起如黑煙蓬蓬,則皆嚴閉戶牖,風過乃已。
一日,龍擊之,雷雨既作,蛛吐絲網,龍窘不得出,格鬥凡數十,須臾而瀕海皆水矣。
始有火龍者二,焚網出龍,蜘蛛遁不知所往。
诘旦,于數十裡外,有物縱橫散落,圓膩色灰,圍如人臂,或數寸,或一二尺,金石無所傷,而兩頭皆焦火痕,蓋蛛絲也。
大興舒鐵雲孝廉有《蛛絲網龍篇》紀其事。
破題 商邱安舜庭世鳳童子時,向郡守求試。
守指路旁“此屋實賣”四字,令作破題。
安應聲雲:“曠安宅而弗居,求善賈而沽諸。
”郡守首拔之。
又有人作“伯夷叔齊”四字破題雲:“甲子以後無天,首陽之外無地。
”亦覺奇偉可喜。
阮大铖祭文 明沈士柱祭阮大铖文,極狡狯。
文曰:“某年月日,故降大司馬阮公之喪,至自浙東,沈某為文以祭曰:‘古稱知己,重于感恩,以餘觀之,豈獨恩為知己哉?孔融博文強記,操非不知之;顔真卿純忠大節,盧杞非不知之;惟知之深,故忌愈切,殺愈速。
天下後世但知操、杞妒賢,而不知于兩公未始不稱相知也。
餘少賤,未識司馬,聞公掇巍科,登華,附中常侍勢,與士君子為仇。
說者遂诋公為假子,導殺正人。
餘謂不然,逆珰嗣子滿天下,得公不加益,失公不加損,效吮癰舐痔之行,媚銜憲握爵之人,具翻江攪海之才,行墜石下井之事,何求不遂,何欲不行,而位不過光祿。
雄狐九尾,不得與彪虎雁行,于以知公之迹巧而事拙也。
烈皇手定逆案,閱公封事,入贊道列,終身不齒。
說者謂公深仇先帝。
餘謂不然,使先帝悉公才智,複為采錄,則恩怨親仇,與衆相忘久矣。
惟毅然不搖群論,使公十七年林壑,養鱗甲,豐羽毛,得甘心快意為殺人具者,伊誰之賜耶?于以知公之陽仇而陰德也。
公詞曲奔走一時,說者謂憤時嫉俗,科诨皆指正人。
餘謂不然,弘光半載,公塗面登場,自為玩弄,及竄鸠茲,公曰:“我必不學伯嚭走錢唐。
”無論自比宰嚭,作谶錢唐,一語不出前史,作劇者神子胥之靈,以褫公等讒邪之魄,公目不識史,胸中但有梨園稿本,以國為戲,于以知公之膽大而才小也。
公以小怨殺周、雷二公,複興鈎黨獄,說者謂公流毒宗社。
餘謂不然,周、雷亢直,忌者不獨公也。
公不殺,群小必殺之。
即不然,而賢奸并列,邪正不分,終令大廈莫支,狂瀾失砥,而後殒命報國。
論者不責其見幾之不早,即譏其返正之無術,故死于公,猶愈自死也。
即同難諸君,雕蟲小技,當與草木同腐,天假公手,登彈墨以永其名,雖公為國謀不忠,為身謀不祥,而為諸君子謀則善也,于以知公之事險而意厚也。
公聞變倡逃,說者以賣君誤國,律與馬同罪。
予謂不然,公與馬密謀定策,如置弈棋。
然馬貪夫敗類,自公出而勸以戕賊毒螫,及悔為所用而事已去。
浙東一戰,馬尚同方合志,不知輸誠納款,公又先馬效之矣。
使公同受戮西市,一生惡迹,補過蓋愆,何委質後方糜爛以死,生與馬同醜行,死并不得與馬同榮名,天實為之也。
公臨岩一跌,身首異處,智能保首領于生前,不能全軀于身後,誰分其屍,誰傳其首,豈非天哉!于以知公之意狡而神愚也。
此五者,人議公險,予為公平之;人議公深,予為公淺之;人議公毒,予為公厚之;人議公巧,予為公拙之。
獨人高公詞曲,予獨畜以俳優。
謂公以人國僥幸,正坐此病,九原有知,當亦以為知言也。
予隔縣諸生,不知公何風聞,怨毒為甚。
