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的教育方案

關燈
,25所智障兒童學校,60所孤兒和貧困兒童院,16個少年管教所。

    注59所有這些學校和機構招收的學生總共隻有5,597名。

     最近,教育部将農業推廣服務站納入了社會教育體系。

    注60 表2列出了不直接從事常規教學的其他社會教育機構的統計數字。

     表21930—1931年度非學校型社教機構表 續表 資料來源:《十九年度全國教育概況總表》,《申報年鑒》,1934年,第1090—1101頁。

     教育發展 考慮到教育工作者在以往艱難歲月中所面臨的困難辛苦,中國教育的發展,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單是這個因素就使人有理由感到一些樂觀了。

    根據學校注冊人數趨勢的分析,可以看到這種數量的增長,其結果都顯示在下列表3、表4、表5和表6中。

    表中所列的數字,與教育部最近報道的1912年以後的數字有所不同,注61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分類方法所緻,或者是由于對那些沒有上報的行政單位的數字進行估計時取舍不同,從而産生了差異。

    茲将兩套數據同時列出,以資比較。

     表31907—1931年間三等教育學校和教師培訓機構注冊人數增長表 資料來源:黃炎培:《中國二十五年間全國教育統計的總檢查》(重新整理),見《人文月刊》第4卷第5期,1933年6月16日,第1—28頁。

     a.包括4,020所教會學校。

     b.1929—1930年度。

    資料來源于J1—J4,見參考文獻。

     c.1930—1931年度,見本書表1。

     注:中等學校注冊人數中包括師範和職業學校的注冊人數。

     表41907—1931年間生産教育學生注冊人數增長表 續表 資料來源:與本書表3同。

     注:▲J2不包括括号中的職業繼續教育,因這類學生入學不需要高小畢業。

     表5教育部關于1907—1931年間全國學校注冊人數趨勢表 資料來源:《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丙編,1934年:第(1)欄見第423—424頁,原始表格沒有注釋。

    第(3)欄見第93—94頁,原始表格沒有注釋。

    第(5)欄見第22—23頁,原始表格有下列注釋: 1912—1917年間的數字,來源于1916—1917年度第五次“教育統計和圖表”報告。

     1925—1926年度的數字,來源于中華教育改進社的統計。

     1928—1931年間的數字,來源于教育部1933年出版的《1931—1932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

     第(2)、(4)、(6)、(7)、(8)欄已經重新計算。

     注:第(5)欄與本書的數據有很大出入。

    通過檢查原始數據,發現政府公布的1912—1917年間的數據沒有包括省級院校的注冊人數。

    其他各欄的輕微差别,可能是由于各校的分類方法不同,還可能是由于在估計各年份沒有上報的行政單位時取舍不同。

     表61902年以來學校注冊總人數占總人口之比率增長表 (包括高等院校、私立學校) 續表 資料來源:(1)莊澤宣:《三十年來中國之新教育》,《教育研究》第2卷第2期(引用其原始數據),1928年3月。

     (2)官方估算。

    H.G.W.Woodhead,TheChinaYearBook,1933,p.2. (3)海關的估算。

     (4)内政部的人口普查。

     (5)郵局的估算。

     (6)H.G.W.Woodhead,TheChinaYearBook,1933,p.2. (7)海關的估算。

     (8)内政部15省人口普查,另加估算。

     (9)郵局的估算;TheChinaYearBook,1933,書中把這個數字作為1926年的數字,根據李權時的統計,這個數字不正确。

     (10)海關的估算,對滿洲裡的估算已經校正,見TheChinaYearBook,1933,p.3。

     (11)内政部的估算,1932年9月公布。

     (12)《申報》,1933年,根據各省直接上報的報告和文件、人口普查及最新的地理資料重新修訂。

     (13)1934年的人口數,見《申報年鑒》,1934年,第168頁。

    1916—1917年(H),廣西省、貴州省和四川省沒有報告。

     注:從(A)到(J2)指的是它們标明的各數據來源,見參考文獻。

     表3顯示,小學注冊人數增長最初較為緩慢,從1907年的926,918增長到1916—1917年的3,843,455。

    到了1922—1923年間,增長變得明顯,為1912—1913年度的236%,到了1930—1931年度,增長為1912—1913年度的393%。

    中學注冊增長的速度快于小學,1930—1931年度人數為514,609人,為1912—1913年度人數98,045人的525%,而根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