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推來城

關燈
在許多次的古城古墓的發見裡,最可詫異的,是推來(Troy)城的發見。

    發掘推來城的主人翁是德國人舍利曼(HeinrichSchliemann)。

    說來可怪,他之立志發掘推來,在讀荷馬(Homer)的大史詩《伊利亞特》(Iliad)時;在他之前,沒有一個人不以為這篇詩是虛無飄渺的歌詠,推來是荷馬腦中的城;十年大戰是荷馬虛構的空中樓閣;赫楞(Helen)、赫克忒(Hector)、阿溪裡(Achilles)、攸力栖茲(Ulysses)是荷馬随意創造的人物。

    假定有人說,推來實有其地,十年大戰實有其事,赫楞等實有其人,則無論何人,都将掩口而笑,以他為發狂。

    然自舍利曼的推來發掘成功以後,人的眼光卻全變了。

    方才知道,推來城不是荷馬腦中所造的城;十年戰争不是荷馬虛構的空中樓閣;赫楞等不是荷馬創造的人物。

    于是荷馬的研究,别開生面,荷馬的史詩别有一重價值,希臘的古史,别添篇頁。

     舍利曼生于1822年。

    在他孩提時代,他的父親常将希臘故事說給他聽,他心中充滿這些故事的影子,每每沉醉于希臘英雄的冒險與勇敢。

    在他看來,那些故事都是真的,荷馬所歌詠的英雄行為都是不假的。

    他的心緊緊為他們所捉住。

    有一次,他得到一本插有一幅推來城大火時的圖的書,他心中更除去一切疑團。

    他看見推來城在延燒,一所所的宮殿房屋逐漸的為紅焰所吞沒,他看見不幸的推來人在驚号,在奔逃。

    他對他的小伴侶說道: “我要去尋找推來。

    ” 他們譏笑着他;他默默不言,心中受傷了,他不明白他們為什麼不和他一樣的熱心。

     以後,舍利曼的家境貧窮了,他的童年不得不在一家雜貨鋪中度過。

    他每天做十八點鐘的工作,而他的心,仍然專注在推來城。

    這種矛盾生活的痛苦,是不必說的,然他又不能脫離這種生活。

    他的主顧都是些粗野不學的人,他與他們長時間接觸之後,幾乎把從前所學得的一點拉丁文都忘記了。

    他想求知識,卻沒有時間去得到。

    他沒有假期,沒有快樂,除了幾點鐘的睡眠以外,便是不息的工作。

    在這種環境,他還不時的記憶着他的父親為他講述希臘英雄故事的快樂時代。

    他不時覺得前途有一線光明。

    他的發掘推來城的童年的夢,深埋在心底而保存着,并不曾毀掉。

     有一天,他因舉重物受傷,不能再在店中工作。

    他不知怎樣辦好,貧乏、疾病交迫着他;他到漢堡,沒有人雇用他。

    最後,他到一隻船上做侍童。

    不幸這船在中途遇險,他和水手們幸得逃生至荷蘭海岸。

    這時是舍利曼一生最黑暗的時期。

    他不得不求乞糊口。

    後來,在一個事務所中,得到小位置。

    他的心中又生新希望。

    他忍饑耐苦,省錢買書,有機會便拿來讀。

    在六個月中,他學會英文,再六個月,又學會法文。

    他發狂似的去求智識。

    他的向未發展過的頭腦,忽然的覺醒了。

    他有一種不可及的學習語言的天才。

    以後幾個月,他又學會荷蘭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

    他不肯停止。

    他又想學俄文,而在六個星期内,他居然會寫俄文信了。

    這時,他已經二十四歲。

    主人命他到俄國去辦一件事。

    在一年之内,他在俄國自己開始營業,決心要積錢實現他童年的夢。

    有一件事是很可怪的,他崇拜希臘,他敬愛荷馬,然而他卻費許多工夫去學習許多外國語,獨不肯去學希臘文。

    其實他是怕學希臘文,怕這種迷力極大的文字一捉住了他,他便将完全忽略了他的營業,将永不能有力量到荷馬所歌詠的地方去了。

    他之經商也如他之求學,全副心力都集中在商業上面,他的唯一目的便在得錢。

    十年之後,當他三十五歲時,他已經成富翁。

    他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着。

    于是他便用全副心力去學希臘文,而在六星期之後,已經學會。

    在三個月之後,已經能讀荷馬的原文。

     舍利曼在周遊世界之後,便到他所夢想的希臘。

    别人都以為荷馬的史詩僅是傳說,他則始終相信這是事實。

    許多人都疑推來城是虛無飄渺的,他卻全心相信這是實在的城市。

    這時,剛好雷雅特發見尼尼微古城,因此,更引起他發見推來城的欲望。

    他以為雷雅特能使尼尼微古城複見天日,他也能将推來古城掘出。

     在1870年時,他到推來平原的喜薩力克(Hissarlik)山上,這地方離達達尼爾(Dardanelles)不遠。

    他上這荒山,心裡覺得在他的足下便埋着推來的古城。

    他用三百鎊從土耳其地主購得地基。

    經過種種的困惱的遲延後,便在1871年,開始發掘。

    他督責着工役向山的心中掘去。

    許多工人不息的工作着。

    從早至晚,他都親自在工作場中。

    他的妻是希臘婦人,和他一樣熱心,親自同女仆執鏟掘地。

     舍利曼心裡很快樂,每當他掘土的時候,總是聚精會神的工作着。

    他的大敵便是節期與雨天;因為在雨天,工作便不能進行,在節期,希臘人卻不肯作工。

    所以在這些日子,舍利曼便坐在家裡,寫着他的發掘的經過。

    他将古城由泥土中掘出,在第一城之下,又見到第二城。

    舍利曼覺得很可怪。

    掘得愈深,他的詫疑更甚。

    原來是一座城立在别一座城的上面,一種文明緊接着一種文明而來。

    幾千年的曆史,都集中在這個地方。

    當一種人民已滅亡而覆于土中時,在這座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