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二年

關燈
與孝威(不以廉俸多寄爾曹)

    孝威知悉:

    古人教子必有義方①,以鄙吝②為務者僅足供子孫浪費而已。吾之不以廉俸多寄爾曹者,未為無見③。爾曹能謹慎持家,不至困餓。若任意花銷,以豪華為體面;恣情流蕩④,以沉溺為歡娛,則吾多積金,爾曹但多積過,所損不已大哉!

    癸酉二月朔蘭州節署

    今譯

    古人教育子孫必定遵循符合正義的規範和道理,那些見識淺短且一味吝惜錢财者(所留下的錢财)最終不過是讓子孫揮霍浪費罷了。我從來不給你們寄過多的俸祿,并不是沒有我的考慮。隻是希望你們能夠勤儉持家,不至于陷入挨餓的境地。若由你們随心所欲地花費,追求豪華體面的生活;放縱自己,以熱衷于物質享受為快樂,那麼我為你們積累的錢财越多,你們積累的過錯就會越多,(從長遠來看)隻會有更多更大的損失!

    簡注

    ①義方:符合正義的道理,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範和道理,多指家教。語出《左傳·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②鄙吝:見識淺短,吝惜錢财。

    ③見:看法、見解。

    ④恣情流蕩:放縱自我,沒有約束。

    實踐要點

    給子孫積累太多的物質财富,并非好事。如果子孫不懂得克勤克儉,不傳承耕讀本色,隻會成為貪圖享樂的纨绔子弟,将很快出現“坐吃山空”和“富不過三代”的情況,家族的昌盛也無法長久。左宗棠于戎馬倥偬之際,不忘屢屢告誡子孫,要懂得節制物欲,勤儉持家,才能保持在社會上的獨立生存能力。因此,他“崇儉以廣惠”,克己奉公,生活簡樸,樂善好施,帶頭樹立好家風。也許,家人開始對此會有些不理解,甚至會有不少抱怨,不過隻要講清其中的道理,家人之間溝通好,且做長輩的能夠以身作則,那麼晚輩們也會愉快地接受。長此以往,良好家風的養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光緒元年

    與寬勳同(将葬事放在心上、不草率了事即可)

    寬、勳、同知悉:

    接同兒信,知劉克庵①已在八石坳覓得穴地,當令立契成交;惟山向②今年不能安葬,又請克翁另擇,未知克翁許為久留否?續又覓得佳處否?我意如八石坳(記是劉懷清祖住處)地可安葬,而今年山向不開,即留待明年舉行葬事,亦無不可。前言任家沖有地可葬,而山價太貴,我已允重價購之(王若農信來,已付銀千兩),不知此次曾否請克翁看過?葬事實難妥速,我遠在數千裡外,不能遙揣;即在家,亦不能選地擇日,不過是請人指示耳。爾等現在茫然無措,亦無足怪。隻是将此事放在心上,求可以安乃兄之體魄③,不草率了事就是!餘詳前谕,不多及。

    今年鄉試,爾等是否入場,我亦聽之,但不可要關節④,切切!豐孫字好,近時已否開筆⑤學作文章?恂、恕、慈讀性何如?功課不可太多,隻要有恒無間,能讀一百字,隻讀五六十字便好。

    四月七日書

    今譯

    接到同兒的信,得知劉克庵已經在八石坳尋得一塊好墓地,可請他立地契成交;隻是因為墳墓的方位問題,今年不宜安葬,還要請劉克庵為你們另外定個時間,不知道他是否能夠久留?是不是又幫忙找到了更好的墓地?我的意思是,如果八石坳是一塊合适的墓地(我記得曾是劉懷清祖輩居住的地方),而今年因為墳墓方位的問題不能安葬,留到明年再安葬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上一封信你們告訴我,任家沖有地可安葬,但是山價太貴,我已經同意付重金購買(王若農來信告訴我已經付了一千兩銀子),不知這次是不是請劉克庵到墓地看過?選墓地安葬這種事确實很難在短時間内辦理妥當,我遠在幾千裡之外,不能光憑揣測就做決定;即使在家,也不會看墓地看風水,還是要請人指導。你們現在拿不定主意,也是情有可原的。隻是你們要将這件事放在心上,找到一塊可以安葬你兄長遺體的吉地,不草率了事就行了!我前面的信也講過這些話,就不多說了。

    今年鄉試,你們是否準備參加,我尊重你們自己的意見,但千萬不能暗中托人情打通關系,切記!豐孫的字寫得不錯,最近是不是已經開始學習寫文章了?恂孫、恕孫、慈孫讀書的習性如何呢?功課不宜給他們布置太多,隻要堅持不懈不間斷,如果可以讀一百個字,隻讀五六十個字就夠了。

    簡注

    ①劉克庵:劉典,字伯敬,湖南甯鄉人,晚清湘軍将領,參與了平定太平天國、陝甘回變以及阿古柏之亂等重大曆史事件。

    ②山向:術數用語。指墳墓的走向、方位。

    ③體魄:指屍體。古人認為人死後魂氣上升而魄着于體。

    ④關節:舊時指暗中說人情、行賄勾通官吏的事。

    ⑤開筆:首度習作詩文。

    實踐要點

    關于墓地的選擇,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左宗棠也不例外。他認為,如果今年不适合安葬,則明年也可以,表達了通脫的觀點。而且還安慰兒子們,這些風水術數方面的事情拿不定主意是很正常的,不必過于自責,隻要認真務實盡心就可以了。字裡行間,有換位思考,有善解人意,全是慈父叮咛,展現出叱咤沙場者的舐犢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