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篇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島;而用潛艇、驅逐艦及輕巡洋艦以遊弋海洋,封鎖日本艦隊之運輸與交通;而戰鬥艦則避不交綏。
”日本伊藤正德亦言:美如以海軍與日相角太平洋,必不以主力艦隊,而出二策:一曰分散分擊戰;所謂分散分擊戰者,蓋不以主力為決戰,而以分隊為遊擊,分散敵之兵力以不得集中,相機狙襲而逐一殲滅之;所殲滅者,不必敵主力之一部也;苟敵之軍艦,狙襲而日以少;即我之海軍,相形而日以強。
白奈特提以此而創制空軍巡洋艦。
空軍巡洋艦者,有六寸口徑炮八門,有飛機二十四架,而後有甲闆,以為機之起飛與降落,回翔綽有餘地;蓋以巡洋艦而兼有航空母艦之用者也;有八千噸至一萬噸之排水量,速力三十五節,續航力一萬二千浬,航程遠而駛進速,可以偵察,可以狙襲,亦可以遠航而單獨作戰,美人稱之曰攻勢母艦群;而以其敏于應戰,亦可稱之為海上閃電部隊。
蓋為分散分擊戰之理想艦型,而知美國海戰之必出乎此也。
其次為封鎖戰。
美人嘗坦白而言曰:“以美國一國,可以擊敗日本;然而日本一國,則不能封鎖美國。
”前說固失之誇;而後說則餘日人不能不承!何者?太平、大西兩洋,浩渺無際,而美人夾兩大洋以立國,縱以英、日兩國之連合艦隊,亦不能全面封鎖;縱能封鎖,而以美之地大物博,閉關可以自給,則封鎖亦有何用!況以日本一國之海軍為封鎖,則大西洋門戶大開,運輸自如;而東南太平洋,力亦有所未逮;此日本一國所以不能封鎖美國也。
然而美國之封鎖日本,則異是矣!日本之所以不如美國者,壤土狹而資源薄,所産者寡,不能自給也。
美如封鎖日本,則可以大隊之潛艇,航行一萬八千浬,狙劫運輸,斷絕給養;而麻六甲海峽、中國海、對馬海峽,皆為封鎖之海面矣。
曰分散分擊,曰封鎖,亦德之海軍所以制英之戰略,而欲收功于消耗者也。
而究其所以匠心經營,而善消耗戰之用者有三,而主力艦不與焉!其一曰空軍巡洋艦。
其一曰潛艇。
而更益之以蚊式魚雷艇。
蚊式魚雷艇之視主力艦,雖若渺小不足道;然能以小制大而出奇制勝!以其有遠伸之航力,追風破浪,在我可用以遠征!以其為神速之駛行,左萦右拂,在敵不易于瞄準!而尤以其艦身小,吃水淺,可以潛入敵人之海口,而不為覺察,不虞擱淺!縱或為敵人所覺察焉;則以其引擎之強有力,艦身之渺小,駛行固速,擺動尤大;不論空中之掃射,陸上之射擊,瞄準皆難,命中不易!人莫之毒而能毒人,裝有重魚雷,以制大型艦之死命而無堅不摧;特以蚊形為标識,喻其小也!然則日人不以小型艦之匠心而忽略大型之主力艦;美人亦豈以主力艦之偉大,而漠視小型艦之運用;此美之所以備戰也!然而日本海軍則何如?日本海軍之不敵美,猶之德之海軍之不足以與英度長挈短也;于是廣制驅逐艦、小型航空母艦、大型潛水艇以為遊擊狙襲之用。
蓋日本海軍欲以稱雄于太平洋者,不在主力艦,在小型艦;先是元世祖之征日本也,常造大艦,出雄師,以占對馬群島,而在九州登陸;方其交綏于海上,元艦大而日艦小,小固不可以敵大,屢以挫敗!然元以艦大而運掉濡遲;而日以艦小而駛轉輕疾,久之所以乘間抵而出奇制勝!此為日人小型艦之原始認識,而應用之于新海軍建設者有二:一為驅逐艦之多與其炮力之強。
一為潛水艇之多與其艇型之大。
