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十一年

關燈
你今年赴考,(在我看來)原本是不必要的,隻要讀書明理,學會如何做人以及多學經世緻用的知識,便是我的好兒子,而不在于科舉功名。

     你的小楷應該臨帖,才能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讀書必須要慢慢細心品味,不能求快不仔細,切記! 簡注 ①小楷:小而端正整齊的楷書,這裡是相對大楷而言。

     ②可觀:達到比較高的水平、程度。

     實踐要點 孝威想去參加科舉考試,左宗棠一直不鼓勵,這封家書明确說了“原可不必”。

    他的理由至少有三:其一,讀書是為了明理、做人和講求經世有用之學,不在科名。

    其二,你現在的水平還不夠,沒有達到參加考試的程度。

    其三,路上和準備前後要花費很多時間,還不如抓緊這段學習的黃金歲月多讀點書。

    他生活在科舉時代,能夠對科舉有這樣清醒的認識,确實具有不同流俗的見識。

    試看當今父母和學校對待中考、高考的态度,是否太強調分數、名次的意義了呢? 與孝威(家中除爾母藥餌、先生飲馔之外,一切均從簡省,斷不可浪用) 孝威知之: 爾母腳氣雖愈,然頻年①必數次舉發②,近時舉發更勤。

    衰老之年氣血虛耗③,非藥餌扶之不可。

    上年④我東行時,以四百金留之家中,除付二百金交翔岡辦劈山炮,所存僅二百金。

    自為爾完婚後,此二百金必已用盡無存。

    前信托黃南坡代挪二百金付家中,備爾母藥餌及先生歲脩⑤之用。

    嗣有信屬爾勿往取,即南坡送來亦不可受,當速還之,千萬千萬。

    家中缺用,可于少雲處通挪,候我寄還。

    如少雲處有銀可借,暫借二百金,庶藥餌不可缺,病可速痊。

    鄒君方既已見效,每日一貼,不可間斷。

    此爾與新婦事也。

    每歲我于薪水中存二百金為甯家⑥課子之費,上年曾見之公牍⑦,不可多取欺人。

    家中除爾母藥餌、先生飲馔⑧外,一切均從簡省,斷不可浪用,緻失寒素之風,啟汰侈?之漸。

    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今譯 你母親的腳氣病雖然好了,但必定還會連年發作,最近發作得更加頻繁。

    人到老年,氣血耗損較多,一定要靠藥品調補才行。

    去年我離開湖南東往浙江之時,家中留下四百兩銀子,其中兩百兩銀子交付給吳國佐(字翔岡)置辦劈山炮,剩下的隻有二百兩。

    我估計自從你舉辦婚禮以來,這兩百兩銀子必定也用完了。

    前面寫信告知你們我已經委托黃冕(字南坡)代我暫借二百兩銀子送往家中,是專門為你母親買藥和支付老師的酬金所準備的。

    不久後,我又寫信囑咐你們不要去取用這筆銀子,即便是南坡親自送來,你們也千萬不能接受,應該馬上還給他,務必要記住此事。

     如果家中開銷不夠,可以從陶桄(字少雲)那兒通融挪借,等我日後寄還給他。

    如果少雲那裡有銀子可借,暫時就借二百兩,你母親養病的藥不能停,這樣病才能盡快得到治愈。

    鄒君開的藥方既然已經見效,那麼每天按藥方吃藥,不能間斷。

    這些事情就交給你和你剛進門的媳婦了。

    我每年從薪水中支取二百兩銀子,以供家庭開銷及你們的教育學習費用,去年在公文中已寫明,絕不能多取用欺騙他人。

    家裡除了你母親買藥、先生吃喝的食物之外,一切其他開銷都應該節儉,絕對不可以浪費,以至于丢失寒門之家樸素的生活作風,形成過分奢侈的不良習氣。

    這是惜福之道,也是保持家族昌盛繁榮之道。

     簡注 ①頻年:連年。

     ②舉發:病情發作。

     ③虛耗:耗損。

     ④上年:去年。

     ⑤歲脩(xiū):舊時指教學的酬金。

     ⑥甯家:安家、治家。

     ⑦公牍(dú):公文。

     ⑧飲馔(zhuàn):指吃喝的食物,多指美食。

     ⑨汰侈(tàichǐ):過分奢侈。

     實踐要點 左宗棠一大家子有兩位夫人和四個女兒四個兒子,一年的生活費用被控制在二百兩銀子内,标準就是最低消費水平。

    加上周夫人本來體質就不好,現在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藥品和滋補的費用越來越高,家庭開支更加捉襟見肘,孝威當這個家的困難顯而易見。

    原來說好的從黃冕那裡暫時挪借二百兩,專款專用于為周夫人買藥和支付老師的酬金,後來左宗棠想到萬萬不能挪用公款,避免開啟一個不好的先例,所以随即否決了這個方案。

    隻好要孝威從大女婿陶桄那裡借二百兩以解燃眉之急。

    能否考慮每年多寄點錢回家呢?左宗棠說這個二百兩的标準“上年曾見之公牍,不可多取欺人”,大丈夫說到做到,這個标準是去年在公文裡向上級和同僚都已經表明了的,不能馬上就提高标準,以免表現得言行不一。

