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谕大火辟惡帖(七)
一
廿七晚已抵山,同行者錢、王①兩先生。
湖山好友,相對甚樂,惟恐此樂之不能久。
家中諸事,汝宜努力料理,勿輕以擾我,則養志之道也。
先生②到館,若莊中未端正,且坐縣間,俟稍修葺而往亦可。
惟先生指揮行之。
顔子樂③來,其禮數亦請問先生。
徐親家欲于十八日迎淩先生④,應如何,亦質之先生。
若到時我不在,汝宜代我往徐宅,通其賓主之情。
恐淩先生有所可否處,不便即直緻之于新主人也。
其贽⑤?之禮,與親翁言,俱宜豐厚。
挂像祭祀之事可已,但雲俟我補行也。
打起精神,凡事留心,勿悠忽遊戲,如我在家時。
廿七日燈下,付大火與辟惡同看。
┃今譯┃ 二十七日晚上,已經抵達山裡,同行的有錢、王兩位先生。
與湖山好友相對,非常快樂,隻是擔心這種快樂不能長久。
家裡的各種事務,你應該努力料理妥當,不要輕易來打擾我,這也是培養志氣的一種途徑。
先生到書館裡來,如果莊裡尚未收拾停當,就暫時在縣裡的家中坐館,等莊裡稍加修葺之後再一起前往也可以。
隻要聽從先生的指揮,照着去做就好了。
顔子樂來,在禮數上應該如何才比較周到,也可以請問先生。
徐親家想在十八日迎接淩先生,應該怎麼做,也要詢問先生。
如果到了那時我還不在,你應當代替我前往徐家,要懂得如何處置賓客、主人之間的人情。
恐怕淩先生也會指出一些或贊同或否定的地方,不方便的話,就直接将問題告知于新主人好了。
其中的納贽宴席的禮物,與親家翁說,都應該豐厚。
挂像、祭祀這些事可以先不用,隻說等我回去再補上。
振作精神,什麼事都要留心,不要閑散嬉戲,要像我在家之時一樣。
寫于二十七日燈下,交付大火與辟惡一同看。
┃簡注┃ ①錢、王:指何汝霖(原本姓錢)、王錫闡,這兩位是呂留良晚年的好友。
②先生:指張履祥。
康熙八年開始張履祥到呂留良家坐館,教授呂家子弟,一般是在崇德縣城以東的南陽村東莊的講習堂,偶爾也會在縣城内的呂家。
③顔子樂:即顔鼎爵,字子樂,顔統之子,顔鼎受(孝嘉)之弟。
顔統去世之後,張履祥曾坐館于顔家,并為鼎爵取字“子樂”。
撰有《顔子樂字說》。
④淩先生:淩克貞,字渝安,浙江烏程(今屬湖州)人,是張履祥與呂留良共同的友人。
⑤贽(zhì):給尊長的見面禮,此處指學生給老師的見面禮。
┃實踐要點┃ 培養孩子自立,首先要放心大膽地把事務交給他去做,即便是各種禮節上的應對,也要引導他們去實踐,在做中學。
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之中,逐漸明白事理,學會應對,從而懂得禮數,知情達理。
當然,也要告知孩子,遇見問題應向什麼人咨詢等等,做父母的也要事無巨細,交代清楚。
二 自出門,日日順風,三日半已抵鎮江。
為糧船擠塞,兀坐兩日,乃得出江,于廿四日進城,寓楊瑞民家。
一路平安适意。
今日始發書至坊,北客尚未到,而坊人口角,看火色①頗佳雲。
去年秋冬,北客問《程墨》②不絕口,雖數千書來,亦早去矣。
但有一說可慮者,雲此間坊賈止許外路人來此賣書,不許在此間刷印。
未知此說如何,且看光景作商量耳。
┃今譯┃ 自從我出門後,每天都是順風,三天半就已經抵達了鎮江。
因為糧船擁擠堵塞,坐等兩天,才得以出江,并于二十四日進了城,住在楊瑞民家。
一路上都平安順心。
今天才開始發書到書坊,北方的客人還沒有來,而聽書坊之人的口氣,看起來這個時候來則恰到好處。
去年秋冬之際,北方客人不停地打聽《程墨》這本書,即使運來了數千本書,也早早就賣出去了。
但是這裡有一個說法值得注意,說是此地書坊的商人,隻準許外來的人到這個地方賣書,卻不允許在此地印刷。