方太平洋未開戰以前,日本最傑出之艦型,無過于驅逐艦!日本擁有百數十艘之驅逐艦與二十餘艘之大魚雷艇,雖在魚雷管方面,不及美國,而速力亦少遜;然火力則遠優于美國;蓋日本之驅逐艦,裝有多數之炮位,火力務求迅速,而利用直接統制以使一切炮火同時開放也。
日本海戰體系,在艦隊動作之前,及其後,尤緻力于強烈之魚雷攻襲;日俄之役,嘗以緻勝;殆不欲以主力艦作孤注之擲,而圖以小制大,先消耗敵之主力艦爾!然以魚雷制人,則亦防人之以魚雷制我;所以造艦不重裝甲而重速度,然必力圖艦艘之堅,足以耐魚雷之射襲而無虞也!日本海軍以側向潛艇政策著。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其退休海軍中将和渡聲稱:“日本海軍,不論時代及人事變遷如何,必堅持潛艇政策而不怠!且以華盛頓海約之規定,日本之制造主力艦受限制;何可不以潛艇之優勢,補其不足!”太平洋戰争之未發生,已擁有潛艇七十餘艘;其中二千噸者有二十艘,裝有五·五吋之炮五門,而航距在一萬六千英裡以上,能橫渡太平洋以進擾美領海。
猶以為未足,而有超級運貨潛艇之設計,其數為二十八艘;而海面航速每小時二十四浬,水底航速十浬,載有可以拆卸之飛機兩架,六吋炮四門;能裝大量之貨物以運輸。
傳者言嘗有一艘試航于德,而越過英美之封鎖線,運載德國之飛機及造船專家三百人以返三島雲?又設計一萬五千噸之劫掠巡洋艦二艘,其速力超過德國袖珍艦之德意志号,而裝有十二吋之大炮與二十餘飛機。
方其經營之始,美國海軍專家莫測何用,以為糜費巨而效能小,疑為不可信?不知今日之海戰,與昔日不同。
第一次歐戰之時,有白晝之海戰;而英倫海軍家,無不以夜戰為冒險而出于不得已;且射擊之效力不佳!今則以空軍之發展,而艦隊不能為晝戰!蓋晝戰,則無不有空軍以進行長距離之空中襲擊,而為艦隊之前茅;艦隊,則以避免敵艦俯沖轟炸機及魚雷之襲擊,而不敢駛近敵艦以在我射程之内!惟有伺夜以乘敵不虞,乃能駛近敵艦以發炮射擊。
所以今日之争海權,不複如往古之以大艦隊控制海面為戰争;而聲東擊西,化整為零,不會戰而狙襲,以小勝為大勝,德如此,日、美亦将如此!日本之創制劫掠巡洋艦,猶美之創制空軍巡洋艦,皆原于德之袖珍主力艦而加改良,可以偵察,可以狙襲,亦可以遠征而單獨作戰,以巡洋艦而兼資航空母艦之用者也。
德、義兩國,領海淺狹,而用如此之劫掠巡洋艦,易被搜捕!惟日本在水天相接之太平洋,可以縱橫四出,用此一萬五千噸之劫掠巡洋艦而無虞爾!日本雖不能封鎖美國,而海戰準備之為分隊狙擊,以蕲收功于消耗,而不為殲滅戰;一也。
蘇聯,大陸之國,出海無口,而海軍無用武之地,則亦側重潛艇戰以夾輔陸軍。
一九〇四年,日俄之役,帝俄之海軍殲焉;而潛艇則出沒對馬海峽以狙沉日本之運輸艦,而消耗其人力物力以不得集中用于遼東戰場;蓋對馬海峽之海水極深,潛行不易發見;而水溫亦和,可以不設暖房,尤便于潛艇之寒季也。
上次歐洲大戰,帝俄潛艇之狼号,尤予德國海上運輸以慘烈之沉沒。
及希特勒肆志于蘇,紅色潛艇屢襲德沿海港口;一九四一年冬季,嘗潛航凍結之芬蘭灣冰面下,以至芬蘭灣海岸,狙沉德艦,而潛航以歸焉!德之攻蘇以陸軍,而軍需供應,亦資海運,循挪威海濱以抵芬蘭北端之貝柴摩港口而登陸。
惟紅色潛艇之狙擊有成功,而德人大量用以進攻蘇聯之坦克車、大炮及軍火燃料,無不沉沒海底矣!蘇聯以潛艇狙襲海運,而消耗德之軍資,以不得供應大陸戰場;猶之德人以潛艇狙襲海運,而消耗英美之軍資,以不得開辟歐陸第二戰場。
