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心靈之發展
關燈
小
中
大
而成為一更高的愛。
人與我間的距離,猶如兩山之間的距離。
由此山之麓到彼山之麓,這比喻普通之愛所克服的距離。
由此山之麓至彼山之麓後,再登山頂,而重新自山頂飛越兩山間的距離,這比喻包含敬的愛,在其自身克服距離的工作中,同時最親切的看見距離之存在。
三 包含敬的愛,以他人的人格為你敬愛之對象。
你敬愛他人,而在幫助他人發展其人格中,獲得一種滿足。
但是有時你将發現他人之人格遠較你為高,他可以自己發展,不待你去幫助,或你的幫助太微小。
你隻覺得他人的人格,在時時吸引你上升。
你隻覺他人在你之上,對你施愛,以發展你的人格。
于是你對于他的敬,逐漸增加,你覺你不配愛,因為你無法報答他對你施的愛。
你隻配接受他的人格對于你所加的吸引上升的力量。
這也就是你對他施與你的愛之唯一的報答。
于是包含敬的愛,轉變成為崇仰贊歎。
在崇仰贊歎中,你不複隻是如在愛中之犧牲你自己,而且犧牲了你愛之自身。
你的愛發展他自己,成包含敬的愛以後,為了其中所孕育的敬之成長,而自願隐沒于敬之後。
這是你的愛之最高的發展。
但同時你并不會因覺他人人格之遠較你為高,而失去你的心與他的心間之聯系,你還将感更大的聯系。
因為,你覺他人的人格本身,在吸引你去同他聯系。
你不覺得是你找他人之人格,來同你聯系,而似乎是他人人格自身,來同你聯系。
以緻你可由崇仰贊歎而變為感激。
你感激有這樣偉大的人格,來同你接近,來提攜你的人格。
此段所說是過渡到下段所說的。
如在你實際接觸的人中,可無使你如此崇仰贊歎的人,你可以直接去體驗下一段所說。
但你不曾接觸使你如此崇仰贊歎之人,始終是你的缺憾。
四 當你感到實際接觸的人中,有比你高的人格,來吸引你的人格向上時,你才真體驗了人類向上精神之可貴。
你将親切感觸人類向上精神本身,是一力量的中心,是一真實不虛之存在。
你将随處去發現人類之向上精神。
你将真了解人類向上精神所創造的一切文化之可貴。
你于是将自文化中,看人類之向上精神,你将自藝術、文學、宗教、政治、經濟、科學、哲學中,看人類向上精神,而對人類向上精神,緻其贊歎。
你自文化中看人類之向上精神,而緻其贊歎時,你是自人類向上精神之創造物中,反溯人類向上精神。
你是自非精神的物質的藝術作品、政治經濟之組織、宗教儀式、科學哲學文字中,看人類精神。
你自非精神性的東西,複活其中所含之精神。
而且你是普泛的認識一切人類之向上精神,不是隻自少數接觸的人格中,認識其向上精神。
你開始知道同一切人的向上精神聯結。
你真能盡量欣賞文化之價值,你的心之發展,将到更高的階段。
五 但是你若隻就已成文化産物中,看出人類精神之偉大而緻贊歎,你的心之發展,尚未至最高的階段。
你尚須具備進一步之心境,你必須發思古之幽情。
我所謂發思古之幽情,其真實義是說,你不當隻自已成文化産物中,看其所表現之普泛的人類向上精神,而當進一層想:過去許多偉大人格,在其創造文化産物時,他們個别的特殊心境、他們個别的生命精神;他們個别的如何開辟他們的理想之世界,價值之世界;他們個别的如何精進,如何自強,如何至死不懈的奮勉。
你要真體驗這些,你必須似突然忘掉了你現處的環境,而踴身千載上,到你敬仰的古人之前,如聞其聲,如見其形,與他晤對。
你似乎親見孔子在杏壇設教,揖讓雍容,在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你似乎親見耶稣,在舉手指天國與人看,最後橫釘在十字架……你最後似乎忽然覺到孔子的心、耶稣的心,降臨于你自己的心,你在他們偉大的人格之前低下頭。
這是你可有的經驗。
這種經驗也許不含通常所謂客觀的實在,但也決不是通常所謂主觀的幻想。
假使你認為這是主觀的幻想,你不算真有這種經驗。
你必須真發思古之幽情,這種經驗才真會降臨于你。
當你隻自文化中看人類精神時,你複活了已成的文化産物中之精神,你是使過去的成為現在。
但是你可不覺此精神所自發,是在過去之獨立人格。
然而當你發思古之幽情時,你卻明覺得你所崇仰之人格在過去,過去與現在之間,有不可跨越的距離。
