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梨園三大名媽
關燈
小
中
大
近年來凡是有點名氣的歌星或影星都有一位星媽跟出跟進,星媽們照顧明星的飲食起居,幫忙化妝,整理服飾,母女貼心總比外人來得細心周到,原屬未可厚非。
可是有些星媽跻身名媽之林後,不但公然自居明星的經紀人,甚至在言談舉止上,處處都要擺出皇太後姿态來。
有位娛樂界的朋友說:“如今三百六十行之外,又添了星媽這一行了。
” 其實星媽這一行,早在二十世紀以前,故都梨園行就有了這種行當,不過不叫星媽,而叫名媽而已。
當年北平第一号名媽要算福大奶奶,福大奶奶在旗,青年孀居,隻生一女就是梅蘭芳繼配福芝芳。
福大奶奶牛高馬大,嗓音洪亮而且辯才無礙,發卷盤在頭頂上,可又不像旗髻,喜歡穿旗袍坎肩馬褂,跟當時蒙古喀喇王福晉同樣打扮,市井好事之徒給她起了一個綽号叫“福中堂”。
福芝芳初露頭角,是在北平香廠新世界大京班唱倒第三出,她頗有母風,身量高嗓子沖。
有一些大學生組織了一個“留芳小集”,天天到新世界去捧場,福大奶奶把那幫人敷衍得很周到,報紙上天天可以看到捧福芝芳的詩詞文章,所以在新世界除了金少梅,福芝芳漸漸就混成角兒了。
福芝芳天天上園子是坐包月的玻璃篷馬車,當然是母女同車,既能做伴又盡保護之責。
有一些無聊的捧角家,渴欲望見顔色一傾衷曲,可是又怕福芝芳有母如虎,誰也不敢招惹。
後來有人想出高招,寫情書往馬車裡扔。
起初福大奶奶尚沒加以理會,不久變成不堪入目的裸照春宮,這下可把福大奶奶惹翻了。
她不坐馬車裡面,而是更上一層,跟趕馬車的并肩而坐,手持長鞭,看見有人靠近馬車隻要往車裡一擲東西,她就長鞭一揮,抽得人鼠竄而逃,從此“福中堂”大名算是叫響了。
盛京将軍三多(六橋)自東北交卸返平,因為他的西斜街的新居尚未完工,他深愛舍間别院雙藤老屋翠雲嘉陰、雅韻清涼,就借來暫住。
後來新屋落成,全眷遷入。
六橋先生長公子舒铎兄時在農商部供職,舍間跟農商部咫尺芳鄰,為了趨公方便,所以他跟一位幕友金巨川仍住舍間。
舒铎在偶然機會認識了福芝芳,對她的色藝極為欣賞,聽歌捧場,手面闊綽大方。
福大奶奶細心打聽之下,才知張是世家公子(舒铎是蒙古鑲白旗,漢姓張),文采風流,而且無不良嗜好,于是使出全身解數,很想讓張舒铎早點量珠載去。
因為當時中國銀行總裁馮六爺耿光,自從梅蘭芳原配王氏病故後,正在給蘭芳物色佳偶,想給梅福兩人撮合。
在福芝芳能配玉人,心裡自然十分情願。
可是福大奶奶看法可就不同啦,她知道蘭芳賦性忠厚老成,梅的财權完全被馮六爺掌握,雖然家大業大,等于守着餅挨餓,所以對這樁婚事,從心眼兒裡反對,如果福芝芳能夠于歸張氏,就可以擺脫馮的糾纏了。
恰巧福芝芳跟馮蕙林新學《女起解》,還沒露過,張舒铎朋友們一起哄,叫了一桌泰豐樓酒席,就在舍間客廳用圍簾隔出上下場門,加鋪一張地毯算是舞台範圍,唱了一出軟包堂會《女起解》,由一鬥醜配崇公道。
新聲初試,而且近在咫尺,意境跟台上台下又自不同。
從此每隔一兩個月,凡是福芝芳學會一出新戲,張舒铎總要假座舍間先唱一次軟包,等于響排,然後登台爨演。
後來三六橋恐怕乃子沉迷聲色,耽誤前程,想法調往武漢工作。
福大奶奶大失所望,又扭不過人情面子,加上銀彈誘人,答應把女兒嫁給小梅。
不過有一條件,就是梅家财權要歸她女兒掌管。
後來福芝芳嫁給蘭芳,發現梅的财産全是銀行股票,通通歸馮六爺保管,福大奶奶天天逼着蘭芳實踐諾言,陸續把股票收回;從此福、馮結怨甚深,最後才演鳳戲龍,蘭芳偷娶孟小冬的鬧劇。
梅蘭芳赴美公演時,福芝芳正有孕在身,梅原打算帶孟小冬到美國觀光一番,誰知被福大奶奶窺知個中秘密,愣讓福芝芳挺着大肚子送蘭芳登上總統号郵船,看着郵船啟碇,才乘渡輪上岸。
害得孟小冬空歡喜一場。
這些都是那位名媽的傑作。
最近傳聞福芝芳今年二月間病故,她那位名媽遙想更是早離塵世,想起當年她周旋應對,面面俱到,盡管愛财如命,可是當面絕不令人難堪的詞令手段,名媽一詞确實當之無愧。
第二位名媽要算尚小雲的母親。
尚小雲有人說他是清初三藩尚可喜的後裔,不過等小雲出世,家裡已經貧無立錐,乃母靠着換肥得籽兒維生了。