不知此說法是真是假,等看看情況再做商量吧。
┃簡注┃ ①火色:時機。
②《程墨》:程墨,本指科舉考試考中者的試卷,可作為範例的文章。
此處當指《十二科程墨觀略》,呂留良評選并刊行的時文集子。
┃實踐要點┃ 康熙十二年四月,呂留良乘船來到南京,一為銷售其評選的八股時文集子,一為搜集各種宋以後的著作,準備将來編選文章選本。
此處則交代了南京書坊的大緻情形。
汝兄弟在家,諸事須留心,不可仍前,百事不管。
讀書當精勤于時文,看書精細,發揮盡緻,即此是講學,即此是好古,舍此而博求,高自位置①,不為穿鑿之邪說,即為迂腐之粗談,欲進步也難矣。
此吾所諄諄切切,而于大火尤三緻言者。
家中看蠶,内無老成警醒之人,一班都是睡魔②,吾甚憂念。
蠶絲事小,火燭事大,不可不小心照察。
諸幼小兒孫加意調護,倘有些小不安,非不得已者,慎勿輕易服藥。
吳五叔處《八家詩選》印完即寄來③,此間并無一冊也,并緻之。
有便人來者,即附信慰我。
船回,書此字,付大火、辟惡。
┃今譯┃ 你們兄弟在家,什麼事情都要留心,不能還像以前那樣,百事不管。
讀書應當精勤于時文寫作,看書如果能夠精而細,寫作之時發揮得淋漓盡緻,這也就是講學,也就是崇尚古文,反之,舍棄這個而去廣求,自以為如何了不起,即便不是穿鑿的邪說,也是迂腐粗俗的談論,想要進步也難啊!這是我所要諄諄切切地教導你們的,而對于大火來說,更是再三強調過了。
家中看護養蠶,沒有熟練老成、夜裡能夠警醒的人,一班人都是睡魔,所以我很挂念。
蠶絲事小,火燭事大,不可不小心照看。
幾位幼小的兒孫,需要多加留意調教看護,如果他們身體上有些小的不安之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服藥。
吳五叔(吳之振)那裡的《八家詩選》印完就寄來,這裡一冊也沒有,這些事一起告知他。
如有人順便來這邊,就讓他們附帶書信,好讓我放心。
船要回去了,就寫到這裡,交付大火、辟惡。
┃簡注┃ ①博求:廣求。
高自位置: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②睡魔:本指睡意襲來無法抵擋,這裡指貪睡之人。
③吳五叔:即吳之振。
《八家詩選》:吳之振編輯并刊行的清初詩選。
八家指曹爾堪、宋琬、沈荃、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禛、汪琬、程可則。
┃實踐要點┃ 呂留良再三強調,在家的孩子應當有擔當、有責任感,要留心家中大小各種事情,不斷提升自己處理家務的能力,特别是照顧年紀幼小的弟弟或子侄。
作為名醫的呂留良,卻強調不要輕易服藥,這一點也值得現在做父母的特别注意。
此處還說到讀書不能走馬觀花,要精而細,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所發揮,也就是說要注重平時的積累,這也是值得學習的。
若讀書馬虎,寫作也膚淺,則是空耗時光而無所成就。
三 廿八日寄信,從新墅船上歸,到否?此間北客陸續有到者,要等全場會墨①出方買書。
而金陵、姑蘇近地買者甚衆,氣色殊噪也。
吾所最快者,得黃俞邰、周雪客②兩家書甚富,而恨不能盡抄耳。
今寄歸李伯紀③《梁溪集》九本,可向曹親翁處借福建刻本一對,無者方錄出,亦可省些工夫。
又晁說之④《嵩丘集》七本,書到即為分寫校對,速将原本寄來還之。
兩家極珍惜,我私發歸者,當體貼此意,勿遲誤、勿污損也。
黃家有《楊鐵崖集》⑤,比吾家本子多數倍,吾欲查對抄全,可揀出寄來。
刻本二本,又宋景濂⑥鈔本二本,共四本,在娘房床後斑竹書桌上。
宋鈔本有木匣,可将刻本并置其中。
俞邰索我家書目看,便中寫來,并發出,明人集亦錄上。