友人曰:“君庚午闱後,有人以闱義質公爪牙,君見評閱,當座叱之,其人忿而谒公,借君為質,公于是伏欲殺之機矣。
”或又曰:“君渭陽侍禦,公未第,辱公推分,及公為大行給谏,侍禦絕不與通。
又,公欲以故人禮遇子,子不屑仕也,公于是又增欲殺之目矣。
”夫士睥睨王侯,莫如祢衡,其面辱阿瞞無人禮,而操能容之。
若以通家子視餘,昔秦桧、胡安國始未嘗非同黨,及末路敗壞,子胡寅、胡宏以和議不合,答書甚嚴,桧雖心恨,未至于殺也,公何必欲置予死地耶?然公雖欲殺予,予即未見殺于公,而以稱相知,則有竊附古人者。
憶黨禍初發,公庭語坐客,二沈倔強,必生緻。
二沈,眉生與餘也。
夫倔強之名,世所諱,古所尊。
公不吝以加之餘,公不可謂不知我。
自公降後,同人為餘動色相戒,餘笑曰:“公狡狯人也,其于餘一發不效,有懈志矣。
且自度向以搏象全力,免尚得脫,今遊魂餘燼,焉能鈎緻周内,複陷人罪罟哉?餘知公必不為也。
”餘不可謂不知公。
今有人綢缪款洽,而實泛常,公操利刃,設深阱,使我流離瑣尾,然猶竊附知己,魂如有靈,當臨風一笑也。
’”文甚長,節錄之。
此文嬉笑甚于怒罵,朽骨有知,能無汗泚。
頻羅庵挽壽聯 山舟學士所撰挽壽聯極多,茲擇其尤者敬錄之:“四十年生有自來,身到蓬瀛天遽召;三千裡殁而猶視,心傷桑梓母何依。
”挽湯晝人妹丈,辛未庶常,甲戌未及散館,沒于京師,年四十,生母猶在堂。
“天北掩台垣,見說槐音中夜斷;江東失宗衮,心傷荊樹一齊摧。
”挽家文定公,時沖泉弟亦沒。
“朝無谏草,家有賜書,卅載清聲光簡冊;公應騎箕,我悲陟岵,一時血淚灑葭莩。
”挽姑丈張藻川侍郎。
“劉先生之夫人,無慚銘志;宣文君之家法,具在孫曾。
”挽丁龍泓夫人。
“孝思盡宦海家園,榮親養親,一笑生天證佛果;道望齊太山梁木,吾仰吾放,幾人入座哭春風。
”挽莊對樵師。
“青宮授幾,洛社圖形,官府神仙皆慧業;備達尊三,擅絕詣四,儒林文苑并傳人。
”挽錢萚石侍郎,時以上書房緻仕。
“帝畀以河,三策勤勞著淮北;臣心似水,四知風節媲關西。
”挽藍素亭河督。
“萬裡兒啼,此日愁攀賢令轍;卅年老淚,隔江空盼少微星。
”挽陶篁村,時令子官黔。
“名在千秋,服鄭說經劉杜史;神歸一夕,仙人骨相宰官身。
”挽錢竹汀宮詹。
“畫裡傳衣,夙契偶同永長老;山中獻蓋,前塵誰證衲禅師。
”挽明中和尚。
餘畫過去僧像,師為補衲。
又師與先君同在詩社。
“絕筆詩成,寫照髯仙,明月清風人已遠;平生墨妙,瓣香冰叟,虹樓瀛海世争傳。
”挽孔谷園。
殁前,有題蘇尺牍詩,“明月清風”,詩中語也。
天瓶居士,谷園婦翁。
玉虹樓,谷園齋名。
瀛海仙班帖,天瓶書也。
“竹萎蕉枯,此日是師真面目;焚香灑水,當年惟我舊朋俦。
”挽佛裔師,次句指恒公寂時。
“海邦至竟思賢宰,湖社從今感寓公。
”挽華秋槎。
“路近西州,争忍重過空灑淚;門荒孟氏,從教明日罷登高。
”挽許表母舅,九月八日卒。
“一品恩還,魂魄長依華屋;九重念舊,馨香宜徹幽泉。
”挽家春淙二兄。
“天際彩衣榮右衮,手中色線補垂裳。
”壽曹司農令堂八十。
“螭坳舊齒符天壽,雁塔新題冠佛名。
”壽嵇中堂八十以萬壽年生日,重赴瓊林。
“八座起居,令子宮袍慈母線;重闱燕喜,南陽仙菊北堂萱。
”甲寅九月十八,吳年伯母八十壽,令子開藩河南,故用南陽菊事。
