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雜具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蘋果綠筆洗,最為特殊。
如果是胭脂水的制品,也屬珍品。
其餘如窯變或泥均的制品,也很珍貴。
至于積紅制品,就要看其年代而定價值的高低了。
有一種積紅水盂,口處微陷,乃天然缺口,用以置水匙者也,雍窯居多。
若口斂腹皤者,則康、乾均有之,而底又必平而巨,類似太白尊而無項者。
【譯文】 有一種積紅釉的水盂,口邊稍微下陷,乃是天然的缺口,用以放置水匙的,以雍正官窯為多。
如果是口邊收斂而腹部碩大的制品,則康熙、乾隆朝都有,且底部一定平坦而寬大,類似沒有頸項的太白尊。
遼 耀州窯飛魚形水盂 洗之口邊,辄喜作凸螭形,曆代皆有之,以有款者為貴。
【譯文】 洗的口邊,總是喜歡做成凸螭形狀,曆代都有這種樣式,以有款識的最為名貴。
水中丞又謂之水盅,形狀不一,或方或圓,或高或矮,各随其意匠也。
若作荷花含苞形者,則不免稍欠大方矣。
【譯文】 水中丞又稱作水盅,形狀不一,或方或圓,或高或矮,各自随其意而作。
若為荷花含苞待放形的制品,就不免稍欠大方了。
畫碟有數種,尋常梅花形者,以深而内外俱有花者為貴,多系青花或豆彩也。
至分為各件者,則形式尤夥。
有肖種種物形者,有分每格如高盒者(1),有作荷花瓣九片者,尤以荷花瓣者為輕豔可愛。
【注釋】 (1)高盒:分層分格的盒子,有的呈筒形、長方形或四方形。
【譯文】 畫碟有數種,普通梅花形的以深而裡外都有花紋的為貴,多為青花或豆彩。
至于分成各件者,則形式尤其多樣。
有模仿這種或那種物形的,有分作每格好像高盒的,有作成九片荷花瓣的,尤其以荷花瓣的輕倩豔麗令人喜愛。
文房之品,墨床以堆花及釉裡紅者為佳(1),五彩山水尤有尺幅千裡之勢(2)。
筆架以宜均為雅,若玲珑瓷者,殊稚氣耳。
鎮紙(3),明制尚方,清初亦然。
至乾隆則盤螭凸起,長方瘦削,而花極工細,堆花者亦比比也(4)。
漿合一種(5),亦以乾隆為精。
【注釋】 (1)墨床:文房用具之一。
為在研墨時稍事停歇,墨經磨處濕潤,以供臨時擱置之物。
(2)尺幅千裡: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裡長的景象。
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3)鎮紙:文房用具之一。
用銅、鐵、玉石等制成,用以鎮壓紙張或書籍,此指瓷質者。
(4)比比:謂到處都有或每每有之。
(5)漿合:盛裝液體食品的盒子。
【譯文】 文房用品中,墨床以堆花及釉裡紅的為好,繪有五彩山水尤其具有尺幅千裡的氣勢。
筆架以直均的最為雅緻,若是玲珑瓷則過于稚氣。
鎮紙,明代制品崇尚方形的,清代初年也是如此。
到了乾隆時就有盤螭凸起,長方而瘦削,并且花紋十分精細,堆花也比比皆是。
漿盒一類的,也是以乾隆時所制最為精美。
琢石為屏,尚矣。
亦有以瓷制者,有長方形,有扁方形,有圓形,明制已有之。
清初至末葉,其制尤盛。
乾隆有仿洋畫繪泰西美人者,或作樓台界畫狀,至于山水、人物尤多,不可勝紀。
【譯文】 琢石作為屏風,古時已有。
也有用瓷制作的,有長方形、扁方形、圓形等,明代制品已有。
清代初年到末年,這種制作十分興盛。
乾隆時有模仿洋畫繪西洋美人的,也有作樓台界畫的,至于畫山水、人物的尤多,不能詳細記述。
窯屏有仿珊瑚箋者(1),書“吉祥”金字二,遠視之,幾疑為宣春帖也(2)。
【注釋】 (1)珊瑚箋:如珊瑚紅色的箋紙,上書寫吉祥語句,以示慶賀之意。
(2)宜春帖:古時新春,張貼紅色的小柬,上書吉祥語以示慶賀。
宜,适宜。
帖,小柬。
【譯文】 瓷屏有模仿珊瑚箋的制品,上書“吉祥”兩個金字,遠遠看去、幾乎以為是宜春帖。
筆管亦有瓷制者,明時有錦地穿寶相花、靈芝、八寶、團龍等花(1)。
然筆管用瓷,究嫌笨重,故後葉不甚尚之。
