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關系我人的生存甚大,而操其業者都是不學無術的人,這些皆值得去注意改良的。

    總之,如以職業為職業,則學商者必定為市儈,學政治者必是一個官僚,學軍人者必是一個武棍。

    若以科學與藝術為職業,則車夫、廚子、成衣匠皆可望得一個極大的發明,他們在社會上的功勳,當然非市儈、官僚及武棍所能及。

     本來一切職業都是平等的,但因人格的關系與職業的科學化藝術化程度上大小不相同,故職業中有些是醜惡的,如妓女、相公、賣蔔、相命、巫祝及風水先生等是。

    有些職業是可美可醜的,如政治及軍旅等事。

    但美的職業中以農業為上選。

    它是最科學又是最藝術的。

    農業是最科學的,大地是它的試驗場,四時是它的天文台。

    地質的變更,肥料的應用,每每與物理學及化學各種知識有互相關聯。

    五谷、草、木、花、果的生長,與夫蝗蟲的驅除,蠶種的繁殖,這些都是動植物學的根本材料。

    它又是最藝術的;百花的栽培、五谷的調護、樹林的養成、家畜的改良,以及農物的制造等等皆是出于其手腕與心思。

    并且,農人的生活最适宜于用科學與藝術去創造。

    例如農村好組織,有城市的利益,而無其弊害,且最能得到合作與博愛的精神,及最美趣、最衛生的生活。

    田家之樂樂何如?但見野間風景,四時變換,萬象争新,稻肥粱瘦,草青花香,空氣清鮮,日光蕩漾,這些景況既是美麗又是衛生。

    “到田間去!”此間有白雲為伴,青鳥為侶,天然風景是你的圖畫,雨露是你的瓊液玉漿。

    你不怕有惡社會來引誘,社會是由你創造的。

    你不怕有不好人來踐踏,農人都是天真爛漫的。

    我國現時農民的社會尚在混沌的世界,不識不知的農民,尚是未經開鑿的本質,隻要你肯吃一點勞苦,做一個起始人,你就能創造一個最完滿的新世界了。

    “到田間去!”,比到工界去,到學界去,到政界去,到軍旅去,于創造與改革的功夫,用力極少,而收效則極大。

    用相當的毅力,用到農民上去改造,終比在工人上,學生上,官僚上,兵士上,得了好成績較易千萬倍。

    “到田間去!”,你就是“鄉間王”。

    為農民上盡力,你就是他們的朋友、兄弟與師長。

    “到田間去!”,組織農村,改良農業,提倡農人的教育,增高鄉間的經濟。

    農業是最美的生涯,千萬不可放棄。

    “到田間去!”,這是“用力少而收效大”的職業。

    若你到惡社會上混食,領略那高等流氓的痛苦生活後,才認我所說的有大道理,那時未免嫌于太遲了。

     除卻小孩與老年外,壯年人都當有一種職業以養生。

    但男女的身體上強弱不同,性情的嗜好也異,故職業上自不能一律,似有分别之必要。

    大概男的長于勞苦一方面,女的則偏于忍耐。

    時裝店、廚房業、賣花與首飾莊、看護婦、小學教師等職業,當以女子為相宜。

    交通上及工廠上的工作,以及一切勞苦的功夫,則以男子為擅勝。

    至于科學的研究,藝術的養成,以及社會與政治上的各種生活,則因各人的性質與能力而決定,原無男女上區别的可能。

    一地方上如能組織一個“職業測驗”的機關,指示各人之所長去任事,則社會上必收極大的成績。

    各人上關于職業的選擇,也當有一科學的試驗法,以知自己确實是擅長于何事,然後免至白費功夫于無何有之鄉,這些都是求其達到于“用力少而收效大”的方法。

     二、美的科學 科學乃由于零星的經驗聚合起來經過一個系統的整理而成。

    許多“零星的經驗”,即是職業所給予的材料。

    就其“系統的整理”說,則需要采用藝術的方法。

    故科學乃是職業與藝術所組合而生的嬰兒,所以科學必要職業化、藝術化,然後科學的理論上才精密,而實用上才宏大。

    有職業做實地的試驗,而後科學才能一步一步地進于高深。

    例如有量地測天的實用而後有幾何學,有農業而後有農學,有航海業而後有航海學之類。

    别一方面,科學若不現實為職業用,則僅于學理上做虛空的敷衍,不但學理上不能達到精微的境域,而且于進行上無切實的地步可為根據,必至中途阻止,連極粗淺的學理也不能達到。