“盾鼻弓衣,行世文章皆事業;屏風團扇,還山官府即神仙。
”壽王述庵八十。
“甲子從頭開上壽,神仙自古有曾孫。
”壽許小範六十,時已有曾孫。
“東方先生善諧谑,南極老人應壽昌。
”壽趙次乾。
中書詩 有人作嘲中書詩雲:“莫笑區區職分卑,小京官裡最便宜。
也随翰苑稱前輩,且喜中堂是老師。
四庫書成邀議叙,六年俸滿放同知。
有時溜平到軍機處,一串朝珠項下垂。
”形容入妙,南海孝廉謝堯山念功為餘言之。
供春 宜興砂壺,供春為上,時大彬次之。
時壺尚可得,供春則絕迹矣。
供春者,《陽羨名陶錄》以為童子,查初白詞注以為吳家婢也,未知孰是。
禦舟 高宗南巡渡江,于文襄敏中扈跸進詩。
時會稽陶篁村先生在文襄幕中,因屬其代作。
内有句雲:“千帆飛渡江南岸,一片黃旗識禦舟。
”文襄擊節,惟援筆将飛字改擁字。
先生嘗語人曰:“易飛為擁,便見警跸尊嚴,此真一字之師也。
” 白撞雨 凡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雨點大而疏,粵人謂之白撞雨。
土諺曰:“早禾壯,宜白撞。
”見《廣東新語》。
珊瑚樹 吳淞總兵楊華言:“澎湖之南,海清見底,然懸百丈不能測也。
中有珊瑚樹四株,大可合抱,巨魚數十環之,若典守者然。
” 嶽王詩 向閱某小說,見有詠嶽王詩一首雲:“臣飛死,臣俊喜,臣浚無言世忠靡,臣桧夜報四太子,臣構稱臣自此始。
”寥寥數語,用筆嚴冷之至。
三百三十有三士亭 亭在福州學使者院中,朱笥河先生所建。
亭前有石三百三十三峰,每一石镌諸生一人姓名,即其人所獻也。
武陵娘子 常德蠡山廟,祀越相蠡,山畔有武陵娘子祠,土人雲:“以祀西子也。
” 梅龛詩佛 西江吳蘭雪中翰嵩梁工詩,高麗使臣得其所著詩,稱為詩佛,而築一龛以供之,種萬梅樹雲。
命 聖人言知命、定命、立命、俟命,而其理究微而莫測也。
故孔子卒罕言命。
乃世之談命者,以所生年月日時之幹支,合為八字,遂以為命可推測而知。
番禺張南山維屏司馬作《原命》駁之,其說雲:“推年月日始于唐之李虛中,推年月日時始于宋之徐子平。
夫言命以幹支為憑,亦思幹支何自昉乎?昉于唐堯之元,載《通鑒前編》。
《本經世曆》定為甲辰,《竹書紀年》則以為丙子,《路史》則以為戊寅,《山堂考索》則以為癸未,是則今所據之幹支,其為此幹支與否,亦尚未可知也,而謂人之命在是,噫其惑也!”此說新快,足破術士之愚。
莫如用猛 天下大小衙署扁額楹聯,或意主頌揚,或心存景仰,大抵崇尚寬和,政體然也。
獨廣東東莞縣署二門以内,高營綽楔,大書四字曰:“莫如用猛。
”為江南仲柘泉明府振履所題。
仲公宰是邑,頗有政聲,蓋東莞之俗,好勇鬥狠,急則治标,刑亂用重,亦是權宜之一術。
然操切之治,究非常法,此語能吏言之,循吏必不肯言也。
大書特書,烏可以示後人哉?聞直隸棗強縣署一對雲:“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須防人不堪。
”不知為何人所作,此等居心,則得之矣。
分茅砫 吾杭學使署前有石砫,砫上刻“天祿”字,下有雲雷文,名“分茅砫”。
蓋學署初為都指揮府,今官廢而砫猶存,土人尚以都司衛名其地焉。
