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極端公道與極端自由的組織法

關燈


    舉凡先前法律的弊病可以免除,而契約的利益可以得到了。

    必要這樣承認各種契約為個人自立的法律,然後才能活用法律的妙谛。

    又必要使公家所立的法律變為一種禮節化的,無硬性強迫的,然後才能得到法律的真義。

    這是我們今後努力改良法律的意見,以期達到我們第一步所希望的公道與自由的兩利。

     現當說及第二步的公道與自由怎樣始能得到的方法了。

     二、共需與各産 這是經濟的問題,當然為社會的一個大關鍵。

    (1) 三、共權與分能 狹義說,這為政治問題,廣義說這是社會問題。

    先就政治說,我極佩服孫中山先生權與能的分别。

    他在《民權主義》第五和第六講上,主張權與能分别的重要。

    依他的意,選舉權、罷免權、創制權、複決權,這四權的作用應全歸人民。

    所謂行政、立法、司法、考試及監察五權,乃是能的作用,則應歸諸政府。

    他說:“用人民的四個政權來管理政府的五個治權,那才算是一個完全的民權政治機關,有了這樣的政治機關,人民和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

    ”這個區别确實重要。

    以政治說,“權”歸人民,政府不能專制,“能”屬政府,人民不可掣肘。

    如此,政府于受人民付托之後,在一定範圍之内能夠發揮其所長。

    其實,社會的一切組織如會社,如公司,如學校等等皆當作如是觀,然後一方面才能得到權勢的平均,而一方面又能得到各人能力的發展。

    這個理由,是“權”為公共的,是整個不能分析的,能是專屬的,是分析不是整個的。

    權是公共的,故人人皆有相等的權力,所謂人權由于天賦,人人是主人翁,誰不能欺負誰,侵害誰。

    可是能乃專屬的,故因智愚賢不肖的不齊,則某人僅宜做某事,不是某事去勉強某人。

    人人同有相等的權力,故人人平等。

    人人各個的才能不齊,故所任的事業各别。

    前的平等,才是公道。

    後的不齊,才是自由。

    前的公道,始能使一班有才能者不敢濫用威權以欺負無能者。

    後的自由,始能使一班有能者得于職分之内盡量發展其所長。

    有前的公道,然後有後的自由。

    能的自由,正使權的公道格外堅固,因為各人各盡所能,能,即是他們的權力了,已夠使他們滿足了,當然不必去濫用威權以取勝。

    能即是各人的權,凡各人能用他的能者,即得了他的權。

    由此看來,權與能雖一為公而一為私,一講平等,一講階級,但彼此互相調制并不枘鑿。

    由此更使我們堅信公道與自由是并進不是矛盾的了。

     以上所說的三端,一從法律,一從經濟,一從政治,皆使我們覺得求社會公共上的極端公道,即是求得個人極端的自由。

    但尚有第四項一層的公道與自由的妙用比上三端更重要,這是我們在下所說的。

     四、共情與專智 這個問題确實比上三端更重要。

    可以說,有共情,然後有共法、共需與共權的可能。

    也可以說,共情乃是共法、共需和共權的母。

    情不能共,則法與需和權,統統不能共。

    這個有憑據可以證明:若幹年來法治國的不能使法為公,與古今社會上的不能共需與共權,就是由于無公共情感為根基的緣故。

    故今後要使法律經濟與政治皆得有真正公道的組織,須從情感的公道組織起。

     怎樣能使情感公道呢?這不是如宗教家的請出天神來就能解決的,也不是哲學家、人道家,講些慈善話就能做得到的。

    情感的發生,由于愛與美,故凡能把愛與美從公道上去分配,則就能得到公共的情感了。

    今先說怎樣把愛從公道上去分配的方法,我以為當從博愛上入手。

    博愛的養成,應從消極做起,這是使社會的法律與需要及權力皆有公道平均的分配,使人人免至因法律、經濟與政治的不平互相仇視。

    但它的緊要處,當然在積極一方面,即“情人制”的實施。

    自來宗教也曾竭力提倡博愛,但他們的博愛,乃是一種枯燥不情的玄名,故宗教的博愛終至于有名無實。

    可是,如能從情人制去着力,則社會自然而然能夠彼此互相親愛了。

    由這個情人制的推廣,必能使家人的相待,朋友的相交,不相識的相視,皆有一種情人狀态的表現。

    我預拟一個情人式的社會,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以至路人,皆有一種親愛的團結,彼此皆如好朋友一樣的熱誠相對待。

    這個是什麼緣故?乃因男女,或叫做夫妻的既以情人而結合,則其所生的子女,朝夕所觀感者為其最情愛的父母的舉動,他們也就不知不覺中變成為情愛的人了。

    由這樣有情愛的子女組織為社會,自然社會上的人:或互相認識的朋友,或不相識的路人,也皆有情愛的表示了。

    反之,如以我國說,由無情愛的男女所結合的家庭,則其子女也冷淡兇橫,而由這班人所組織的社會,無怪就成了一個無情無義的群衆了。

    故要使社會得到真正的博愛,當應從情人制做起,因為情人制的社會,人人的情感皆用得出與收得入,這是情感分配上最公道的。

     但别一面,要使人人得到情感公道的分配與享用,則當從美入手。

    美也有消極積極二方面,從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