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史學在科學中的位置
關燈
小
中
大
史學、哲學、文學,可稱為三姊妹的學問,關系極為密切。
溯其原始,三者皆起于古代的神話傳說,漸進而流别各殊,然其間終有互相疏通的自然傾向,大有朝宗歸一的趨勢。
進化的程序,大抵由渾之畫,由簡之繁;學問的分科别部以為研究,亦是學術進化的必然的結果,于是學者各分疆域,于自己所研究的範域内,專其力以精其業。
顧其流弊所趨則于“專”、“精”之義做到十分,而于“貫通”之義,幾付之阙如。
學者于此,類皆疆域自守,老死不相往來,以遂其專一的責業,深造的工夫,殆無博征廣涉的餘暇。
即就史、哲、文三者而論,其關系如茲其接近,而欲通其界域,以成相輔相益的關系,猶非易事,況于其他! 文、哲、史三者并舉,始自倍根(FrancisBacon)。
倍根以西曆一五六○年一月二十二日生于倫敦TheStrand街約克館(YorkHouse)。
所著《學術的發展》(AduancementofLearning)(此書的詳名為TheTwoBooksofFrancisBacon,oftheProficienceandAduancementofLearning,DevineandHumane),實以一六○五年秋出版。
其時倍根年四十六歲。
彼于此書,博觀學問的全體,詳述當時學問的現狀,更論今後尚要于如何的方面益進而為研究。
厥後倍根晚年,更以是書為基礎,加以補訂,于一六二三年複以臘丁文公之當世,即DedignitateetaugmentisScientiarum(OftheDignityandAdvancementofLearning)是。
倍根曾把全體學問,分為史學、哲學及詩,鼎足而三。
其說即見于上述的二書中。
以其前後二書比較對勘,所論不無異同,缺于彼而見于此者有之。
今據其臘丁文本,倍根認依心的能力類别學問為最良的方法,而先分之為曆史Historia(History)、詩Poesis(Poesy)、哲學Philosophia(Philosophy)三者。
其意蓋謂心靈有三種能力:一曰記憶Memoria(Memory),二曰想象Phantasia(Imagination),三曰理性Ratio(Reason);而以曆史為關于記憶者,詩為關于想象者,哲學為關于理性者。
彼可分曆史為二類:一為自然史HistoriaNaturalis(NaturalHistory),一為人事史HistoriaCivilis(CivilHistory);此外如宗教史HistoriaEcclesiastica(EcclesiasticalHistory)、文學史HistoriaLiteraria(LiteraryHistory),倍根則悉納之于人事史中。
倍根視文學史極為重要,以為尚未曾有。
他說無文學史,則世界的曆史将無特能表現其精神與生命者,正如Polyphemus(Cyclopes島的首長出何美兒Homer詩)的像沒有眼睛一樣。
故彼以文學史宜作,而嘗論其研究編纂的方法。
顧倍根之所謂文學史,非今世所雲的文學史,乃為一種學藝史。
從倍根的說,則哲學宜分為三部分:其一關于神明Numen(theDeity),其二關于自然Natura(Nature),其三關于人Homo;此外尚須有一為此等部門的本源的普遍的學問謂之PhilosophiaPrima。
PhilosophiaPrima者,即第一根源的哲學。
倍根之所謂詩,似非韻文的意味,乃指某一種類的文學,即想象假作而叙事者。
又其所謂Philosophia者,從通例亦譯為哲學,實則譯作“窮理”,較為穩當。
“DeAugmentis”,在西洋思想史上為特可注意的一種;而史、哲、詩的鼎立論,亦于歐洲學問分類法的曆史上特别的顯著。
随着時代的遷移,思想亦生變化。
學問發達的程度,既代有不同,從而關于學問的分類,各種學科的位置,自生新的見解。
史、哲、詩的三分法,不足以适應當代學問的分類,則有孔德、斯賓塞諸子,起而别創新分類法,以求适應當代學問所達到的程度。
即專就曆史與哲學而論,今人解此二者,與倍根不同;古時用哲學一語,義頗含括,今則限制謹嚴,不容泛假,普通所謂科學者,則另外認其存在了。
曆史一辭,偶有用于關乎自然事物者,即今亦非全無;然在今日,通例一言曆史,人即認為專關于人事;且以曆史為關于記憶者,哲學為關于