然則潛艇者,匪惟可以消耗敵人海軍艦隊之主力;抑亦可以消耗敵人陸軍供應之物資;此潛艇戰之又一作用也。
自德人新主力艦俾斯麥号之沉沒也,美記者阿本德著論以謂:“近代空軍發展,大軍艦如無空軍之保護,即無以自存!若駛入敵人陸上空軍根據地之活動範圍以内,尤無不為所摧毀!曆史上大規模之艦隊作戰,将不可再見;而易以零星片段之戰鬥。
惟潛水艇能潛入深海,以避空軍之攻擊,而成遊擊奇襲之功。
”蓋潛水艇之所以有利于海戰之奇襲者,第(一)可以隐而不見。
英國海軍大學教官克雷上校稱:“攻潛水艇之法,研讨之成功極微!而最有效者,為施放水中爆雷;然潛水艇非發射魚雷以襲我艦;我則無法以察識其所在,而予以反擊也!”美國美捷爾将軍亦謂:“潛水艇雖在水上,亦非飛機所能偵伺而得!蓋在今日所有之水陸戰具,未有如潛水艇之不能以飛機發現者也!若深潛入海,則更無法以轟擊矣!”其(次)無所往而不可。
汪洋大海,随地潛伏,而敵人莫測!一九四一年,柔德蘭之海戰,以英國艦隊之強大,而不敢追奔逐北,以殲滅德國艦隊者,則以吉利珂提督虞德國潛水艇之襲擊;而實無之,遂以縱敵也!然潛水艇之于海洋,亦非無往不利!何者?蓋地中海海水澄清,潛水艇雖入水三十呎以下,亦或為飛機所發見!而北海,則以水之混濁,流之急湧;飛機偵伺,驟難發見矣!太平洋水流混濁,波濤洶湧,殆有甚焉;此利于潛水艇之伏航者也。
然以太平洋之水深,而現代潛水艇之潛入深度,自一百呎以進展至六七百呎;但以海水之壓力,尚不能超過七百呎;而潛水艇駛離根據地以後,不能定泊海底以休息也!地中海之深處亦然!而北海作戰之潛水艇,則可以泊于淺水之沙底,悠然自在,以聽音機聽察敵艦之行動,伺其至,而徐起以襲擊焉!至于襲擊之法:阻撓運輸,狙襲商船,以封鎖敵海,斷其接濟;一也。
潛水艇縱橫海底,出沒無常,或襲敵人海岸之漁村商港,或騷擾其偏僻航線,雖不足以制敵死命;而足以疑誤敵人為警備,以牽制其艦艇,東西聲援,罷于奔命;二也。
潛水艇以配屬主力艦,或為前進時搜索敵潛水艇之用;或為作戰時殲襲敵主力艦之用;三也。
單獨潛駛,以狙襲敵人行進或巡邏之艦隊;四也。
潛伏敵人海軍根據地附近,時時加以狙襲;五也。
潛伏敵人海軍根據地,或敵人艦隊之航程附近,伺敵艦之行動以随時通報,如日人潛水艇之潛伏新加坡,而威爾斯基親王号及卻敵号兩主力艦之行動,皆為探知,而以告其空軍來轟炸,六也。
惟驅逐艦搜索潛水艇,而以保護主力艦、運輸艦,不受潛水艇之進攻!然一九四二年,美國輸英之物資,百分之四十為德潛水艇所擊沉;于是英海軍橫跨大西洋以聯成驅逐艦帶,十浬八浬,置一驅逐艦,巡視護航;而德潛水艇之肆暴如故!惟潛水艇亦有其短:潛行速度極低,而耐力亦不高!德潛水艇,在海面航行之時,用内燃引擎以推動,而潛行,則恃蓄電池之電力以發動引擎,而一天半之時間内,隻能走三浬至四浬;倘潛行之速度超越,則蓄電池之電力不給;一也。
潛水艇潛行幾小時以後,而蓄電池之電力以罄;則不能不浮水面以裝電,而亦須幾小時之時間;于時,則轟炸機之最好目标也!潛水艇之潛望鏡,不能瞭望天空;而一架轟炸機,則在幾哩之外,可以見潛水艇之出浮,投以炸彈而使之不及避;二也。
潛水艇如以出浮而中彈,則不能再潛入水底;使其離根據地太遠,則必有沉沒之虞;三也。
