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什麼是曆史學
關燈
小
中
大
的理法,惟俟史家去發見他,确定他了。
況且依概括的推論以明一般的理法,較之就個個特殊情形一一讨究其湊合而動的種種原因,其事或尚較易。
就個個特殊現實的情境,充分的與以解釋與說明,史學亦既冒種種困難而為之;今于超乎随着個個事例而起的複雜錯綜的關系以外,而就全般考其大體以為理解,論者乃視此比較容易的事為不可能,甯非異事?且我們所謂一般的理法,自指存于人事經曆的理法而言,非謂于個個特殊事例,常以同一普遍的形态反複表現。
在現實個個特殊的時會,種種事情紛纭纏繞,交感互應,實足以妨礙一般的理法以其單純的形态以為表現。
以是之故,此理法常僅被認為一定的傾向。
此一定的傾向,有時而為反對的勢力所消阻。
雖然,此理法的普遍的存在,固毫不容疑,不過在人事關系錯綜複雜之中,不易考察罷了。
依上所述,我們知道史學的目的,不僅在考證特殊史實,同時更宜為一般的理論的研究;于專以記述論究特殊史實的記述曆史以外,尚有讨論一般的性質、理法的曆史理論,亦不可不成立。
曆史理論與記述曆史,都是一樣要緊。
史學家固宜努力以求記述曆史的整理,同時亦不可不努力于曆史理論的研求。
而今觀于實際,則治史學者,類多緻其全力于記述曆史的整理,而于一般史實理論的研究,似尚置之度外;即偶有緻力于此者,其成功亦甚微小,以緻曆史科學尚未充分發展至于成形。
固然,關于考證個個史實的研究,雖在今日,仍不可忽視;因為曆史的事實,總是在發展中,進步中,沒有一個曆史是完成的。
一個紀錄的本身,可以始終于一定的範圍作一結束,而其所紀錄的史實,則常須随着人們的新智識,新發見,加以改正;所以記述曆史,亦要不斷的改作才是。
今日關于考證個個史實的研究,雖然有顯著的進步;然就大體上看,猶有極重要的事實遺剩下來,未能充分的以為讨究者,尚不在少;人們所最欲确知而不得其證據者,尚不在少;以是知學者對此之努力,仍不可一日懈。
且個個事實的考證,實為一般理論的研究必要的材料。
必個個事實的考察,比較的充分施行;而後關于普遍的理法的發見,始能比較的明确。
有确實基礎的一般理論,必于特殊事實的研究有充分的準備始能構成。
于個個事實的研究多尚未能作到比較的充分的今日,而望曆史理論的系統完全成立,實在是很難。
故在今日,于一般理論必要的準備未成的時候,不能認有确實基礎的一般理論完全構成。
科學不是能一朝一夕之間即能完成他的系統的。
曆史科學的系統,其完成亦須經相當的歲月,亦須賴多數學者奮勉的努力。
有志于曆史理論的研究者,宜先立關于其結構的大體計畫,定自己所當研究的範圍,由與記述史家不同的立腳點,自選材料,自查事實。
曆史理論家欲圖曆史理論的構成,必須抱着為構成曆史理論的準備的目的,自己另下一番工夫去作特殊事實的研究。
這樣子研究的結果,才能作曆史理論的基礎。
同時又須采用生物學、考古學、心理學、社會學及人文科學等所研究的結果,更以征驗于記述曆史,曆史理論的研究,方能作到好處。
今日一般所作的關于特殊事實的研究,乃是專為整理記述曆史而下的工夫,合于此目的者便去研究,否者則不蒙顧及。
于為整理記述曆史毫無必要的事實,容或于構成曆史理論非常的要緊;而且同一的事實,在理論史家看來,其觀察法與記述曆史家不同,必須立在他的特别立腳點以新方法為新研究,方于自己的企圖有所裨益。
然則為整理普遍記述曆史所要确定的個個事實,即悉為充分的調查與确定,以供之于理論史家,那樣的材料,亦于理論史家無直接的效用。
所以理論史家為自己的企圖的便利起見,不能不自己下手去作特殊事實的研究;或于記述史家所未顧及的事實加以考證,或于記述史家所曾考證的事實,更依自己的立腳點用新方法以為考察;當自辟蹊徑,不當依賴他人;這樣的研究下去,曆史理論即曆史科學,終有完全成立的一日。
曆史理論實為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直接的基礎,故史學的成立,于人生修養上很有關系。
即于記述曆史的研究,亦能示之以軌律,俾得有所準繩,其裨益亦非淺鮮。
真摯的史學者,幸共奮勉以肩負此責任!