渠尤要者,經學及史料雜家也。
趙東山汸⑦《春秋集傳》,吾家有否?此間有之,無則當抄歸。
┃今譯┃ 二十八日寄的信,請到新墅的船帶回家,到了沒?此地的北方客人陸續有到了的,要等全場的會墨都出來了方才可以買書。
而金陵、姑蘇附近地方買的人也很多,氣氛非常熱鬧。
我最為快意的事情是,得見了黃俞邰、周雪客兩家的藏書非常豐富,而遺憾的是不能都抄下來。
現在寄回李伯紀《梁溪集》九本,可以向曹親翁處借福建刻本校對一次,缺的篇目方才抄錄出來,也可以省些工夫。
還有,晁說之《嵩丘集》共七本,書到了就馬上分工抄寫、校對,盡快将原本寄來歸還人家。
這兩家對藏書都極為珍惜,我是私自寄回家的,你們應當體會我的意思,不要遲延耽誤,不要弄髒破損。
黃家有《楊鐵崖集》,比咱們家的版本文字多出幾倍,我想查對後将之抄全,可以挑出寄來。
刻本兩本,還有宋景濂鈔本兩本,共四本,在你娘房床後那張斑竹書桌上。
宋鈔本是用木匣子裝的,可以将刻本一起放在裡面。
俞邰要看我家的書目,方便時抄寫下來,一起寄出,明人文集也抄錄上去。
而在他看來尤其重要的,就是經學以及史料、雜家類的著作。
趙汸(号東山)的《春秋集傳》,家裡有沒有?這邊有此書,家裡如果沒有我就抄回來。
┃簡注┃ ①會墨:從科舉考試的會試試卷中選錄出來,給考生用作示範的八股文文集。
②黃俞邰:黃虞稷,字俞邰,号楮園,福建晉江人。
明清之際著名的藏書家,著有《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等。
周雪客:周在浚,字雪客,周亮工之子,河南祥符(今屬開封)人。
清初著名藏書家,著有《雲煙過眼錄》二十卷等。
③李伯紀:即李綱,北宋末年的抗金名臣,著有《梁溪集》等。
④晁說之:字以道、伯以,号景迂生,山東巨野人。
宋代詩人、學者。
《嵩丘集》也即《嵩山文集》,又
湖山好友,相對甚樂,惟恐此樂之不能久。
家中諸事,汝宜努力料理,勿輕以擾我,則養志之道也。
先生②到館,若莊中未端正,且坐縣間,俟稍修葺而往亦可。
惟先生指揮行之。
顔子樂③來,其禮數亦請問先生。
徐親家欲于十八日迎淩先生④,應如何,亦質之先生。
若到時我不在,汝宜代我往徐宅,通其賓主之情。
恐淩先生有所可否處,不便即直緻之于新主人也。
其贽⑤?之禮,與親翁言,俱宜豐厚。
挂像祭祀之事可已,但雲俟我補行也。
打起精神,凡事留心,勿悠忽遊戲,如我在家時。
廿七日燈下,付大火與辟惡同看。
┃今譯┃ 二十七日晚上,已經抵達山裡,同行的有錢、王兩位先生。
與湖山好友相對,非常快樂,隻是擔心這種快樂不能長久。
家裡的各種事務,你應該努力料理妥當,不要輕易來打擾我,這也是培養志氣的一種途徑。
先生到書館裡來,如果莊裡尚未收拾停當,就暫時在縣裡的家中坐館,等莊裡稍加修葺之後再一起前往也可以。
隻要聽從先生的指揮,照着去做就好了。
顔子樂來,在禮數上應該如何才比較周到,也可以請問先生。
徐親家想在十八日迎接淩先生,應該怎麼做,也要詢問先生。
如果到了那時我還不在,你應當代替我前往徐家,要懂得如何處置賓客、主人之間的人情。
恐怕淩先生也會指出一些或贊同或否定的地方,不方便的話,就直接将問題告知于新主人好了。
其中的納贽宴席的禮物,與親家翁說,都應該豐厚。
挂像、祭祀這些事可以先不用,隻說等我回去再補上。
振作精神,什麼事都要留心,不要閑散嬉戲,要像我在家之時一樣。
寫于二十七日燈下,交付大火與辟惡一同看。
┃簡注┃ ①錢、王:指何汝霖(原本姓錢)、王錫闡,這兩位是呂留良晚年的好友。
②先生:指張履祥。
康熙八年開始張履祥到呂留良家坐館,教授呂家子弟,一般是在崇德縣城以東的南陽村東莊的講習堂,偶爾也會在縣城内的呂家。
