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愁勞苦真是無法言說。

    賣出書後收下的銀兩如果方便就寄回來。

    前段時間收來的銀子都用來買紙了,你弟弟的婚禮已經臨近,修繕房屋、準備物品的費用也很着急。

    其餘的話,你哥的信裡會詳細告知。

    九、十月間你哥不出門,那麼等到十一月初你必須回來幫忙。

    等以後寫信再具體商量。

    你哥患了瘧疾,一點精神頭都沒有,所以什麼時候能夠出門去你那邊也還沒有定下日期。

    八月二十八日親筆,與辟惡。

     ┃簡注┃ ①紅積:中醫當中指消化不良的一種症狀。

     ②三陰瘧:即三日瘧,由于元氣内虛病邪深入,每隔三天發作一次,因邪氣潛伏于“三陰”,故名。

     ┃實踐要點┃ 經商隻是謀求生存的手段,即便是把經商作為職業,也要不斷地加強道德修養,否則将會一事無成。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所以必須修身養性,提高學業。

    若以禀賦平平作為不努力進取的借口,整天悠忽無所事事,将是實現理想的大敵。

    沒有哪一個人能夠不加強道德修養不勤奮學習就随随便便成功。

    每個人因為不完善,所以需要不斷地學習,向有智慧、有道德、勇敢堅強的人靠近,提升修養,增長才幹。

    勤生智慧,惰生愚昧。

     二 兩次字都到,行李物件俱收明。

    昨吾往嚴墓吊宣成①,故不及寫字。

    今歸,知船尚未開,又附此,諸已悉汝兄字内。

    讀書、執事,原無兩義。

    讀書以明理為要,理明則文自通達,于人情世故亦無所不貫,故曰“無兩義”。

    若讀書止求文法字句,執事②隻求貨利私欲,則自然兩相妨礙矣。

    其根原隻在立志正大,用心精細笃實。

    其工夫先在看書義明白,次求古人文字能達吾意,斯盡矣。

    非規規念句調弄筆頭,而謂之讀書也。

     ┃今譯┃ 兩次來信都收到了,行李和物品也都已接收明白。

    昨天我前往嚴墓吊唁宣成,所以來不及寫回信。

    今天回來了,知道船還沒有開,又附上這些,具體情況都已詳細寫在給你兄長的信裡了。

    讀書和做事,原本沒有兩個道理(兩不影響)。

    讀書以明白道理為要,道理明白則文章自然通達,對于人情世故也能無所不通,所以說“無兩義”。

    如果讀書隻是追求文法和字句,做事隻是為了求得财貨之利和私欲,那麼兩方面自然就會相互妨礙。

    其中的根源隻在于立志要正大,用心要精細,專注踏實。

    其中的工夫,首先在于書中道理看得明白,其次追求古人文字能夠與我心中的意思相互會通,這也就足夠了。

    并非規規矩矩念念句調、寫寫文字,就可以稱之為讀書了。

     ┃簡注┃ ①宣成:即張嘉謹,字宣成,原籍江蘇吳江,移居烏鎮嚴墓。

    張嘉謹與其兄張嘉玲都是張履祥的弟子,也是呂留良的友人。

     ②執事:做事情,主持工作。

     ┃實踐要點┃ 呂留良以其長子為例,說明讀書與管事(營生)兩者不會相互妨礙的道理。

    一個人知書達理,修身立德,做起事情來才會用心鑽研,處理人情世故也會得心應手。

    讀書并不隻是為了讀讀字句,學一點文法,“器大者聲必闳,志高者意必遠”。

     甚望汝歸,而彼處脫人不得。

    汝兄瘧勢未愈,如何如何!須酌一良策,汝于十一月初得歸為妙。

    翻刻之說①,酌事勢恐未必确,即有之,鞭長不及,奈之何哉?《明文合選》②,若是許伯贊選本,甚欲得之,惜太價昂耳!六合之說果否?果則大暢也。

    以後賣下銀,仍照汝兄規矩,各封原封,勿并攏,帳上細書,以便查對。

    行舟促,字不及詳細,俟後信。

    三弟婚期在十一月十九,汝須十日前到為佳。

    十月初七日字,與辟惡。

     ┃今譯┃ 很希望你回來,可是你那裡又離不開人。

    你哥患了瘧疾還未痊愈,怎麼辦,怎麼辦?必須商量出一個好的計策,你于十一月初能回來為好。

    翻刻一事,根據事情的狀況,恐怕未必能确切,即使有,也是鞭長莫及,這又能怎麼辦呢?《明文合選》,如果是許伯贊選本,很希望得到,可惜價位太高了!六家合選之說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那就太令人高興了。

