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珍味蘇州無錫船菜

關燈
玉玲珑家庭是太湖邊上的漁戶,所以她選蝦、抽腸、剪須都特别拿手。

    無錫聚豐園以炝活蝦出名,而玉玲珑的雪炝水晶蝦,能蓋過聚豐園。

    因為船菜用料少,所以選蝦特别精細。

    她把水晶蝦的須尾撓腳通通剪掉,抽去沙腸,用麻油、醬油、胡椒粉、蔥末兒,把蝦浸潤一下,用碗扣上,等掀開時再拌上高綿白糖,所以叫雪炝水晶蝦,比炝活蝦掀開碗蓋兒活蝦滿台蹦跳的吃法要入味多了。

     玉晚香的拿手菜是蟹粉魚唇。

    無錫梁溪有一種螃蟹,肥而堅實,腳爪是白色的,當地人稱之為玉爪蟹;剔出蟹肉,跟魚唇合煮,腴潤鮮美,比魚翅猶為醇厚。

     脆鳝、肉骨頭,都是聞名全國的無錫菜,玉彩霞對這兩樣小菜都很拿手。

    玉彩霞說:“無錫最講究粗鳗細鳝,鳗魚是越大肉越嫩,鳝魚要選手指粗細的,魚肉才有甘滑細潤的滋味。

    鳝魚要先在水裡煮一滾,然後撈出來剔除腸骨,這樣煮過的鳝魚,魚血不緻流失,對于貧血的人最為滋補。

    把鳝魚切成段,用老酒、醬油、冰糖末煨個十多分鐘。

    入油鍋大火猛炸,炸成一條一條脆脆的鳝魚絲拿來下酒。

    ”南馔珍味可算一絕。

     坐滬甯快車,或是京浦通車,凡是在無錫停靠,月台上有小販叫賣肉骨頭的,每回帶點回家下酒,滋味也還不錯。

    玉彩霞做的肉骨頭,比小販賣的,不但高明而且味道不同。

    她說,做肉骨頭要選肉嫩的肋骨切成大骨塊,一般賣肉骨頭的為了顔色泛紅漂亮,同時賣不完可以多放兩天,大都用硝腌上一半天。

    她做隻用醬油、酒、冰糖末、八角、茴香泡上一個對時,然後放到老鹵裡,把鍋蓋兒蓋嚴,先用大火,後用文火慢慢炖。

    因為船菜上的肉骨頭,都是現做現吃,必須糜爛入味才能臑澆滑美,所以用不着加硝了。

     玉靈芝是蘇州蕩口真正的吳娃,原本是蘇州船娘做齋菜能手。

    我們一行李駿孫、榴孫、竺孫三兄弟,都是從小茹素的,萬茂之特地找她來做幾樣齋菜讓李氏兄弟嘗嘗。

    她一人做了四菜一湯。

    四菜我隻嘗了素鵝、臭幹子兩樣。

    素鵝是用濕豆腐皮裹上香菜、胡蘿蔔、筍絲、冬菇、木耳炸過再熏,色呈金黃,吃到嘴裡别具馨逸。

    此菜端上桌來一掃而光,比葷菜更受歡迎,大家公認真的鵝肉絕無如此清隽甘醇。

    另一道是臭幹子。

    蕪湖臭幹子本已馳名南北,而合肥李相府所做的臭幹子是赫赫有名,給他們李家人吃臭幹子,豈不是孔夫子門前賣三字經嗎?誰知玉靈芝的臭幹子,另具柔香,不輸合肥李府所制。

    做臭幹子的老鹵,有用苋菜根的,也有用毛筍片的。

    把苋菜梗子切成三寸多長,用溫水泡起來,泡上十多天,自然衆香發越,再泡白豆幹,吃時放上冬菇、冬菜、榨菜上鍋大蒸。

    惡者菜上掩鼻,嗜之者認為上食珍味,那就是見仁見智,所嗜各有不同了。

     久聽人說無錫船菜太甜,我們吃的幾樣,絕無過甜感覺。

    前幾天香港來人說萬、周兩位與李氏已歸道山,怅望人琴,恍如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