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成自題六十韻

關燈
州)人。

     (11)非墨:《墨子》有《非命》篇,反對天定人事的觀念。

     (12)談玄: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學術風氣。

    名士們以《老子》、《莊子》、《周易》“三玄”為其基本内容,摒棄世務,專談玄理。

    踞觚:倚着竈角。

    語本《南華逸編》:“仲尼讀《春秋》,老聃踞竈觚而聽。

    ” (13)潘嶽賦:即潘嶽(247—300)《笙賦》。

    潘嶽,字安仁。

    荥陽中牟(今河南中牟)人。

    晉代大詩人。

     (14)子京圖:即項元汴《瓷器圖說》。

    子京,即項元汴(1525—1590),号墨林。

    嘉興(今浙江嘉興)人。

    明代大收藏家、畫家。

     (15)璿題:玉飾的椽頭。

    璿,同“璇”,美玉。

    點朱:或指釉彩的朱砂點。

     (16)挈瓶:汲水用的小瓶,比喻知識淺薄。

     (17)扪籥(yuè):寓言故事,有個生來就眼睛瞎的人,不知道太陽的樣子。

    有人告訴他太陽光像蠟燭,他摸了摸蠟燭,後來摸到籥,也以為是太陽。

    見蘇轼《日喻》。

    後比喻認識片面,不得要領。

    扪,按,摸。

    籥,古代管樂器,樣子像笛。

     (18)寂園叟:真名陳浏(1863—1929),清江浦(今江蘇南京)人,著有《陶雅》一書。

     (19)日下:指北京。

    古代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地為“日下”。

     (20)内史墓:清《日下舊聞考》卷六十一引《遼禦史大夫李内貞墓志》:“葬于京東燕下鄉海王村。

    ”李内貞(898—978),字吉美,妫汭(今山西永濟)人。

    後唐莊宗時舉秀才,後歸遼,遼景宗時官至檢校司空兼禦史大夫。

     (21)绀珠:即《事物绀珠》,四十一卷,明黃一正撰。

    一正,字定父。

    揚州(今江蘇揚州)人。

     (22)懷瑜:成語“懷瑾握瑜”的略語,指有高貴的品德和非凡的才能。

    瑾、瑜,美玉,比喻美德。

     (23)嵇康(223—262):字叔夜,晉谯郡铚(今安徽宿縣)人。

    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崇尚老莊,好談性理之說。

    能詩善文,精于音律。

    著有《嵇中散集》等。

     (24)陸羽(733—804):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東岡子,又号茶山禦史。

    唐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茶經》,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25)北夢:即唐孫光憲(?—968)所著《北夢瑣言》,共二十卷。

    孫光憲,字孟文,自号葆光子。

    陵州貴坪(今四川仁壽)人。

     (26)西凫:疑為清王星(1831—1859)所著《西凫殘草》。

    王星,本名于邁,又名章,字平子,改字孟調,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27)談薮:書名。

    北宋龐元英撰。

    一卷。

    内容記述轶聞瑣事,不乏怪異,其中《兀術》為鬼話。

    龐元英,字懋賢,單州(今山東成武)人。

     (28)說郛:小說集名,一百卷,元陶宗儀(1321—1407)所編纂。

    陶宗儀,字九成,号南村。

    台州黃岩(今浙江黃岩)人。

    另著有《南村詩集》等。

     (29)文長物:即明文震亨(1585—1645)所撰《長物志》。

    十二卷。

    内容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

    文震亨,字啟美,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另著有《金門集》、《文生小草》。

     (30)褚堅瓠:即清初褚人獲(1625—1682)所著《堅瓠集》。

    其主要内容是記述能人異事。

    褚人獲,字稼軒,又字學稼,号石農。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另著《讀史随筆》、《退佳瑣錄》等。

     (31)淹雅:淵博而高雅。

    歐九:即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因排行第九,故稱。

    吉安永豐(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

     (32)繼儒:即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麋公。

    明華亭(今上海松江)人。

    著有《陳眉公全集》、《妮古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