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國支持教育的能力
關燈
小
中
大
的方式迅速工業化,因為她幾乎無法希求達到西方工業國已經實現的工業化程度。
而想通過工業化的方式,比如,将中國現有生活水準提高到兩三倍,是可行的。
注232 表65顯示了顧毓瑔博士對中國能源狀況的估計。
每年中國有功電量(activeenerge即能源消耗)總量是49,000,000,000千瓦時,即24,500,000馬力。
在這方面,中國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然而,中國82%的能源是人工能,隻有18%是機械能,而現代财富都是植基于機械能的。
據安立德注233的資料,中國人均隻有0.75台機器,而美國人均卻有25台。
但是,顧博士的估算顯示,中國有豐富的潛在的機械能,大約是93,372,000,000,000千瓦時。
按目前日本的消費比率(人均166千瓦時)計算,這筆潛能儲備可供中國使用1,400年。
這比那些空幻的失敗主義者迄今所相信的情景,有希望得多。
表65顧博士對中國能源狀況的估算一覽表 (單位:千瓦時) 資料來源:顧毓瑔:《原動力之發展與中國的現代化》,《申報月刊》第2卷第7期,1933年7月15日,第87—96頁。
注:1千瓦時=1.5馬力時。
一成年人工時相當于1/10馬力時(過去是1/20馬力時)。
由此可見,中國是一個潛在的富裕國家。
袁世凱在宣誓就任中國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有句話說對了。
他把中國比成一個把财富埋在地下而不停叫窮的富人。
現任實業部部長陳公博在《中國四年實業計劃》中下結論說:中國的弱點不在于貧困,而在于經濟停滞。
我們的财富和寶藏還埋藏在地裡,等待着鎬鍁犁鋤去開發。
如果我們能夠讓我們的資金運轉得再快些,我們的财政資源就會大大豐厚起來。
注234 對中國國民财富和收入的種種估算 對于中國的财富總量,已經有人試圖做過多次估算。
表66列出了不同年份的不同估算。
這些數字差别之大使人困惑,以緻令人難以相信其可靠性。
德國人素有嚴謹的聲譽,德累斯頓銀行對1926年的估算可能公平可靠。
該銀行高級職員曾宣布:“凡屬可能引起實際懷疑的數字,我們一概不予考慮……(那些估計)不少顯示頗大的偏差,而且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内做比較……下列估算顯示,其可靠性是有最佳保證的。
”注235 關于中國的财富,最低的估計是1922年的40,183,000,000元,最高的估計是1929年的200,573,000,000元。
後一估計是多恩做出的。
注236根據這位權威的估算,1929年中國在世界排名第三,擁有當年世界總财富1,401,809,000,000美元的6%;而美國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擁有世界财富的44.8%;英國排名第二,擁有世界财富6.44%(不包括殖民地)。
對中國财富的最近一個估計是1932年5月由中國最大和最老的一家報社《申報》做出的。
106,351,987,446元,是作者認為可用來和其他國家相比較的數字。
在這一總數中,土地占82%;房屋、糧倉和其他建築占5.2%;庫存商品占4%;港口、河流等占2.1%;家具和藝術品占1.6%;家畜等動物占1.6%;金銀貨币條錠占1.4%;鹽産品占1.3%;其他的包括礦産、魚産品、航運、鐵路和其他公衆設施、公司、銀行、圖書館和電廠等隻占0.8%。
注237 中國人均财富和收入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表66、67和68相繼顯示中國與其他國家人均财富和收入的情況: 表66經核正的中國财富估算數額表 資料來源:(1)根據世界大戰前夕高橋的估算。
查爾斯·霍奇斯在其《中國問題的潛在非政治因素》(CharlesHodges,Non-PoliticalFactorsUnderlyingtheChineseProblem)一書中将這個估算換算成美元,參見第6頁,同前所引。
(2)引自《中國年鑒》第1期,該刊引自高橋的《中國的财富》(中文), 第587—588頁。
(3)中國人的估計。
參見《申報年鑒》,第M47頁。
(4)德國人的估計。
參見德累斯頓銀行:《世界的經濟力量》(TheEconomicForceoftheWorld)中的“1913—1914年度國家财富的發展”,第176頁對面表格。
(5)該數字引自日本内閣統計署1929年4月19日出版的《各國的财富》的表格。
李權時先生在1931年8月10日《世界雜志》十周年紀念刊第90頁上發表題為《中央财政十年》的文章時曾引用過。
不過,李先生當時誤以為這個數字是對1929年的估算。
而這個同樣的數據曾出現在日本JiJiYearBook(1933)上,并注明它是對1922年的估算。
(6)L.D.Edie,Economics,PrinciplesandProblems,p.273.這是日本人的估算,已換算成美元。
(7)古爾喬恩(Gourjon)和帕金森(Parkinson)的計算,李權時在注釋(5)所提文中引用過。
(8)R.R.Doane,同上,第35頁。
提示:表中數據下面畫了橫線的是原始數據。
