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槪卷之三

關燈
飲,引被覆臥。

    〈《唐史》〉又引出文字緣。

     蘇長公曰:雪齋清境,發於夢想,此間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飲村酒,醉後曳杖放腳,不知遠近,亦曠然天真。

    〈《外紀》〉緣在世法之外。

     曲江貴家遊賞,則剪百花粧成獅子相饋遺。

    獅子有小蓮環,欲送則以蜀錦流蘇牽之,唱曰:春光且莫去,留與醉人看。

    〈《野乘》〉未審此緣討得否。

     齊桓公醉而遺其冠,恥之,三日不朝。

    管仲曰:公胡不雪之以政。

    公因發倉廩賑窮三日。

    民歌曰:公何不更遺冠乎。

    〈《管子》〉是一人有緣而為萬民乞澤也。

     範蜀公造長嘯堂,前有酴醿架,高廣可容數十客。

    每春季花繁,燕客其下,約有飛花墮酒中者,釂一大白。

    或笑語喧嘩之際,微風過之則滿座無遺。

    〈《百川學海》〉花下緣從無心而得。

     明皇嘗登沈香亭,召太真妃,時卯醉未醒,扶掖而至,酡顏殘粧,不能再拜。

    帝笑曰:是豈妃子醉,乃海棠睡未足耳。

    〈《唐史》〉可謂妃子緣深,君王情重。

     洛陽梨花時,人多擕酒樹下,曰:為梨花洗粧。

    〈《放懷集》〉亦是為梨花覓緣。

     陶宗儀飲夏氏清越堂酒,半折正開荷花,置小金巵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

    〈《小品》〉快緣非偶。

     常元載不飲,羣僚強之,辭以鼻聞酒氣已醉。

    其中一人謂:可用術治之。

    即取針挑元載鼻尖,出一青蟲如蛇,曰:此酒魔也,聞酒即畏,去此何患。

    元載是日,已飲一鬥,五日倍是。

    〈《玄山記》〉有魔無緣,無魔方有緣矣。

     黃廷堅以不飲酒者為惡客,故雲:破卯扶頭把一杯,燈前風味換仍回,高陽社裏如相訪,不用閒擕惡客來。

    元次山以非酒徒即為惡客,故曰:將船何處去,送客小回南,有時逢惡客,還家亦少酣。

    〈《貢父詩話》〉隻為不能隨緣,便見惡客嬲人。

     孫權大會將佐,命諸葛元遜行酒。

    至張輔吳前,張先有酒色,不肯飲,曰:此非養老之禮。

    權謂元遜曰:卿但令張公辭屈,乃當飲耳。

    元遜即難昭曰:昔尚父九十,秉旄仗鉞,猶未告老。

    今軍旅之事將軍在後,酒食之事將軍在先,何謂不養老也。

    張遂盡爵。

    〈《魏史》〉想是老將緣慳,故作大言。

     徐穉以綿絮漬酒,裹炙鷄至塟家。

    〈《韻府》〉緣卻是可憐。

     十五之事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墻。

    使公罔之裘、序點揚觶而語,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脩身以俟死,者否,在此位也,蓋去者半,處者半。