    我國火藥的發明僅為做各種玩耍的花炮用,所以火藥的學理不明,而火藥的為用也不大。

    推而論及羅盤針,其發明雖始于我國,也因無遠大的航海業去促進,所以羅盤針的學理極幼稚,而為用也極薄弱。

    其在西人則不然,因戰争的需要,逐漸把火藥的學理研究得極精微,每一次戰争,就有一次對于火藥增加許多的學理。

    其戰争愈厲害兇烈,其火藥的學理愈高明,其火藥的實用也愈巨大。

    (我在此僅就學理及實用上說,至于火藥用做花炮的玩耍比它用做殺人的大炮,誰好誰歹,我現在不必去管及。

    )至于羅盤針也是因西人航行遠海的需要,陸續改良以至今日,于學理及實用上才均達到極高的程度。

    故凡一種科學,愈成為職業的實用,則其學理必愈明。

    其實用的需求愈殷,其學理的發明必愈大。

    其學理的發明愈大,其實用的效力也必愈高。

    職業與科學,實用與學理,如聲之與響,形之與影,彼此不能相離的。

    若論科學與藝術的關系也是如此。

    科學一經藝術化之後,科學的學理愈精良,其實用上也愈普遍。

    就近來新發明的“相對論”說,即是科學藝術化的一種效果。

    淺顯說來:如我在火車站時,當火車行,顯然我看車是動,而車站是靜的,但在車内的人,則說火車站是動,而車是靜的。

    據相對論說,彼此均有道理,各因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就看環境的現象動靜不一。

    以觀察者,與所觀察的環境,并為一起以解決一切的物理,這個豈不是科學已成了藝術化麼?(相對論的方法是主觀與客觀合一,與從前的科學純粹用客觀方法大不相同。

    )再進一層說,凡研究科學者以藝術為根據,則其心思必靈巧,其理想必高遠,其發明必精微。

    妙眼一觑,靈心一現,就能于極紛纭的事物中發明一個極簡單的定理。

    所謂“用力少而收效大”,唯具有藝術的科學家才能當之無愧色。

    昔牛頓見一蘋果墜地,而悟吸力的定律。

    伽利略見懸燈搖擺,而得動力的定則。

    凡觀其微而知著,例小以推大,都是藝術的科學家之所長。

    又一切科學的成立不能無觀察與試驗。

    但觀察與試驗每每需要藝術的手腕與心思。

    至于科學深微的道理,更要由藝術的方法去考求才能得到。

    故科學的高深處,原與藝術無分别。

    科學與藝術本是通家。

    科學必要藝術化,然後科學才是真科學,這樣的科學然後才具有至美的理想與含有極大的實用。

     科學的種類散列為七八百門,合之尚有六大類:(1)數學,(2)天文,(3)物理,(4)化學,(5)生物學,(6)社會學。

    但各種科學中,以數學為最美麗與最有用。

    它是最美麗的,因它是最藝術化。

    它是最有用的,因它最職業化。

    凡一切科學都要以數學為根基,其含數理愈衆多與愈高深者,其科學的學理必愈精明,其實用上必愈宏大。

    其科學愈“數理化”,其科學的程度愈高,高到有時簡直不能去辨别它是科學或藝術。

    細微的電子,龐大的世界,苟推到它們的無窮小與無窮大極端的地方,我人必到一個時候不能用科學的道理去思維,僅能用藝術的态度去領略。

    故數理不但它本身最是藝術化,即與它相關系的各種科學,也由它的提高而變成為藝術化。

    數理既是最藝術化的學問,自然它為最有趣味的科學。

    可惜因教授法不好,緻使人習數理者視為畏途。

    現當采用藝術的教授法,例如,教兒童的數理,什麼都用不着,僅以兩手上的十指為十個基本的數目,使兒童知一切數目所由來皆不出這十個數目的變換。

    而加減乘除,與分數、比例,以及一切的高等數理,都可從這十指的數目推引與演繹出來。

    若能善譬妙喻,由這十指上可以了解無窮大和無窮小的原理,與吸力律及相對論的精微。

    這樣教法能使學者覺得極簡易,極興趣,又可以得到推演及邏輯的妙用。

    待到成年就可逐層求深,至于後來就能把數學、邏輯、哲學三個學問并為一途了。

     别一方面,數學之所以美,因為它是最能達到“用力少而收效大”的實用。

    就粗淺說,凡一切聲聲、色色、事事、物物,都可計劃于指掌之中,推用于萬裡之外,雖極廣大的工程,僅用片紙的預算,即細至一磚一石也已纖悉而無遺。

    就深微說,則音樂譜調,跳舞節奏,以至天籁和諧的精微,宇宙流行的妙趣,都可用極簡易的數理去領略,去利用。

    數學有科學的切實而無藝術的虛無。

    它有藝術的深妙,而無科學的呆闆。

    故數學不但是學科學者的基本學問,并且為習藝術者的緊要元素。