紅豆 葛秋生姑丈慶曾齋中懸一聯雲:“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語極清新。
青山句秋生自拟,紅豆句則許滇生侍講所對也。
又姚古芬丈贈秋生句雲:“名士青衫千日酒,故人紅豆兩家燈。
”上句豪宕,下句情摯。
木龍血 紹興三江閘,名應宿閘,明郡守湯公所築。
初築時,水大不得合,祈于神,夢神語曰:“若要此閘成,除非木龍血。
”寤而不解所謂。
适有皂吏名莫龍者,挺身曰:“以一命而全數十萬人,吾何惜焉!”遂禀郡守,自投于水而閘以成。
至今湯公祠猶以莫龍配祀。
陶春田廣文軒《應宿閘》詩雲:“漂流皂吏生前血,成就黃堂死後功。
”蓋紀實也。
王廉訪挽聯 道光乙酉,德清徐倪氏之案,自巡撫以至典史,一城之官處分殆遍。
廉使王公惟恂以無術平反此案,遂至自裁。
身為三品大員,輕生以殉,識者少之,而其志則可闵也。
蔡生甫學士之定挽聯雲:“剛毅木讷近仁,生原無忝;聰明正直而一,沒則為神。
” 壽星 臨海王芝圃先生世芳,生于順治己亥九月九日寅時。
康熙丙辰,從貝子征耿逆,血戰斬寇數十人,适貝子遽卒,未及奏功議叙,年四十九始補博士弟子員,繼而貢成均,官遂昌司訓。
乾隆辛巳,蒙恩授國子監司業,庚寅加翰林院侍講,時已百十二歲矣。
當七旬時,孫曾已盛,逮百齡外,曾孫複舉曾孫,因賦詩雲:“身曆四朝沾浩蕩,眼看七代長兒孫。
”蓋紀實也。
陳太仆句山先生贈詩雲:“華皓何來雲水頭,寵加新秩返扁舟。
酒錢未蔔憑誰與,壺藥翻叨為我投。
薄宦夢驚山北檄,散仙行逐海東鷗。
獨留佳話傳台閣,曾與耆英大父遊。
”相傳王中年入天台,有人授水二勺,一熱一冷。
王飲其熱者,人或叩之,笑不答,但曰:“吾生平無他過人,視聲色貨利淡而已。
”由是人皆以王壽星呼之。
又杭有鄉民趙振鲸者,嘉慶甲戌一百歲,蒙恩賜六品頂帶。
山舟學士為書坊對雲:“身曆四朝,太平黎庶;壽登兩甲,盛世耆英。
”趙來謝時,自江幹拿舟入城,泊鹽橋,步行至竹竿巷,不持杖,拜跪無所苦,同來者系其長孫,已六十三矣。
趙君為人短小,無須髯,好觀劇。
會裡社演劇,趙挺身挨入人叢,有拍其肩者曰:“老弟莫用力,我老年人筋骨不耐揉搓也。
”趙回視之,其人須發皓然,因問曰:“翁年幾何?”曰:“八十三歲矣。
”趙笑曰:“然則與我大小兒同年也。
”于是聞者嘩然。
後年百有九歲,無疾而逝。
又家接山叔祖,守廣西慶源,有藍祥者,年一百四十四歲,鄉人耕鑿
怅貞松自雕,歎芳蘭自熬,隻剩得梅邊一集殿南朝。
〔園林好〕展遺書龍眠虎跳,誦遺詩鸾姿鶴标,有大節千秋照耀,算兵火不能燒,算紙劫不相遭。
〔沽美酒〕喜裝簽,玉共瑤,喜裝簽,玉共瑤,留下這傷心一卷續離騷,看故國河山裂紙條,這些些墨藻,問幾番零落幾搜牢。
零落在蛛絲蟲爪,搜牢在海絹山膠,看待作蘭亭墨妙,何處許茂陵求稿。
今日個風凄月寥,茶幹酒銷,許詩人展圖憑吊。
〔清江引〕寸金尺璧真堪寶,問何人筆尖兒橫掃?這是那十子内的西泠沈氏草。
” 短錢 唐元和中,京師用錢,每貫除二十文。
梁武帝時,有東錢、西錢、長錢之分,以七八十為一百。
《抱樸子》雲:“取人長錢,還人短陌。
”則晉時似已有之,即今之所謂八扣九扣也。
侄 《爾雅·釋親》篇雲:“女子謂晜弟之子曰侄。
”引《左傳》“侄其從姑”為證。
今男子稱兄弟之子曰侄,失之矣。
