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心靈之發展

關燈
物質外隻有生物,包含生命與物質,而精神即潛存在生物之生命中。

    此時生物即為能保存原始宇宙中物質生命精神之一體者。

    後來獨發展其生命性之生物分開,成今所謂生物之世界。

    隻有人類獨保存原始宇宙中物質生命精神之一體,而精神性特顯露,遂發展而成今日之人類。

    所以我們說,人類乃承繼原始宇宙之正統,人類精神之以物質生命為基礎,正所以構成其為宇宙之中心。

     當你認識這些,你心中的宇宙各部,互相貫通,同時認識此各部互相貫通之中心,是人類精神了。

     十二 其次,你反省我以上所說的話之全部——你心靈開辟之過程,你知道了:你可以在你心中,包括宇宙之一切存在,你可以在你心中發現宇宙之美,宇宙之和諧。

    你于是可進一層了解:人類精神,不特是各部互相貫通的宇宙之中心,而且此中心是反照着全宇宙,要将全宇宙攝入其内。

    人類精神之在宇宙,正好似一種奇怪的噴水池中心之一噴水之柱,水自池中心四面噴散至空中,又落到池面,複将全池水吸上,至上噴之水柱之巅。

     你由此将更了解人類精神是宇宙中心的意義了。

     你的思想,必須由平面形成為立體。

    你将全了解我的話。

     十三 如此,你将了解宇宙的發展,即是為呈露原始宇宙中本具的人類精神,呈露宇宙的中心而發展。

     宇宙的發展,即宇宙的中心之人類精神,要呈露他自己而發展。

     宇宙之發展,即是為宇宙自己要反映于人類精神中,到人類精神中去,到自己的中心去而發展。

     宇宙的發展,即是宇宙中心之人類精神,如要将全宇宙吸收于其内而發展。

     第五節精神自身之信仰 一 然則什麼是人類精神之自身?人類精神在繼續發展的途中,是可有無窮發展的,那麼内在而未發展的人類精神,亦當是無窮的。

    我們又可說因為有内在的人類精神之無窮,而後人類精神之發展無窮。

     于是我們認識了那内在的人類精神之自身之真實性。

     我們之努力發展人類精神,乃是取資于那内在的無窮的人類精神之自身,開發那内在無窮的人類精神之自身。

    然而我們永取之不盡。

    我們愈取資,愈開發,愈感他之無窮,愈覺他之偉大。

    我們愈覺他之偉大,我們遂愈覺我們小。

    于是我們對他贊歎,對他崇拜,向他祈禱,望他使我們更大些,使我們更能接近他。

    我們渴求與他合一,到他的懷裡。

    這就是我們的宗教信仰,我們發現了我們的“神”。

     我們所謂“神”,原是指我們之内在精神,“神”亦指我們精神要發展到之一切。

    所以“神”具備我們可以要求的一切價值理想之全部,他是至真至美至善完全與無限。

     所以我們想到他,便可安身立命,我們願意永遠皈依他。

     二 但是當我們一心要皈依“神”,以求達至真、至美、至善、無限,與完全之境地,“完全無限的他”為我所望見時,“不完全的與有限的我”,在我心之前,亦同時最明顯的對比出來了。

     于是我們的心,将反身看我們的不完全與有限,和我們所處的宇宙之不完全與有限。

    我們忍不住要問“神”: 你既然如此的至真、至美、至善,何以又讓我心中充滿罪惡錯誤?你為什麼讓懈怠阻止我的前進,讓嗜欲掩沒我的聰明,讓嫉妒代替了我的自信,讓殘忍斲喪我的同情? 你既然如此的至真至美至善,在我們深心中呈現,幫助我們克服罪惡錯誤,以實現真善美之價值,你為什麼又允許時間來毀滅一切真善美的東西? 為什麼你不使小孩子永保他的天真? 為什麼你不使青年男女永保他的堅貞? 為什麼你不使壯年志士永保他的忠誠? 為什麼你不使孔子親身設教至今? 為什麼你不使耶稣在今朝複活再生? 為什麼你不使我們再聽見釋迦說法的聲音? 為什麼你不使一切偉大的人格,過去偉大的文化時代,都萬古長存? 你既然至真、至善、至美,想散布真善美于人間,你為什麼任許多努力實現真善美的人,不為人所知。

     你為什麼任許多詩人,飄泊世界,無處栖身? 你為什麼任許多哲人,寂寞一生,長懸天壤,惟此孤心? 你為什麼任許多思想革命家、社會革命家,幽囚、逃亡、殺戮、燒焚? 你既然是至真至美至善,你為什麼任宇宙處處表現沖突與矛盾? 你為什麼使忠孝常不能兩全,智慧與熱情常不能并存?你為什麼要任一切生物為生存而永遠的競争? 你為什麼要任都了解愛的人類,互相殘殺,任人類曆史,充滿了刀兵? 你與其靜觀生物相競争,人類相殘殺,使大地彌漫着血腥, 何不用你無限完全的權力,把地球上的生物與人類,移布至太空無數的星群? 讓他們永不感物質的缺乏,各遂其生,相愛相親? 三 我們想着“神”之至真、至美、至善、無限,與完全,使我們更深切的反省到,我們自己之有限不完全,我們所見的宇宙之有限與不完全。

