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愛與美的信仰和崇拜

關燈
提綱:紀念廟——合葬制——古葬品的價值——各種賽會——情人的信仰和崇拜 人類可以無宗教,但不能無信仰與崇拜。

    愈進化的人類愈無宗教但愈多信仰。

    宗教給予人那些荒唐的迷信及虛空的崇拜,這個當然不能使聰明人得了滿足的。

    聰明人所需要的乃在一種真實的信仰與高尚的崇拜。

    故自近世紀來在歐洲的社會,宗教勢力一落千丈,而移其信仰與崇拜的心事于科學及美學。

    因為科學能給予人真實的思想與行為,而美學則給予人高尚的觀念與欣賞,今後的社會僅有這樣的科學與美學和合為一的信仰才能存立。

     美學和科學之最切實及最美與最能使人類互相親愛者莫如“人類學”。

    人類學告訴我們什麼叫做人與人的義務,它教訓我們怎樣努力與向上。

    故今後我們的信仰僅在人類的自身,而可以為我們的模範者莫如一班有名譽的人類,也可說即是我們著名的祖宗。

    這些祖宗可以代替宗教的上帝與神明。

    他們比上帝與神明更較為切實的可愛。

    他們的困苦颠連,為我們人類犧牲。

    他們的豐功偉業,為他們子孫祝福。

    我們是他們的同類,是他們的子孫,自當景仰他們的功勳,崇拜他們的德行,笃愛他們的情誼。

    總而言之,我們對于這些有名的人類應該有一種特别的敬愛,但這不是與我國敬祖宗的宗法一樣。

    因為我們對于賢祖宗固當崇拜,但對于不肖的先人又應當有相當的懲戒,這與我國對于祖宗一律崇拜大大的不同。

     其次,我們愛人類的“先賢”,我們尤愛人類的“後秀”。

    可敬愛的莫如過去為我們辛勤的老祖宗。

    可贊美的更莫如我們同時及後來為人類争光榮的後輩。

    我們對于這兩類人皆當有相當的敬禮。

    不過,對于祖宗的敬禮是取一種莊嚴的模範式,如我們下頭所說的紀念廟即是此意。

    至于對後輩的敬禮乃在一種歡迎的獎誘式,如我們在後邊所希望于各種賽會的成績。

     末了,我們所要說的信仰與崇拜乃在愛與美的合一。

    我們一邊敬愛英雄,一邊又當贊美兒女。

    英雄兒女所以為人類的最可敬愛與最可崇拜者,因為英雄使人起敬起愛,而兒女使人可歌可泣。

    我們可以說英雄乃代表人類愛的方面,而兒女乃代表人類美的方面。

    無愛,則美無從依托。

    無美,則愛又無從發生。

    原來英雄與兒女彼此不能相離的,故我們的信仰乃合英雄與兒女為一氣,即合愛與美為一處。

    在紀念廟所崇奉的有英雄又有兒女,即在諸賽會中所表揚的也有兒女,也有英雄。

    這些與一班宗教僅顧念愛而遺卻美的用意不相同,即和一班單說以美代宗教而失卻了愛的意義也不一樣。

    今先說紀念廟的組織,在後再說諸種賽會的組織,再後,則說怎樣的情人始能使人信仰與崇拜,閱者就可以知道這些命意之所在了。

     (甲)紀念廟 凡我們的先人中有以功勳及情感著名者即把他們的遺骸合葬一處,其上建立一座最繁麗的紀念廟。

    自國都至各省會、各縣城及各區、各邑,皆應至少各有這樣的紀念廟一座。

    其人的功勳及其情感能影響于全世界或一國者則入于國廟。

    僅影響于一省者則入于省廟。

    其聲名僅及于一縣城,或一區邑者則入于縣廟,或區廟,或邑廟。

     廟的位置當占所在地的中央。

    其高度愈高愈好,高入雲霄更好,使音樂在高層奏時可以使所在地的人民處處得聞。

    上面須有一個大鐘樓,四邊均有時鐘,使人民可以時時知時候。

    這二層的關系甚大:第一層的教訓是我在哈爾濱的一區俄國人叫做新城所得來的。

    這個城中國叫做秦家崗,為山坡形。

    坡頂自然較周圍高出。

    “中東鐵路俱樂部”就在這坡的一隅建置它的露天音樂場。

    每當夜分奏樂時,我們住坡腳的客棧,除提琴外,餘音大都隐約得聞,似乎這個音樂為全城人奏的。

    最便宜處,全城人不用出門與買票均可賞識樂音。

    我尚憶得夏時晚涼初生,煮好的綠豆牛奶粥設在廂房的槅上,一面大嚼,一面聽微風吹來的喇叭與銅鼓相競吹。

    每當睡時,恍惚耳邊有和諧的節奏偷偷進房來催眠。

    那時,明月在窗,萬籁靜悄,僅有夏蟲唧唧導引夢裡人到音樂場去了。

    我從此才知道一個公共音樂場不是為少數人而設的,若能把其聲音引長擴大,則人人皆可同樂,而音樂的趣味因人人所處的地位不同,也成無窮的變幻。

