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機械之興
關燈
小
中
大
之銅、錫,湖南之銻,延長之石油,亦相繼而以西法開采。
《約章大全》光緒二十五年《總署奏湘省嚴禁私運銻沙折》:“湘省各屬所在多銻,足供制造機器之用,因招粵商大成公司來湘,就近提煉。
”“光緒二十八年,豫撫錫良奏開河南礦務,并派豫豐公司總辦。
光緒二十九年,晉撫趙爾巽奏請山西礦務先盡豐公司辦理。
光緒三十三年,度支部奏興複雲南舊礦,均可考見各省礦産之曆史。
” 《中華礦産調查記》(賴繼光):“四川彭縣磺銅礦,于清光緒三十一年歸礦政局撥款開采。
” 《中國工藝沿革史略》:“光緒三十二年,有湖南洪某者,服官陝西,頗識新學,請之當道,籌資千餘萬,購買機器,并聘日本技師,在延長開采石油。
凡鑿四井,内二井出油甚旺,陝西省城各機關所有燈油,皆此礦所出,因此延安石油漸為世人所注意。
” 其沿鐵道之礦,為外人攫取,若撫順、淄川各地之煤,更無論矣。
清代貨币,兼用銅、銀,銅曰制錢,銀曰元寶。
而廣東與外人互市,多用墨西哥銀元。
光緒十六年,張之洞督粵,設銀元局,自鑄銀币,其後各省亦相繼仿鑄。
《約章大全》光緒三十二年《财政處奏頓圜法折》:“中國鑄造銀圓,始于廣東,嗣後湖北、江南、直隸、浙江、安徽、奉天、吉林等省,亦陸續購機制造。
” 而銅元之制,亦倡于廣東,福建繼之。
辛醜以後,各省競鑄銅元,制錢之用遂微。
光緒三十一年,戶部設造币廠于天津,兼鑄銅、銀各币,民國因之,雖未能統一中國錢币,而其規制特宏焉。
《财政月刊·天津造币總廠報告書》:“北洋銀圓局,踵機器局而成立。
總廠既建,購機美廠,不足,調于甯、鄂各省。
民國肇興,魯、豫、閩各省舊設銅圓局,相繼停辦,其機械亦先後運緻,動機改用電力,以期利用。
” 甲午以前,官辦局廠之用機械者雖多,而商民之創辦公司、經營制造者,尚未大盛。
自《中日條約》明訂裝運機器進口,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之條,于是土貨益為洋貨所制,而商民始知自奮, 《約章大全·中日馬關條約》第六款第四項:“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将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
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内地運送稅内地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内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
” 紡織、印刷、釀造、陶瓷、紙革、茶糖、澱粉、玻璃、肥皂、火柴之類,靡不購機設廠,競師西法。
以民國三年農商統計表觀之,各省工廠用原動力者,凡三百五十九廠;蒸汽機三百五十七具,電機三百三十二具,其他機關四百七十六具。
雖較之他國尚屬幼稚,而二十年間,由手工而日趨于機械工業,是實文化之一大進步也。
機械工業之興,不過數十年耳,論者謂其曆史可分為四時期。
《支那之工業》(東亞同文會編纂)曰:“自支那固有之工場進一步而洋式機械工業之發生者,同治初年,即距今約五十年以前之事也[10]。
爾來經幾多之變遷,漸次舉支那工業界革命之實,以及今日。
試回顧其曆史,可分為下之時期:(一)官督商辦時代[11],(二)外人企業時代[12],(三)利權收回時代[13],(四)國貨維持時代[14]。
” 其變遷蓋亦多矣。
顧自歐戰以來,西人鑒于機械工業之害,乃轉以吾國之工業未開發為幸,蓋機械工業之害,在以人為機械,較之手工之時代,其違反人道殊甚。
《楊端六記羅素未開發國之工業演說文》:“所痛恨于工業主義者,乃以其逼迫老幼男女,使之違反其本性,從事于不自然的不自發的人為的生活。
果使工業發達至極,則人類将不複見有青草之地,新雨之後,不複嗅得泥土之氣。
惟促處于數尺之地方,四圍嚣而塵上,不得不竭一日多數時間之力,以營單一無趣之機械工作。
婦女則大率不得不于工廠中謀生,舍其子女,求他人顧。
兒童苟不入工廠,則留作學校之中,十分督責其功課,聰穎子弟,受害尤大。
凡此違反本性之生活,足使從事工業之人民,日為社會所輕蔑,而激動殺人戰争之事,将不絕于人間矣。
” 然以經濟競争之所驅迫,目前之狀況,仍不能不随歐、美之軌轍以進行也。
*** [1] 清乾隆三十四年。
[2] 嘉慶十二年。
[3] 道光五年。
[4] 道光十七年。
[5] 據《墨餘錄》,機器局基廣二百餘畝,蓋同治七年以後逐漸擴充者。
[6] 徐壽字。
[7] 其時官商股本合計二百二十萬元。
[8] 大正六年出版。
[9] 按北京已于民國十三年開行電車。
[10] 是書大正六年出版。
[11] 此時代為洋式工業萌芽期,自同治初年至光緒二十年,約三十年間。
[12] 此時代自日清媾和條約締結後,至商部設立,約九年間。
[13] 自光緒二十九年至民國元年,約八年間。
即支那因日露戰争之影響,奮然自覺,以獎勵實業振興工藝為目的,頻行官制之改廢,法令之制定,一方則民間利權收回熱爆發。
