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漢代的政治思想
關燈
小
中
大
今模仿外國所以不能成功,甚至反有弊病,即由于此。
漢儒的崇拜古人,就和現在的崇拜外國一樣,不論什麼事,隻要儒家的書上說古代是如此的,就以為是好的,而不管所謂古代者其情形與現代合不合,這正和現代有些人,隻要是外國的總是好的,而不管其和中國社會的情形合不合一樣——此等人不論其所崇拜的是什麼東西,總之皆成為偶像了。
要打倒偶像,這種偶像,就是該首先打倒的。
泥塑木雕的倒還在其次。
不察名實,自然不達時宜——就是不知道現在該怎樣,不知道現在該怎樣,自然可以信口開河——是古非今了。
法家也有法家的毛病,便是董仲舒所謂誅名而不責實,——誅名而不責實,其實也還是不察名實。
——然而真正的法家,的确不是如此。
漢朝雖号稱崇儒,其實在政治上,有許多卓絕的法家。
而我所要力勸大家讀的,尤其是《漢書》的《黃霸傳》。
現在且不避文繁,節錄其辭如下: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
以豪傑役使,徙雲陵。
霸少學律令,喜為吏。
……霸為人明察内敏,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禦衆。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軍霍光秉政,大臣争權,上官桀等與燕王謀作亂,光既誅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繇是俗吏尚嚴酷以為能,而霸獨用寬和為名。
會宣帝即位,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
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決疑獄,庭中稱平。
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庭中,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诏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系獄當死。
霸因從勝受《尚書》獄中。
……上擢霸為揚州刺史。
……為颍川太守。
……時上垂意于治,數下恩澤诏書,吏不奉宣。
……霸為選擇良吏,分部宣布诏令。
……使郵亭鄉官皆畜雞豚,以贍鳏寡貧窮者。
然後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于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财,種樹畜養,去食谷馬。
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
吏民見者,語次尋繹,問它陰伏,以相參考。
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
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
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适見之,霸與語道此。
後日吏還谒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
吏大驚,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毫厘不敢有所隐。
鳏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豬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
其識事聰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鹹稱神明。
奸人去入它郡,盜賊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後誅罰,務在成就全安。
……霸以外寬内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
……歸颍川太守官。
……治如其前。
前後八年,郡中愈治。
是時鳳皇神爵數集郡國,颍川尤多。
天子……下诏稱揚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鄉化,孝子弟弟貞婦順孫,日以衆多,田者讓畔,道不拾遺,養視鳏寡,贍助貧窮,獄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鄉于教化,興于行誼……代邴吉為丞相……京兆尹張敞舍鹖雀飛集丞相府,霸以為神雀,議欲以聞。
敞奏霸曰:竊見丞相請與中二千石博士雜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為民興利除害,成大化,條其對,有耕者讓畔,男女異路,道不拾遺,及舉孝子弟弟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舉而不知其人數者次之,不為條教者在後叩頭謝。
丞相雖口不言,而心欲其為之也。
長吏守丞對時,臣敞舍有鹖雀飛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見者數百人。
邊吏多知鹖雀者,問之,皆陽不知。
丞相圖議上奏曰:臣聞上計長吏守丞以興化條,皇天報下神雀。
後知從臣敞舍來,乃止。
郡國吏竊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神怪也。
昔汲黯為淮陽守,辭去之官,謂大行李息曰:禦史大夫張湯懷詐阿意,以傾朝廷,公不早白,與俱受戮矣。
息畏湯,終不敢言。
後湯誅敗,上聞黯與息語,乃抵息罪而秩黯諸侯相,取其思谒忠也。
臣敞非敢毀丞相也,誠恐群臣莫白,而長吏守丞畏丞相指,歸舍法令,各為私教,務相增加,澆淳散樸,并行僞貌,有名亡實,傾搖解怠,甚者為妖。
假令京師先行讓畔異路,道不拾遺,其實亡益廉貪貞淫之行,而以僞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諸侯先行之,僞聲轶于京師,非細事也。
