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響

關燈
凡是一種學問,或是一種知識,必于人生有用,才是真的學問,真的知識;否則不能說他是學問,或是知識。

    曆史學是研究人類生活及其産物的文化的學問,自然與人生有密切的關系;史學既能成為一種學問,一種知識,自然亦要于人生有用才是。

    依我看來,現代史學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響很大。

    第一,史學能陶煉吾人于科學的态度。

    所謂科學的态度,有二要點:一為尊疑,一為重據。

    史學家即以此二者為可寶貴的信條。

    凡遇一種材料,必要懷疑他,批評他,選擇他,找他的确實的證據;有了确實的證據,然後對于此等事實方能置信;根據這确有證據的事實所編成的紀錄,所說明的理法,才算比較的近于真理,比較的可信。

    凡學都所以求真,而曆史為尤然。

    這種求真的态度,薰陶漸漬,深入于人的心性,則可造成一種認真的習性,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實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則功業可就。

    史學的影響于人生态度,其力有若此者。

    因此有一班學者,遂謂史學的研究日趨嚴重,是人類的精神漸即老成的征兆。

    在智力的少年時期,世界于他們是新奇的,是足以炫奪心目的,使他們不易起熱烈的研究世界的過去的興味。

    生活于他們是一個冒險,世界于他們是一個探險的所在,他們不很注意人間曾經作過的事物,卻注意到那些将來人類所可作的事物。

    為的是奮興他們,曆史似應作成一個傳奇小說的樣子,以燃燒他們的想象;無須作成一個哲學的樣子,以啟悟他們的明慧。

    這樣的奮往向前歡迎将來的少年精神,誠足以令人活躍,令人飛騰,然若隻管活躍,隻管飛騰,而不留心所據的場所,是否實地;則其将來的企圖,都為空筆,都為夢想。

    本求邁遠騰高,結局反困蹶于空虛的境界,而不能于實地進行一步。

    而在有訓練與覺醒的老成的精神則不然,他們很知道世界給與吾人以機會的俄頃,必有些限制潛伏于此機會之下以與之俱。

    這些限制,吾人必須了喻,有時且必須屈服。

    所以他們很熱心的去研究過去,解喻人生,以期獲得一種哲學的明慧,去照澈人生經過的道路,以同情于人類所曾作過的事而緻合理的生活于可能的境界。

    史學的研究,即所以擴大他們對于過去的同情,促進他們的合理的生活的。

    研究曆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個時代正在生長成熟、正在尋求聰明而且感奮的對于人生的大觀的征兆。

    這種智力的老成,并于奮勇冒險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進,一樣可以尋出一種新世界,供他們冒險的試驗。

    立在過去的世界上,尋出來的新世界,是真的,實的,腳踏實地可以達到的;那夢想将來所見的新世界,是虛的,假的,隻有在“烏托邦”、“無何有之鄉”裡可以描寫的。

    過去一段的曆史,恰如“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築起來的一座高樓,裡邊一層一層的陳列着我們人類累代相傳下來的家珍國寶。

    這一座高樓,隻有生長成熟踏踐實地的健足,才能拾級而升,把凡所經過的層級、所陳的珍寶,一覽無遺;然後上臨絕頂,登樓四望,無限的将來的遠景,不盡的人生的大觀,才能比較的眺望清楚。

    在這種光景中,可以認識出來人生前進的大路。

    我們登這過去的崇樓登的愈高,愈能把未來人生的光景及其道路,認識的愈清。

    無限的未來世界,隻有在過去的崇樓頂上,才能看得清楚;無限的過去的崇樓,隻有老成練達踏實奮進的健足,才能登得上去。

    一切過去,都是供我們利用的材料。

    我們的将來,是我們憑借過去的材料、現在的勞作創造出來的。

    這是現代史學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