然而在思古之幽情中,你要跨越它。
你忽然覺似乎踴身千載上去。
這時你不是自然的複活過去于現在,而是肯定了過去與現在之隔絕,而超越現在至過去。
所以你雖然努力在超越現在的你,至于千載上,你仍然感到現在之你與千載上古人距離,在你的心底。
你是在今古隔絕之感上,建立今古之統一之感,這是你的心更高之發展。
六 當你發思古之幽情,踴身千載上時,你生活于曆史世界中。
你在曆史世界的時間之流中,看出一個一個卓立人格之中流之石,你一一向他們緻敬禮。
你看看時間之流之每一段,都有偉大人格之出現,都有偉大之文化創造。
你同時複了解時間之長流,永無終極;于是你頓想到人類未來之前途,人類未來尚可有無盡之偉大人格出現,偉大之文化創造。
你對于人類未來之偉大人格,偉大之文化創造,遂有一種自然的憧憬。
于是你的心,離開現在與過去,而投射向未來,對未來之更完滿之人格之出現,更驚天動地的文化創造,寄一種無窮的希望贊歎。
就在這種希望贊歎中,把你愛人格、愛人類文化的心,伸展至無窮。
你這時超越了一切已成之人格與文化本身,而注目在純粹之人格出現,文化創造之可能上,你的心靈又發展至更高的階段了。
七 當你真正能自已成文化産物中看人類精神,發思古之幽情,而想象古人創造文化之精神,并對于人類偉大人格之出現,文化創造之無窮,真有一種相信時;你的心順着人類精神創造之曆史,文化之長流,去認識由過去到未來之人類精神了。
你看見在此長流中,舊波滲融于新波,新波又滲融于後波,永求充實,永求豐富,然而他們同屬于一流。
于是你悟到人類全體之文化創造,可以視作一具體整個之客觀精神,在繼續不斷的表現他自己。
一切偉大人格,已成之文化産物,都為此客觀精神表現其自身之資具。
此客觀精神,在偉大人格下活動,在已成文化之産物中活動;更将複活而表現為無盡的未來的文化,未來的偉大人格。
他是永遠自強不息的存在,他是一切偉大的文化人格之偉大之原。
你由是将對于此具體整個之客觀精神本身,有一種更高之贊歎。
這是你對于人類精神最高之贊美。
當你有此最高之贊歎時,你的心真正與人類精神全體合一了。
八 但是你的心不隻須與人類精神合而為一,尚須求與宇宙一切生物之生命,合而為一。
人類精神固然是較一切生物之生命有更高之價值的;然而你隻知道人類精神之高,而不肯寄你之精神于人類以外的世界,以發現其對精神的意義,你的精神卻不能算最高。
你可曾想到,世界之生物,有數百萬種?你可曾想到,人類以外之生物,每一種有其特殊之世界? 你可曾想到,樹木花草生長時,他們是如何的一種經驗? 你可曾想到,漫山的牛羊,它們在群中,是如何的感觸? 你可曾真夢見,化為蝴蝶,成了一株古松? 這些事你不能想象,因為是太束縛于人類的世界了。
你說這莫有人全能夠,這是不錯的,但是你在自然世界中時,你少有如此想,也是不錯的。
你當試去想想,一切生物如何經驗,你試去想想,你化為他們的情形。
你沉下你的心,忘掉你自己之精神,忘掉人類之世界,你試去想每一生物之特殊情調,每一生物之特殊生命價值。
這将有無窮豐富的精神意義,呈現于你的心中,我現在不能告訴你。
假如你不能如我所說去做,你仍可有更高的看一切生物之精神意義之法。
你可到大自然中,自滿山的森林,遍野的芳草中,看出普遍的生機之流行;自冰天雪地中之一條野獸,千丈石岩罅隙中之一株小草,看出最堅強的生之意志;自一粒谷之發芽結實中,看出其所結之實,如都能生長,在數百年後便會彌漫全球;自一朵花所結之果,看出它有數千萬年的祖先為曆史,亦能再發芽生葉,開花結果……至于無窮;而了解每一生物都有橫亘空間,縱貫時間之最偉大的願力。
其可以感動你至于流淚,如同人類精神之感動你。
你當由此以充實你對于人生之體驗。
九 但是你認識生物之世界後,你當認識所謂物質之世界——那是就外表上看更廣大的世界——而寄托你精神于其中,發現其對于精神之意義。
