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尼尼微

關燈
在人類曆史上,沒有一個國家有如亞述帝國(AssyrianEmpire)的興起之暴而滅亡之速的。

    當其盛時,她在東方為人人所畏懼;到她的滅亡之後,卻沒有一個人記住她;她的遺址不久便被人所忘了;她的絕世的威名,光華橫殘暴虐,俱成過去的一夢。

    巴比倫(Bavylon)帝國在亞述未興之前幾百年,已經是東方文化的中心,到亞述代興時,她便暫時匿迹;然亞述不久即滅,她卻又重興起來。

    這是兩個美索不達米古代大帝國根本不同之點。

     亞述人古代威力的集中點,是亞息(Asshur)、卡拉(Kalah)和柯薩巴(Khorsavad)。

    然而僅在大威權者西拿基立(Sennacheriv)時,尼尼微(Nineveh)才進到全盛時代。

    世界上沒有一個城市曾在那樣短時間内,能在人心上有那樣深刻的印象的。

    尼尼微實是亞述帝國文化與威力的結晶。

    亞息可算是亞述權力最古的所在,卡拉可算是戰争最有成績的所在,柯薩巴可算是在實際上比尼尼微諸王更偉大的專制者薩爾恭(Sargon)的紀念地;然而尼尼微的西拿基立卻給古代東方以世界征服者的印象;他壓迫古代的埃及帝國,掃蕩光榮的巴比倫帝國。

    而他的孫子亞息本尼巴(Ashur-Bani-Pal),更完成他的豐功偉烈,攻下底比斯,打倒尼羅河畔大帝國的威勢。

    當時全世界都顫抖抖的站在這新興大帝國之前,任憑她踐踏而不能反抗,而她則到處劫掠奢殺,野蠻殘酷,世間無比。

    尼尼微在曆史上,約有一百年是人類心目中最可怖的都城;然後她的巨大能力消耗淨盡,她便暴滅。

    亞息本尼巴死後不到二十年,新巴比倫帝國的創律者拿保蔔拉撒(Navopolassar)聯合米太人(Medes)起來反抗亞述;亞述的最後一王辛沙立士坎(Sin-Sharishkun)戰敗之後,和他宮殿一同焚為灰燼,而尼尼微的光榮便跟了成為灰燼。

    尼尼微軍隊所慣施于人的焚掠,如今也臨到自己頭上了。

     此後,尼尼微便無人提起,僅有底格裡斯河兩岸的兩堆荒丘,相傳為她的遺址而已。

    而真正的尼尼微的所在,迄無人知,也無人去發掘。

    直到二千五百年後,即十九世紀中葉,尼尼微方才又被人發見,同時發見的,是她的文化武功,與她的不可及的光榮。

     在1842年時,波塔(PaulEmilBotta)被任命為摩蘇爾(Mosul)的法國領事。

    他那時是三十七歲,關于東方的經驗學識,都極豐富,且有精敏的觀察力,與耐苦的精神。

    同年十二月,他在摩蘇爾對面的兩座荒丘中的北邊一座名為考央吉克(Kouyunjik)的,開始發掘。

    其初工作得到結果很少。

    僅掘出許多殘碎的浮雕,但沒有完整或巨大的東西。

    他并不灰心,仍繼續發掘,直至1843年3月。

    在他開始工作時,曾有一個亞剌伯的染工,從柯薩巴村來,經過這座荒丘,停步問他們發掘的原因。

    他們告訴他說,要發掘刻有文字的石塊。

    他說道,這種東西在他村莊附近多着呢。

    并答應帶許多給波塔,雖然以後這個染工曾帶了兩塊刻有文字的磚到摩蘇爾來給波塔,但他并不曾注意。

    到了1843年,他已失望的将要停止發掘荒丘時,方才想起亞剌伯人的話,便命工人到柯薩巴的荒丘去試掘。

    他們立刻便證實亞剌伯人的話不錯。

    波塔匆匆的到柯薩巴。

    他隻想在那裡停留一天,然而他所眼見的古物,已足引他住下,且使他送報告和圖形到巴黎。

    他在信上說道:“我相信我自己是第一人發見那種雕刻,有理由可以證明屬于尼尼微的盛時的。

    ”當那封信在亞細亞學會宣讀時,引起法國人的熱心。

    自此,古代的東方乃開始複活。

    法國政府立刻允許他繼續進行發掘的工作,并允運回所發見的古物。

    同時,波塔卻在柯薩巴和氣候、疾病,以及居民的反抗,并土耳其政府的阻撓相敵,不知經曆多少困難,方才戰勝一切;在1844年,得到發掘的正式允許。

    他雇用三百名工人發掘着。

    到1846年,古代的雕刻,運到巴黎,法國人的熱心更激起百倍。

    當那些巨大有翼的牛,表現着絕世的力量與莊嚴,和那些精美的浮雕,活現一個久已過去的民族的戰争與和平的景象的,一旦由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