兄弟之子當稱從子,謂從子而别也。
又呼猶子。
案,《論語》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
”則猶子二字,似又可作師呼弟子之稱。
兄弟之孫曰猶孫,見唐元稹《李公建墓志銘》。
達詩 會稽陶菊坡章煥《五十初度》詩雲:“縱然便死原非夭,若竟長生也聽天。
”真是達人之語。
又有人《垂老娶妾》詩雲:“我已輕舟将出世,得卿來作挂帆人。
”感喟處更寫得蘊藉。
至唐子畏句雲:“黃泉若遇好朋友,隻當飄零在異鄉。
”小颠僧句雲:“九京多少相知友,道我來遲罰一杯。
”雖同一達觀之語,而一覺其傷感,一覺其俳優矣。
集句 姚古芬嘗集舊句雲:“北方佳人,遺世而獨立;東鄰處子,窺臣者三年。
”對仗天造地設。
又山舟學士嘗集《水經注》語雲:“帛什理于是山,作金五千斤,救百姓;小夫人以兩手,将乳五百道,向千兒。
”其語甚奇。
蜘蛛 海州蜘蛛怪,不知何代物也。
能噓氣為黑風,居民每望見風起如黑煙蓬蓬,則皆嚴閉戶牖,風過乃已。
一日,龍擊之,雷雨既作,蛛吐絲網,龍窘不得出,格鬥凡數十,須臾而瀕海皆水矣。
始有火龍者二,焚網出龍,蜘蛛遁不知所往。
诘旦,于數十裡外,有物縱橫散落,圓膩色灰,圍如人臂,或數寸,或一二尺,金石無所傷,而兩頭皆焦火痕,蓋蛛絲也。
大興舒鐵雲孝廉有《蛛絲網龍篇》紀其事。
破題 商邱安舜庭世鳳童子時,向郡守求試。
守指路旁“此屋實賣”四字,令作破題。
安應聲雲:“曠安宅而弗居,求善賈而沽諸。
”郡守首拔之。
又有人作“伯夷叔齊”四字破題雲:“甲子以後無天,首陽之外無地。
”亦覺奇偉可喜。
阮大铖祭文 明沈士柱祭阮大铖文,極狡狯。
文曰:“某年月日,故降大司馬阮公之喪,至自浙東,沈某為文以祭曰:‘古稱知己,重于感恩,以餘觀之,豈獨恩為知己哉?孔融博文強記,操非不知之;顔真卿純忠大節,盧杞非不知之;惟知之深,故忌愈切,殺愈速。
天下後世但知操、杞妒賢,而不知于兩公未始不稱相知也。
餘少賤,未識司馬,聞公掇巍科,登華,附中常侍勢,與士君子為仇。
說者遂诋公為假子,導殺正人。
餘謂不然,逆珰嗣子滿天下,得公不加益,失公不加損,效吮癰舐痔之行,媚銜憲握爵之人,具翻江攪海之才,行墜石下井之事,何求不遂,何欲不行,而位不過光祿。
雄狐九尾,不得與彪虎雁行,于以知公之迹巧而事拙也。
烈皇手定逆案,閱公封事,入贊道列,終身不齒。
說者謂公深仇先帝。
餘謂不然,使先帝悉公才智,複為采錄,則恩怨親仇,與衆相忘久矣。
惟毅然不搖群論,使公十七年林壑,養鱗甲,豐羽毛,得甘心快意為殺人具者,伊誰之賜耶?于以知公之陽仇而陰德也。
公詞曲奔走一時,說者謂憤時嫉俗,科诨皆指正人。
餘謂不然,弘光半載,公塗面登場,自為玩弄,及竄鸠茲,公曰:“我必不學伯嚭走錢唐。
”無論自比宰嚭,作谶錢唐,一語不出前史,作劇者神子胥之靈,以褫公等讒邪之魄,公目不識史,胸中但有梨園稿本,以國為戲,于以知公之膽大而才小也。
公以小怨殺周、雷二公,複興鈎黨獄,說者謂公流毒宗社。
餘謂不然,周、雷亢直,忌者不獨公也。
公不殺,群小必殺之。
即不然,而賢奸并列,邪正不分,終令大廈莫支,狂瀾失砥,而後殒命報國。
論者不責其見幾之不早,即譏其返正之無術,故死于公,猶愈自死也。