【注釋】 (1)寶相花:又稱“寶仙花”、“寶花花”,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
相傳它是一種寓有“寶”、“仙”之意的裝飾圖案。
一般以牡丹或蓮花為主體,鑲嵌各種其他花葉組成,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圓珠作規則排列,像閃閃發光的寶珠,故名“寶相花”。
【譯文】 筆管也有瓷質的,明代有錦地穿寶相花、靈芝、八寶、團龍等花紋作裝飾。
然而,筆管用瓷畢竟嫌其笨重,所以後世不是很崇尚。
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龜滴(1),由來舊矣。
古者以銅,後世以瓷。
明時有蹲龍、寶象諸狀(2)。
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者,則名曰滴,不名曰盂。
【注釋】 (1)蟾滴:滴水于硯的器具,因作蟾蜍形,故名。
龜滴:滴水于硯的器具,因作烏龜形,故名。
(2)蹲龍:一種作蹲踞之龍形的裝飾物。
寶象:寶貴的象。
古代宮廷多喜飼養大象,視為祥獸。
【譯文】 水滴,象形的制作很古老,蟾滴、龜滴由來已久。
古時用銅制作,後世用瓷制作。
明代時有蹲龍、寶象等形狀。
凡是作成物形而貯水不多的稱作滴,而不稱作盂。
花盆以均窯為最佳,其座謂之盆連,有圓者、有海棠式者、有六角者,近則折足磨邊,亦珍逾拱璧,蓋均之可貴極矣。
均盆與盆連,其底必有數目字,紅紫者單數,青藍者雙數,蓋因盆與座,取其有識别,易于配合,不緻混亂鑿枘故也(1)。
【注釋】 (1)鑿枘:“方鑿圓枘”之省語,比喻兩者不相投合。
【譯文】 花盆以均窯的為最佳,花盆的底座稱作盆連,有圓形的,有海棠式的,有六角形的,近來折足、磨邊的均窯花盆,也珍貴得勝過拱璧,因為均窯之可貴已達到頂點了。
均窯花盆和盆連,底部必定有數目字,紅紫色的為單數,青藍色的為雙數,是因盆與座,為了取其有所識别,容易配合,不緻于混亂錯配才這樣做的。
清 粉彩李白醉酒圖花盆 康熙青花花盆有極巨者,圓與六角均有之,繪松者尤蒼蔚可愛。
乾隆五彩者異常精美,盆座之邊有高至寸者,繪開光各景,尤具奇麗之觀
如果是胭脂水的制品,也屬珍品。
其餘如窯變或泥均的制品,也很珍貴。
至于積紅制品,就要看其年代而定價值的高低了。
有一種積紅水盂,口處微陷,乃天然缺口,用以置水匙者也,雍窯居多。
若口斂腹皤者,則康、乾均有之,而底又必平而巨,類似太白尊而無項者。
【譯文】 有一種積紅釉的水盂,口邊稍微下陷,乃是天然的缺口,用以放置水匙的,以雍正官窯為多。
如果是口邊收斂而腹部碩大的制品,則康熙、乾隆朝都有,且底部一定平坦而寬大,類似沒有頸項的太白尊。
遼 耀州窯飛魚形水盂 洗之口邊,辄喜作凸螭形,曆代皆有之,以有款者為貴。
【譯文】 洗的口邊,總是喜歡做成凸螭形狀,曆代都有這種樣式,以有款識的最為名貴。
水中丞又謂之水盅,形狀不一,或方或圓,或高或矮,各随其意匠也。
若作荷花含苞形者,則不免稍欠大方矣。
【譯文】 水中丞又稱作水盅,形狀不一,或方或圓,或高或矮,各自随其意而作。
若為荷花含苞待放形的制品,就不免稍欠大方了。
畫碟有數種,尋常梅花形者,以深而内外俱有花者為貴,多系青花或豆彩也。
至分為各件者,則形式尤夥。
有肖種種物形者,有分每格如高盒者(1),有作荷花瓣九片者,尤以荷花瓣者為輕豔可愛。
【注釋】 (1)高盒:分層分格的盒子,有的呈筒形、長方形或四方形。
【譯文】 畫碟有數種,普通梅花形的以深而裡外都有花紋的為貴,多為青花或豆彩。
至于分成各件者,則形式尤其多樣。
有模仿這種或那種物形的,有分作每格好像高盒的,有作成九片荷花瓣的,尤其以荷花瓣的輕倩豔麗令人喜愛。
文房之品,墨床以堆花及釉裡紅者為佳(1),五彩山水尤有尺幅千裡之勢(2)。
筆架以宜均為雅,若玲珑瓷者,殊稚氣耳。
鎮紙(3),明制尚方,清初亦然。
至乾隆則盤螭凸起,長方瘦削,而花極工細,堆花者亦比比也(4)。
漿合一種(5),亦以乾隆為精。
【注釋】 (1)墨床:文房用具之一。
