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也裡可溫與景教之異同
關燈
小
中
大
。
基督徒無術,乃哭訴于施洗約翰之靈。
至約定移石之日,柱忽自起,離石可三掌,石移去後,柱仍懸立空際,至今猶然雲。
此即梁相《記》中“一柱懸空尺餘”之說也。
至記中稱“祖師麻兒也裡牙靈迹,千五百餘歲”,“五”當為“三”之誤,(阮元《四庫未收書目提要》謂至順《鎮江志》舊鈔本文字多舛)同《志》卷十七稱教授梁相,字必大,杭州人,大德二年十二月至。
繼任者為顧岩壽,鎮江人,大德五年十二月至。
大德五年,即耶稣紀元千三百一年也。
寺建于至元十八年,為千二百八十一年,而梁相之為文,則當在大德四五年間,故曰千三百餘歲也。
凡石刻“三”字,稍有剝琢,即易訛為“五”字。
薛迷思賢,地名也;也裡可溫,教名也。
公之大父可裡吉思,父滅裡。
外祖撒必,為太醫。
太祖皇帝初得其地,太子也可那延病,公外祖舍裡八,馬裡哈昔牙徒衆,祈禱始愈,充禦位舍裡八赤,本處也裡可溫答剌罕。
至元五年,世祖皇帝召公馳驿進入舍裡八,常赉甚侈。
舍裡八煎諸香果,泉調蜜和而成。
舍裡八赤,職名也。
公世精其法,且有驗,特降金牌以專職。
九年,同賽典赤平章往雲南,十二年往閩浙,皆為造舍裡八。
十四年欽受宣命虎符懷遠大将軍,鎮江府路總管府副達魯花赤。
雖登榮顯,持教尤謹,常有志于推廣教法。
(續前) 同《志》卷六《土貢類》:今貢,舍裡别四十瓶,前本路副達魯花赤馬薛裡吉思,自備葡萄、木瓜、香橙等物煎造,官給船馬人貢。
《續通考》卷二十八:元代泉州路貢物,有砂哩别、金櫻煎及金櫻子等物。
馬裡哈昔牙,《元史》作馬兒哈昔。
《百官志》“崇福司掌領馬兒哈昔、列班、也裡可溫十字寺祭享等事”是也。
(卷八十九)《〈元史〉語解》作默爾根錫爾奔,曰:“黑爾根,賢也;錫爾奔,賢之注語也。
”(卷二十四) 日人田中萃一郎曰:馬兒哈昔與至順《鎮江志》之馬裡哈昔牙同一,為叙利亞語之Marlesua,即主耶稣也。
列班Rabban為東邦基督僧侶之稱呼,阿剌比語Robban為Rehab之複數,叙利亞語亦殆同之。
阿多力克牧師于支那稱曰RobanFranchi,所謂Roban,即僧之意義也。
然遊盧謂馬兒哈昔系指亞爾美尼亞之基督教,列班系指叙利亞之基督教。
故就馬兒哈昔及列班之解釋,尚有疑義。
(《史學雜志》第二十六編第三号) 答剌罕,系世職。
《元史·哈剌哈孫傳》:哈剌哈孫曾祖賜号答剌罕,哈剌哈孫襲之,“自是人稱答剌罕而不名”。
(卷一三六)《伯顔傳》:元統三年七月,“诏谕天下用國初故事,賜伯顔以答剌罕之号,俾世襲之。
”(卷一三八)《語解》:“答剌罕,凡有勤勞免其差役之謂。
”《辍耕錄》:“答剌罕譯言一國之長,得自由之意,非勳戚不與焉。
”(卷一) 賽典赤,《元史》有傳。
賽典赤贍思丁,回回人。
其國言賽典赤,猶華言貴族也。
太祖西征,贍思丁率千騎迎降,命入宿衛,以賽典赤呼之而不名。
至元十一年,拜平章政事,行省雲南。
(卷一二五)《愛魯傳》則雲至元十年賽典赤行省雲南。
(卷一二二)此雲“九年同賽典赤平章往雲南”者,年歲少有出入,當同一事。
一夕夢中天門開七重,二神人告雲,汝當興寺七所,贈以白物為記。
覺而有感,遂休官務建寺。
首于鐵甕門舍宅建八世忽木剌大興國寺,次得西津豎土山,并建答石忽木剌雲山寺,都打吾兒忽木剌聚明寺;二寺之下,創為也裡可溫義阡。
又于丹徒縣開沙,建打雷忽木剌四渎安寺;登雲門外黃山,建的廉海牙忽木剌高安寺;大興國寺側,又建馬裡結瓦裡吉思忽木剌甘泉寺;杭州薦橋門,建樣宜忽木剌大普興寺。
此七寺實起于公之心。
公忠君愛國,無以自見,而見之寺耳。
(續前) 據《馬可遊記》,知大興國寺,馬可曾遊其地,并見有其他碑文。
(梁相碑立于馬可歸國之後,當為馬可所未見)杭州之有景教寺一區,亦馬可所記,當即此大普興寺也。
據萬曆《鎮江志》,則大興國、高安、四渎安三寺,明時尚在,惟甘泉不載。
雲山、聚明,則元至大間已改為般若院。