況且依概括的推論以明一般的理法,較之就個個特殊情形一一讨究其湊合而動的種種原因,其事或尚較易。
就個個特殊現實的情境,充分的與以解釋與說明,史學亦既冒種種困難而為之;今于超乎随着個個事例而起的複雜錯綜的關系以外,而就全般考其大體以為理解,論者乃視此比較容易的事為不可能,甯非異事?且我們所謂一般的理法,自指存于人事經曆的理法而言,非謂于個個特殊事例,常以同一普遍的形态反複表現。
在現實個個特殊的時會,種種事情紛纭纏繞,交感互應,實足以妨礙一般的理法以其單純的形态以為表現。
以是之故,此理法常僅被認為一定的傾向。
此一定的傾向,有時而為反對的勢力所消阻。
雖然,此理法的普遍的存在,固毫不容疑,不過在人事關系錯綜複雜之中,不易考察罷了。
依上所述,我們知道史學的目的,不僅在考證特殊史實,同時更宜為一般的理論的研究;于專以記述論究特殊史實的記述曆史以外,尚有讨論一般的性質、理法的曆史理論,亦不可不成立。
曆史理論與記述曆史,都是一樣要緊。
史學家固宜努力以求記述曆史的整理,同時亦不可不努力于曆史理論的研求。
而今觀于實際,則治史學者,類多緻其全力于記述曆史的整理,而于一般史實理論的研究,似尚置之度外;即偶有緻力于此者,其成功亦甚微小,以緻曆史科學尚未充分發展至于成形。
固然,關于考證個個史實的研究,雖在今日,仍不可忽視;因為曆史的事實,總是在發展中,進步中,沒有一個曆史是完成的。
一個紀錄的本身,可以始終于一定的範圍作一結束,而其所紀錄的史實,則常須随着人們的新智識,新發見,加以改正;所以記述曆史,亦要不斷的改作才是。
今日關于考證個個史實的研究,雖然有顯著的進步;然就大體上看,猶有極重要的事實遺剩下來,未能充分的以為讨究者,尚不在少;人們所最欲确知而不得其證據者,尚不在少;以是知學者對此之努力,仍不可一日懈。
且個個事實的考證,實為一般理論的研究必要的材料。
必個個事實的考察,比較的充分施行;而後關于普遍的理法的發見,始能比較的明确。
有确實基礎的一般理論,必于特殊事實的研究有充分的準備始能構成。
于個個事實的研究多尚未能作到比較的充分的今日,而望曆史理論的系統完全成立,實在是很難。
故在今日,于一般理論必要的準備未成的時候,不能認有确實基礎的一般理論完全構成。
科學不是能一朝一夕之間即能完成他的系統的。
曆史科學的系統,其完成亦須經相當的歲月,亦須賴多數學者奮勉的努力。
有志于曆史理論的研究者,宜先立關于其結構的大體計畫,定自己所當研究的範圍,由與記述史家不同的立腳點,自選材料,自查事實。
曆史理論家欲圖曆史理論的構成,必須抱着為構成曆史理論的準備的目的,自己另下一番工夫去作特殊事實的研究。
這樣子研究的結果,才能作曆史理論的基礎。
同時又須采用生物學、考古學、心理學、社會學及人文科學等所研究的結果,更以征驗于記述曆史,曆史理論的研究,方能作到好處。
今日一般所作的關于特殊事實的研究,乃是專為整理記述曆史而下的工夫,合于此目的者便去研究,否者則不蒙顧及。
于為整理記述曆史毫無必要的事實,容或于構成曆史理論非常的要緊;而且同一的事實,在理論史家看來,其觀察法與記述曆史家不同,必須立在他的特别立腳點以新方法為新研究,方于自己的企圖有所裨益。
然則為整理普遍記述曆史所要确定的個個事實,即悉為充分的調查與确定,以供之于理論史家,那樣的材料,亦于理論史家無直接的效用。
所以理論史家為自己的企圖的便利起見,不能不自己下手去作特殊事實的研究;或于記述史家所未顧及的事實加以考證,或于記述史家所曾考證的事實,更依自己的立腳點用新方法以為考察;當自辟蹊徑,不當依賴他人;這樣的研究下去,曆史理論即曆史科學,終有完全成立的一日。
曆史理論實為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直接的基礎,故史學的成立,于人生修養上很有關系。
即于記述曆史的研究,亦能示之以軌律,俾得有所準繩,其裨益亦非淺鮮。
真摯的史學者,幸共奮勉以肩負此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