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殷商之文化

關燈


    ” 其後諸王複不常厥居。

     《史記·殷本紀》:“帝仲丁遷于隞[5]。

    河亶甲居相[6]。

    祖乙遷于邢[7]。

    ……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複居成湯之故居,乃五遷,無定處。

    ……帝武乙立,殷複去亳,徙河北。

    ” 《書古微》(魏源):“盤庚自邢遷亳,殷武丁又聳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8]。

    武丁既沒,其孫武乙又去亳而遷于河北之朝歌。

    ” 《殷商貞蔔文字考》:“《史記·殷本紀》張守節《正義》言:《竹書紀年》自盤庚徙殷至纣之滅,二百七十五年,更不遷都。

    然考盤庚以後,尚遷都者再。

    《史記·殷本紀》:‘武乙立,殷複去亳徙河北。

    ’今本《竹書紀年》:‘武乙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

    ’此盤庚以後再遷之明證也。

    但《史記》及《竹書》均言武乙徙河北,而未明指其地。

    今者龜甲獸骨,實出于安陽縣城西五裡之小屯,當洹水之陽。

    證以古籍,知其地為殷墟,武乙所徙,蓋在此也。

    ” 其遷居之原因多不可考。

    惟盤庚之遷殷,略述其故。

     《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

    茲猶不常甯。

    不常厥居,于今五邦。

    ”《盤庚中》:“先王不懷厥攸作,視民利用遷。

    ”《盤庚下》:“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

    ” 視利而遷,且适于山。

    山之利,殆即田獵之利。

    仲丁遷隞,其地多獸[9]。

    武乙好獵,至為雷震。

     《史記·殷本紀》:“武乙獵于河、渭之間,暴雷,武乙震死。

    ” 殷之多遷都,實含古代遊牧行國之性質。

    其謂諸帝因水患而徙者,未足為據也。

     《書序》鄭注:“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國為水所毀,于是修德以禦之,不複徙。

    祖乙居耿,後奢侈逾禮,土地迫近山,水嘗圮焉。

    至陽甲立,盤庚為之臣,乃謀徙居湯舊都,治于亳之殷地。

    商家自徙此而改号曰殷。

    ” 殷之王室遷徙無常,其侯國亦遂效之。

    如周《詩》所載太王遷岐,文王作豐,武王都鎬,皆殷事也。

    吾讀諸詩,想見其時曠土甚多,豐草長林,初無居人,待新遷國者經營開辟。

     《詩·大雅·綿》:“周原膴膴,堇荼如饴。

    ”“乃疆乃理,乃宣乃畝。

    ”“柞棫拔矣,行道兌矣。

    ”《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啟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柞棫斯拔,松柏斯兌。

    ” 則殷王室之遷徙,亦可由此而推知矣。

     殷人之尚田獵,見于新出土之龜甲蔔辭。

     《殷商貞蔔文字考》:“蔔辭中所貞之事,祀與田獵幾居其半。

    ”“戊午,王蔔貞田盂,往來無。

    ”“戊子,王蔔貞田,往來無。

    ”“壬申,蔔貞王田奚,往來無。

    ”“壬辰,王蔔貞田玫,往來無。

    ”“丁卯,蔔貞王田大,往來無。

    ”“癸未,蔔王曰貞,有馬在行,其左射獲。

    ”“己未,蔔以貞逐豕獲。

    ”“逐鹿獲。

    ”“貞其射鹿獲。

    ”(蔔辭甚多,此僅摘錄數條。

    ) 其後世如纣之為沙丘苑台,廣聚鳥獸,殆亦本其國之習俗而加甚耳。

     《史記·殷本紀》:“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

    益廣沙丘苑台,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

    ” 周公稱文王不敢盤于遊田,又戒成王毋淫于觀、于逸、于遊、于田,即由以殷為鑒,而動此反感也(均見《書·無逸》)。

    然《詩》之《靈台》,尚誇鳥獸。

     《詩·靈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 而《逸周書》載武王獵獸,其數之多,至可駭異。

     《逸周書·世俘篇》:“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貓二、麇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麋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

    ” 是皆夏、商之際所未有也。

     殷之尚獵,蓋緣尚武之風。

    自湯以來,極重武力。

     《史記·殷本紀》:“湯曰:‘吾甚武。

    ’号曰武王。

    ”《詩·商頌·長發》:“武王載旆,有虔秉钺。

    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 故囿制始于湯。

     《淮南子·泰族訓》:“湯之初作囿也,以奉宗廟鮮犞之具,簡士卒,習射禦,以戒不虞。

    及至其衰也,馳騁獵射,以奪民時,罷民之力。

    ” 其後武丁複張殷武, 《商頌·殷武》:“撻彼殷武。

    ” 伐鬼方, 《易·既濟》:“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 服章多用翟羽。

     《通鑒外紀》:“武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