    序點揚觶而語曰: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否,在此位也,蓋勵有存者。

    〈〈射義〉〉 晉侯與齊侯晏,中行穆子相,投壺,晉侯先。

    穆子曰: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

    齊侯舉矢曰: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

    〈《左傳》〉 楚莊王賜羣臣酒,酒酣燈滅,有引美人衣者。

    美人即絕其冠纓而告王,取火來視。

    王曰: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

    命左右曰:今日與寡人飲,不絕冠纓者不歡。

    羣臣皆絕去其冠纓而上火,卒盡歡而罷。

    〈《說苑》〉 漢高祖過沛置酒,酒酣乃擊築為歌。

    〈《史記》〉 沛公先入關,項羽至與沛公會,謀因擊沛公,樊噲即帶劍擁盾入。

    項王曰:壯士,賜之巵酒。

    則與鬥巵酒。

    噲飲之。

    王曰:賜之彘肩。

    噲覆楯於地,拔劍切而?之。

    王曰:壯士,復飲乎。

    曰:臣死且不避,巵酒安足辭。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還臨卭。

    文君賣酒當壚,相如著犢鼻褌,與傭保雜作,滌器於市中。

    〈《漢書》〉 相如還成都,以鷫鸘裘就市人陽昌?酒,與文君為歡。

    〈《西京雜記》〉 景公飲酒,夜移於晏子,前驅欵門曰:君至。

    晏子被玄端,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故乎,國家得微有事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夫子樂之。

    晏子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

    公曰:移於司馬穰苴之家。

    前驅欵門曰:君至。

    穰苴介冑操戟,立於門曰: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畔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

    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聲,願與將軍樂之。

    穰苴對曰:夫布薦席,陳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

    公曰:移於梁丘據之家。

    前驅欵門,曰:君至。

    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

    公曰:樂哉,今夕吾飲也。

    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

    微此一臣者,何以樂吾身。

     秦王與趙王會澠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趙王鼓瑟。

    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秦聲,請奏缻。

    秦王怒,不許。

    相如進缻,因跪請。

    秦王不肯擊。

    相如曰:五步之內,臣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

    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

    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缻。

    〈〈藺相如傳〉〉 張鏡與顏延之隣居,顏談議飲酒喧呼不絕,而鏡靜默。

    後鏡與客談,延之從籬邊坐聽,辭義清玄。

    指謂坐賓曰:此中有人。

    由是不復酣呌。

     周主曦言:周維嶽身甚小,何飲酒多。

    左右曰:酒有別腸,不必長大。

    曦欲剖視酒腸。

    或曰:殺維嶽無人侍劇飲。

    乃捨之。

     袁絲相吳,王驕日久。

    兄子種曰:南方卑濕,絲能日飲,亡何,可免禍也。

     唐邢邵為西兗刺史,縣令妻日暮取人鬥酒束脯,邵攝令責其取受,舉州不知所以。

    〈《唐史》〉 杜贈鄭虔詩:醉即騎馬歸,頗遭官長罵。

    以虔為廣文館學士,性嗜酒,不治事故也。

     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史記》〉 東坡生日,置酒赤壁磯下,踞高峰,俯鶻巢。

    酒酣,笛聲起於江上,使人問之,則進士李委。

    聞坡生日,作一曲曰〈鶴南飛〉以獻。

    呼之使前,則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又奏一闕,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坐客皆引滿。