    我們看看我們自己,與我們所見之宇宙,又看看“神”,我們認識人生根本是可悲,人生根本是在一悲劇世界中。

    而最大的悲劇,是我們要超越我們實際的悲劇世界,去實現至真至美至善無限完全之“神”之命令,而我們不能。

    因為我們根本是悲劇世界之人物。

    我們是悲劇世界之人物,而又想不是,這成了我們心中最深的人生悲劇感。

     當我們有此最深的人生悲劇感時,我們真體味到我們的人生之真實感情,我們了解人生最嚴肅的意義了。

     四 然而最深的人生悲劇感之所由構成,乃是我們要想超化我們實際悲劇世界,而去實現至真至美至善無限完全的“神”之命令。

    所以我們愈感到此最深的人生悲劇感,我們愈感“神”命令之存在。

    我們愈想超化我們實際的悲劇世界,我們愈感“神”命令之存在,我們将愈相信他。

    雖然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超化我們所在之實際世界,然而我們愈相信“神”時,我們同時愈了解“神”之至真至美至善,他之完全與無限的力量。

    我們于是不僅隻相信“神”,而且相信“神”本身一定能化除我們實際世界之一切悲劇。

    我們心中隻望着“神”之至真至美至善無限與完全,我們相信至真至美至善完全與無限之“神”,一定會勝利的。

    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如何勝利,然而我們的信仰本身,可以證明他終能勝利。

     當我們相信至真、至美、至善之“神”定會勝利時,我們在我們的最深悲劇之感中,同時具備了無盡的崇高之感。

     當我們真相信“神”一定會勝利,一定會實現其無限完全的真善美于世界時,我們的心專注于無限完全之真善美之“神”。

    我們透視過“神”之心,再回頭來反省世界之一切罪惡錯誤、有限與不完全,于是覺一切罪惡,都是待湔洗的;一切錯誤,都是待糾正的;一切有限,都是待破除的;一切不完全,都是待補足的。

    我們于是了解一切罪惡錯誤有限與不完全,其自性都是不真實的,待否定的,将不存在的。

    一切罪惡錯誤有限與不完全,根本是虛妄的現象,而不是最後之真實。

    于是我們認識了:一切時間的流轉之非真實、一切空間的限制之非真實、物質與身體之限制之非真實、一切由物質缺乏與求身體之生存,而産生之一切競争殘殺之非真實、一切由時空之限制、身體物質之限制,而産生的沖突矛盾之非真實。

    它們非真實,它們隻是暫存在。

    罪惡錯誤,将否定它們自己,而存在于真善美中;有限與不完全,将補足它們自己,而存在于完全與無限中;世界一切實際事物,将超化它自己,而存在于“神”中。

     一切罪惡錯誤有限與不完全,最後隻是将超化而成為無限完全的真美善的“神”之一部。

     這是我們對于“神”之絕對的信仰。

     五 當我們對于“神”有絕對的信仰時,我們再來看世界,我們将覺一切有限之上,都有“無限”籠罩着,在滲透于其中;一切不完全之上,都有“完全”籠罩着,在滲透于其中;一切錯誤罪惡之上,都有真善美籠罩着,在滲透于其中;一切實際事物之上,都有“神”滲透于其中。

    一切有限,都上升入無限;一切不完全,都上升入完全;一切錯誤罪惡,都上升真善美;一切實際事物,都上升于“神”。

     于是我們将覺“神”無所不在,神即在當前的實際世界中。

    實際世界處處表現“神”的光榮。

    一切悲劇化除了,世界原來是如此光輝燦爛的世界! 不完全與有限的,包含罪惡錯誤的一切,都在上升于“神”,與“神”合一。

    不完全與有限,包含錯誤罪惡的我,也在上升于“神”,與“神”合一。

    這是我對我們的世界,及我們自己之絕對的信仰。

     六 然而一切有限不完全、錯誤罪惡,我們經過“神”的眼光來看,誠然都在化除、都在上升。

    但是這隻在我們保持我們對于“神”有絕對的信仰的時候。

    當我離開這信仰時,世界一切悲劇,依然在我們的眼前。

    一切有限不完全、錯誤罪惡,并不曾化除,并不在上升。

    然而當我們經過剛才這種絕對信仰之後,再來看世界之悲劇,我們卻不隻以人的眼光看,而且以“神”的眼光看。

    我們不複隻覺人間一切悲劇之可悲,同時将對人間一切悲劇,生一種恻憫,而合成悲憫。

    在這種悲憫的情緒中,一方是通過“神”的眼光,來看之絕對的樂觀,一方是以我們人的眼光來看之無盡的悲感。

    這樂觀與悲感,交織滲融于此悲憫情緒之中。

     在這種樂觀與悲感之交織滲融中,我們将自己代表“神”,來拯救人之一切罪惡錯誤,化除人間一切有限與不完全,拯救我自己之一切罪惡錯誤,化除我自己之一切有限與不完全。

    這就成為我們之最偉大最嚴肅之道德的努力,這種道德的努力,是人代“神”工作。

     七 但是“神”即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他即是至真至美至善完全與無限,你代“神”工作,即是為實現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底工作。

    實現人類精神之全般價值理想,即出于你之要以你的心,與一切人類的心連接,而成為普遍心。

    你的心之所以要成為普遍心,由于你不願隻限于個體心。

    你之不願限于個體心,由于你心之本性要求無限。

    所以代“神”工作,即所以滿足你心之本性的要求,即所以實現你心之本性。

    代“神”工作,即是完成你真實的自己。

     我們的結論,用中國舊話來說,即贊天地之化育,便是盡性,便是成己。

     結論 在你思想的開始時,你必須知道:心與所對宇宙萬物之不離。

     在你思想的第二段,你必須知道:心之自覺性的無限。

     在你思想的第三段,你必須知道:如何在你個人之自覺性以外,體驗你心之無限。

     在你思想的最後段,你必須知道:你的心可以包羅宇宙,而知你可以代“神”工作,而重新建設宇宙,同時完成你心之本性的要求。

     當你了解你思想之最後段,你将了解所謂現實的宇宙,隻是你的心完成和實現其本性之材料。

     這是我們所謂宇宙唯心的意義。

     廿八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