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經費與政府其他經費的比較
關燈
小
中
大
32年度浙江省教育廳的預算為2,839,238元,而該省其他部門的教育支出合計為847,391元,占正規教育總預算的29.8%。
注95這是可觀的一筆錢。
我們在确定中國政府實際花多少錢用于教育時,應當考慮在内。
中國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與其他國家對比 中央政府 關于其他國家各級政府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很難找到嚴格可比的數據。
國際教育署對62個國家的政府教育預算進行過調查,大部分為1932—1933年度。
注96美國聯邦教育署的阿貝爾博士研究了52個國家中央财政負擔的教育支出比例。
注97其中13個國家或中央政府承擔了整個教育費用的100%,28個國家或中央政府承擔了50%至98%。
自從中國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規定中央政府每年要承擔義務教育方案總費用的45%之後注98,就有理由将中國和那些中央政府承擔整個教育費用的50%或不到50%的國家加以比較了。
像美國、加拿大、德國這樣的國家,其中央政府幾乎已經将教育财政責任全部分派給各州或各省,因而無法與中國做嚴格對比。
這一方面的情況,表35顯示如下: 表35各國教育支出占國家總預算的百分比對照表 資料來源:英國的國家預算數據來自于Stateman’sYearbook,1933。
蘇聯的數據來自于《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概要》,國家計劃委員會,莫斯科,1933年,第291頁,表28。
注:▲阿貝爾,前引書,第6頁。
表35表明,在所選的十個國家預算中,中央政府的教育預算占總預算的百分比,約在土耳其的3.5%到丹麥的20.6%之間。
中位值為9.4%,平均數為10.3%。
而中國在這些國家中排名最低,僅有約2.81%被用于教育。
省級政府 下面比較的,是把教育負擔放在國家、州或省、城市或地方縣區三級層級上進行分配的國家。
因為1930年美國48個州的教育經費總和僅占全國教育經費的16.9%注99,所以美國也被歸入此類國家。
而中國則出台了一項政策,規定省級政府除了其他教育費用外,還必須至少承擔義務教育方案總費用的10%。
注100實際上,根據表15的估計,各省和特别市承擔了全國教育總經費的大約27%。
中國與其他四國相比的情況可見表36。
表36中國省級政府教育支出比重與其他四國對比表 資料來源:1.PaulR.Mort,Op.cit.,p.325. 2.H.G.Moulton,Japan,AnEconomicandFinancialAppraisal,p.583,Table55. 3.内部第12号文。
4.同3。
5.參看表34注釋(6)。
注:(A)指實際支出。
(B)指預算限額。
從表36可以看出,美國48個州平均将預算的28.3%—37.6%投入到教育;日本的數據包括了第二、第三級政府的教育預算,占政府總預算的28.1%—33.9%;普魯士政府預算的18%為教育預算;瑞士各州将預算的20.7%投入了教育。
中國20個省級政府合計投入的教育預算占其總預算的19.15%;分别來看,各省級政府教育預算所占百分比的中位值僅為10.7%,範圍從2.02%到20.5%之間。
特别市政府 表37列出的是中國特别市政府教育投入所占百分比和美國的城市政府之比較。
表37中國特别市教育預算占其總預算之百分比與美國城市比較表 資料來源:(1)數據采自RecentSocialTrendsintheUnitedStates,pp.1324—1326。
(2)美國全國教育協會督導部和研究服務部(DepartmentofSupervisionandResearchService)1933年9月第9号通報,第1頁的表格。
(3)參看表34的注(6)。
從表37可以看出,中國特别市投入教育的支出所占百分比平均隻有10.8%,而美國30,000人口以上城市的合計百分比為36.3%。
(表中1929年為24.4%,1931年為37.0%。
50,000人口以上城市為31.9%。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的最大城市将其三分之一的預算投資于教育。
恩格爾哈特曾指出,紐約州的七個二級城市自1910年到1920年投入教育的中位值為30.3%—35.1%。
注101中國至少應該将城市預算的25%投入教育;這就意味着,目前教育投入比重要再增加1.5倍。