沒有劃橫線的數據,是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公報各年份的數字與美元票面等值重新換算得來的。
表67中國财富估算值與其他國家之比較表 (經核正并重新整理) 資料來源:(1)見表66,注釋(
而想通過工業化的方式,比如,将中國現有生活水準提高到兩三倍,是可行的。
注232 表65顯示了顧毓瑔博士對中國能源狀況的估計。
每年中國有功電量(activeenerge即能源消耗)總量是49,000,000,000千瓦時,即24,500,000馬力。
在這方面,中國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然而,中國82%的能源是人工能,隻有18%是機械能,而現代财富都是植基于機械能的。
據安立德注233的資料,中國人均隻有0.75台機器,而美國人均卻有25台。
但是,顧博士的估算顯示,中國有豐富的潛在的機械能,大約是93,372,000,000,000千瓦時。
按目前日本的消費比率(人均166千瓦時)計算,這筆潛能儲備可供中國使用1,400年。
這比那些空幻的失敗主義者迄今所相信的情景,有希望得多。
表65顧博士對中國能源狀況的估算一覽表 (單位:千瓦時) 資料來源:顧毓瑔:《原動力之發展與中國的現代化》,《申報月刊》第2卷第7期,1933年7月15日,第87—96頁。
注:1千瓦時=1.5馬力時。
一成年人工時相當于1/10馬力時(過去是1/20馬力時)。
由此可見,中國是一個潛在的富裕國家。
袁世凱在宣誓就任中國第一任總統的就職演說中,有句話說對了。
他把中國比成一個把财富埋在地下而不停叫窮的富人。
現任實業部部長陳公博在《中國四年實業計劃》中下結論說:中國的弱點不在于貧困,而在于經濟停滞。
我們的财富和寶藏還埋藏在地裡,等待着鎬鍁犁鋤去開發。
如果我們能夠讓我們的資金運轉得再快些,我們的财政資源就會大大豐厚起來。
注234 對中國國民财富和收入的種種估算 對于中國的财富總量,已經有人試圖做過多次估算。
表66列出了不同年份的不同估算。
這些數字差别之大使人困惑,以緻令人難以相信其可靠性。
德國人素有嚴謹的聲譽,德累斯頓銀行對1926年的估算可能公平可靠。
該銀行高級職員曾宣布:“凡屬可能引起實際懷疑的數字,我們一概不予考慮……(那些估計)不少顯示頗大的偏差,而且隻能在有限的範圍内做比較……下列估算顯示,其可靠性是有最佳保證的。
”注235 關于中國的财富,最低的估計是1922年的40,183,000,000元,最高的估計是1929年的200,573,000,000元。
後一估計是多恩做出的。
注236根據這位權威的估算,1929年中國在世界排名第三,擁有當年世界總财富1,401,809,000,000美元的6%;而美國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擁有世界财富的44.8%;英國排名第二,擁有世界财富6.44%(不包括殖民地)。
對中國财富的最近一個估計是1932年5月由中國最大和最老的一家報社《申報》做出的。
106,351,987,446元,是作者認為可用來和其他國家相比較的數字。
在這一總數中,土地占82%;房屋、糧倉和其他建築占5.2%;庫存商品占4%;港口、河流等占2.1%;家具和藝術品占1.6%;家畜等動物占1.6%;金銀貨币條錠占1.4%;鹽産品占1.3%;其他的包括礦産、魚産品、航運、鐵路和其他公衆設施、公司、銀行、圖書館和電廠等隻占0.8%。
注237 中國人均财富和收入與其他國家的比較 表66、67和68相繼顯示中國與其他國家人均财富和收入的情況: 表66經核正的中國财富估算數額表 資料來源:(1)根據世界大戰前夕高橋的估算。
查爾斯·霍奇斯在其《中國問題的潛在非政治因素》(CharlesHodges,Non-PoliticalFactorsUnderlyingtheChineseProblem)一書中将這個估算換算成美元,參見第6頁,同前所引。
(2)引自《中國年鑒》第1期,該刊引自高橋的《中國的财富》(中文), 第587—588頁。
(3)中國人的估計。
參見《申報年鑒》,第M47頁。
(4)德國人的估計。
參見德累斯頓銀行:《世界的經濟力量》(TheEconomicForceoftheWorld)中的“1913—1914年度國家财富的發展”,第176頁對面表格。
(5)該數字引自日本内閣統計署1929年4月19日出版的《各國的财富》的表格。
李權時先生在1931年8月10日《世界雜志》十周年紀念刊第90頁上發表題為《中央财政十年》的文章時曾引用過。
不過,李先生當時誤以為這個數字是對1929年的估算。
而這個同樣的數據曾出現在日本JiJiYearBook(1933)上,并注明它是對1922年的估算。
(6)L.D.Edie,Economics,PrinciplesandProblems,p.273.這是日本人的估算,已換算成美元。
(7)古爾喬恩(Gourjon)和帕金森(Parkinson)的計算,李權時在注釋(5)所提文中引用過。
(8)R.R.Doane,同上,第35頁。
提示:表中數據下面畫了橫線的是原始數據。
沒有劃橫線的數據,是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公報各年份的數字與美元票面等值重新換算得來的。
表67中國财富估算值與其他國家之比較表 (經核正并重新整理) 資料來源:(1)見表66,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