漢家承敝通變,造起律令,即以勸善禁奸,條貫詳備,不可複加。
宜令貴臣明饬長吏守丞
漢儒的崇拜古人,就和現在的崇拜外國一樣,不論什麼事,隻要儒家的書上說古代是如此的,就以為是好的,而不管所謂古代者其情形與現代合不合,這正和現代有些人,隻要是外國的總是好的,而不管其和中國社會的情形合不合一樣——此等人不論其所崇拜的是什麼東西,總之皆成為偶像了。
要打倒偶像,這種偶像,就是該首先打倒的。
泥塑木雕的倒還在其次。
不察名實,自然不達時宜——就是不知道現在該怎樣,不知道現在該怎樣,自然可以信口開河——是古非今了。
法家也有法家的毛病,便是董仲舒所謂誅名而不責實,——誅名而不責實,其實也還是不察名實。
——然而真正的法家,的确不是如此。
漢朝雖号稱崇儒,其實在政治上,有許多卓絕的法家。
而我所要力勸大家讀的,尤其是《漢書》的《黃霸傳》。
現在且不避文繁,節錄其辭如下: 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
以豪傑役使,徙雲陵。
霸少學律令,喜為吏。
……霸為人明察内敏,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禦衆。
……自武帝末,用法深。
昭帝立,幼,大将軍霍光秉政,大臣争權,上官桀等與燕王謀作亂,光既誅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繇是俗吏尚嚴酷以為能,而霸獨用寬和為名。
會宣帝即位,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
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數決疑獄,庭中稱平。
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庭中,知長信少府夏侯勝非議诏書大不敬,霸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系獄當死。
霸因從勝受《尚書》獄中。
……上擢霸為揚州刺史。
……為颍川太守。
……時上垂意于治,數下恩澤诏書,吏不奉宣。
……霸為選擇良吏,分部宣布诏令。
……使郵亭鄉官皆畜雞豚,以贍鳏寡貧窮者。
然後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于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财,種樹畜養,去食谷馬。
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
吏民見者,語次尋繹,問它陰伏,以相參考。
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
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
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适見之,霸與語道此。
後日吏還谒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
吏大驚,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毫厘不敢有所隐。
鳏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部書言,霸具為區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豬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
其識事聰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鹹稱神明。
奸人去入它郡,盜賊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後誅罰,務在成就全安。
……霸以外寬内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征守京兆尹。
……歸颍川太守官。
……治如其前。
前後八年,郡中愈治。
是時鳳皇神爵數集郡國,颍川尤多。
天子……下诏稱揚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鄉化,孝子弟弟貞婦順孫,日以衆多,田者讓畔,道不拾遺,養視鳏寡,贍助貧窮,獄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鄉于教化,興于行誼……代邴吉為丞相……京兆尹張敞舍鹖雀飛集丞相府,霸以為神雀,議欲以聞。
敞奏霸曰:竊見丞相請與中二千石博士雜問郡國上計長吏守丞,為民興利除害,成大化,條其對,有耕者讓畔,男女異路,道不拾遺,及舉孝子弟弟貞婦者為一輩,先上殿,舉而不知其人數者次之,不為條教者在後叩頭謝。
丞相雖口不言,而心欲其為之也。
長吏守丞對時,臣敞舍有鹖雀飛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見者數百人。
邊吏多知鹖雀者,問之,皆陽不知。
丞相圖議上奏曰:臣聞上計長吏守丞以興化條,皇天報下神雀。
後知從臣敞舍來,乃止。
郡國吏竊笑丞相仁厚有知略,微信神怪也。
昔汲黯為淮陽守,辭去之官,謂大行李息曰:禦史大夫張湯懷詐阿意,以傾朝廷,公不早白,與俱受戮矣。
息畏湯,終不敢言。
後湯誅敗,上聞黯與息語,乃抵息罪而秩黯諸侯相,取其思谒忠也。
臣敞非敢毀丞相也,誠恐群臣莫白,而長吏守丞畏丞相指,歸舍法令,各為私教,務相增加,澆淳散樸,并行僞貌,有名亡實,傾搖解怠,甚者為妖。
假令京師先行讓畔異路,道不拾遺,其實亡益廉貪貞淫之行,而以僞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諸侯先行之,僞聲轶于京師,非細事也。
漢家承敝通變,造起律令,即以勸善禁奸,條貫詳備,不可複加。
宜令貴臣明饬長吏守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