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響

關燈
我們的科學的态度。

    這種科學的态度,造成我們腳踏實地的人生觀。

    從前史學未發達的時代,人們隻是在過去的紀錄裡去找曆史,以為曆史隻是過去的事迹。

    現代的史學告我們以有生命的曆史不是這些過去的紀錄。

    有生命的曆史,實是一個亘過去、現在、未來的全人類的生活。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線貫下來的。

    這一線貫下來的時間裡的曆史的人生,是一趟過的,是一直向前進的,不容我們徘徊審顧的。

    曆史的進路,縱然有時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狀的運動,但此亦是循環着前進的,上升的,不是循環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環着逆返的、退落的,這樣子給我們以一個進步的世界觀。

    我們既認定世界是進步的,曆史是進步的,我們在此進步的世界中、曆史中,即不應該悲觀,不應該拜古,隻應該歡天喜地的在這隻容一趟過的大路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們的光明,将來有我們的黃金世界。

    這是現代史學給我們的樂天努進的人生觀。

    舊曆史觀認曆史是神造的,是天命的,天生聖人則世運昌明,天降鞠兇則喪亂無已。

    本着這種史觀所編的曆史,全把那皇帝王公侯伯世爵這等特權階級放在神權保護之下,使一般人民對于所遭的喪亂,所受的艱難,是暴虐,是篡竊,是焚殺,是淫掠,不但不能反抗,抑且不敢怨恨,“臣罪當誅,天王明聖”,無論其所受的痛苦,慘酷到如何地步,亦隻能感恩,隻能頌德,隻能發出“昊天不吊”的哀訴,“我生不辰”的悲吟而已。

    在這種曆史中,所能找出來的,隻是些上帝,皇天,聖人,王者,決找不到我們的自己。

    這種曆史全把人們的個性,消泯于麻木不仁的狀态中,隻有老老實實的聽人宰割而已。

    新曆史觀及本着新曆史觀編成的曆史則不然,他教吾人以社會生活的動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天亶”、“天縱”的聖哲,乃在社會的生存的本身。

    一個智識的發見,技術的發明,乃至把是等發見發明緻之于實用,都是像我們一樣的社會上的人人勞作的結果。

    這種生活技術的進步,變動了社會的全生活,改進了曆史的階段。

    這種曆史觀,導引我們在曆史中發見了我們的世界,發見了我們的自己,使我們自覺我們自己的權威,知道過去的曆史,就是我們這樣的人人共同造出來的,現在乃至将來的曆史,亦還是如此。

    即吾人浏覽史乘,讀到英雄豪傑為國家為民族舍身效命以為犧牲的地方,亦能認識出來這一班所謂英雄所謂豪傑的人物,并非有與常人有何殊異,隻是他們感覺到這社會的要求敏銳些,想要滿足這社會的要求的情緒熱烈些,所以挺身而起為社會獻身,在曆史上留下可歌可哭的悲劇、壯劇。

    我們後世讀史者不覺對之感奮興起,自然而然的發生一種敬仰心,引起“有為者亦若是”的情緒,願為社會先驅的決心亦于是乎油然而起了。

    這是由史學的研究引出來的舜人亦人感奮興起的情緒。

    自然,随着史學研究的利益,亦有些弊害影響到我們心性上的。

    例如治史學的人,臨事遇物,常好遲疑審顧,且往往為瑣屑末節所拘,不能達觀其大者遠者,這不能不說是随着史學研究發生的弊害。

    但若稍窺哲學的門徑,此等弊害,均能以哲學的通識達觀藥之,稍一注意,即能避免。

    吾信曆史中有我們的人生,有我們的世界,有我們的自己,吾故以此小冊為曆史學作宣傳,煽揚吾人對于曆史學研究的興趣,亦便是煽揚吾人向曆史中尋找人生、尋找世界、尋找自己的興趣。

     *** [1].《史學要論》由商務印書館1924年5月出版發行,署名李守常。

    系該館出版發行的《百科小叢書》第5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