即同難諸君,雕蟲小技,當與草木同腐,天假公手,登彈墨以永其名,雖公為國謀不忠,為身謀不祥,而為諸君子謀則善也,于以知公之事險而意厚也。
公聞變倡逃,說者以賣君誤國,律與馬同罪。
予謂不然,公與馬密謀定策,如置弈棋。
然馬貪夫敗類,自公出而勸以戕賊毒螫,及悔為所用而事已去。
浙東一戰,馬尚同方合志,不知輸誠納款,公又先馬效之矣。
使公同受戮西市,一生惡迹,補過蓋愆,何委質後方糜爛以死,生與馬同醜行,死并不得與馬同榮名,天實為之也。
公臨岩一跌,身首異處,智能保首領于生前,不能全軀于身後,誰分其屍,誰傳其首,豈非天哉!于以知公之意狡而神愚也。
此五者,人議公險,予為公平之;人議公深,予為公淺之;人議公毒,予為公厚之;人議公巧,予為公拙之。
獨人高公詞曲,予獨畜以俳優。
謂公以人國僥幸,正坐此病,九原有知,當亦以為知言也。
予隔縣諸生,不知公何風聞,怨毒為甚。
友人曰:“君庚午闱後,有人以闱義質公爪牙,君見評閱,當座叱之,其人忿而谒公,借君為質,公于是伏欲殺之機矣。
”或又曰:“君渭陽侍禦,公未第,辱公推分,及公為大行給谏,侍禦絕不與通。
又,公欲以故人禮遇子,子不屑仕也,公于是又增欲殺之目矣。
”夫士睥睨王侯,莫如祢衡,其面辱阿瞞無人禮,而操能容之。
若以通家子視餘,昔秦桧、胡安國始未嘗非同黨,及末路敗壞,子胡寅、胡宏以和議不合,答書甚嚴,桧雖心恨,未至于殺也,公何必欲置予死地耶?然公雖欲殺予,予即未見殺于公,而以稱相知,則有竊附古人者。
憶黨禍初發,公庭語坐客,二沈倔強,必生緻。
二沈,眉生與餘也。
夫倔強之名,世所諱,古所尊。
公不吝以加之餘,公不可謂不知我。
自公降後,同人為餘動色相戒,餘笑曰:“公狡狯人也,其于餘一發不效,有懈志矣。
且自度向以搏象全力,免尚得脫,今遊魂餘燼,焉能鈎緻周内,複陷人罪罟哉?餘知公必不為也。
”餘不可謂不知公。
今有人綢缪款洽,而實泛常,公操利刃,設深阱,使我流離瑣尾,然猶竊附知己,魂如有靈,當臨風一笑也。
’”文甚長,節錄之。
此文嬉笑甚于怒罵,朽骨有知,能無汗泚。
頻羅庵挽壽聯 山舟學士所撰挽壽聯極多,茲擇其尤者敬錄之:“四十年生有自來,身到蓬瀛天遽召;三千裡殁而猶視,心傷桑梓母何依。
”挽湯晝人妹丈,辛未庶常,甲戌未及散館,沒于京師,年四十,生母猶在堂。
“天北掩台垣,見說槐音中夜斷;江東失宗衮,心傷荊樹一齊摧。
”挽家文定公,時沖泉弟亦沒。
“朝無谏草,家有賜書,卅載清聲光簡冊;公應騎箕,我悲陟岵,一時血淚灑葭莩。
”挽姑丈張藻川侍郎。
“劉先生之夫人,無慚銘志;宣文君之家法,具在孫曾。
”挽丁龍泓夫人。
“孝思盡宦海家園,榮親養親,一笑生天證佛果;道望齊太山梁木,吾仰吾放,幾人入座哭春風。
”挽莊對樵師。
“青宮授幾,洛社圖形,官府神仙皆慧業;備達尊三,擅絕詣四,儒林文苑并傳人。
”挽錢萚石侍郎,時以上書房緻仕。
“帝畀以河,三策勤勞著淮北;臣心似水,四知風節媲關西。
”挽藍素亭河督。
“萬裡兒啼,此日愁攀賢令轍;卅年老淚,隔江空盼少微星。
”挽陶篁村,時令子官黔。
“名在千秋,服鄭說經劉杜史;神歸一夕,仙人骨相宰官身。
”挽錢竹汀宮詹。
“畫裡傳衣,夙契偶同永長老;山中獻蓋,前塵誰證衲禅師。
