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杯盤第八

關燈
雕花紋模仿漢代銅夔螭紋的,稱作博古花,挂上釉彩,也非常珍貴。

     正德官窯五彩碗,地為蛋清、淺綠色,極豔極鮮。

    當時發明此色,後竟絕響,猶在秋葵、孔雀之上也(1)。

    中畫盤螭四,口邊、足邊均有花紋,秾華工麗(2),實導康、雍之先軌者矣(3)。

     【注釋】 (1)秋葵、孔雀:指秋葵綠、孔雀綠兩種釉色。

     (2)秾華:濃郁華美。

     (3)先軌:舊有的法度、範例。

     【譯文】 正德官窯五彩碗,胎地是蛋清、淺綠色,十分鮮豔。

    當時發明這種釉色,後來竟然失傳,其美妙猶在秋葵綠、孔雀綠之上。

    碗中畫四條盤螭,口邊、足邊都有花紋,濃郁華美,工緻精麗,實在是後來康熙、雍正制法的先導。

     清 粉彩十八羅漢圖碗 宣德小杯,有仰鐘式,有馬鈴式,有雞心式,皆寶石紅也。

    又有釉裡紅小杯,想釉裡紅即發明于是時。

    若淡紅珠斑者,即朱紅之變化者也。

     【譯文】 宣德小杯有仰鐘式,有馬鈴式,有雞心式,都是寶石紅。

    又有釉裡紅小杯,想必釉裡紅就發明在此時。

    如果是淡紅珠斑的,就是朱紅變化的結果。

     明瓷五彩,宣、成已臻美麗,宣德有“輕羅小扇撲流螢”茶盞,成化有“高燒銀燭照紅妝”酒杯(1),皆詩句入瓷之初祖。

    若成化之“周茂叔愛蓮”、“梅妻鶴子”、“青女秋千”等杯(2),皆開康、雍之先軌,視畫折枝、八吉祥、西番蓮等,尤遠勝矣。

     【注釋】 (1)高燒銀燭照紅妝:宋蘇轼《海棠詩》:“隻愁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本此化出。

     (2)梅妻鶴子:謂極愛梅、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事本宋代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

    青女秋千:青女蕩秋千。

    青女,神話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譯文】 明代瓷器中的五彩,在宣德、成化年間已達到非常精美的地步了。

    宣德時有“輕羅小扇撲流螢”茶盞,成化時有“高燒銀燭照紅妝”酒杯,均為詩句入瓷的創始者。

    其他如成化時的“周茂叔愛蓮”、“梅妻鶴子”、“青女秋千”等杯子,都開創了康熙、雍正時瓷器繪畫的先河。

    比起畫折枝花、八吉祥、西番蓮等紋樣要遠遠超過。

     素三彩之盤碗,以嘉靖海馬為最殊尤(1),中繪一團龍,旁列衆獸七八,所謂“衆獸朝龍”者也。

    衆獸中固有海馬,亦有海馬居中者。

    大者獸多,小者獸少,統名海馬,便俗稱耳。

    綠波翻湧,梅蕊粉披,兼畫小八寶(2),康熙所仿,已非恒品,而況于嘉靖也耶! 【注釋】 (1)海馬:傳說中的一種怪獸,狀如常馬而添雙翼。

     (2)小八寶:小形的八寶。

    八寶,藏傳佛教的八種寶器。

    又稱“八瑞相”、“八吉祥”,依次為寶瓶、寶蓋、雙魚、蓮花、右旋螺、吉祥結、尊勝幢、法輪。

     【譯文】 素三彩的盤、碗,以嘉靖海馬為最好,其中心繪一團龍,旁邊列衆獸七八個,即所謂的“衆獸朝龍”。

    衆獸中原有海馬,也有海馬居當中的。

    大件的獸多,小件的獸少,統稱作“海馬”,便于世俗稱呼罷了。

    綠波翻湧,梅蕊紛披,并且繪有小八寶,康熙時仿品已經不是普通物了,何況嘉靖年間的啊! 近來,宋、元盤、碗出土頗多,尋常汝、哥、龍泉暨平陽、澤、潞各項雜窯(1),無甚特色者,不甚難得,人亦輕視之,聲價不及康、乾之大也。

    試就特别者約紀之。

     【注釋】 (1)澤:澤州,古州名。

    今山西晉城。

    潞:潞州,古州名,今山西長治。

     【譯文】 近來宋代、元代的盤、碗出土很多,一般的汝窯、哥窯、龍泉窯以及平陽窯、澤州窯、潞州窯等各項雜窯,沒有什麼特色的,不太難得,人們也比較輕視,聲價不如康熙、乾隆年間制品高。

    僅就有特色的瓷器記其大略。

     一為黑定、紫定兩碗。

    粉定雖屬難得,然仿者最多,人縱不能得見真定,亦知定之規模,無不白質者居多也。

    紫定已不易一見,黑者更絕無僅有矣。

     【譯文】 一是黑定、紫定兩碗。

    粉定雖屬難得,然而仿制的最多,人們即使不能見到真的定瓷,也知道它的規模,無不以白色質地為多。

    紫定已經難得一見,黑定更是絕無僅有了。

     一為宋官窯之牙色薄碗。

    開片形狀頗似郎窯,而釉汁之薄,胎質之輕,則殆同冰片,所謂如冰如雪者,今見之矣。

     【譯文】 一是宋代官窯牙色薄碗。

    開片形狀很像郎窯,而釉汁之薄,胎質之輕,就幾乎與冰片相仿,所謂的如冰如雪之品,現在見到了。

     一為哥窯加彩碗。

    彩釉濃厚,色澤深古,決非真坯假彩之物(1),可以考見宋代彩色之一斑焉。

     【注釋】 (1)真坯假彩:仿制古陶瓷的一種作僞方法。

    即在真的古陶瓷胚胎上施以新彩,求以假亂真。

     【譯文】 一是哥窯加彩碗。

    釉彩渾厚,色澤深古,決不是真坯假彩的器物,可以據知宋代彩色的一些情況。

     一為紫蝠元瓷碗。

    元瓷貴紫,貴成物形,固矣。

    此器成蝠七、八隻,各有姿态而不流于穿鑿,迥非矯揉造作者比。

    以視但成一、二尾魚形者,抑遠勝也。

     【譯文】 一是紫蝠元瓷碗。

    元代瓷器以紫色為貴,以物形完整為貴,确實如此。

    這隻碗所繪完整蝙蝠有七八隻,姿态各異而又不流于牽強附會,完全不是矯揉造作者所能相比。

    與那僅有一二尾魚形的比較看來,還是好得太多了。

     一為暗花元瓷碗。

    元瓷暗花者絕少,此器暗花精細,底有“樞府”二字款,确非宋、非明,而為奇渥溫朝之官窯(1),則物希為貴矣。

     【注釋】 (1)奇渥溫:也作“乞顔”,指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一族蒙古人的總姓氏。

    這裡用指元朝。

     【譯文】 一是暗花元瓷碗。

    元代瓷器有暗花的極少,此器物暗花精細,底部有“樞府”二字款識,的确不是宋代、明代的,而是元朝的官窯制品,就是物以稀為貴了。

     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