英海軍之驅逐艦帶,既不能以戢德潛水艇之暴,于是以美之空軍,輔英之海軍,從天空偵視潛水艇之出沒,而以革新護艦之組織;其組織,以飛機及小型航空母艦為主力,而配合驅逐艦及其他護送船艘,組成護航隊。
當護航時,将艦隊組成輪形,而以所護之運輸艦、軍艦,置于核心,環以小型航空母艦,而以驅逐艦及其他護航艦組成外圍,又分内外兩層,包于航空母艦圈之外側。
其航行也,不時以母艦起飛之飛機,巡邏偵視;而德潛水艇,則以欲避飛機之偵視,而潛入水中,速率銳減,不能追蹤;于是英國之運輸大暢以無虞于德潛水艇,而美國則廣播潛水艇于太平洋以狙襲日海運,消耗日海軍矣!夫以潛水艇之制造,而消耗戰之奇襲,必盛行于海,猶之坦克車之制造,而殲滅戰之奇襲,必盛行于陸。
惟坦克車以速力之猛,而能協同空軍轟炸以為奇襲;潛水艇則以潛形之隐,而務避免空軍轟炸以為奇襲。
陸軍以空軍之轟炸,而以成大會戰之殲滅;海軍則以空軍之轟炸,而以避大會戰之殲滅。
其間勝負得失之故,所貴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訓義)梅堯臣曰:“此言任将之重。
” 基博按:“知兵之将”之“知”何知也?曰:知兵之“貴勝不貴久”也。
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
故曰:“民之司命”,曰“國家安危之主”,蓋反複丁甯而鄭重言之也。
正與上《計篇》起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雲雲,一脈相承,倘但知“勝”之利,而不睹“久”之害,屈力殚貨,鈍兵挫銳,則失于所以為計,而不可謂“知”;民以之死,國以之亡矣。
可不慎其所為“知”哉! 右第四節歸束到“貴勝不貴久”;鄭重以丁甯之。
”日本伊藤正德亦言:美如以海軍與日相角太平洋,必不以主力艦隊,而出二策:一曰分散分擊戰;所謂分散分擊戰者,蓋不以主力為決戰,而以分隊為遊擊,分散敵之兵力以不得集中,相機狙襲而逐一殲滅之;所殲滅者,不必敵主力之一部也;苟敵之軍艦,狙襲而日以少;即我之海軍,相形而日以強。
白奈特提以此而創制空軍巡洋艦。
空軍巡洋艦者,有六寸口徑炮八門,有飛機二十四架,而後有甲闆,以為機之起飛與降落,回翔綽有餘地;蓋以巡洋艦而兼有航空母艦之用者也;有八千噸至一萬噸之排水量,速力三十五節,續航力一萬二千浬,航程遠而駛進速,可以偵察,可以狙襲,亦可以遠航而單獨作戰,美人稱之曰攻勢母艦群;而以其敏于應戰,亦可稱之為海上閃電部隊。
蓋為分散分擊戰之理想艦型,而知美國海戰之必出乎此也。
其次為封鎖戰。
美人嘗坦白而言曰:“以美國一國,可以擊敗日本;然而日本一國,則不能封鎖美國。
”前說固失之誇;而後說則餘日人不能不承!何者?太平、大西兩洋,浩渺無際,而美人夾兩大洋以立國,縱以英、日兩國之連合艦隊,亦不能全面封鎖;縱能封鎖,而以美之地大物博,閉關可以自給,則封鎖亦有何用!況以日本一國之海軍為封鎖,則大西洋門戶大開,運輸自如;而東南太平洋,力亦有所未逮;此日本一國所以不能封鎖美國也。
然而美國之封鎖日本,則異是矣!日本之所以不如美國者,壤土狹而資源薄,所産者寡,不能自給也。
美如封鎖日本,則可以大隊之潛艇,航行一萬八千浬,狙劫運輸,斷絕給養;而麻六甲海峽、中國海、對馬海峽,皆為封鎖之海面矣。
