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五年

關燈
與孝寬孝勳(七八個月不寄家信是何心肝) 我以望七之年馳驅①王事,人臣義分則然。

    自浙閩移督陝甘無數月安坐衙齋者。

    時事紛紛,不遑②内顧。

    爾等已成人授室,應分留照料家務,免我分心;應分遣一人西來侍我朝夕,此為人子者之義分也。

    孝寬歸後,勳、同應一人來甘省視,固不待言。

     因鄉試在迩,耽延數月,榜後旬日,孝同始由湘起程,尚不足怪。

    但念謙兄弟年方稚弱③,無父無母,實堪憐惜,何能挾之西行,遠道風霜④,赴數千裡寒苦邊關?設有疾病,難覓醫藥,徒使我添無數牽挂。

    爾等如以老父、亡兄為念,豈應恝然⑤置之?爾生母年已六十有六,到此不能伺候我,翻須我照料,爾等亦當知之。

    前年孝同曾說,下次西來,帶念謙等同行,我即斥其不可。

    今得十月初鄂來之信,聞已換船溯漢而上,尚未得其行抵襄樊之耗⑥,看來此月内尚不能到西安否。

    挈眷⑦遠行,又正值數九天氣⑧,令我懸懸。

     最可怪者,閏三月以後即未接得寬、勳一字,大約因孝同此行非父本意,懼父阻截⑨,意将此段瞞過耳。

    而我屢次所寄谕函詢問各事,亦概無一字見複,何耶?爾等或謂孝同見面可當面細說,特不思七八個月不寄家信是何心肝⑩?書至此,無可再谕矣。

     十一月廿八日(字) 今譯 我以将近七十歲的年紀仍然在為君王盡忠效勞,這是作為臣子的本分。

    我從浙江、福建轉任陝甘總督以來,沒有幾個月可以安坐在衙門内。

    近期發生的大事繁雜紛亂,我沒有時間顧及家裡的大小事情。

    你們都已經長大成人并娶妻成家,應該分工經管家中日常事務,不要讓我分心;你們兄弟中間應該抽出一人來西北侍奉在我左右,這也是作為兒子應盡的義務。

    孝寬回家後,孝勳、孝同兩人中應選派一人來西北探親,這自然不需要多說。

     因為鄉試臨近,耽誤了好幾個月,放榜後十來日,孝同才從湖南啟程也就不奇怪了。

    但念謙兄弟年紀幼小而嫩弱,且父母雙亡,實在令人可憐,又如何能帶着他西行,在漫長的路途上經曆無盡的艱難困苦,趕赴這數千裡之外寒冷的邊關?假如路上生病了,難以尋醫問藥,隻能使我憑空增添許多憂慮和牽挂。

    你們如果能想到老父親和亡故的兄長(孝威),又怎麼能毫不在意地這麼做呢?你們的生母已經六十六歲,到我這兒不能照顧我,反過來還需要我來照料(她),你們也應該知道這件事。

     前年孝同曾經提及,下次将帶着念謙等人一起來西北,我當時便責備這樣做不妥。

    今年十月初接到從湖北來的家信,聽說孝寬已經換船沿着漢江而上,卻未得到他們是否抵達襄樊的消息,看來這個月内還不能到達西安。

    你們帶着家屬長途跋涉,又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使我的心一直懸着放不下來。

     最讓我感到不理解的是,閏三月以後就沒有接到孝寬、孝勳的一個字,大概因為孝同這次來西北探親并不是我的本意,害怕我從中阻攔,有意将這件事情隐瞞過去。

    而我多次寫信給你們詢問各種事情,也都沒有一字回複,這是為什麼呢?你們或許可以說孝同将當面與我細說,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