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一年

關燈
才不缺乏溫暖和親情。

    當然,不僅僅對親戚中的長輩該這樣,還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對周圍需要關愛的老人都應該施以援手,有時間就多陪伴,因為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家中土木之工計已完竣。

    寬書來,極知謬誤,吾亦不深責。

    爾輩須時以老父為念,勿以庸妄①時撄②父怒。

    讀書行己,刻求精進③,兄弟相為師友,勿比匪人④,吾之願也。

    爾母三年終矣,此三年中,家中一切能如爾母在時否?庶母已老,家事一切不必操勞,兒婦諸宜照管,“勤儉忠厚”四字時常在意,家門其有望乎! 五月十二夜安定大營 今譯 家中改作轎廳的工程想來已經完工。

    孝寬來信,極力表達了他知錯的忏悔之情,我也就不再深究了。

    你們應該時常想到年邁的父親,不要做淺陋妄為的事情惹老父生氣。

    讀書和自律方面要時刻努力追求進取,兄弟之間好比師友,互敬互愛,彼此之間多鼓勵與鞭策,不要成為相互不親近的人,這便是我對你們的期望。

    不知不覺中,你們的母親去世已經三年了,家中是否仍和你們的母親活着時一樣?你們的庶母年事已高,凡事不必再讓她操勞,兒子兒媳們多承擔一些,将“勤儉忠厚”四個字常常放在心上,家族的興旺發達才會有希望吧! 簡注 ①庸妄:淺陋妄為,如清初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取士下》:“究竟功名氣節人物,不及漢唐遠甚,徒使庸妄之輩充塞天下。

    ” ②撄(yīng):觸犯。

     ③精進:一心努力進取。

     ④匪人:不是親近的人。

    《易·比》:“比之匪人。

    ”王弼注:“所與比者皆非己親,故曰比之匪人。

    ” 實踐要點 短短一段家書中,飽含老父的多重叮咛和一片深情。

     孝威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做父親的就不深責了,但是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要做出無知淺陋的事情讓長輩生氣,精神上的愉悅比什麼都重要。

     讀書上進,努力進取,一刻也不能停息。

    兄弟之間要像師友一樣,相互砥砺切磋,既要有深厚的感情,更要成為良師益友,不能當好好先生沒有原則,那樣不利于雙方的成長。

     母親去世已經三年,紀念母親最好的方式就是牢記她的教誨,延續她一以貫之的好家風,從中又可見左宗棠與夫人周诒端的伉俪情深! 道光十六年(1836),由于周老夫人(王慈雲)的支持和周夫人(诒端)的決意,促成左宗棠納周夫人的貼身丫環張氏為妾。