曰分散分擊,曰封鎖,亦德之海軍所以制英之戰略,而欲收功于消耗者也。
而究其所以匠心經營,而善消耗戰之用者有三,而主力艦不與焉!其一曰空軍巡洋艦。
其一曰潛艇。
而更益之以蚊式魚雷艇。
蚊式魚雷艇之視主力艦,雖若渺小不足道;然能以小制大而出奇制勝!以其有遠伸之航力,追風破浪,在我可用以遠征!以其為神速之駛行,左萦右拂,在敵不易于瞄準!而尤以其艦身小,吃水淺,可以潛入敵人之海口,而不為覺察,不虞擱淺!縱或為敵人所覺察焉;則以其引擎之強有力,艦身之渺小,駛行固速,擺動尤大;不論空中之掃射,陸上之射擊,瞄準皆難,命中不易!人莫之毒而能毒人,裝有重魚雷,以制大型艦之死命而無堅不摧;特以蚊形為标識,喻其小也!然則日人不以小型艦之匠心而忽略大型之主力艦;美人亦豈以主力艦之偉大,而漠視小型艦之運用;此美之所以備戰也!然而日本海軍則何如?日本海軍之不敵美,猶之德之海軍之不足以與英度長挈短也;于是廣制驅逐艦、小型航空母艦、大型潛水艇以為遊擊狙襲之用。
蓋日本海軍欲以稱雄于太平洋者,不在主力艦,在小型艦;先是元世祖之征日本也,常造大艦,出雄師,以占對馬群島,而在九州登陸;方其交綏于海上,元艦大而日艦小,小固不可以敵大,屢以挫敗!然元以艦大而運掉濡遲;而日以艦小而駛轉輕疾,久之所以乘間抵而出奇制勝!此為日人小型艦之原始認識,而應用之于新海軍建設者有二:一為驅逐艦之多與其炮力之強。
一為潛水艇之多與其艇型之大。
方太平洋未開戰以前,日本最傑出之艦型,無過于驅逐艦!日本擁有百數十艘之驅逐艦與二十餘艘之大魚雷艇,雖在魚雷管方面,不及美國,而速力亦少遜;然火力則遠優于美國;蓋日本之驅逐艦,裝有多數之炮位,火力務求迅速,而利用直接統制以使一切炮火同時開放也。
日本海戰體系,在艦隊動作之前,及其後,尤緻力于強烈之魚雷攻襲;日俄之役,嘗以緻勝;殆不欲以主力艦作孤注之擲,而圖以小制大,先消耗敵之主力艦爾!然以魚雷制人,則亦防人之以魚雷制我;所以造艦不重裝甲而重速度,然必力圖艦艘之堅,足以耐魚雷之射襲而無虞也!日本海軍以側向潛艇政策著。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其退休海軍中将和渡聲稱:“日本海軍,不論時代及人事變遷如何,必堅持潛艇政策而不怠!且以華盛頓海約之規定,日本之制造主力艦受限制;何可不以潛艇之優勢,補其不足!”太平洋戰争之未發生,已擁有潛艇七十餘艘;其中二千噸者有二十艘,裝有五·五吋之炮五門,而航距在一萬六千英裡以上,能橫渡太平洋以進擾美領海。
猶以為未足,而有超級運貨潛艇之設計,其數為二十八艘;而海面航速每小時二十四浬,水底航速十浬,載有可以拆卸之飛機兩架,六吋炮四門;能裝大量之貨物以運輸。
傳者言嘗有一艘試航于德,而越過英美之封鎖線,運載德國之飛機及造船專家三百人以返三島雲?又設計一萬五千噸之劫掠巡洋艦二艘,其速力超過德國袖珍艦之德意志号,而裝有十二吋之大炮與二十餘飛機。
方其經營之始,美國海軍專家莫測何用,以為糜費巨而效能小,疑為不可信?不知今日之海戰,與昔日不同。
第一次歐戰之時,有白晝之海戰;而英倫海軍家,無不以夜戰為冒險而出于不得已;且射擊之效力不佳!今則以空軍之發展,而艦隊不能為晝戰!蓋晝戰,則無不有空軍以進行長距離之空中襲擊,而為艦隊之前茅;艦隊,則以避免敵艦俯沖轟炸機及魚雷之襲擊,而不敢駛近敵艦以在我射程之内!惟有伺夜以乘敵不虞,乃能駛近敵艦以發炮射擊。