溯其原始,三者皆起于古代的神話傳說,漸進而流别各殊,然其間終有互相疏通的自然傾向,大有朝宗歸一的趨勢。
進化的程序,大抵由渾之畫,由簡之繁;學問的分科别部以為研究,亦是學術進化的必然的結果,于是學者各分疆域,于自己所研究的範域内,專其力以精其業。
顧其流弊所趨則于“專”、“精”之義做到十分,而于“貫通”之義,幾付之阙如。
學者于此,類皆疆域自守,老死不相往來,以遂其專一的責業,深造的工夫,殆無博征廣涉的餘暇。
即就史、哲、文三者而論,其關系如茲其接近,而欲通其界域,以成相輔相益的關系,猶非易事,況于其他! 文、哲、史三者并舉,始自倍根(FrancisBacon)。
倍根以西曆一五六○年一月二十二日生于倫敦TheStrand街約克館(YorkHouse)。
所著《學術的發展》(AduancementofLearning)(此書的詳名為TheTwoBooksofFrancisBacon,oftheProficienceandAduancementofLearning,DevineandHumane),實以一六○五年秋出版。
其時倍根年四十六歲。
彼于此書,博觀學問的全體,詳述當時學問的現狀,更論今後尚要于如何的方面益進而為研究。
厥後倍根晚年,更以是書為基礎,加以補訂,于一六二三年複以臘丁文公之當世,即DedignitateetaugmentisScientiarum(OftheDignityandAdvancementofLearning)是。
倍根曾把全體學問,分為史學、哲學及詩,鼎足而三。
其說即見于上述的二書中。
以其前後二書比較對勘,所論不無異同,缺于彼而見于此者有之。
今據其臘丁文本,倍根認依心的能力類别學問為最良的方法,而先分之為曆史Historia(History)、詩Poesis(Poesy)、哲學Philosophia(Philosophy)三者。
其意蓋謂心靈有三種能力:一曰記憶Memoria(Memory),二曰想象Phantasia(Imagination),三曰理性Ratio(Reason);而以曆史為關于記憶者,詩為關于想象者,哲學為關于理性者。
彼可分曆史為二類:一為自然史HistoriaNaturalis(NaturalHistory),一為人事史HistoriaCivilis(CivilHistory);此外如宗教史HistoriaEcclesiastica(EcclesiasticalHistory)、文學史HistoriaLiteraria(LiteraryHistory),倍根則悉納之于人事史中。
倍根視文學史極為重要,以為尚未曾有。
他說無文學史,則世界的曆史将無特能表現其精神與生命者,正如Polyphemus(Cyclopes島的首長出何美兒Homer詩)的像沒有眼睛一樣。
故彼以文學史宜作,而嘗論其研究編纂的方法。
顧倍根之所謂文學史,非今世所雲的文學史,乃為一種學藝史。
從倍根的說,則哲學宜分為三部分:其一關于神明Numen(theDeity),其二關于自然Natura(Nature),其三關于人Homo;此外尚須有一為此等部門的本源的普遍的學問謂之PhilosophiaPrima。
PhilosophiaPrima者,即第一根源的哲學。
倍根之所謂詩,似非韻文的意味,乃指某一種類的文學,即想象假作而叙事者。
又其所謂Philosophia者,從通例亦譯為哲學,實則譯作“窮理”,較為穩當。
“DeAugmentis”,在西洋思想史上為特可注意的一種;而史、哲、詩的鼎立論,亦于歐洲學問分類法的曆史上特别的顯著。
随着時代的遷移,思想亦生變化。
學問發達的程度,既代有不同,從而關于學問的分類,各種學科的位置,自生新的見解。
史、哲、詩的三分法,不足以适應當代學問的分類,則有孔德、斯賓塞諸子,起而别創新分類法,以求适應當代學問所達到的程度。
即專就曆史與哲學而論,今人解此二者,與倍根不同;古時用哲學一語,義頗含括,今則限制謹嚴,不容泛假,普通所謂科學者,則另外認其存在了。
曆史一辭,偶有用于關乎自然事物者,即今亦非全無;然在今日,通例一言曆史,人即認為專關于人事;且以曆史為關于記憶者,哲學為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