你可曾對着朝陽,想他為什麼萬古如斯的照着我們? 你可曾對着明月,想他為什麼總是繞着我們地球旋轉? 你可曾對着中宵的星空,窮極你的視線,你的心自視線窮處,問那五萬光年外的光,如何自那寂寞的空間,到我們的地面,想那無窮的星雲世界,如何彌綸那無極的空間? 你可曾想你自己是日、是月、是星、是那無窮的星雲世界?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念轉動,如整個的天體轉動,那樣合乎規律,那樣有秩序?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如日月星球那樣無聲無臭的永遠運行,不知休息?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如太空之無所不容,那樣甯靜的安住于其自身? 你沉下你的心,忘了你自己,忘了人類的世界、生物的世界,你就化為整個的物質世界之自身吧!這将開辟你心靈之領土,如同你看一切人類精神活動之能開辟你心靈之領土。
十 當你的心體會了生命世界、物質世界之精神的意義時,你的心開始籠罩着宇宙之全境了。
你将真覺整個的宇宙如全呈現于你心靈之鏡。
物質、生命、精神,在你的心中同時存在。
但是當你發現這三個東西,同呈于你整個的心靈時,你将進一步發現,這三個東西,原是互相滲透的。
物質入了人的身體,成了生命的資源;身體繼續了你的生命,維持了你的精神之創造;而精神創造之表現,又以你身體之活動為媒介,以物質之材料為工具。
物質流入生命,生命升到精神,精神通過生命,以改變物質。
他們是循環的互相滲透。
其次,你如研究過自然科學,你當發現整個物質世界之各種物質之電子原子分子,構成一和諧之秩序。
它們之間,亦互相轉變。
整個之生物世界(連人在内)之各種門類之相統率,亦構成一和諧之秩序。
他們不互相轉變,他們在造化之曆程中,如樹子枝幹般,次第進化發展而成,在發展曆程中,互相配合。
宇宙之一切存在,原來是一互相滲透,互相轉變配合之一和諧之全體!當你真能體會全宇宙之互相和諧時,你将發現宇宙本身之美,宇宙是一複雜中之統一。
你有如是之思想時,你心中的宇宙之各部,自己互相貫通了! 十一 你想到了宇宙生物之進化曆程,你當想到在原始宇宙中物質生命與精神,是凝而為一,而想象此物質生命精神之一體,如何一步一步的展開。
首先獨發展其物質性之純物質分開,成所謂物質之世界。
當時除純
人與我間的距離,猶如兩山之間的距離。
由此山之麓到彼山之麓,這比喻普通之愛所克服的距離。
由此山之麓至彼山之麓後,再登山頂,而重新自山頂飛越兩山間的距離,這比喻包含敬的愛,在其自身克服距離的工作中,同時最親切的看見距離之存在。
三 包含敬的愛,以他人的人格為你敬愛之對象。
你敬愛他人,而在幫助他人發展其人格中,獲得一種滿足。
但是有時你将發現他人之人格遠較你為高,他可以自己發展,不待你去幫助,或你的幫助太微小。
你隻覺得他人的人格,在時時吸引你上升。
你隻覺他人在你之上,對你施愛,以發展你的人格。
于是你對于他的敬,逐漸增加,你覺你不配愛,因為你無法報答他對你施的愛。
你隻配接受他的人格對于你所加的吸引上升的力量。
這也就是你對他施與你的愛之唯一的報答。
于是包含敬的愛,轉變成為崇仰贊歎。
在崇仰贊歎中,你不複隻是如在愛中之犧牲你自己,而且犧牲了你愛之自身。
你的愛發展他自己,成包含敬的愛以後,為了其中所孕育的敬之成長,而自願隐沒于敬之後。
這是你的愛之最高的發展。
但同時你并不會因覺他人人格之遠較你為高,而失去你的心與他的心間之聯系,你還将感更大的聯系。
因為,你覺他人的人格本身,在吸引你去同他聯系。
你不覺得是你找他人之人格,來同你聯系,而似乎是他人人格自身,來同你聯系。
以緻你可由崇仰贊歎而變為感激。
你感激有這樣偉大的人格,來同你接近,來提攜你的人格。
此段所說是過渡到下段所說的。
如在你實際接觸的人中,可無使你如此崇仰贊歎的人,你可以直接去體驗下一段所說。
但你不曾接觸使你如此崇仰贊歎之人,始終是你的缺憾。
四 當你感到實際接觸的人中,有比你高的人格,來吸引你的人格向上時,你才真體驗了人類向上精神之可貴。
你将親切感觸人類向上精神本身,是一力量的中心,是一真實不虛之存在。
你将随處去發現人類之向上精神。
你将真了解人類向上精神所創造的一切文化之可貴。
你于是将自文化中,看人類之向上精神,你将自藝術、文學、宗教、政治、經濟、科學、哲學中,看人類向上精神,而對人類向上精神,緻其贊歎。