”挽明中和尚。
餘畫過去僧像,師為補衲。
又師與先君同在詩社。
“絕筆詩成,寫照髯仙,明月清風人已遠;平生墨妙,瓣香冰叟,虹樓瀛海世争傳。
”挽孔谷園。
殁前,有題蘇尺牍詩,“明月清風”,詩中語也。
天瓶居士,谷園婦翁。
玉虹樓,谷園齋名。
瀛海仙班帖,天瓶書也。
“竹萎蕉枯,此日是師真面目;焚香灑水,當年惟我舊朋俦。
”挽佛裔師,次句指恒公寂時。
“海邦至竟思賢宰,湖社從今感寓公。
”挽華秋槎。
“路近西州,争忍重過空灑淚;門荒孟氏,從教明日罷登高。
”挽許表母舅,九月八日卒。
“一品恩還,魂魄長依華屋;九重念舊,馨香宜徹幽泉。
”挽家春淙二兄。
“天際彩衣榮右衮,手中色線補垂裳。
”壽曹司農令堂八十。
“螭坳舊齒符天壽,雁塔新題冠佛名。
”壽嵇中堂八十以萬壽年生日,重赴瓊林。
“八座起居,令子宮袍慈母線;重闱燕喜,南陽仙菊北堂萱。
”甲寅九月十八,吳年伯母八十壽,令子開藩河南,故用南陽菊事。
“盾鼻弓衣,行世文章皆事業;屏風團扇,還山官府即神仙。
”壽王述庵八十。
“甲子從頭開上壽,神仙自古有曾孫。
”壽許小範六十,時已有曾孫。
“東方先生善諧谑,南極老人應壽昌。
”壽趙次乾。
中書詩 有人作嘲中書詩雲:“莫笑區區職分卑,小京官裡最便宜。
也随翰苑稱前輩,且喜中堂是老師。
四庫書成邀議叙,六年俸滿放同知。
有時溜平到軍機處,一串朝珠項下垂。
”形容入妙,南海孝廉謝堯山念功為餘言之。
供春 宜興砂壺,供春為上,時大彬次之。
時壺尚可得,供春則絕迹矣。
供春者,《陽羨名陶錄》以為童子,查初白詞注以為吳家婢也,未知孰是。
禦舟 高宗南巡渡江,于文襄敏中扈跸進詩。
時會稽陶篁村先生在文襄幕中,因屬其代作。
内有句雲:“千帆飛渡江南岸,一片黃旗識禦舟。
”文襄擊節,惟援筆将飛字改擁字。
先生嘗語人曰:“易飛為擁,便見警跸尊嚴,此真一字之師也。
” 白撞雨 凡暴雨忽作,雨不避日,日不避雨,雨點大而疏,粵人謂之白撞雨。
土諺曰:“早禾壯,宜白撞。
”見《廣東新語》。
珊瑚樹 吳淞總兵楊華言:“澎湖之南,海清見底,然懸百丈不能測也。
中有珊瑚樹四株,大可合抱,巨魚數十環之,若典守者然。
” 嶽王詩 向閱某小說,見有詠嶽王詩一首雲:“臣飛死,臣俊喜,臣浚無言世忠靡,臣桧夜報四太子,臣構稱臣自此始。
”寥寥數語,用筆嚴冷之至。
三百三十有三士亭 亭在福州學使者院中,朱笥河先生所建。
亭前有石三百三十三峰,每一石镌諸生一人姓名,即其人所獻也。
武陵娘子 常德蠡山廟,祀越相蠡,山畔有武陵娘子祠,土人雲:“以祀西子也。
” 梅龛詩佛 西江吳蘭雪中翰嵩梁工詩,高麗使臣得其所著詩,稱為詩佛,而築一龛以供之,種萬梅樹雲。
命 聖人言知命、定命、立命、俟命,而其理究微而莫測也。
故孔子卒罕言命。
乃世之談命者,以所生年月日時之幹支,合為八字,遂以為命可推測而知。
番禺張南山維屏司馬作《原命》駁之,其說雲:“推年月日始于唐之李虛中,推年月日時始于宋之徐子平。
夫言命以幹支為憑,亦思幹支何自昉乎?昉于唐堯之元,載《通鑒前編》。
《本經世曆》定為甲辰,《竹書紀年》則以為丙子,《路史》則以為戊寅,《山堂考索》則以為癸未,是則今所據之幹支,其為此幹支與否,亦尚未可知也,而謂人之命在是,噫其惑也!”此說新快,足破術士之愚。