這個行當是北平貧苦無依婦女們的專業,每天早晚沿街吆喝,誰家有破布碎紙、玻璃
可是有些星媽跻身名媽之林後,不但公然自居明星的經紀人,甚至在言談舉止上,處處都要擺出皇太後姿态來。
有位娛樂界的朋友說:“如今三百六十行之外,又添了星媽這一行了。
” 其實星媽這一行,早在二十世紀以前,故都梨園行就有了這種行當,不過不叫星媽,而叫名媽而已。
當年北平第一号名媽要算福大奶奶,福大奶奶在旗,青年孀居,隻生一女就是梅蘭芳繼配福芝芳。
福大奶奶牛高馬大,嗓音洪亮而且辯才無礙,發卷盤在頭頂上,可又不像旗髻,喜歡穿旗袍坎肩馬褂,跟當時蒙古喀喇王福晉同樣打扮,市井好事之徒給她起了一個綽号叫“福中堂”。
福芝芳初露頭角,是在北平香廠新世界大京班唱倒第三出,她頗有母風,身量高嗓子沖。
有一些大學生組織了一個“留芳小集”,天天到新世界去捧場,福大奶奶把那幫人敷衍得很周到,報紙上天天可以看到捧福芝芳的詩詞文章,所以在新世界除了金少梅,福芝芳漸漸就混成角兒了。
福芝芳天天上園子是坐包月的玻璃篷馬車,當然是母女同車,既能做伴又盡保護之責。
有一些無聊的捧角家,渴欲望見顔色一傾衷曲,可是又怕福芝芳有母如虎,誰也不敢招惹。
後來有人想出高招,寫情書往馬車裡扔。
起初福大奶奶尚沒加以理會,不久變成不堪入目的裸照春宮,這下可把福大奶奶惹翻了。
她不坐馬車裡面,而是更上一層,跟趕馬車的并肩而坐,手持長鞭,看見有人靠近馬車隻要往車裡一擲東西,她就長鞭一揮,抽得人鼠竄而逃,從此“福中堂”大名算是叫響了。
盛京将軍三多(六橋)自東北交卸返平,因為他的西斜街的新居尚未完工,他深愛舍間别院雙藤老屋翠雲嘉陰、雅韻清涼,就借來暫住。
後來新屋落成,全眷遷入。
六橋先生長公子舒铎兄時在農商部供職,舍間跟農商部咫尺芳鄰,為了趨公方便,所以他跟一位幕友金巨川仍住舍間。
舒铎在偶然機會認識了福芝芳,對她的色藝極為欣賞,聽歌捧場,手面闊綽大方。
福大奶奶細心打聽之下,才知張是世家公子(舒铎是蒙古鑲白旗,漢姓張),文采風流,而且無不良嗜好,于是使出全身解數,很想讓張舒铎早點量珠載去。
因為當時中國銀行總裁馮六爺耿光,自從梅蘭芳原配王氏病故後,正在給蘭芳物色佳偶,想給梅福兩人撮合。
在福芝芳能配玉人,心裡自然十分情願。
可是福大奶奶看法可就不同啦,她知道蘭芳賦性忠厚老成,梅的财權完全被馮六爺掌握,雖然家大業大,等于守着餅挨餓,所以對這樁婚事,從心眼兒裡反對,如果福芝芳能夠于歸張氏,就可以擺脫馮的糾纏了。
恰巧福芝芳跟馮蕙林新學《女起解》,還沒露過,張舒铎朋友們一起哄,叫了一桌泰豐樓酒席,就在舍間客廳用圍簾隔出上下場門,加鋪一張地毯算是舞台範圍,唱了一出軟包堂會《女起解》,由一鬥醜配崇公道。
新聲初試,而且近在咫尺,意境跟台上台下又自不同。
從此每隔一兩個月,凡是福芝芳學會一出新戲,張舒铎總要假座舍間先唱一次軟包,等于響排,然後登台爨演。
後來三六橋恐怕乃子沉迷聲色,耽誤前程,想法調往武漢工作。
福大奶奶大失所望,又扭不過人情面子,加上銀彈誘人,答應把女兒嫁給小梅。
不過有一條件,就是梅家财權要歸她女兒掌管。
後來福芝芳嫁給蘭芳,發現梅的财産全是銀行股票,通通歸馮六爺保管,福大奶奶天天逼着蘭芳實踐諾言,陸續把股票收回;從此福、馮結怨甚深,最後才演鳳戲龍,蘭芳偷娶孟小冬的鬧劇。
梅蘭芳赴美公演時,福芝芳正有孕在身,梅原打算帶孟小冬到美國觀光一番,誰知被福大奶奶窺知個中秘密,愣讓福芝芳挺着大肚子送蘭芳登上總統号郵船,看着郵船啟碇,才乘渡輪上岸。
害得孟小冬空歡喜一場。
這些都是那位名媽的傑作。
最近傳聞福芝芳今年二月間病故,她那位名媽遙想更是早離塵世,想起當年她周旋應對,面面俱到,盡管愛财如命,可是當面絕不令人難堪的詞令手段,名媽一詞确實當之無愧。
第二位名媽要算尚小雲的母親。
尚小雲有人說他是清初三藩尚可喜的後裔,不過等小雲出世,家裡已經貧無立錐,乃母靠着換肥得籽兒維生了。
這個行當是北平貧苦無依婦女們的專業,每天早晚沿街吆喝,誰家有破布碎紙、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