地方政府 表38列舉了我們現已獲得的一些有關地方政府即第三級政府方面的數據。
表38中國地方教育支出占
注95這是可觀的一筆錢。
我們在确定中國政府實際花多少錢用于教育時,應當考慮在内。
中國教育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與其他國家對比 中央政府 關于其他國家各級政府教育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很難找到嚴格可比的數據。
國際教育署對62個國家的政府教育預算進行過調查,大部分為1932—1933年度。
注96美國聯邦教育署的阿貝爾博士研究了52個國家中央财政負擔的教育支出比例。
注97其中13個國家或中央政府承擔了整個教育費用的100%,28個國家或中央政府承擔了50%至98%。
自從中國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規定中央政府每年要承擔義務教育方案總費用的45%之後注98,就有理由将中國和那些中央政府承擔整個教育費用的50%或不到50%的國家加以比較了。
像美國、加拿大、德國這樣的國家,其中央政府幾乎已經将教育财政責任全部分派給各州或各省,因而無法與中國做嚴格對比。
這一方面的情況,表35顯示如下: 表35各國教育支出占國家總預算的百分比對照表 資料來源:英國的國家預算數據來自于Stateman’sYearbook,1933。
蘇聯的數據來自于《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概要》,國家計劃委員會,莫斯科,1933年,第291頁,表28。
注:▲阿貝爾,前引書,第6頁。
表35表明,在所選的十個國家預算中,中央政府的教育預算占總預算的百分比,約在土耳其的3.5%到丹麥的20.6%之間。
中位值為9.4%,平均數為10.3%。
而中國在這些國家中排名最低,僅有約2.81%被用于教育。
省級政府 下面比較的,是把教育負擔放在國家、州或省、城市或地方縣區三級層級上進行分配的國家。
因為1930年美國48個州的教育經費總和僅占全國教育經費的16.9%注99,所以美國也被歸入此類國家。
而中國則出台了一項政策,規定省級政府除了其他教育費用外,還必須至少承擔義務教育方案總費用的10%。
注100實際上,根據表15的估計,各省和特别市承擔了全國教育總經費的大約27%。
中國與其他四國相比的情況可見表36。
表36中國省級政府教育支出比重與其他四國對比表 資料來源:1.PaulR.Mort,Op.cit.,p.325. 2.H.G.Moulton,Japan,AnEconomicandFinancialAppraisal,p.583,Table55. 3.内部第12号文。
4.同3。
5.參看表34注釋(6)。
注:(A)指實際支出。
(B)指預算限額。
從表36可以看出,美國48個州平均将預算的28.3%—37.6%投入到教育;日本的數據包括了第二、第三級政府的教育預算,占政府總預算的28.1%—33.9%;普魯士政府預算的18%為教育預算;瑞士各州将預算的20.7%投入了教育。
中國20個省級政府合計投入的教育預算占其總預算的19.15%;分别來看,各省級政府教育預算所占百分比的中位值僅為10.7%,範圍從2.02%到20.5%之間。
特别市政府 表37列出的是中國特别市政府教育投入所占百分比和美國的城市政府之比較。
表37中國特别市教育預算占其總預算之百分比與美國城市比較表 資料來源:(1)數據采自RecentSocialTrendsintheUnitedStates,pp.1324—1326。
(2)美國全國教育協會督導部和研究服務部(DepartmentofSupervisionandResearchService)1933年9月第9号通報,第1頁的表格。
(3)參看表34的注(6)。
從表37可以看出,中國特别市投入教育的支出所占百分比平均隻有10.8%,而美國30,000人口以上城市的合計百分比為36.3%。
(表中1929年為24.4%,1931年為37.0%。
50,000人口以上城市為31.9%。
)人們普遍認為,美國的最大城市将其三分之一的預算投資于教育。
恩格爾哈特曾指出,紐約州的七個二級城市自1910年到1920年投入教育的中位值為30.3%—35.1%。
注101中國至少應該将城市預算的25%投入教育;這就意味着,目前教育投入比重要再增加1.5倍。
地方政府 表38列舉了我們現已獲得的一些有關地方政府即第三級政府方面的數據。
表38中國地方教育支出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