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燕九話白雲

關燈
北平最大的喇嘛廟是雍和宮,最大的道院是白雲觀,兩者相比,雖然雍和宮曾經做過雍正的潛邸,以占地面積而論,白雲觀可比雍和宮大多啦。

     白雲觀在北平西郊,距離西便門隻有二裡多路,由元旦開廟,一直到二十五日才關廟門,算是一年一度的廟會結束,其中正月初八星宿殿祭星,正月十九日會神仙,是廟會期間兩個高潮。

     依據蔣一葵的《長安客話》記載:“白雲觀即元時太極宮,内有丘真人遺蛻。

    真人名處機,山東登州府栖霞人,字通密,年十九出家為全真,在龍門山潛修,又學于甯海昆侖山,拜重陽王真人(嘉)為師。

    金世宗召至中都,講道于長春松島浮玉亭,因自号長春子,後還終南。

    元太祖即位,遣近臣劉仲祿,安車蒲輪,聘至當山之陽,設二帳于黃幄東,以便顧問。

    時太祖方西征,日事戰伐,真人與論道,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

    及問為治之道,則告以敬天愛民為本,問及長生之道,則以清心寡欲為要。

    太祖深契之,癸未乞還燕,封大宗師,掌管天下道教,使居太極宮。

    丁亥,易宮額曰長春,卒诏贈長春演道教主真人,正統三年重修易名白雲觀。

    ” 以上記載就是丘處機大略的生平,正月十九日是丘真人的誕辰,自元明迄清,廟裡都舉行燕九會,因為那天又是另一位全真道人丘元清就閹之日,群閹趨赴膜拜,所以又叫“閹九”。

    有些年輕好弄之徒,借着遊冶紛沓,緻酒摴蒱,彈射走馬,所以“耍燕九”又是都門士女一項新正遊樂的好去處。

     這個被稱為道教全真派第一大叢林白雲觀,是中國最有名的道觀,論年代總有一千多年,比江西龍虎山天師府的玉清金阙,似乎還要嚴麗弘敞。

     觀裡第一進玉皇殿供的是昊天上帝,冕旒黼黻,博帶執圭,據說塑像是前代一位名家塑造,至于出自哪位名匠手藝,因為年深日久,就沒法考查了。

     第二進是靈官殿,這座殿原來供奉馬魁勝、趙公明、溫瓊、嶽飛,道家所謂四大元帥的。

    清康熙皇帝對于嶽飛抗金,始終沒有好感,若幹關嶽并祀的武廟,都經他改為關帝廟,此殿重新整修,馬、趙、溫三位元帥,受了嶽武穆之累,一律除名,單獨改奉王靈官(名善),所以索性改名靈官殿。

    王靈官是一名玉樞火府天将,赤顔三目,金甲執鞭。

    宋徽宗時嘗從蜀人薩守堅傳受符法,永樂中敕建天将廟,宣德中改為火德觀,歲時遣官緻祭。

    道觀之内塑有王靈官像,就如同佛教寺院之有伽藍,都是鎮山門、崇護法的措施。

    白雲觀是京都首席道觀,焉能沒有護法鎮懾,就此借詞把四帥殿改為靈官殿了。

    梨園中武生泰鬥楊小樓是白雲觀出家的玄門羽士,對于白雲觀的一切,知之甚詳,所說當然是言而有據的。

     第三進是七真殿,奉祀道教北宗七真人:丘處機、譚處端、馬钰、劉處玄、王處一、郝太通、孫不二。

    這七位都是王嘉弟子,嘉字知明,陝西鹹陽人,是道教全真派始祖,以儒教的忠孝、佛教的戒律、道教的丹鼎,熔冶于一爐,謂之全真教,後世道教奉為北宗之祖。

     第四進是老律堂。

    道教以李耳為始祖,尊為太上老君,為老民戒律之堂,自明迄清,白雲觀曆代律師傳戒,皆在此堂舉行。

    到了民國北洋時期,有一年全真教舉行傳真大典,德國有幾位研究神學的,發現道家思想,無論在社會人生、政治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發展都有奧頤深秘的哲理,道家的宇宙觀是一切都順乎自然講求“無為而治”的。

    所謂無為,并非是說垂拱而治什麼都不做,它主旨是一切要順乎自然,不違逆自然法則,這跟西方哲學家所主張“隻有服從自然,才能擒服自然”的學說是互相吻合的。

    于是十幾位神學院的學者,甘願遠來中土,傳習戒律,研究道家哲學。

    民國初年一般人還不懂什麼文化交流一套學說,白雲觀傳戒,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