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泡菜壇子

關燈
古人說:“美食不如美器。”所謂美器并不一定說是餐具古樸雅馴,同時還有配合烹調技術,若用某些器皿,才能入味。例如揚鎮著名劖肉(現在大家都叫它“獅子頭”了),必定要用砂缽子炭基來煨才能滑嫩夠味。要吃真正四川泡菜必定要有泡菜壇子,才能泡出标準的四川泡菜來。

    舍下雖然世居北方,先曾祖、先祖都曾遊宦雲貴四川。西南人嗜食麻辣,猶如北人多喜蔥蒜,二者同有殺菌辟瘴功用,兼能刺激食欲。先世遊宦南北,全家老少,習慣成自然,辣椒乃成餐桌上每飯必不可少的作料,泡菜更是宜飯宜粥的小菜。四川泡菜固然出名,泡菜壇子雖然是粗陶制品,可是别處燒的就不對勁——現在莺歌窯戶也有燒好的壇子出售,甚至有人拿樣子去訂燒,可是燒出來的制品愣是不對勁。

    廣東也有泡菜是糖醋泡的,配燒臘吃,外省人叫它泡菜,廣東人叫它“酸果”,其實跟四川泡菜完全兩碼子事。正統四川泡菜,使用材料不多,花椒、鹽、高粱酒、姜片、紅辣椒、冰糖數塊,連同所選用蔬菜洗淨,用布把水分吸幹,一并投入泡菜壇子裡。不可有一點油星水分,否則泡不幾天,面上起一層白沫子,一壇子泡菜就報銷了。泡菜所用蔬菜以包心菜、黃瓜、莴筍為大宗,泡菜高手可放些象牙白蘿蔔、水紅小蘿蔔,弄不好蘿蔔容易臭湯。放幾枚水紅蘿蔔,所有白色蔬菜都能帶上些微粉紅顔色,非常美麗。北平出産一種甘露菜,一圈一圈長得像寶塔,銀條菜好像白色嫩蘆筍,都是嫩脆爽口的菜蔬,再配上幾隻嫩姜芽、胡蘿蔔、嫩扁豆,就色香皆備,百味俱臻啦。

    腌泡菜的壇沿兒,一定要深淺合度,壇子上的蓋碗要嚴密合縫不能走氣,天天要看看壇沿兒裡的水分深淺,一看水分不足就要加水。另外夾泡菜的專用長筷子,不能沾水沾油。泡菜放在陰涼透風地方,如果疏忽一點兒就會變質。浸泡時間剛開始泡為五至七天,以後泡時間就可以縮短,此外夏天溫度高,冬天溫度低,浸泡上應随時加以調整。菜泡得入口後,調味品可以随時增加。我家老幼都嗜食泡菜,幾乎天天都有泡菜上桌,靠南牆走廊一排都是四川帶回來的泡菜壇子,壇子各有不同時鮮菜蔬,壇子用得越久,泡出來的泡菜越醇厚。

    台灣皮以書女士生前,對于泡菜有幾句名言:“吃四川泡菜,要帶點欣賞的心情,慢慢地嚼,細細地品,才能從舌根上感覺到其味,妙趣無窮。”這真是知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