    以後賣書後收下來的銀子,仍舊按照你哥制訂的法則,各封貼上原封條,不要并攏起來,賬目上要寫詳細,以便查對。

    船要出發了,來不及細寫,等下次的信吧。

    你三弟的婚期在十一月十九日,你應當在十日之前回來為好。

    十月初七日親筆,與辟惡。

     ┃簡注┃ ①翻刻之說:當指呂留良評選的時文集子被他人翻刻一事。

     ②《明文合選》:六人合選的明代人所作時文的選本。

     ┃實踐要點┃ 此處講了如何處置書被人翻刻、盜版,以及購買《明文合選》,如何管理收到的銀子等三件事情,都是非常具體的實事,也講明了處理的方法及其原因。

    呂留良就是通過具體事件的處理,教會其子如何增長營生的才幹。

    教導孩子成長,總是要在實事之中進行。

     三 廿二日朱二船出,寄《補大題》三捆、字一封,定已收得矣。

    目下家中皆安好,隻愁旱涸車戽①為苦。

    再數日無雨,屋後塘亦絕流,又不免荒亂之憂耳。

    冬菜子聞南京者為佳,甯國一帶俱年年在京買子,可籴②升許來試看,然此須白露後半月下子乃佳,不可遲也。

    莴苣子亦需之,并尋來,兼訪其種植澆培之法。

     汝兄出門,大約在中秋後、重陽左右。

    若汝意欲遲早其間,亦無所不可,汝自酌,寄信來說可也。

    在外切不可廢讀書,雖忙亦偷空為之。

    秋凉須備寒衣,因汝婦在母家,不及問之。

    若欲制新者,汝自酌用可也。

    七月十六日字,與辟惡。

     ┃今譯┃ 二十二日朱二的船出發,寄《補大題》(《十二科程墨觀略》)三捆、信一封,應該已經收到了。

    眼下家中都安好,隻愁天氣幹旱水車汲水為苦。

    再過幾天不下雨,屋後的池塘也會斷流,又不免有荒亂之年的憂慮了。

    冬菜籽聽說南京産的最好,甯國一帶的人年年都在南京城裡買種子,你可以買進一升多來試試看。

    但是這些種子必須在白露之後半個月時種下才好,不能遲了。

    莴苣的種子也需要,一起買來,順便再咨詢一下它們的種植、澆水、培土等方法。

     你哥出門的時間,大約在中秋之後、重陽節左右。

    如果你想要讓他在此期間遲點或早點,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你自己根據情況,寄信來說明就可以了。

    在外面切記不能荒廢了讀書,即使忙也要偷空去讀。

    秋天天涼,必須準備好過冬天的衣服,因你婦人在她母親家,來不及問她。

    如果想添置新衣服,你可以根據需要自己斟酌。

    七月十六日親筆,與辟惡。

     ┃簡注┃ ①戽(hù):灌溉田地用的吸水器。

     ②籴(dí):買進糧食。

     ┃實踐要點┃ 呂留良晚年隐居鄉村,很重視農事,故而除了收集圖書,還收集作物種子。

    他也要其子幫助收集南京産的冬菜籽、莴苣籽,且詢問種植方法等。

    讓孩子學習各種實際的技能,也是為了培養其營生能力。

    他再次強調,應當忙裡偷閑認真讀書。

    什麼時候想回家,什麼時候又該添置衣服等,都讓孩子自己作主。

    做父親的還是要盡量做到家庭中的民主,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四 端硯①無有,即有而刻字送人,是獻技也,義所不可,況擅用它人物乎?凡與人交往,皆當心存誠敬,卻不可不揆②義理,有曲阿之意。

    即應對、進退周旋間皆然。

    不可要用人便不管自己,無所用便一概簡③傲去。

    因此一事發此語,當時時存記,不專指此也。

    付出玉杯一枚,可用用之,否則别覓它物。

    與辟惡。

     ┃今譯┃ 端硯沒有,即便有了而又刻字送人,這是獻技,從道義上說也是不可以的。

    何況擅自使用他人的物品呢?凡是與人交往,都應當心存誠實和敬畏,卻不可不去考察其是否符合義理,或懷有曲意阿谀之心思。

    也就是說在應對、進退的周旋之時都是這樣的。

    不可以在要用人的時候便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而當人家沒有什麼用處時便一概簡慢、狂傲地避開。

    因為這一件事,我寫了這些話,你應當時時記住,當然我指的也不僅僅是這一件事。

    寄去一個玉杯,能用得上就用,用不上我再找其他物品。

    給辟惡。

     ┃簡注┃ ①端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十分名貴,與甘肅洮(táo)硯、安徽歙(shè)硯、山西澄(dèng)泥硯齊名。

     ②揆(kuí):度量,考察。

     ③簡:簡慢,輕視。

     ┃實踐要點┃ 與人交往共事,都要懷抱真誠,心存敬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道義。

    在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時,要考慮是否既合情又合理,不強人所難。

    待人要誠懇,不能在需要時靠近,不需要時又疏遠。

    隻有付出誠心,滿懷敬意,方能赢得他人的信賴。

     五 作文不可畏難,即未能佳,且做去。

    多做自通,越縮越生疏矣。

    凡人,何可量?隻是自畫①,便了卻一生耳。

    怕人笑,便終受人笑;不怕人笑,更何人笑得我也?勉之勿忘。

    四月廿四日字,與辟惡。

     ┃今譯┃ 做文章不能有畏難情緒,即使不能做得很好,也要去做。

    做得多了自然也就通了,越是縮手縮腳,就越是生疏。

    凡是一個人的發展前景,又怎麼可以限定呢?隻不過就是自己限定自己,便了卻自己的一生罷了。

    怕人笑話的,便終生被人笑話;不怕人笑話的,又還有什麼人笑話得了我呢?以此勉勵,不要忘記。

    四月二十四日親筆,給辟惡。

     ┃簡注┃ ①自畫:自己限制了自己。

     ┃實踐要點┃ 不僅僅寫文章如此,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一定要大膽去做,不要畏葸不前,否則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