莫如用猛 天下大小衙署扁額楹聯,或意主頌揚,或心存景仰,大抵崇尚寬和,政體然也。
獨廣東東莞縣署二門以内,高營綽楔,大書四字曰:“莫如用猛。
”為江南仲柘泉明府振履所題。
仲公宰是邑,頗有政聲,蓋東莞之俗,好勇鬥狠,急則治标,刑亂用重,亦是權宜之一術。
然操切之治,究非常法,此語能吏言之,循吏必不肯言也。
大書特書,烏可以示後人哉?聞直隸棗強縣署一對雲:“苦心未必天終負,辣手須防人不堪。
”不知為何人所作,此等居心,則得之矣。
分茅砫 吾杭學使署前有石砫,砫上刻“天祿”字,下有雲雷文,名“分茅砫”。
蓋學署初為都指揮府,今官廢而砫猶存,土人尚以都司衛名其地焉。
紅豆 葛秋生姑丈慶曾齋中懸一聯雲:“書似青山常亂疊,燈如紅豆最相思。
”語極清新。
青山句秋生自拟,紅豆句則許滇生侍講所對也。
又姚古芬丈贈秋生句雲:“名士青衫千日酒,故人紅豆兩家燈。
”上句豪宕,下句情摯。
木龍血 紹興三江閘,名應宿閘,明郡守湯公所築。
初築時,水大不得合,祈于神,夢神語曰:“若要此閘成,除非木龍血。
”寤而不解所謂。
适有皂吏名莫龍者,挺身曰:“以一命而全數十萬人,吾何惜焉!”遂禀郡守,自投于水而閘以成。
至今湯公祠猶以莫龍配祀。
陶春田廣文軒《應宿閘》詩雲:“漂流皂吏生前血,成就黃堂死後功。
”蓋紀實也。
王廉訪挽聯 道光乙酉,德清徐倪氏之案,自巡撫以至典史,一城之官處分殆遍。
廉使王公惟恂以無術平反此案,遂至自裁。
身為三品大員,輕生以殉,識者少之,而其志則可闵也。
蔡生甫學士之定挽聯雲:“剛毅木讷近仁,生原無忝;聰明正直而一,沒則為神。
” 壽星 臨海王芝圃先生世芳,生于順治己亥九月九日寅時。
康熙丙辰,從貝子征耿逆,血戰斬寇數十人,适貝子遽卒,未及奏功議叙,年四十九始補博士弟子員,繼而貢成均,官遂昌司訓。
乾隆辛巳,蒙恩授國子監司業,庚寅加翰林院侍講,時已百十二歲矣。
當七旬時,孫曾已盛,逮百齡外,曾孫複舉曾孫,因賦詩雲:“身曆四朝沾浩蕩,眼看七代長兒孫。
”蓋紀實也。
陳太仆句山先生贈詩雲:“華皓何來雲水頭,寵加新秩返扁舟。
酒錢未蔔憑誰與,壺藥翻叨為我投。
薄宦夢驚山北檄,散仙行逐海東鷗。
獨留佳話傳台閣,曾與耆英大父遊。
”相傳王中年入天台,有人授水二勺,一熱一冷。
王飲其熱者,人或叩之,笑不答,但曰:“吾生平無他過人,視聲色貨利淡而已。
”由是人皆以王壽星呼之。
又杭有鄉民趙振鲸者,嘉慶甲戌一百歲,蒙恩賜六品頂帶。
山舟學士為書坊對雲:“身曆四朝,太平黎庶;壽登兩甲,盛世耆英。
”趙來謝時,自江幹拿舟入城,泊鹽橋,步行至竹竿巷,不持杖,拜跪無所苦,同來者系其長孫,已六十三矣。
趙君為人短小,無須髯,好觀劇。
會裡社演劇,趙挺身挨入人叢,有拍其肩者曰:“老弟莫用力,我老年人筋骨不耐揉搓也。
”趙回視之,其人須發皓然,因問曰:“翁年幾何?”曰:“八十三歲矣。
”趙笑曰:“然則與我大小兒同年也。
”于是聞者嘩然。
後年百有九歲,無疾而逝。
又家接山叔祖,守廣西慶源,有藍祥者,年一百四十四歲,鄉人耕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