    例如人們在中東鐵路俱樂部所聽的音韻與我們在客棧内所聽的當然大有不相同。

    而我們所得的若隐若現的音樂,另有一種美趣,若與那些臨場所聽的其價值當然不一樣。

    倘有人要以他們所賞識的來相換,則我們斷定不肯讓出啊。

     由此論之,在一地方紀念廟的上層若設有音樂,則晨興夜寐,全地方的人民均可領略此中的滋味。

    這個是一種“底意識的教育”,不怕人民不會于不知不覺中養成一班音樂家,最少也是一班嗜音家了。

    音樂的教育甚困難,一個音樂家如詩家一樣的難栽培,大概這些學問皆非有長久的閑工夫不可。

    有說:“三世嗜音的家庭,才能生出音樂家。

    ”有說:“貝多芬與瓦那(1)一班大音樂家僅能生于近世的德國。

    ”這個是說環境的栽培,對于藝術家比對于科學家更加困難的。

    譬如我國人如能發憤自雄,則三十年可以生出無數的科學家,但要養成一班藝術家,尤其是音樂家,則非經過一二百年不能成功。

    若我們建立一個音樂場于每地方的高頂,直接能使全地方的人民得聽音樂以便養成為嗜音家,間接則希望由此可以産生許多著名的音樂家。

    由紀念廟的連帶關系而使人對于音樂有一種信仰心與崇拜性,這種利益真不可計量了。

     第二層所說的大鐘樓,其關系也不小。

    我國人大多無時間的觀念。

    我嘗說美國人是“時間即金錢”的民族,但我國人是“時間等虛牝”的民族。

    這個緣故與時鐘的多少定有關系。

    現在我國人家甚少有鐘表,個人上更見稀少,以緻許多人對于時間的标準甚糊塗籠統,僅知一日中的上午、下午、夜分三種大區别罷了。

    這樣無切實時間性的觀念的民族其結果甚惡劣,輕的則養成多數人虛過他們數十年醉生夢死的光陰;重的則使一班糊塗人辦事敷衍過日,每每有一事可以一日辦完者,延長到若幹月尚未做好,以緻國家事務或自身學問一無成就,并且因遲滞而生出了種種的損失。

    若能于每地方的最高頂處設立大鐘樓,日間則用極強的光色,映出時間的經過。

    夜時,則用極大的聲音,報告若幹的鐘點。

    務使居民時時刻刻對于時間有深刻的觀念。

    如此或者使他們驚時光的易逝,悲人壽的幾何,努力進取,無負生成。

    這是由紀念廟連帶的關系而使人對于時間的信仰與崇拜的另一方法。

     此外,尚有連帶的五事皆應使人民有一種信仰與崇拜以足成紀念廟的效用者,一為建築,二為圖畫,三為雕刻,四為跳舞,五為唱歌。

     紀念廟的建築當使其宏大無倫,華麗畢至。

    高度至少須有若幹丈,我們已在上說及其頂應為音樂場了,其下應當為廣廳可以容幾千人或幾萬人。

    廳之正面,在國廟的則為有功于全世界人類的殿宇。

    廳之左面應奉祀深情厚愛的仕女及情文雙全的文人。

    廳之右面為一班有功勳于一國者及無名英雄的處所。

    每人的殿宇後有骸骨者則以最美麗的玻璃棺盛之,其上則請名人繪其圖形,狀其情事。

    廳之前面為大門,門之内外均堆滿了名人的雕刻。

    每當節日則使人民在廳中跳舞與唱歌。

    總之使人民入紀念廟,除贊美賢祖宗外,覺得有一種建築的偉觀,圖畫的動人,雕刻的悅目,與跳舞及唱歌的賞心樂事。

     于廳之下,掘地窟若幹丈深,也分為正廳與左右廳,不過其排設的人物:正廳的,為一班有害于人類的人,其左廳則為無情義的仕女及一班逆潮流的文妖。

    其右廳的則為一國的罪人與暴動的群衆的收容所。

    這個地下的建築、圖畫及雕刻等當應極盡悲涼愁苦,好似地獄一樣,與上面的天堂一比較,使人愈覺天堂的可羨、地獄的可畏。

    廳之四角當堆滿了無窮數的無名骷髅,與那些奸雄和無情的骸骨同一樣的示衆。

    以上所說,省廟當同一樣的形狀,不過省廟上面正廳則奉祀國廟全廟的人物,其左右廳則排列關系于一省的名人。

    其地下面的正廳則為國廟下層全廟奸人的碑位,其左右廳則為有害于一省的人物。

    他如縣廟、邑廟等的排設可由此類推。

     我們要使這些名人的情感存留于人類的心胸,與其豐功偉業可以為人類長時間的模範,則紀念廟應當時時有一名人的節日。

    例如國廟正廳中當祀孔子,柏拉圖,瑞士之盧騷,法之笛卡兒(Descartes),意之加裡肋啊(Galileo)(2)與大宛西(LeonardodaVinci),德之來尼士(Leibniz)(3)與貝多芬(Beethoven),英之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