所以今日之争海權,不複如往古之以大艦隊控制海面為戰争;而聲東擊西,化整為零,不會戰而狙襲,以小勝為大勝,德如此,日、美亦将如此!日本之創制劫掠巡洋艦,猶美之創制空軍巡洋艦,皆原于德之袖珍主力艦而加改良,可以偵察,可以狙襲,亦可以遠征而單獨作戰,以巡洋艦而兼資航空母艦之用者也。
德、義兩國,領海淺狹,而用如此之劫掠巡洋艦,易被搜捕!惟日本在水天相接之太平洋,可以縱橫四出,用此一萬五千噸之劫掠巡洋艦而無虞爾!日本雖不能封鎖美國,而海戰準備之為分隊狙擊,以蕲收功于消耗,而不為殲滅戰;一也。
蘇聯,大陸之國,出海無口,而海軍無用武之地,則亦側重潛艇戰以夾輔陸軍。
一九〇四年,日俄之役,帝俄之海軍殲焉;而潛艇則出沒對馬海峽以狙沉日本之運輸艦,而消耗其人力物力以不得集中用于遼東戰場;蓋對馬海峽之海水極深,潛行不易發見;而水溫亦和,可以不設暖房,尤便于潛艇之寒季也。
上次歐洲大戰,帝俄潛艇之狼号,尤予德國海上運輸以慘烈之沉沒。
及希特勒肆志于蘇,紅色潛艇屢襲德沿海港口;一九四一年冬季,嘗潛航凍結之芬蘭灣冰面下,以至芬蘭灣海岸,狙沉德艦,而潛航以歸焉!德之攻蘇以陸軍,而軍需供應,亦資海運,循挪威海濱以抵芬蘭北端之貝柴摩港口而登陸。
惟紅色潛艇之狙擊有成功,而德人大量用以進攻蘇聯之坦克車、大炮及軍火燃料,無不沉沒海底矣!蘇聯以潛艇狙襲海運,而消耗德之軍資,以不得供應大陸戰場;猶之德人以潛艇狙襲海運,而消耗英美之軍資,以不得開辟歐陸第二戰場。
然則潛艇者,匪惟可以消耗敵人海軍艦隊之主力;抑亦可以消耗敵人陸軍供應之物資;此潛艇戰之又一作用也。
自德人新主力艦俾斯麥号之沉沒也,美記者阿本德著論以謂:“近代空軍發展,大軍艦如無空軍之保護,即無以自存!若駛入敵人陸上空軍根據地之活動範圍以内,尤無不為所摧毀!曆史上大規模之艦隊作戰,将不可再見;而易以零星片段之戰鬥。
惟潛水艇能潛入深海,以避空軍之攻擊,而成遊擊奇襲之功。
”蓋潛水艇之所以有利于海戰之奇襲者,第(一)可以隐而不見。
英國海軍大學教官克雷上校稱:“攻潛水艇之法,研讨之成功極微!而最有效者,為施放水中爆雷;然潛水艇非發射魚雷以襲我艦;我則無法以察識其所在,而予以反擊也!”美國美捷爾将軍亦謂:“潛水艇雖在水上,亦非飛機所能偵伺而得!蓋在今日所有之水陸戰具,未有如潛水艇之不能以飛機發現者也!若深潛入海,則更無法以轟擊矣!”其(次)無所往而不可。
汪洋大海,随地潛伏,而敵人莫測!一九四一年,柔德蘭之海戰,以英國艦隊之強大,而不敢追奔逐北,以殲滅德國艦隊者,則以吉利珂提督虞德國潛水艇之襲擊;而實無之,遂以縱敵也!然潛水艇之于海洋,亦非無往不利!何者?蓋地中海海水澄清,潛水艇雖入水三十呎以下,亦或為飛機所發見!而北海,則以水之混濁,流之急湧;飛機偵伺,驟難發見矣!太平洋水流混濁,波濤洶湧,殆有甚焉;此利于潛水艇之伏航者也。
然以太平洋之水深,而現代潛水艇之潛入深度,自一百呎以進展至六七百呎;但以海水之壓力,尚不能超過七百呎;而潛水艇駛離根據地以後,不能定泊海底以休息也!地中海之深處亦然!而北海作戰之潛水艇,則可以泊于淺水之沙底,悠然自在,以聽音機聽察敵艦之行動,伺其至,而徐起以襲擊焉!至于襲擊之法:阻撓運輸,狙襲商船,以封鎖敵海,斷其接濟;一也。