     東坡雲:陶潛詩「但恐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此未醉時說也,若已醉何暇憂誤哉。

    然世人言「醉時是醒時」語,此最名言。

    張安道飲酒,初不言盞數,與劉潛、石曼卿但言當飲幾日而已。

    歐公盛年時,能飲百盞,然常為安道所困。

    聖俞亦能百許盞,然醉輙高叉手而語彌溫謹。

    此亦知其所不足而勉之,非善飲者。

    善飲者,淡然與平時無少異。

    若僕者,又何其甚,飲一盞而醉,醉味與數君何異,亦無所羨矣。

     東坡帥定武,諸館職餞酒。

    坡舉白浮常少尹、歐陽、陳二校理,曰:三君但飲此酒,酒釂,當言所罰。

    三君飲竟,坡曰:三君為主司而失李方叔,可罰也。

    張舍人在坐,輙舉白浮東坡曰:先生亦當飲此。

    坡曰:何也。

    曰:先生昔知舉而遺之,與三君之罰均。

    舉坐大笑。

     坡雲:吾飲酒至少,常以把杯為樂。

    往往頹然坐睡,人見其醉,而吾中了然,蓋莫能名其為醉為醒也。

    在揚州時,飲酒過午輒罷,客去,解衣盤礴,終日歡不足而適有餘。

    因追和淵明〈飲酒〉二十首,庶以彷彿其不可名者,示舍弟子由、并晁無咎雲。

     魏其侯過灌夫,欲與俱往賀武安。

    夫謝曰:夫數以酒失,得過丞相,丞相今者又與夫有郄。

    魏其曰:事已解。

    彊與俱。

    飲酒酣,武安起為壽,坐皆避席伏。

    已魏其侯為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

    夫不悅,起行酒,至武安。

    武安膝席曰:不能滿觴。

    夫怒,因嘻笑曰:將軍貴人也,屬之。

    後遂按前事,劾夫罵坐不敬。

     李白自幼好酒,於兖州間業平居多飲。

    又於任城縣搆酒樓,且與同志荒宴,少有醒時。

    嘗有醉吟詩曰: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胡愧焉,三杯通大道,五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趙王武臣間出,為燕軍所得。

    燕囚之,欲求分地,使者往十餘輩輙殺。

    有廝養卒請往,當與趙王載歸。

    及燕,燕王問之,對曰:賤人希見長者,願請一巵酒。

    已飲,又問之。

    曰:賤人希見長者,願復請一巵酒。

    又與之酒,卒乃言曰:耳、餘名求趙王,實欲燕殺之,分趙自立耳。

    燕王以為然,乃歸趙王。

    養卒為禦而歸。

    〈《新序》〉 劉藻為平東別將,辭孝文於洛水之南,孝文曰:與卿石頭相見。

    藻對曰:臣才非古人,度亦不留賊虜,而陛下輙當釃曲阿之酒,以待百姓。

    帝大笑曰:今未至曲阿,且以河東數石賜卿。

    〈《後漢書》〉 宋宣和中,士女觀燈者賜酒一杯。

    有夫婦並遊,宣傳聲急,夫不獲進,其婦蒙賜飲,輙懷其酒杯,謝詞一闕:「歸來恐被兒夫恠,願賜金杯作證明。

    」上賜之。

     至德中,專以官爵賞功及收散卒,大將軍告身一通纔易一醉。

     韋臯鎮蜀,虹垂首於筵吸酒,旬日拜中書。

    〈《祥驗集》〉 孔奕,有遺酒者,奕進曰:人餉吾兩罌酒,其一何故非也。

    視之,一罌果是水。

    奕曰:酒重水輕,提酒者手有輕重故耳。

    〈〈本傳〉〉 孫權侄濟嗜酒,曰:尋常行坐處,欠人酒緡,欲取此縕袍償之。

     元楨雲:昔曾於解縣飲酒,餘為觥錄事。

    有人頻犯語令,連飛十數觥,不勝逃去,乃黃丞也。

    後奉使東川,至褒城驛,有黃明府見迎,問其前銜,即黃丞也。

    說前事,黃生惘然而悟,與之盡懽。

     顧孟著以酒勸周伯仁,伯仁不受。

    顧移酒勸柱,曰:詎可便作棟樑自遇。

    周欣然,遂為襟契。

    〈《世說》〉 唐學士賜蓬池鱠,夏至頒氷及酒,以酒和冰而飲。

    禁中有郢水酒坊。

     俞澹曉音律,荊公喜之。

    一日見公雲:吾欲為浮屠,無錢買祠部。

    公欣然為買祠部,約日祝髮,過期,寂無耗。

    公問其然,澹徐曰:吾思僧亦不易為,祠部已送酒家還債矣。

    公大笑。

    〈《石林詩話》〉 蘇章,冀人。

    漢順帝時遷冀州刺史,歸召鄉裡故人,箕踞大飲,盡平生懽,泣別曰:今日與故人飲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公法也。

    鄉裡無敢謁者。

    〈〈本傳〉〉 張鎮周,舒州人,為舒州都督。

    到州,就故宅召親故酣飲十日,曰:今日張鎮周猶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