③顔子樂:即顔鼎爵,字子樂,顔統之子,顔鼎受(孝嘉)之弟。
顔統去世之後,張履祥曾坐館于顔家,并為鼎爵取字“子樂”。
撰有《顔子樂字說》。
④淩先生:淩克貞,字渝安,浙江烏程(今屬湖州)人,是張履祥與呂留良共同的友人。
⑤贽(zhì):給尊長的見面禮,此處指學生給老師的見面禮。
┃實踐要點┃ 培養孩子自立,首先要放心大膽地把事務交給他去做,即便是各種禮節上的應對,也要引導他們去實踐,在做中學。
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之中,逐漸明白事理,學會應對,從而懂得禮數,知情達理。
當然,也要告知孩子,遇見問題應向什麼人咨詢等等,做父母的也要事無巨細,交代清楚。
二 自出門,日日順風,三日半已抵鎮江。
為糧船擠塞,兀坐兩日,乃得出江,于廿四日進城,寓楊瑞民家。
一路平安适意。
今日始發書至坊,北客尚未到,而坊人口角,看火色①頗佳雲。
去年秋冬,北客問《程墨》②不絕口,雖數千書來,亦早去矣。
但有一說可慮者,雲此間坊賈止許外路人來此賣書,不許在此間刷印。
未知此說如何,且看光景作商量耳。
┃今譯┃ 自從我出門後,每天都是順風,三天半就已經抵達了鎮江。
因為糧船擁擠堵塞,坐等兩天,才得以出江,并于二十四日進了城,住在楊瑞民家。
一路上都平安順心。
今天才開始發書到書坊,北方的客人還沒有來,而聽書坊之人的口氣,看起來這個時候來則恰到好處。
去年秋冬之際,北方客人不停地打聽《程墨》這本書,即使運來了數千本書,也早早就賣出去了。
但是這裡有一個說法值得注意,說是此地書坊的商人,隻準許外來的人到這個地方賣書,卻不允許在此地印刷。
不知此說法是真是假,等看看情況再做商量吧。
┃簡注┃ ①火色:時機。
②《程墨》:程墨,本指科舉考試考中者的試卷,可作為範例的文章。
此處當指《十二科程墨觀略》,呂留良評選并刊行的時文集子。
┃實踐要點┃ 康熙十二年四月,呂留良乘船來到南京,一為銷售其評選的八股時文集子,一為搜集各種宋以後的著作,準備将來編選文章選本。
此處則交代了南京書坊的大緻情形。
汝兄弟在家,諸事須留心,不可仍前,百事不管。
讀書當精勤于時文,看書精細,發揮盡緻,即此是講學,即此是好古,舍此而博求,高自位置①,不為穿鑿之邪說,即為迂腐之粗談,欲進步也難矣。
此吾所諄諄切切,而于大火尤三緻言者。
家中看蠶,内無老成警醒之人,一班都是睡魔②,吾甚憂念。
蠶絲事小,火燭事大,不可不小心照察。
諸幼小兒孫加意調護,倘有些小不安,非不得已者,慎勿輕易服藥。
吳五叔處《八家詩選》印完即寄來③,此間并無一冊也,并緻之。
有便人來者,即附信慰我。
船回,書此字,付大火、辟惡。
┃今譯┃ 你們兄弟在家,什麼事情都要留心,不能還像以前那樣,百事不管。
讀書應當精勤于時文寫作,看書如果能夠精而細,寫作之時發揮得淋漓盡緻,這也就是講學,也就是崇尚古文,反之,舍棄這個而去廣求,自以為如何了不起,即便不是穿鑿的邪說,也是迂腐粗俗的談論,想要進步也難啊!這是我所要諄諄切切地教導你們的,而對于大火來說,更是再三強調過了。
家中看護養蠶,沒有熟練老成、夜裡能夠警醒的人,一班人都是睡魔,所以我很挂念。
蠶絲事小,火燭事大,不可不小心照看。
幾位幼小的兒孫,需要多加留意調教看護,如果他們身體上有些小的不安之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服藥。
吳五叔(吳之振)那裡的《八家詩選》印完就寄來,這裡一冊也沒有,這些事一起告知他。
如有人順便來這邊,就讓他們附帶書信,好讓我放心。
船要回去了,就寫到這裡,交付大火、辟惡。
┃簡注┃ ①博求:廣求。