你自文化中看人類之向上精神,而緻其贊歎時,你是自人類向上精神之創造物中,反溯人類向上精神。
你是自非精神的物質的藝術作品、政治經濟之組織、宗教儀式、科學哲學文字中,看人類精神。
你自非精神性的東西,複活其中所含之精神。
而且你是普泛的認識一切人類之向上精神,不是隻自少數接觸的人格中,認識其向上精神。
你開始知道同一切人的向上精神聯結。
你真能盡量欣賞文化之價值,你的心之發展,将到更高的階段。
五 但是你若隻就已成文化産物中,看出人類精神之偉大而緻贊歎,你的心之發展,尚未至最高的階段。
你尚須具備進一步之心境,你必須發思古之幽情。
我所謂發思古之幽情,其真實義是說,你不當隻自已成文化産物中,看其所表現之普泛的人類向上精神,而當進一層想:過去許多偉大人格,在其創造文化産物時,他們個别的特殊心境、他們個别的生命精神;他們個别的如何開辟他們的理想之世界,價值之世界;他們個别的如何精進,如何自強,如何至死不懈的奮勉。
你要真體驗這些,你必須似突然忘掉了你現處的環境,而踴身千載上,到你敬仰的古人之前,如聞其聲,如見其形,與他晤對。
你似乎親見孔子在杏壇設教,揖讓雍容,在歎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你似乎親見耶稣,在舉手指天國與人看,最後橫釘在十字架……你最後似乎忽然覺到孔子的心、耶稣的心,降臨于你自己的心,你在他們偉大的人格之前低下頭。
這是你可有的經驗。
這種經驗也許不含通常所謂客觀的實在,但也決不是通常所謂主觀的幻想。
假使你認為這是主觀的幻想,你不算真有這種經驗。
你必須真發思古之幽情,這種經驗才真會降臨于你。
當你隻自文化中看人類精神時,你複活了已成的文化産物中之精神,你是使過去的成為現在。
但是你可不覺此精神所自發,是在過去之獨立人格。
然而當你發思古之幽情時,你卻明覺得你所崇仰之人格在過去,過去與現在之間,有不可跨越的距離。
然而在思古之幽情中,你要跨越它。
你忽然覺似乎踴身千載上去。
這時你不是自然的複活過去于現在,而是肯定了過去與現在之隔絕,而超越現在至過去。
所以你雖然努力在超越現在的你,至于千載上,你仍然感到現在之你與千載上古人距離,在你的心底。
你是在今古隔絕之感上,建立今古之統一之感,這是你的心更高之發展。
六 當你發思古之幽情,踴身千載上時,你生活于曆史世界中。
你在曆史世界的時間之流中,看出一個一個卓立人格之中流之石,你一一向他們緻敬禮。
你看看時間之流之每一段,都有偉大人格之出現,都有偉大之文化創造。
你同時複了解時間之長流,永無終極;于是你頓想到人類未來之前途,人類未來尚可有無盡之偉大人格出現,偉大之文化創造。
你對于人類未來之偉大人格,偉大之文化創造,遂有一種自然的憧憬。
于是你的心,離開現在與過去,而投射向未來,對未來之更完滿之人格之出現,更驚天動地的文化創造,寄一種無窮的希望贊歎。
就在這種希望贊歎中,把你愛人格、愛人類文化的心,伸展至無窮。
你這時超越了一切已成之人格與文化本身,而注目在純粹之人格出現,文化創造之可能上,你的心靈又發展至更高的階段了。
七 當你真正能自已成文化産物中看人類精神,發思古之幽情,而想象古人創造文化之精神,并對于人類偉大人格之出現,文化創造之無窮,真有一種相信時;你的心順着人類精神創造之曆史,文化之長流,去認識由過去到未來之人類精神了。
你看見在此長流中,舊波滲融于新波,新波又滲融于後波,永求充實,永求豐富,然而他們同屬于一流。
于是你悟到人類全體之文化創造,可以視作一具體整個之客觀精神,在繼續不斷的表現他自己。
一切偉大人格,已成之文化産物,都為此客觀精神表現其自身之資具。
此客觀精神,在偉大人格下活動,在已成文化之産物中活動;更将複活而表現為無盡的未來的文化,未來的偉大人格。
他是永遠自強不息的存在,他是一切偉大的文化人格之偉大之原。
你由是将對于此具體整個之客觀精神本身,有一種更高之贊歎。
這是你對于人類精神最高之贊美。
當你有此最高之贊歎時,你的心真正與人類精神全體合一了。
八 但是你的心不隻須與人類精神合而為一,尚須求與宇宙一切生物之生命,合而為一。
