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言
關燈
小
中
大
管他家瓦上霜”是一句常見的諺語。
這種傳統發展起來,隻能使人們的公益心降至最低程度,而且無法促進各政府部門之間以所需要的形式協同配合、通力合作。
了解教育财政實情的必要性 自從1912年民國建立以來,中國幾乎每年都要陷于或大或小的内戰之中。
注11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前,由于公共基金被軍閥消耗殆盡,學校系統一直處于窮困狀态。
注121915年初,随着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一個争取穩定的教育支持、争取專業領導的财政獨立運動,開始把公衆輿論激發起來了。
注13針對政府的抗議、罷課、沖突頻頻發生,中華教育改進社是運動中的中堅力量。
注14 南京政府曾召開兩次全國性教育大會,會上提出了一些改造公立學校支持制度的詳細計劃。
注15自1912年以來,人們還反複提出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方案注16,但未能促使極端保守的政府采取行動。
由此惹起的風潮和無所作為的态度,看來都是由于人們對現狀事實和财務技術缺少深入了解和掌握所緻。
對于學校所得的支持差到何種程度,學校經費相對于政府經費的比例額是多少,學校可動用的收入數額有多大,以及開支與節約及效率的關系如何等,人們都隻有模模糊糊的認識。
所以,要解決中國的公立教育财政問題,首先要求人們準确而實事求是地了解其當前的現狀及未來的趨勢。
隻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有關人士才能進而制定政策,并開始實施戰略行動計劃。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數據,主要來自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的年度報告、公報、單發的統計報告、預算和年鑒,以及通過調查問卷和通信方式獲得的其他公開或内部文件。
這些都被列入參考文獻之中。
有些情況下,還采用了教育期刊新聞版和中國最大報紙上所報道的數字。
缺乏可靠的統計 在中國,重視統計隻是最近的新發展。
很顯然,對教育财政的了解,有賴于充分、準确的事實數據。
然而,在研究過程中,缺乏相關統計信息,以及無法獲得某些現成數據,給筆者帶來了諸多困難。
例如,在很多情況下找不到準确的人口普查數據。
本研究中的很多單位計量和估計,是以假定相關人口數字準确可靠為基礎的。
而且,到手的數據常常不得不加以相應轉化、重新制表和重新計算。
在少數情況下,找不到标準化或統一的分類範疇,找不到同等的計量單位。
偶爾,筆者還發現了錯誤并予以更正。
數據的收集 1932年年末,筆者向我國教育部以及内地各省教育廳分别投寄了一份空白調查問卷。
過了長長的六個月之後,隻收到四份回複。
這項研究工作幾乎瀕于放棄。
後來通過種種間接方法、私人通信,以及在各家圖書館之間奔走查找,一直到1933年年底才最終收齊了本書發表的這些數據。
研究方法 本書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是簡單的統計分析和對事實的評估。
由于數據質量以及數量的限制,不适于采用精細的統計技術。
現已存檔的那份空白調查問卷,未能帶來令人滿意的反饋。
注17 在論及全國範圍内的某些總體趨勢的時候,筆者主要依據抽樣的方法,選用來源于政府文檔的數據來确定。
在本書中,還運用了美國專家在學校調查中開發和使用的方法,例如,索引法、等值貨币換算法、表格圖解法等等。
為了征得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筆者也曾對一些政府部門和著名專業權威進行過通信和采訪。
研究規劃 本研究采用的攻堅程序如下: 1.執行一項經濟學和社會學領域的綜合閱讀計劃,以便關注能夠指導手頭問題研究方向的各種發展趨勢。
2.接着,編制一個中國教育财政各項問題的大綱,以此指導數據的搜集。
3.制作并分發一份調查問卷,并收集政府文件。
4.對收集到的有關教育财政的數據進行篩選、重新制表,并參照其他國家類似研究的可比數據加以評估。
5.進行一項綜合的文件研究,即對改進中國公立學校支持這項主要問題所涉及的曆史、理論和統計等各方面,做更為詳細的研究。
6.最後,單獨選取一個方面——以事實分析為經,貫串當前現狀和未來前景——從而展開更加全面徹底、簡明扼要的論述。