對于外人既得之權利,苟有隙可乘,無不思收回其權利,而自當其經營。
此等企業熱之勃興,以光緒三十年為最旺盛。
[14] 自民國元年至現在國民運動正在進行中。
《約章大全》光緒二十五年《總署奏湘省嚴禁私運銻沙折》:“湘省各屬所在多銻,足供制造機器之用,因招粵商大成公司來湘,就近提煉。
”“光緒二十八年,豫撫錫良奏開河南礦務,并派豫豐公司總辦。
光緒二十九年,晉撫趙爾巽奏請山西礦務先盡豐公司辦理。
光緒三十三年,度支部奏興複雲南舊礦,均可考見各省礦産之曆史。
” 《中華礦産調查記》(賴繼光):“四川彭縣磺銅礦,于清光緒三十一年歸礦政局撥款開采。
” 《中國工藝沿革史略》:“光緒三十二年,有湖南洪某者,服官陝西,頗識新學,請之當道,籌資千餘萬,購買機器,并聘日本技師,在延長開采石油。
凡鑿四井,内二井出油甚旺,陝西省城各機關所有燈油,皆此礦所出,因此延安石油漸為世人所注意。
” 其沿鐵道之礦,為外人攫取,若撫順、淄川各地之煤,更無論矣。
清代貨币,兼用銅、銀,銅曰制錢,銀曰元寶。
而廣東與外人互市,多用墨西哥銀元。
光緒十六年,張之洞督粵,設銀元局,自鑄銀币,其後各省亦相繼仿鑄。
《約章大全》光緒三十二年《财政處奏頓圜法折》:“中國鑄造銀圓,始于廣東,嗣後湖北、江南、直隸、浙江、安徽、奉天、吉林等省,亦陸續購機制造。
” 而銅元之制,亦倡于廣東,福建繼之。
辛醜以後,各省競鑄銅元,制錢之用遂微。
光緒三十一年,戶部設造币廠于天津,兼鑄銅、銀各币,民國因之,雖未能統一中國錢币,而其規制特宏焉。
《财政月刊·天津造币總廠報告書》:“北洋銀圓局,踵機器局而成立。
總廠既建,購機美廠,不足,調于甯、鄂各省。
民國肇興,魯、豫、閩各省舊設銅圓局,相繼停辦,其機械亦先後運緻,動機改用電力,以期利用。
” 甲午以前,官辦局廠之用機械者雖多,而商民之創辦公司、經營制造者,尚未大盛。
自《中日條約》明訂裝運機器進口,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之條,于是土貨益為洋貨所制,而商民始知自奮, 《約章大全·中日馬關條約》第六款第四項:“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将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
日本臣民在中國制造一切貨物,其于内地運送稅内地鈔課雜派以及在中國内地沾及寄存棧房之益,即照日本臣民運入中國之貨物一體辦理。
” 紡織、印刷、釀造、陶瓷、紙革、茶糖、澱粉、玻璃、肥皂、火柴之類,靡不購機設廠,競師西法。
以民國三年農商統計表觀之,各省工廠用原動力者,凡三百五十九廠;蒸汽機三百五十七具,電機三百三十二具,其他機關四百七十六具。
雖較之他國尚屬幼稚,而二十年間,由手工而日趨于機械工業,是實文化之一大進步也。
機械工業之興,不過數十年耳,論者謂其曆史可分為四時期。
《支那之工業》(東亞同文會編纂)曰:“自支那固有之工場進一步而洋式機械工業之發生者,同治初年,即距今約五十年以前之事也[10]。
爾來經幾多之變遷,漸次舉支那工業界革命之實,以及今日。
試回顧其曆史,可分為下之時期:(一)官督商辦時代[11],(二)外人企業時代[12],(三)利權收回時代[13],(四)國貨維持時代[14]。
” 其變遷蓋亦多矣。
顧自歐戰以來,西人鑒于機械工業之害,乃轉以吾國之工業未開發為幸,蓋機械工業之害,在以人為機械,較之手工之時代,其違反人道殊甚。
《楊端六記羅素未開發國之工業演說文》:“所痛恨于工業主義者,乃以其逼迫老幼男女,使之違反其本性,從事于不自然的不自發的人為的生活。
果使工業發達至極,則人類将不複見有青草之地,新雨之後,不複嗅得泥土之氣。
惟促處于數尺之地方,四圍嚣而塵上,不得不竭一日多數時間之力,以營單一無趣之機械工作。
婦女則大率不得不于工廠中謀生,舍其子女,求他人顧。
兒童苟不入工廠,則留作學校之中,十分督責其功課,聰穎子弟,受害尤大。
凡此違反本性之生活,足使從事工業之人民,日為社會所輕蔑,而激動殺人戰争之事,将不絕于人間矣。
” 然以經濟競争之所驅迫,目前之狀況,仍不能不随歐、美之軌轍以進行也。
*** [1] 清乾隆三十四年。
[2] 嘉慶十二年。
[3] 道光五年。
[4] 道光十七年。
[5] 據《墨餘錄》,機器局基廣二百餘畝,蓋同治七年以後逐漸擴充者。
[6] 徐壽字。
[7] 其時官商股本合計二百二十萬元。
[8] 大正六年出版。
[9] 按北京已于民國十三年開行電車。
[10] 是書大正六年出版。
[11] 此時代為洋式工業萌芽期,自同治初年至光緒二十年,約三十年間。
[12] 此時代自日清媾和條約締結後,至商部設立,約九年間。
[13] 自光緒二十九年至民國元年,約八年間。
即支那因日露戰争之影響,奮然自覺,以獎勵實業振興工藝為目的,頻行官制之改廢,法令之制定,一方則民間利權收回熱爆發。
對于外人既得之權利,苟有隙可乘,無不思收回其權利,而自當其經營。
此等企業熱之勃興,以光緒三十年為最旺盛。
[14] 自民國元年至現在國民運動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