人類精神固然是較一切生物之生命有更高之價值的;然而你隻知道人類精神之高,而不肯寄你之精神于人類以外的世界,以發現其對精神的意義,你的精神卻不能算最高。
你可曾想到,世界之生物,有數百萬種?你可曾想到,人類以外之生物,每一種有其特殊之世界? 你可曾想到,樹木花草生長時,他們是如何的一種經驗? 你可曾想到,漫山的牛羊,它們在群中,是如何的感觸? 你可曾真夢見,化為蝴蝶,成了一株古松? 這些事你不能想象,因為是太束縛于人類的世界了。
你說這莫有人全能夠,這是不錯的,但是你在自然世界中時,你少有如此想,也是不錯的。
你當試去想想,一切生物如何經驗,你試去想想,你化為他們的情形。
你沉下你的心,忘掉你自己之精神,忘掉人類之世界,你試去想每一生物之特殊情調,每一生物之特殊生命價值。
這将有無窮豐富的精神意義,呈現于你的心中,我現在不能告訴你。
假如你不能如我所說去做,你仍可有更高的看一切生物之精神意義之法。
你可到大自然中,自滿山的森林,遍野的芳草中,看出普遍的生機之流行;自冰天雪地中之一條野獸,千丈石岩罅隙中之一株小草,看出最堅強的生之意志;自一粒谷之發芽結實中,看出其所結之實,如都能生長,在數百年後便會彌漫全球;自一朵花所結之果,看出它有數千萬年的祖先為曆史,亦能再發芽生葉,開花結果……至于無窮;而了解每一生物都有橫亘空間,縱貫時間之最偉大的願力。
其可以感動你至于流淚,如同人類精神之感動你。
你當由此以充實你對于人生之體驗。
九 但是你認識生物之世界後,你當認識所謂物質之世界——那是就外表上看更廣大的世界——而寄托你精神于其中,發現其對于精神之意義。
你可曾對着朝陽,想他為什麼萬古如斯的照着我們? 你可曾對着明月,想他為什麼總是繞着我們地球旋轉? 你可曾對着中宵的星空,窮極你的視線,你的心自視線窮處,問那五萬光年外的光,如何自那寂寞的空間,到我們的地面,想那無窮的星雲世界,如何彌綸那無極的空間? 你可曾想你自己是日、是月、是星、是那無窮的星雲世界?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念轉動,如整個的天體轉動,那樣合乎規律,那樣有秩序?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如日月星球那樣無聲無臭的永遠運行,不知休息? 你可曾想使你的心,如太空之無所不容,那樣甯靜的安住于其自身? 你沉下你的心,忘了你自己,忘了人類的世界、生物的世界,你就化為整個的物質世界之自身吧!這将開辟你心靈之領土,如同你看一切人類精神活動之能開辟你心靈之領土。
十 當你的心體會了生命世界、物質世界之精神的意義時,你的心開始籠罩着宇宙之全境了。
你将真覺整個的宇宙如全呈現于你心靈之鏡。
物質、生命、精神,在你的心中同時存在。
但是當你發現這三個東西,同呈于你整個的心靈時,你将進一步發現,這三個東西,原是互相滲透的。
物質入了人的身體,成了生命的資源;身體繼續了你的生命,維持了你的精神之創造;而精神創造之表現,又以你身體之活動為媒介,以物質之材料為工具。
物質流入生命,生命升到精神,精神通過生命,以改變物質。
他們是循環的互相滲透。
其次,你如研究過自然科學,你當發現整個物質世界之各種物質之電子原子分子,構成一和諧之秩序。
它們之間,亦互相轉變。
整個之生物世界(連人在内)之各種門類之相統率,亦構成一和諧之秩序。
他們不互相轉變,他們在造化之曆程中,如樹子枝幹般,次第進化發展而成,在發展曆程中,互相配合。
宇宙之一切存在,原來是一互相滲透,互相轉變配合之一和諧之全體!當你真能體會全宇宙之互相和諧時,你将發現宇宙本身之美,宇宙是一複雜中之統一。
你有如是之思想時,你心中的宇宙之各部,自己互相貫通了! 十一 你想到了宇宙生物之進化曆程,你當想到在原始宇宙中物質生命與精神,是凝而為一,而想象此物質生命精神之一體,如何一步一步的展開。
首先獨發展其物質性之純物質分開,成所謂物質之世界。
當時除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