    雖然庶母張夫人在家,但是她年老體衰,兒女們要多操持家務,減輕她的辛勞,可見左宗棠對張夫人也是很關心的。

     諸多教誨,一言以蔽之,就是“勤儉忠厚”。

    左宗棠希望以此傳家興家,幾百年來家族發展的事實證明,左氏後人未負苦心! 與孝威(須時常在意服内兄弟子侄) 前函未發,複接四月十七日書,具悉家中光景①。

    二伯憂傷成疾,何能猝②愈?應備一切,應早料理。

    癸哥在浙,有信歸否?官可不作,子職不可不盡也。

     九伯、十伯、楷叔近來可免饑困,聊慰我意,每月饋食③可緩。

    然吾每見世俗骨肉,一經異居便如路人,各私其妻子④,視服内⑤兄弟子侄毫不介意,心竊以為不可。

    爾曹但能時常在意,庶毋傷天性,可以教家,可以保世⑥也。

     二舅決意移居縣城,當有以周⑦之,毋失其歡⑧。

    爾母兄弟僅存一矣。

    孟翔⑨未婚之婦如果過門守貞,則前二百金尚不足,當益以三百金,一贍貞女,一為二舅甘旨之奉。

    或為經營生計置一恒産?,月取其息,歸之貞婦可耳。

    (此節暫勿出口,望門守節?必視本人立志如何,此大難事也。

    ) 少雲、大姊偕居福源巷,小淹是否尚留人住?諸孫讀書有進,吾聞之喜。

    但須令其勿囿于科名之學,多讀正?書為要。

     五月十七日 今譯 前封家信尚未寄出,又收到四月十七日寄來的家書,知悉家中的情況。

    你二伯憂傷成疾,又怎麼能一下子好起來呢?應該早點為他的身後事做準備,打點好一切。

    癸哥仍在浙江,是否寫信回去?官可以不做,但作為兒子應盡的孝道不能少。

     近來,你九伯、十伯和楷叔缺衣少食的境況有所改變,我聽了心裡感到很欣慰,你們的饋贈可以暫時減少。

    然而,我每當看到世間的骨肉兄弟,因為分家之後便如同路人,都隻顧自己小家庭的妻子和兒女,對家族内血緣關系稍遠的兄弟子侄漠不關心,我便感到很悲哀。

    你們處理宗族内的人倫關系要時刻注意這點,才不至于泯滅人的天性,這樣才可以教育家族成員,才能保持家族的世代相傳。

     二舅決定搬家到縣城,你們應當盡量周濟他,不要讓他不高興。

    你母親的兄弟現在僅存你二舅了。

    周孟翔沒有過門的媳婦,如果決定守貞,那麼之前的二百兩銀子還不夠,需要加到三百兩,一來用作維持貞女的生活開銷,二來作為你二舅的養老費用。

    或者想着幫他們置買田地或房屋等不動産,每月能夠固定收取利息,收入歸貞婦也可以。

    (不過這種考慮暫時不要傳出去,因為望門守節要看貞婦本人的志向,切不可強求,這是一件大難事。

    ) 你少雲大姐、大姐夫都搬到福源巷去了,安化小淹是否還有人留在那裡住呢?孫子們讀書有進步,我感到很欣慰。

    但要好好教導他們不可限于科舉功名之學,要多讀合乎規範的書。

     簡注 ①光景:景況,或指生活情況。

     ②猝(cù):突然。

     ③饋(kuì)食:指饋贈食物。

    泛指饋贈、資助。

     ④妻子:古漢語一字一義,指妻和子,即妻子和兒女。

     ⑤服内:古人将親屬之間的血緣關系分為五種,以确定服喪時對應的五種孝服,稱為“五服”。

    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

    所以“服内”也意指族内兄弟子侄的親疏關系。

     ⑥保世:保持家族的世代相傳。

     ⑦周:接濟,救濟。

     ⑧歡:快樂,高興。

     ⑨孟翔:周夫人弟弟之子周孟翔,未及結婚就因病去世。

     ⑩恒産:田地房屋等比較固定的産業,不動産。

     ?望門守節:女子訂婚之後,未婚夫死了還來到夫家不再嫁。

     ?正:合乎規範的、合乎法則的。

     實踐要點 這封家書繼續談“奉親”“孝養”的話題。

    二伯老年喪子,左宗棠要求兒子們落實到行動上,對痛失愛子的老人多一些精神上的安撫。

    對于社會上因為分家而導緻漠視血緣親情的做法,左宗棠持批判态度,他認為淡漠親情意味着家族成員離心離德,也是對忠孝傳家信念的消解,不利于家族的生存和發展。

    他告誡孝威,盡量多幫助家族中的親人,大小事情應該互相照應,形成和睦互助的家風。

     左宗棠早年生活貧困,入贅湘潭望族周家,在經濟在獲得了妻子一家的幫助。

    後來,妻族漸漸衰落,但對于曾經資助過他的親友,仍存有感恩圖報的心理,一直非常牽挂他們。

    他多次囑咐孝威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周濟母舅一族,在感情上多親近舅舅、姨母們,表現了左宗棠重情重義、厚德育人的風範。

     與威寬勳同(以近名為恥) 威、寬、勳、同知悉: 湖南議刻《楚軍紀事本末》一書,有信來屬①抄奏稿、文劄,我有書複之,閱後遞去,并錄稿留家中為要。

    我平生頗以近名為恥,不求表曝②,《楚軍紀事本末》一書可不挂名其間。

    至關系湖南各大件,有張、駱、曾章奏具在,不必慮其掩抑。

    此時吾湘極盛,實則衰機已伏。

    諸公不以去奢去泰③誡其鄉人為少留地步計,乃以止謗為桑梓④謀此,我所不解也。

     恤無告及他義舉應用之費,我所不惜,爾自斟酌可也。

    餘三伯之季子來,當饬⑤其還,以四十金作路費。

    日升父子及某三人來,畀⑥以五十四兩作路費外,以十兩給日升子新盛(此子似能作田),均不準逗留。

     豐孫寄呈字甚端秀可愛,賞以尼山硯及湖筆、徽墨、擺包外,一硯留賜諸孫能讀者。

    可饬豐孫寫謝禀來,看其有文理否。

    陶氏孫女出嫁,應與奁資⑦。

    二外孫入邑庠⑧,可賞以筆墨。

    近得閣帖⑨數本(明肅王刻,此間闆尚存),有便再寄歸分賞也。

    少雲處不及複信。

     十月二十七夜 今譯 湖南那邊商議要刊刻《楚軍紀事本末》一書,專門有人為此事寫信給我,托付抄錄奏稿、文劄等具體事宜,我有信回複,你們閱讀之後盡快送去,記住要抄錄底稿留在家中。

    我向來很以徒有虛名為恥,不求顯露,《楚軍紀事本末》一書不必将我的名字列入作者當中。

    至于與湖南相關的大事件,張亮基、駱秉章、曾國藩等人的奏章俱有留存,不必擔心會有所隐瞞。

    現如今,大家都說湖南到了極盛時期,其實已經隐含走向衰敗的苗頭。

    各位不以去除奢侈和過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