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珍味蘇州無錫船菜

關燈
民國十六七年,旅居滬堧,在山景園吃了一次無錫菜,感覺齑羹鲔脍,色清味甜,自成馨逸。

    同座友人又盛誇無錫雕蚶镂蛤,備極鮮美,于是動了逛逛鼋頭渚,嘗嘗味壓江南的船菜的念頭。

    談到吃船菜,上海太平銀行經理萬茂之、周滌垠兩位表兄弟,都是識途老馬,而且門檻特精。

    我們一行六人,乘滬甯特快,到了無錫先下榻滿庭芳大旅社,準備第二天遊太湖,吃船菜。

     當年先慈在蘇州到七紫山靈岩進香禮佛,是包一隻三艙兩篷、竹簾錦幄的大船,一開船就是川流不息的各樣甜鹹素點,下午燒完香回程,船家在日落西山的時候,如果不是吃長齋的香客,他們就開始開席了,清缥紫鱗,奇味雜錯,無不精美。

    這一桌菜,有個名堂叫“開齋席”,不但口味各異,而且花色繁多,一直吃到下船,才放箸停杯。

    這一天的花費,當然比蘇州最貴的酒席還要拍雙。

    可是哜啜百品,恣飨竟日,也還算值得。

     我以為無錫船菜,跟蘇州船烹還不是大同小異,實則大相徑庭。

    無錫的船菜,聚集在城外西北角上,北門外往西,是很寬的一條碎石子馬路,路北有一排河房,風棂水檻,浮道相通。

    除了幾家著名的飯館子外,其餘都是廊腰缦回、簾輕幕垂的“長三堂子”,也就是台灣所說綠燈戶。

    這些房子在後半段都有風棂水檻廳,伸延到河面上。

    甚且有些娼家自備畫棟朱簾、钿椅螺榻、備極風華的畫舫。

    這些畫舫不但中庭宏敞,可以擺一桌酒席,還可以放上一張牌桌,大家出入穿行,均無妨礙。

    以前無錫士紳宴客,多是在畫舫上先行竹戰、清唱、遊河,然後才開席飲酒進膳,這樣遊樂,叫“坐燈船”,是早年最豪華高級的享受了。

    這條河道雖非巨流,但是可以直通運河,順流北上,直航平津。

    不過自從京浦通車以來,大家為了經濟省時,都改乘火車,誰都無此雅興了。

     我們此行,一切聽萬茂之提調,雇了一艘汽艇,拖着畫舫在無錫附近的鼋頭渚、太湖玩了半天。

    一路上潭清玄鏡,空水澄鮮,這是江南特有的氣氛,紫塞荒漠的人是無法想象得到的。

    茂之昆季是吃菜坐船行家,他們說坐燈船最好不要吃酒席,今天叫的是哪幾位姑娘,就點她們的拿手菜。

    我雖有貪吃的盛名,可是哪位姑娘會什麼拿手菜,我是山東人吃麥冬——一懂不懂,隻好請茂之、滌垠昆季點菜了。

     無錫船菜,最高明的吃法是不拘樣式,讓姑娘們每人做一兩道自己的拿手菜,哪怕嫣紅做的是糟雞,姹紫做的也是糟雞,但是吃到嘴裡,可能手法差異,風味迥然不同。

    周滌垠說:“早些年‘阿聽娘’調教出來的近十位倌人,每位都是烹調高手,不兩年都被豪商巨富量珠載去,現在應時當令的是‘蘇阿姐’手下的四塊玉,玉玲珑、玉晚香、玉彩霞、玉靈芝。

    今天我們雖然不用整桌席,可都是玉手親調拿手好菜。

    無錫菜向來以甜出名,恐怕各位對過甜的菜肴吃不習慣,所以關照她們,應當放糖的菜盡量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