高自位置:自己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
②睡魔:本指睡意襲來無法抵擋,這裡指貪睡之人。
③吳五叔:即吳之振。
《八家詩選》:吳之振編輯并刊行的清初詩選。
八家指曹爾堪、宋琬、沈荃、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禛、汪琬、程可則。
┃實踐要點┃ 呂留良再三強調,在家的孩子應當有擔當、有責任感,要留心家中大小各種事情,不斷提升自己處理家務的能力,特别是照顧年紀幼小的弟弟或子侄。
作為名醫的呂留良,卻強調不要輕易服藥,這一點也值得現在做父母的特别注意。
此處還說到讀書不能走馬觀花,要精而細,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所發揮,也就是說要注重平時的積累,這也是值得學習的。
若讀書馬虎,寫作也膚淺,則是空耗時光而無所成就。
三 廿八日寄信,從新墅船上歸,到否?此間北客陸續有到者,要等全場會墨①出方買書。
而金陵、姑蘇近地買者甚衆,氣色殊噪也。
吾所最快者,得黃俞邰、周雪客②兩家書甚富,而恨不能盡抄耳。
今寄歸李伯紀③《梁溪集》九本,可向曹親翁處借福建刻本一對,無者方錄出,亦可省些工夫。
又晁說之④《嵩丘集》七本,書到即為分寫校對,速将原本寄來還之。
兩家極珍惜,我私發歸者,當體貼此意,勿遲誤、勿污損也。
黃家有《楊鐵崖集》⑤,比吾家本子多數倍,吾欲查對抄全,可揀出寄來。
刻本二本,又宋景濂⑥鈔本二本,共四本,在娘房床後斑竹書桌上。
宋鈔本有木匣,可将刻本并置其中。
俞邰索我家書目看,便中寫來,并發出,明人集亦錄上。
渠尤要者,經學及史料雜家也。
趙東山汸⑦《春秋集傳》,吾家有否?此間有之,無則當抄歸。
┃今譯┃ 二十八日寄的信,請到新墅的船帶回家,到了沒?此地的北方客人陸續有到了的,要等全場的會墨都出來了方才可以買書。
而金陵、姑蘇附近地方買的人也很多,氣氛非常熱鬧。
我最為快意的事情是,得見了黃俞邰、周雪客兩家的藏書非常豐富,而遺憾的是不能都抄下來。
現在寄回李伯紀《梁溪集》九本,可以向曹親翁處借福建刻本校對一次,缺的篇目方才抄錄出來,也可以省些工夫。
還有,晁說之《嵩丘集》共七本,書到了就馬上分工抄寫、校對,盡快将原本寄來歸還人家。
這兩家對藏書都極為珍惜,我是私自寄回家的,你們應當體會我的意思,不要遲延耽誤,不要弄髒破損。
黃家有《楊鐵崖集》,比咱們家的版本文字多出幾倍,我想查對後将之抄全,可以挑出寄來。
刻本兩本,還有宋景濂鈔本兩本,共四本,在你娘房床後那張斑竹書桌上。
宋鈔本是用木匣子裝的,可以将刻本一起放在裡面。
俞邰要看我家的書目,方便時抄寫下來,一起寄出,明人文集也抄錄上去。
而在他看來尤其重要的,就是經學以及史料、雜家類的著作。
趙汸(号東山)的《春秋集傳》,家裡有沒有?這邊有此書,家裡如果沒有我就抄回來。
┃簡注┃ ①會墨:從科舉考試的會試試卷中選錄出來,給考生用作示範的八股文文集。
②黃俞邰:黃虞稷,字俞邰,号楮園,福建晉江人。
明清之際著名的藏書家,著有《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等。
周雪客:周在浚,字雪客,周亮工之子,河南祥符(今屬開封)人。
清初著名藏書家,著有《雲煙過眼錄》二十卷等。
③李伯紀:即李綱,北宋末年的抗金名臣,著有《梁溪集》等。
④晁說之:字以道、伯以,号景迂生,山東巨野人。
宋代詩人、學者。
《嵩丘集》也即《嵩山文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