這種傳統發展起來,隻能使人們的公益心降至最低程度,而且無法促進各政府部門之間以所需要的形式協同配合、通力合作。
了解教育财政實情的必要性 自從1912年民國建立以來,中國幾乎每年都要陷于或大或小的内戰之中。
注11在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前,由于公共基金被軍閥消耗殆盡,學校系統一直處于窮困狀态。
注121915年初,随着全國教育聯合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一個争取穩定的教育支持、争取專業領導的财政獨立運動,開始把公衆輿論激發起來了。
注13針對政府的抗議、罷課、沖突頻頻發生,中華教育改進社是運動中的中堅力量。
注14 南京政府曾召開兩次全國性教育大會,會上提出了一些改造公立學校支持制度的詳細計劃。
注15自1912年以來,人們還反複提出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方案注16,但未能促使極端保守的政府采取行動。
由此惹起的風潮和無所作為的态度,看來都是由于人們對現狀事實和财務技術缺少深入了解和掌握所緻。
對于學校所得的支持差到何種程度,學校經費相對于政府經費的比例額是多少,學校可動用的收入數額有多大,以及開支與節約及效率的關系如何等,人們都隻有模模糊糊的認識。
所以,要解決中國的公立教育财政問題,首先要求人們準确而實事求是地了解其當前的現狀及未來的趨勢。
隻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有關人士才能進而制定政策,并開始實施戰略行動計劃。
數據來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數據,主要來自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廳的年度報告、公報、單發的統計報告、預算和年鑒,以及通過調查問卷和通信方式獲得的其他公開或内部文件。
這些都被列入參考文獻之中。
有些情況下,還采用了教育期刊新聞版和中國最大報紙上所報道的數字。
缺乏可靠的統計 在中國,重視統計隻是最近的新發展。
很顯然,對教育财政的了解,有賴于充分、準确的事實數據。
然而,在研究過程中,缺乏相關統計信息,以及無法獲得某些現成數據,給筆者帶來了諸多困難。
例如,在很多情況下找不到準确的人口普查數據。
本研究中的很多單位計量和估計,是以假定相關人口數字準确可靠為基礎的。
而且,到手的數據常常不得不加以相應轉化、重新制表和重新計算。
在少數情況下,找不到标準化或統一的分類範疇,找不到同等的計量單位。
偶爾,筆者還發現了錯誤并予以更正。
數據的收集 1932年年末,筆者向我國教育部以及内地各省教育廳分别投寄了一份空白調查問卷。
過了長長的六個月之後,隻收到四份回複。
這項研究工作幾乎瀕于放棄。
後來通過種種間接方法、私人通信,以及在各家圖書館之間奔走查找,一直到1933年年底才最終收齊了本書發表的這些數據。
研究方法 本書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是簡單的統計分析和對事實的評估。
由于數據質量以及數量的限制,不适于采用精細的統計技術。
現已存檔的那份空白調查問卷,未能帶來令人滿意的反饋。
注17 在論及全國範圍内的某些總體趨勢的時候,筆者主要依據抽樣的方法,選用來源于政府文檔的數據來确定。
在本書中,還運用了美國專家在學校調查中開發和使用的方法,例如,索引法、等值貨币換算法、表格圖解法等等。
為了征得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筆者也曾對一些政府部門和著名專業權威進行過通信和采訪。
研究規劃 本研究采用的攻堅程序如下: 1.執行一項經濟學和社會學領域的綜合閱讀計劃,以便關注能夠指導手頭問題研究方向的各種發展趨勢。
2.接着,編制一個中國教育财政各項問題的大綱,以此指導數據的搜集。
3.制作并分發一份調查問卷,并收集政府文件。
4.對收集到的有關教育财政的數據進行篩選、重新制表,并參照其他國家類似研究的可比數據加以評估。
5.進行一項綜合的文件研究,即對改進中國公立學校支持這項主要問題所涉及的曆史、理論和統計等各方面,做更為詳細的研究。
6.最後,單獨選取一個方面——以事實分析為經,貫串當前現狀和未來前景——從而展開更加全面徹底、簡明扼要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