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寒漿驅暑熱,梅湯常憶信遠齋

關燈
南疆佚史》,記載的是明季金陵閩粵瑣聞遺事,他找了三四年現在才買到手,心裡一高興,立刻拉我到信遠齋去喝酸梅湯。

    他坐在東邊,正對着窗外西影壁牆上“信遠齋記”四個大字。

    他問我北平的店鋪,在店名之下再一個“記”字的還很少見,馮老如此寫,必有他的說詞。

     信遠齋每年夏季,我至少去個十趟八趟,雖然經常看到那塊磨磚鬥方,他這一問,可把我考住了。

    請教他們櫃上人,據他們二掌櫃的崔世安說,最初他們也沒留意,有一天前清末一科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聯袂到琉璃廠買書,信步進來喝酸梅湯,把這個“信遠齋記”問題問櫃上,他們誰也回答不出來。

    陳師曾、王夢白、李苦禅也曾提出這個問題來問。

    後來掌櫃的親自問過馮公度,馮的答複是江宇澄(朝宗)曾經問過他這個“記”字的含義,其實其中毫無什麼深文奧意,隻不過在商言商,讓人猜不透有什麼玄虛,無非給信遠齋多拉點生意而已。

    您想,從琉璃廠東門到西門,整條街除了賣文房四寶,就是線裝古籍,要不就是古董字畫,來這一帶溜達的,不是文人墨客,就是專門研究版本、搜求文玩的達官貴人。

    這些人都是喜歡咬文嚼字的,看見這塊似通非通的怪招牌,能不進來追根究底、問個一清二楚嗎?馮老說完哈哈大笑,說凡是好鑽牛犄角的,都讓他給騙了。

    想不到此老還真懂得廣告學呢! 在北平做什麼買賣都要供祖師爺,信遠齋等于是專賣酸梅湯的,究竟供哪位神聖呢?有一次我到後院如廁,在他們櫃房裡有桌面大小一方朱漆髹金的懸龛,五供後面供着一面萬歲牌,信遠齋不是前清什麼地方官署,供萬歲牌幹什麼?誰知萬歲牌是兩面刻字,後面刻的是“朱天大帝”,那一位又是何方神聖呢?當然不便問人家櫃上,在偶然機會請教北平通金受申,他說:“酸梅湯在元末明初叫‘烏梅湯’,明太祖在未投郭子興為部将時,曾經販賣過烏梅。

    江淮大旱,瘟疫流行,他曾經用烏梅泡水救過不少煩渴病患。

    後來賣酸梅湯的奉朱洪武為祖師,是其源有自的。

    因康熙雍正時期,反清複明的志士,仍然此起彼伏,官府搜查很嚴,所以賣酸梅湯的捏造了一個朱天大帝奉為祖師,這跟北平太陽宮名為供奉太陽星君,其實供的是明莊烈帝的情形是一樣的。

    ”聽了這段話之後,才知道其中還有這麼一段來龍去脈呢。

     一九七六年我在高雄看見一家中藥店、一家南貨店都在門口架上冰櫃賣酸梅湯,你誇熟水衛生,我稱冰鎮可靠,一看就知兩家是對上了。

    我在南貨店喝酸梅湯,老闆氣呼呼地跟我說,隔壁藥鋪賣酸梅湯,簡直撈過界了。

    我把信遠齋這段故事告訴他,他才恍然大悟,從此各賣各的酸梅湯,也不彼此怒目相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