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世

關燈
名物、制度、訓诂、書數,以博為量,以窺隙攻難為功,枝之獵而去其根,細之搜而遺其巨!”(采姚鼐《贈錢獻之序》,見《古文辭類篹》卷十二。

    )風氣所鼓而不知偏之為害;雖有大力莫之敢逆也。

     獨章學誠生當舉世溺于訓诂、音韻、名物、度數之時,謂“君子學以持世,不宜以風氣為輕重”;(《家書》五,見《章氏遺書》卷九《文史通義》外編三。

    )治學蕲于明道,立言必有宗旨。

    言道之不離于事,将以實事求是,砭宋儒之空。

    明經之不外于史,亦以疏通緻遠,救漢學之碎。

    理貴實證,言不離宗,又推其說,施之于一切立言之書,而條其義例,比于子政,辯章舊聞,一人而已!大抵“章氏之學,其缜密繁博,或不逮休甯、高郵諸儒遠甚!即其文事僿蔓,亦不如孔廣森之淵雅,然識足以甄疑似,明正變,提要挈綱,卓然有以見夫經史百家之支與流裔而得大原,則有非休甯、高郵諸儒所能谛言者!蓋休甯、高郵諸儒之學精于核;而章氏之學則善于推。

    休甯、高郵諸儒之學審于析;而章氏之學則密于綜。

    休甯、高郵諸儒所用以為學之術徑,惟章氏能會其通;亦惟章氏能匡其蔽!”(采劉承幹《章氏遺書序》。

    )休甯、高郵諸儒之學既世學者承襲,浸成風會,破壞形體,支離大道,而所以議章氏者且百端。

    君子則以章氏之召世疾也,蓋有五焉;何則? 為休甯、高郵之學者,憑據佐驗,得一孤證,即可間執承學之口,而不必問其全書宗旨之如何;不通,則引申假借以說之;又不通,則錯簡衍文以遷就之。

    為章氏之學,則每立一例,必穿穴群籍,總百氏之所撢,而我乃從而管之。

    故為章氏之學也拙;而為休甯、高郵之學也巧!人情喜巧而惡拙。

    一也。

    為休甯、高郵之學者,勞于目治,逸于心獲,但使有古類書字學書數十種,左右鈎稽,一日可以得三四條。

    為章氏之學,則其立義也探赜甄微;彷徨四顧,有參考數年而始得者;亦有參考數十年而始得者;及其得也,适如人所欲言,則人之視之也亦與常等矣!故為章氏之學也難;而為休甯、高郵之學也易!人情趨易而避難。

    二也。

    為休甯、高郵之學者,嚴絕勦說,故必引據成文;往見時賢解經之書,王伯申說,段茂堂說,開卷燦然;非是則人以為陋;為章氏之學則不然!有栝成文者焉;亦有不必栝成文者焉;同不是,異不非,惟義之與比;放之四海而準,公之四達之衢而人不能竊!故為章氏之學也約,而為休甯、高郵之學也博!人情尚博而鄙約。

    三也。

    為休甯、高郵之學者,意主疏通以求是;解一名,詳一訓,雖繁殺殊科,而其義也,皆有所底。

    為章氏之學,則規矩誠設,其運無乎不在,有略引其端以俟好學深思之自反者,有泛稱廣譬驗之造述而後确者,雖複節目有疏落,援考有舛謬,而正無害其大體。

    故為章氏之學也虛;而為休甯、高郵之學也實!人情畏虛而誇實。

    四也。

    抑又有其可異者!為休甯、高郵之學者,以墨守為宗,再傳而後,疲精許、鄭,至甘以大義微言,拱而讓之宋儒,佞程朱者,喜其不我牴也,則往往援之以自重。

    為章氏之學,則務矯世趨;群言殽列,必尋其原而遂之于大道,雖以舉世所鄙棄之鄭樵,舉世所呰毀之象山、陽明,章氏揚搉所及,亦且時時稱道焉。

    章氏以不黨救黨,而守門戶者以為黨!章氏以不邪治邪,而昧别識者以為衺!故為章氏之學也逆風會;而為休甯、高郵之學也順風會。

    逆則不樂從;而順則人人皆骛之。

    五也。

    雖然,學之為術,有統有宗,必倫必脊;或治其分;或攬其總;雖相迕而實相濟,譬則振裘然;章氏挈其領,而休甯、高郵諸儒則理其氄。

    為章氏之學,而不以休甯、高郵精密征實之術佐之;憑臆膚受,其病且與便詞巧說者相去不能以寸!(采張爾田《章氏遺書序》。

    ) 而為休甯、高郵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全,不該不偏,一曲之士也!倘無章氏以持其後,則判天地之美察。

    古人之全,道術将為天下裂矣!昔者孔子問于子貢曰:“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欤?”對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大抵為休甯、高郵之學者,所謂“多學而識之”者也,而章氏則“一以貫之”者也。

     方當讓清乾嘉之世,休甯、高郵之學既稱極盛,而異議亦起,大要不出三派:其一為桐城派之文學,姚鼐、方東樹其選也。

    其一為浙東派之史學,章氏及邵晉涵其著也。

    其一為常州派之經學,莊存與、劉逢祿其桀也。

    大抵桐城、浙東以宋學為根柢;而常州則以西京張門戶。

    桐城、浙東以大義為導揚,而常州則以微言恣詭誕。

    大義者,君子中庸之道,愚夫可與知能也。

    微言者非常可怪之論,夫子之所罕言也。

    孔子曰:“素隐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常州既以素隐行怪不餍人意。

    桐城複以淺見寡聞诒譏儒林。

    獨章氏疏通知遠,闡揚書教,以起為浙東開山之祖。

    謹為尋其脈絡,條其流别,以著于篇;而為讀章氏書者知人論世之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