康熙《鎮江志》,
基督徒無術,乃哭訴于施洗約翰之靈。
至約定移石之日,柱忽自起,離石可三掌,石移去後,柱仍懸立空際,至今猶然雲。
此即梁相《記》中“一柱懸空尺餘”之說也。
至記中稱“祖師麻兒也裡牙靈迹,千五百餘歲”,“五”當為“三”之誤,(阮元《四庫未收書目提要》謂至順《鎮江志》舊鈔本文字多舛)同《志》卷十七稱教授梁相,字必大,杭州人,大德二年十二月至。
繼任者為顧岩壽,鎮江人,大德五年十二月至。
大德五年,即耶稣紀元千三百一年也。
寺建于至元十八年,為千二百八十一年,而梁相之為文,則當在大德四五年間,故曰千三百餘歲也。
凡石刻“三”字,稍有剝琢,即易訛為“五”字。
薛迷思賢,地名也;也裡可溫,教名也。
公之大父可裡吉思,父滅裡。
外祖撒必,為太醫。
太祖皇帝初得其地,太子也可那延病,公外祖舍裡八,馬裡哈昔牙徒衆,祈禱始愈,充禦位舍裡八赤,本處也裡可溫答剌罕。
至元五年,世祖皇帝召公馳驿進入舍裡八,常赉甚侈。
舍裡八煎諸香果,泉調蜜和而成。
舍裡八赤,職名也。
公世精其法,且有驗,特降金牌以專職。
九年,同賽典赤平章往雲南,十二年往閩浙,皆為造舍裡八。
十四年欽受宣命虎符懷遠大将軍,鎮江府路總管府副達魯花赤。
雖登榮顯,持教尤謹,常有志于推廣教法。
(續前) 同《志》卷六《土貢類》:今貢,舍裡别四十瓶,前本路副達魯花赤馬薛裡吉思,自備葡萄、木瓜、香橙等物煎造,官給船馬人貢。
《續通考》卷二十八:元代泉州路貢物,有砂哩别、金櫻煎及金櫻子等物。
馬裡哈昔牙,《元史》作馬兒哈昔。
《百官志》“崇福司掌領馬兒哈昔、列班、也裡可溫十字寺祭享等事”是也。
(卷八十九)《〈元史〉語解》作默爾根錫爾奔,曰:“黑爾根,賢也;錫爾奔,賢之注語也。
”(卷二十四) 日人田中萃一郎曰:馬兒哈昔與至順《鎮江志》之馬裡哈昔牙同一,為叙利亞語之Marlesua,即主耶稣也。
列班Rabban為東邦基督僧侶之稱呼,阿剌比語Robban為Rehab之複數,叙利亞語亦殆同之。
阿多力克牧師于支那稱曰RobanFranchi,所謂Roban,即僧之意義也。
然遊盧謂馬兒哈昔系指亞爾美尼亞之基督教,列班系指叙利亞之基督教。
故就馬兒哈昔及列班之解釋,尚有疑義。
(《史學雜志》第二十六編第三号) 答剌罕,系世職。
《元史·哈剌哈孫傳》:哈剌哈孫曾祖賜号答剌罕,哈剌哈孫襲之,“自是人稱答剌罕而不名”。
(卷一三六)《伯顔傳》:元統三年七月,“诏谕天下用國初故事,賜伯顔以答剌罕之号,俾世襲之。
”(卷一三八)《語解》:“答剌罕,凡有勤勞免其差役之謂。
”《辍耕錄》:“答剌罕譯言一國之長,得自由之意,非勳戚不與焉。
”(卷一) 賽典赤,《元史》有傳。
賽典赤贍思丁,回回人。
其國言賽典赤,猶華言貴族也。
太祖西征,贍思丁率千騎迎降,命入宿衛,以賽典赤呼之而不名。
至元十一年,拜平章政事,行省雲南。
(卷一二五)《愛魯傳》則雲至元十年賽典赤行省雲南。
(卷一二二)此雲“九年同賽典赤平章往雲南”者,年歲少有出入,當同一事。
一夕夢中天門開七重,二神人告雲,汝當興寺七所,贈以白物為記。
覺而有感,遂休官務建寺。
首于鐵甕門舍宅建八世忽木剌大興國寺,次得西津豎土山,并建答石忽木剌雲山寺,都打吾兒忽木剌聚明寺;二寺之下,創為也裡可溫義阡。
又于丹徒縣開沙,建打雷忽木剌四渎安寺;登雲門外黃山,建的廉海牙忽木剌高安寺;大興國寺側,又建馬裡結瓦裡吉思忽木剌甘泉寺;杭州薦橋門,建樣宜忽木剌大普興寺。
此七寺實起于公之心。
公忠君愛國,無以自見,而見之寺耳。
(續前) 據《馬可遊記》,知大興國寺,馬可曾遊其地,并見有其他碑文。
(梁相碑立于馬可歸國之後,當為馬可所未見)杭州之有景教寺一區,亦馬可所記,當即此大普興寺也。
據萬曆《鎮江志》,則大興國、高安、四渎安三寺,明時尚在,惟甘泉不載。
雲山、聚明,則元至大間已改為般若院。
康熙《鎮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