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詩的基本知識
關燈
小
中
大
以我們現在所要解決的不是新詩與舊詩的問題,乃是合于詩的原理或不合于詩的原理的問題。
我的意見是如下: 1.情感的自身是超越新舊的,隻有各個人的差别,而沒有時間上的差别。
2.思想及事實是有新舊的,生于現代的人當然要有現代的思想及寫現代的事。
3.體裁的新舊,當以受束縛不受束縛為标準。
舊式的五言七言大概是束縛的,然在适當的時候,能完全達意,而且很自然,那也不算束縛。
新詩當然是不受束縛了,但是也有人有意做成全首八言或十言,豈不是和舊詩患了同樣的毛病! 4.詩的原理萬萬不可違背。
違背了,便不成為詩。
但是不明白詩的原理的人所作的詩,也可以與詩的原理暗合。
我們把這個意思弄明白了,那麼,對于前面所說的各個疑問可以不解決而自解決了。
換一句話說:就是不成問題了。
上面所說的許多話,也許有人說我是空口說,沒有憑據。
現在且舉幾個實例證明如下,隻要讀者不嫌麻煩,我是很喜歡亂說的。
第五節 情感超越新舊的問題 情感是人對于物所感覺到的喜怒哀樂等等,情感的自身是沒有所謂新舊的。
譬如《古詩十九首》之一雲: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這首詩是約在二千年前時人作的,但在當時讀起來覺得是如何的好,在今日讀起來還是覺得是如何的好。
因為它純是抒寫情感,而這種情感是沒有新舊差别的。
除非将來科學發達到極點,人類的生活大大地改變了,每一對夫婦,或是情人,每兩個朋友,永久是住在一處而不分離,那麼,這首詩中間離别的情感才成了過去的陳迹,這首詩才根本不合于現代(指未來的現代)的潮流。
但是,這一天離開今日(民國二十年)還不知有多少遠。
總之,隻要世界上有離别這件事,這首詩中的情感就不發生新舊的問題。
又如劉禹錫的《竹枝詞》之一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按:“晴”字隐“情”字,是雙關兩意) 這首詩的情感可算是完全超越出時間的關系。
除非楊柳的葉子變成紅的,除非江裡沒有水,除非女孩子們的耳朵都聾了聽不見唱歌聲,或男子的喉嚨都啞了不能發聲唱歌,除非永遠不出太陽,永遠不下雨,除非男子女子的心都變成死灰枯木,而沒有感覺,這首詩才算是不合于現代(未來的現代)的潮流。
但是究竟有沒有這一天,我的知識淺薄,不能預測。
就說有這一天,那麼,詩的自身也沒有了,還要争論什麼新舊! 上面把情感沒有新舊的差别的話說明白了,我們再要說到一個問題就是情感雖沒有新舊的差别,而卻有各個人的差别。
在同一個時候,杜甫是杜甫的情感,李白是李白的情感,李賀是李賀的情感,李商隐是李商隐的情感,以至于一切所謂詩人的情感,無不是如此。
倘然不是如此,便是失去了個性,便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們試看李白的詩是怎樣?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觞。
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别》) 再看杜甫的詩是怎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 再看李賀罷: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迹。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裡,東阙酸風射眸子。
空将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按:此詩題為《金銅仙人辭漢歌》,詠魏明帝召取西漢故宮捧露盤仙人移置殿前事) 再看李商隐罷: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寄令狐郎中》) 李白說:“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杜甫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李賀說:“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商隐說:“茂陵秋雨病相如。
”我們隻要讀了這幾句詩,就可以看出他們各個人情感的差别。
照此說來,情感是沒有新舊的問題,乃是各個人的問題。
第六節 思想新舊的問題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作詩以情感為主,不是以思想為主,但是,詩的中間也許有思想夾在裡面。
例如李商隐的詩雲: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
我的意見是如下: 1.情感的自身是超越新舊的,隻有各個人的差别,而沒有時間上的差别。
2.思想及事實是有新舊的,生于現代的人當然要有現代的思想及寫現代的事。
3.體裁的新舊,當以受束縛不受束縛為标準。
舊式的五言七言大概是束縛的,然在适當的時候,能完全達意,而且很自然,那也不算束縛。
新詩當然是不受束縛了,但是也有人有意做成全首八言或十言,豈不是和舊詩患了同樣的毛病! 4.詩的原理萬萬不可違背。
違背了,便不成為詩。
但是不明白詩的原理的人所作的詩,也可以與詩的原理暗合。
我們把這個意思弄明白了,那麼,對于前面所說的各個疑問可以不解決而自解決了。
換一句話說:就是不成問題了。
上面所說的許多話,也許有人說我是空口說,沒有憑據。
現在且舉幾個實例證明如下,隻要讀者不嫌麻煩,我是很喜歡亂說的。
第五節 情感超越新舊的問題 情感是人對于物所感覺到的喜怒哀樂等等,情感的自身是沒有所謂新舊的。
譬如《古詩十九首》之一雲: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這首詩是約在二千年前時人作的,但在當時讀起來覺得是如何的好,在今日讀起來還是覺得是如何的好。
因為它純是抒寫情感,而這種情感是沒有新舊差别的。
除非将來科學發達到極點,人類的生活大大地改變了,每一對夫婦,或是情人,每兩個朋友,永久是住在一處而不分離,那麼,這首詩中間離别的情感才成了過去的陳迹,這首詩才根本不合于現代(指未來的現代)的潮流。
但是,這一天離開今日(民國二十年)還不知有多少遠。
總之,隻要世界上有離别這件事,這首詩中的情感就不發生新舊的問題。
又如劉禹錫的《竹枝詞》之一雲: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按:“晴”字隐“情”字,是雙關兩意) 這首詩的情感可算是完全超越出時間的關系。
除非楊柳的葉子變成紅的,除非江裡沒有水,除非女孩子們的耳朵都聾了聽不見唱歌聲,或男子的喉嚨都啞了不能發聲唱歌,除非永遠不出太陽,永遠不下雨,除非男子女子的心都變成死灰枯木,而沒有感覺,這首詩才算是不合于現代(未來的現代)的潮流。
但是究竟有沒有這一天,我的知識淺薄,不能預測。
就說有這一天,那麼,詩的自身也沒有了,還要争論什麼新舊! 上面把情感沒有新舊的差别的話說明白了,我們再要說到一個問題就是情感雖沒有新舊的差别,而卻有各個人的差别。
在同一個時候,杜甫是杜甫的情感,李白是李白的情感,李賀是李賀的情感,李商隐是李商隐的情感,以至于一切所謂詩人的情感,無不是如此。
倘然不是如此,便是失去了個性,便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們試看李白的詩是怎樣?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觞。
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金陵酒肆留别》) 再看杜甫的詩是怎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 再看李賀罷: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迹。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裡,東阙酸風射眸子。
空将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按:此詩題為《金銅仙人辭漢歌》,詠魏明帝召取西漢故宮捧露盤仙人移置殿前事) 再看李商隐罷: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寄令狐郎中》) 李白說:“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意與之誰短長?”杜甫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李賀說:“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商隐說:“茂陵秋雨病相如。
”我們隻要讀了這幾句詩,就可以看出他們各個人情感的差别。
照此說來,情感是沒有新舊的問題,乃是各個人的問題。
第六節 思想新舊的問題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作詩以情感為主,不是以思想為主,但是,詩的中間也許有思想夾在裡面。
例如李商隐的詩雲: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