潛水艇縱橫海底,出沒無常,或襲敵人海岸之漁村商港,或騷擾其偏僻航線,雖不足以制敵死命;而足以疑誤敵人為警備,以牽制其艦艇,東西聲援,罷于奔命;二也。
潛水艇以配屬主力艦,或為前進時搜索敵潛水艇之用;或為作戰時殲襲敵主力艦之用;三也。
單獨潛駛,以狙襲敵人行進或巡邏之艦隊;四也。
潛伏敵人海軍根據地附近,時時加以狙襲;五也。
潛伏敵人海軍根據地,或敵人艦隊之航程附近,伺敵艦之行動以随時通報,如日人潛水艇之潛伏新加坡,而威爾斯基親王号及卻敵号兩主力艦之行動,皆為探知,而以告其空軍來轟炸,六也。
惟驅逐艦搜索潛水艇,而以保護主力艦、運輸艦,不受潛水艇之進攻!然一九四二年,美國輸英之物資,百分之四十為德潛水艇所擊沉;于是英海軍橫跨大西洋以聯成驅逐艦帶,十浬八浬,置一驅逐艦,巡視護航;而德潛水艇之肆暴如故!惟潛水艇亦有其短:潛行速度極低,而耐力亦不高!德潛水艇,在海面航行之時,用内燃引擎以推動,而潛行,則恃蓄電池之電力以發動引擎,而一天半之時間内,隻能走三浬至四浬;倘潛行之速度超越,則蓄電池之電力不給;一也。
潛水艇潛行幾小時以後,而蓄電池之電力以罄;則不能不浮水面以裝電,而亦須幾小時之時間;于時,則轟炸機之最好目标也!潛水艇之潛望鏡,不能瞭望天空;而一架轟炸機,則在幾哩之外,可以見潛水艇之出浮,投以炸彈而使之不及避;二也。
潛水艇如以出浮而中彈,則不能再潛入水底;使其離根據地太遠,則必有沉沒之虞;三也。
英海軍之驅逐艦帶,既不能以戢德潛水艇之暴,于是以美之空軍,輔英之海軍,從天空偵視潛水艇之出沒,而以革新護艦之組織;其組織,以飛機及小型航空母艦為主力,而配合驅逐艦及其他護送船艘,組成護航隊。
當護航時,将艦隊組成輪形,而以所護之運輸艦、軍艦,置于核心,環以小型航空母艦,而以驅逐艦及其他護航艦組成外圍,又分内外兩層,包于航空母艦圈之外側。
其航行也,不時以母艦起飛之飛機,巡邏偵視;而德潛水艇,則以欲避飛機之偵視,而潛入水中,速率銳減,不能追蹤;于是英國之運輸大暢以無虞于德潛水艇,而美國則廣播潛水艇于太平洋以狙襲日海運,消耗日海軍矣!夫以潛水艇之制造,而消耗戰之奇襲,必盛行于海,猶之坦克車之制造,而殲滅戰之奇襲,必盛行于陸。
惟坦克車以速力之猛,而能協同空軍轟炸以為奇襲;潛水艇則以潛形之隐,而務避免空軍轟炸以為奇襲。
陸軍以空軍之轟炸,而以成大會戰之殲滅;海軍則以空軍之轟炸,而以避大會戰之殲滅。
其間勝負得失之故,所貴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訓義)梅堯臣曰:“此言任将之重。
” 基博按:“知兵之将”之“知”何知也?曰:知兵之“貴勝不貴久”也。
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
故曰:“民之司命”,曰“國家安危之主”,蓋反複丁甯而鄭重言之也。
正與上《計篇》起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雲雲,一脈相承,倘但知“勝”之利,而不睹“久”之害,屈力殚貨,鈍兵挫銳,則失于所以為計,而不可謂“知”;民以之死,國以之亡矣。
可不慎其所為“知”哉! 右第四節歸束到“貴勝不貴久”;鄭重以丁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