    為了惜福和保家之道,他通過自己帶頭儉樸、主動讓外界監督和控制家庭花費總額來敦促家人培養寒素之風和斷絕奢侈之習,以此錘煉兒女們的修身持家之法,可謂煞費苦心。

    當然,藥物的花費和延請老師的費用,屬于特殊情況,是可以另行考慮的。

     閱爾屢次來禀,字畫均欠端秀①,昨次字尤潦草不堪②,意近來讀書少靜、專兩字工夫,故形于心畫者如此,可随取古帖細心學之。

    年已十六,所學能否如古人百一,試自考而自策③之。

     古人雲:“少時不學老時悔。

    ”此語可常玩味,勿虛擲韶光為要。

    讀書不為科名,然八股、試帖④、小楷亦初學必由之道⑤,豈有讀書人家子弟八股、試帖、小楷事事不如人而得為佳子弟者?勉之勉之!毋使我分心憂爾。

     五月十二夜(父字)景鎮大營 今譯 看到你近來寫給我的信,寫字筆畫都不夠端莊秀麗,昨天寄來的字尤其潦草得看不下去,我覺得你最近讀書沒有在靜心、專注這兩個字上下工夫,因此表露在寫字筆畫當中是這樣子,你可以随時臨摹古人字帖細心體會學習。

    現在你已經十六歲,所學到的是否有古人的百分之一,你試着自測一下以此自我激勵吧。

     古人常說:“年輕時候不努力學習,到老了就會後悔。

    ”這句話你要時常體味,切記不要浪費光陰。

    讀書固然不是為了科舉功名,不是為了功名利祿,但八股文、試帖詩、小楷字也是初學者的必經之道,哪裡有讀書人家子弟的八股文、試帖詩、小楷字樣樣都不如别人而能稱得上優秀子弟的呢?你得努力再努力,不要讓我費心替你擔憂。

     簡注 ①端秀:端莊秀麗。

     ②不堪:形容狀況很差,表示程度深。

     ③策:激勵,促進。

     ④試帖:科舉時代所作的詩,多用古人詩句命題,冠以“賦得”二字。

    其詩或五言、七言,或八韻、六韻,在詩中自成一體,稱為“試帖”。

     ⑤必由之道:必定要經過的道路、地方,意指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必須經曆的過程。

     實踐要點 雖然讀書不是為了科舉功名,但是八股文、試帖詩、小楷字這些基礎是必須打好的。

    他認為,學好八股文、試帖詩、小楷字是讀書明理的必然規律,學不好這些自然就不能讀書明理。

    這種認識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給我們的啟示在于:學習不是為了拿高分、考好名次,而是通過考試來檢驗掌握知識的能力和熟練程度,因此每門功課都有其合理性,必須認真對待,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與周夫人(《小學》《女誡》可令諸姊勤為講明也) 筠心夫人: 近好!久未得卿①手書,知腳氣②尚未複元。

    衰老之年氣血虛耗,飲食藥餌須随時調補,勿過節省,以贻我憂。

     霖兒娶婦後漸有成人之度否?讀書不必急求進功,隻要有恒無間,養得此心純一③專靜,自然所學日進耳。

    新婦性質④何如?“教婦初來⑤”,須令其多識道理。

    為家門久遠計,《小學》《女誡》⑥可令諸姊勤為講明也。

     五月十三日(季高字) 今譯 最近好吧!很久沒有收到夫人的信,知道你的腳氣病還未恢複。

    人年紀大了氣血耗損,飲食和藥物必須随時調養補充,不要太節省,以免讓我為你擔心。

     霖兒(孝威)娶妻後慢慢有成年人的儀态了嗎?讀書不要心急求快,隻要持之以恒不間斷,培養自己的心靈精純不雜、專注安靜,學識自然而然每天都能進步。

    新媳婦的禀性氣質怎麼樣?“教導媳婦要從剛剛嫁過來的時候開始”,要讓她多明白持家的道理。

    為家族長遠發展考慮,可以讓孝威的姐姐們多為她講授《小學》《女誡》等典籍。

     簡注 ①卿:丈夫對妻子的親熱稱呼。

     ②腳氣:古代稱“緩風”,最早見于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

    中醫認為腳氣是由外感濕邪病毒,或飲食厚味所傷,積濕生熱,流注于腳而成。

    具體表現是腿腳麻木、酸痛、軟弱無力,或攣急腫脹等。

    古代還把腳氣詳細地分為幹腳氣、濕腳氣和腳氣沖心等多種證型,在孫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中都有記載。

     ③純一:精純不雜。

     ④性質:禀性氣質。

     ⑤教婦初來:來自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