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煙袋

關燈
水煙袋起源于什麼年代,目前已無可考,不過這種煙具,是老祖母時代産物,那是毫無疑問的。

    在晚清民初,從南到北,無論是仕宦人家,或是市廛商賈,大家閑來無事,都喜歡捧着水煙袋,怡然自得,噴雲吐霧一番,蔚為馨香盈室,煙雲萬狀的情調,緬懷往昔,已經成為曆史鏡頭,渺不可得啦。

     當年南北各省,雖然都流行抽水煙袋,可是水煙袋的款式大小、長短曲直,以暨雕文镂花,技巧各異,南裝北式一望而知。

    京式的水煙袋,都是雲白銅打造,講究大方厚重,煙管稍長,彎度不大,連系筒管的地方,多半采用絲繩,或是絲線編織的璎珞縧子。

    那種絲絡悉出閨中女兒,巧手新裁,争奇鬥勝,盛飾增麗,甚至有珠翠瑪瑙穿成練子的,彩錯絲帉,那就更增美觀,擡高水煙袋的身價了。

     煙筒後方,有一帶折褶蓋盛煙絲的銅盒,煙筒兩旁,各有一隻銅槽套管,一邊放煙鑷子夾煙燼,一頭裝有一個小棕刷子,撣煙屑的煙簽子,另一邊是插點煙用火紙撚兒(又叫“火紙媒子”),是抽水煙袋必不可少的引火媒介。

    紙媒子的原料是裱心紙,先把紙裁成寸把寬的長條,然後搓成媒子,要訣是松緊适度,才能一吹即燃。

    小孩子學吹火紙媒子,一不小心燒了上嘴唇,那是常有的事。

     水煙袋裡要灌上淨水,抽起煙來才會呼噜呼噜地響。

    一袋水煙吸完,首先要把煙袋鍋子拿起來把餘燼清除,再把煙袋裡的煙氣吹出,才能裝第二袋來吸,如果忘了把煙氣吹出,弄不巧煙袋水逆流而上,能弄一嘴又臭又辣的煙袋水,大庭廣衆之前,那就太尴尬了。

    煙袋鍋子上有一個鋼絲篦子,有個專門名詞叫“?”,粗細軟硬,講究甚大。

    篦子太密,容易阻塞,吸起來費力,又愛劫火;太稀疏,煙絲又容易下漏。

    行家買水煙袋,先看煙袋鍋的篦子如何,水煙袋的價錢,也就決定于此啦。

     從前大戶人家,一人有幾隻水煙袋,那是很平常的事,一家有五六位抽水煙,條案擺上十幾隻水煙袋,一點也不稀奇。

    水煙袋每天要用堿水洗滌,另換淨水,沒有發明擦銅藥的時候,外面要用香灰擦得锃光瓦亮。

    這項工作雖不費力,可是細瑣耗時,它跟冬季生煤球爐子,擦煤油燈罩,都屬于更房打更護院的責無旁貸的工作。

     江浙一帶制造的水煙袋稱為蘇式,比起京式來嘴短而彎,玲珑小巧,便于攜帶。

    當年上海北裡名花四大金剛中有個叫林黛玉的,明眸善睐,環姿豔逸,風頭甚健。

    她到徐娘老去年齡,有人飛箋召花,她照出堂不誤。

    随身有兩件古董,一是金鑲玉嵌的豆蔻盒兒,一是她精心設計的赤金水煙袋,嬴镂雕琢,奪光粲目。

    她坐在客人身後,拿着金水煙袋,給客人撚火裝煙,姿态妙曼之極。

    據說她奉煙之後,再請客人嘗嘗她的槟榔豆蔻,那就是歡迎客人到生意浪坐坐的一種暗示了。

     花國另外一個金剛是張玉書,她雖然是江北阻街神女出身,可是跻身四大金剛之列後,凡事都要跟林黛玉一争短長。

    她為了跟林黛玉别苗頭,也訂裝了一隻銀飾剔金的水煙袋,外面加上一隻煙袋套,兜羅缇繡,九色瓊花。

    繡工細膩之外,有人說套上裡外四隻帶蓋口袋,翻開複積,各有蘇繡秘戲圖一幀。

    後來這隻煙袋她送給名伶路玉珊,名琴票陳十二說他曾經瞻仰過,想來是不會假的。

     袁寒雲的妻兄劉公魯,是上海灘有名的遺少,每天水煙袋不離嘴,要用二十多根火紙媒子,煙量之宏,可想而知。

    有一年況蕙風、朱彊村、袁伯夔幾位遺老在他家詩鐘雅集,劉公魯連連得魁,高興之下,拿出一隻精美華貴的小巧水煙袋來,請大家鑒賞。

    他說是拿四個人頭大土,從伶人龍小雲手上換來的,龍伶曾經被林黛玉據為禁脔,那隻純金水煙袋是林黛玉遺物,料想是不會錯的。

     北平有位資格很老的琴師叫耿幺的,雖然在戲園子裡總是拉開場戲,可是有名琴師如陳鴻壽、楊寶忠、王氏兄弟少卿幼卿都給他磕過頭。

    耿老煙瘾極大,除了在台上做活,整天旱煙袋不離嘴,後來年老氣衰,一抽關東葉子煙,就嗆得咳嗽不停,于是改抽水煙。

    琴師的胡琴向來是加套拴在腰裡的,走起路來,一甩一蕩絕不打腿。

    耿老把水煙袋做套,也别在腰裡,一左一右,此飄彼蕩,清揚潇灑,一點也顯不出累贅來。

    荀慧生的琴師趙繼羹(外号叫喇嘛)見獵心喜,學個兩個月始終走路打腿,耿幺的這份絕活後來也沒人敢學了。

     北洋時代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是歐洲人中最欣賞中國水煙袋的,他說:“香煙、雪茄、闆煙都嫌火氣太重;嚼煙、鼻煙,一個直接入喉,一個徑達鼻窦更不衛生,斫傷呼吸器官。

    隻有水煙,煙味柔和,又經過水的過濾,縱或有傷身體,亦極有限,所以用水煙袋吸,可以說最衛生、最科學的方法啦。

    ”他在任滿奉調返國之前,在前門外打磨廠钰記專做水煙袋的作坊,訂制一打水煙袋帶回英國送人,英國人才知道那是一種煙具。

    後來有些英國人到北平遊覽,都要尋找一兩隻水煙袋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