為在研墨時稍事停歇,墨經磨處濕潤,以供臨時擱置之物。
(2)尺幅千裡:一尺長的畫幅,畫進了千裡長的景象。
比喻外形雖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3)鎮紙:文房用具之一。
用銅、鐵、玉石等制成,用以鎮壓紙張或書籍,此指瓷質者。
(4)比比:謂到處都有或每每有之。
(5)漿合:盛裝液體食品的盒子。
【譯文】 文房用品中,墨床以堆花及釉裡紅的為好,繪有五彩山水尤其具有尺幅千裡的氣勢。
筆架以直均的最為雅緻,若是玲珑瓷則過于稚氣。
鎮紙,明代制品崇尚方形的,清代初年也是如此。
到了乾隆時就有盤螭凸起,長方而瘦削,并且花紋十分精細,堆花也比比皆是。
漿盒一類的,也是以乾隆時所制最為精美。
琢石為屏,尚矣。
亦有以瓷制者,有長方形,有扁方形,有圓形,明制已有之。
清初至末葉,其制尤盛。
乾隆有仿洋畫繪泰西美人者,或作樓台界畫狀,至于山水、人物尤多,不可勝紀。
【譯文】 琢石作為屏風,古時已有。
也有用瓷制作的,有長方形、扁方形、圓形等,明代制品已有。
清代初年到末年,這種制作十分興盛。
乾隆時有模仿洋畫繪西洋美人的,也有作樓台界畫的,至于畫山水、人物的尤多,不能詳細記述。
窯屏有仿珊瑚箋者(1),書“吉祥”金字二,遠視之,幾疑為宣春帖也(2)。
【注釋】 (1)珊瑚箋:如珊瑚紅色的箋紙,上書寫吉祥語句,以示慶賀之意。
(2)宜春帖:古時新春,張貼紅色的小柬,上書吉祥語以示慶賀。
宜,适宜。
帖,小柬。
【譯文】 瓷屏有模仿珊瑚箋的制品,上書“吉祥”兩個金字,遠遠看去、幾乎以為是宜春帖。
筆管亦有瓷制者,明時有錦地穿寶相花、靈芝、八寶、團龍等花(1)。
然筆管用瓷,究嫌笨重,故後葉不甚尚之。
【注釋】 (1)寶相花:又稱“寶仙花”、“寶花花”,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之一。
相傳它是一種寓有“寶”、“仙”之意的裝飾圖案。
一般以牡丹或蓮花為主體,鑲嵌各種其他花葉組成,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圓珠作規則排列,像閃閃發光的寶珠,故名“寶相花”。
【譯文】 筆管也有瓷質的,明代有錦地穿寶相花、靈芝、八寶、團龍等花紋作裝飾。
然而,筆管用瓷畢竟嫌其笨重,所以後世不是很崇尚。
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龜滴(1),由來舊矣。
古者以銅,後世以瓷。
明時有蹲龍、寶象諸狀(2)。
凡作物形而貯水不多者,則名曰滴,不名曰盂。
【注釋】 (1)蟾滴:滴水于硯的器具,因作蟾蜍形,故名。
龜滴:滴水于硯的器具,因作烏龜形,故名。
(2)蹲龍:一種作蹲踞之龍形的裝飾物。
寶象:寶貴的象。
古代宮廷多喜飼養大象,視為祥獸。
【譯文】 水滴,象形的制作很古老,蟾滴、龜滴由來已久。
古時用銅制作,後世用瓷制作。
明代時有蹲龍、寶象等形狀。
凡是作成物形而貯水不多的稱作滴,而不稱作盂。
花盆以均窯為最佳,其座謂之盆連,有圓者、有海棠式者、有六角者,近則折足磨邊,亦珍逾拱璧,蓋均之可貴極矣。
均盆與盆連,其底必有數目字,紅紫者單數,青藍者雙數,蓋因盆與座,取其有識别,易于配合,不緻混亂鑿枘故也(1)。
【注釋】 (1)鑿枘:“方鑿圓枘”之省語,比喻兩者不相投合。
【譯文】 花盆以均窯的為最佳,花盆的底座稱作盆連,有圓形的,有海棠式的,有六角形的,近來折足、磨邊的均窯花盆,也珍貴得勝過拱璧,因為均窯之可貴已達到頂點了。
均窯花盆和盆連,底部必定有數目字,紅紫色的為單數,青藍色的為雙數,是因盆與座,為了取其有所識别,容易配合,不緻于混亂錯配才這樣做的。
清 粉彩李白醉酒圖花盆 康熙青花花盆有極巨者,圓與六角均有之,繪松者尤蒼蔚可愛。
乾隆五彩者異常精美,盆座之邊有高至寸者,繪開光各景,尤具奇麗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