    現在有許多自名文學家、藝術家者,糊裡糊塗,滿紙烏煙瘴氣,毫無深入的思想,即犯根本上不懂數學的毛病。

     三、美的藝術 藝術與科學是二物而實是一事,乃是人類對于發展上求得一個“用力少而收效大”的擴張力的一種方法。

    即是在求一個有定則的學理,與一個最精緻的手續,以期于最經濟中而得最大的出息。

    其不同處,科學方法是從紛纭複雜的現象中而求出一個系統。

    以後遂由這個系統的定則去統治一切在這個系統的事物,故其事極省而功用極大。

    至于藝術上,乃由一己先求得到一個極簡單的标準(主觀的定則),而後由這個标準,演成一個整個而極繁雜的系統,故其事也極省而功用也極大。

     凡藝術必要職業化、科學化,然後藝術不失于空無與杜撰。

    藝術而職業化,雖是“匠人的藝術”,但極有裨益于生活。

    我人研究藝術的目的為何?不過在使我人生活上成為藝術的、美麗的生活而已。

    職業化的藝術就是“人生的藝術”。

    自衣食住至一切的物品器具,以至一切的消遣,皆是藝術化,這樣生活何等快樂,何等美麗。

    其次,藝術也要科學化,然後藝術于學理上才有準繩,而實用上才能普及。

    有影相學的發明,而後圖畫術的範圍愈廣;有留聲機的成立,而後音樂的為用更大。

    “以藝術為藝術”好則好矣,惜終不免于太過虛玄缥缈的弊病。

    若“以科學為藝術”則藝術的色彩——因有科學為根據——倍加準确,其意義倍加濃厚,其感人處倍加深微。

    因為它是“人的藝術”,所以人能夠懂得它。

    故我敢說“以藝術為藝術”最好的也不過為文人雅士的消遣物,終不如“以科學為藝術”較有精緻的功夫,更不如“以職業與科學為藝術”,尤較為有人氣的作品!(現在有許多自名為藝術家,于極粗淺的科學常識尚且不知,無怪做起詩來是打油詩,繪起畫來是初民畫。

    泰戈爾來華的成績,我輩可以逆料其必生出許多不通的詩子詩孫!) 藝術可分為“人生藝術”與“純粹藝術”二種。

    凡一切人類的生活:如各種工作、說話、做事、交媾、打架等等皆是一種藝術。

    若看人生觀是美的,則一切關于人生的事情皆是一種藝術化了。

    現僅從藝術的狹義說,即是“純粹藝術”,約分為六項如下:(一)音樂,(二)建築,(三)詩歌,(四)雕刻,(五)圖畫,(六)跳舞。

    就實用上說,建築為最重要。

    其感人深處則莫如詩歌。

    而其傳神的巧妙又莫如雕刻與圖畫。

    至于跳舞,乃合動的音樂詩歌和靜的圖畫雕刻為一門,似應列為藝術的上品。

    實則以上所說的五項藝術雖各有專美,而終不如音樂的美麗。

    音樂是藝術中的最美者,它比詩歌更能打入人深微的心靈。

    它不僅如跳舞能顫動人的身體,并且能激起人的精神。

    它不但似建築隻能建築數十層的高屋,而且能建築宇宙的大觀。

    它的音中有圖畫,調中有雕刻,譜中有一切變幻不測的風景,離奇無常的情懷。

    它能模仿鳥鳴、風号、流泉泠泠、波濤澎湃。

    它是最科學化的藝術,因它是含數理的最深微者,僅靠其音浪的長短急緩,而使人不知不覺領略于心弦之中,竟把自己遺卻于形骸之外。

    它又是最職業化者(即最實用),人人皆知移風易俗,莫善于音樂,變更性情,陶養德性,也莫善于音樂的這些大作用了。

    故音樂是一種用力最少而收效最大的藝術。

     以上三段,乃從職業、科學、藝術三項的組合上去研究,而我以為必要如此,然後職業、科學、藝術,于理想上才是美的,于實用上,才是“用力少而收效大”的。

    必三者合一或互相關聯,然後學職業者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工人,乃是一個工程師,并且是一個審美的工程師,他對于所做的職業乃依科學的定則與藝術的技能,以成就他最有利益與最具美趣的工作;其習科學者,必是科學家,又是哲理的科學家,他對于一切紛纭的外象,自能得到一個有系統的定則,并且他對于百科的定則,自能得到一個極美麗的概念,而使萬殊為一貫的作用;其習藝術者必是一個極高尚、極實用,又極理想的藝術家,他能使藝術的應用普及于社會,而又能使藝術的理想,向上繼續去提高。

     實則,職業、科學、藝術合一之後,不但于知識發展及物質出息諸方面得到極大的利益,而精神的方面更能得到極大的效果。

    現時做職業、科學、藝術的人,多視為一種痛苦的事業。

    若使這三者合一之後,則職業、科學、藝術皆為一種美品,即是一種娛樂品,那麼,以後人們必看這三件事為極快樂的物了。

    例如農事在今日為極苦了,但使我們以科學與藝術的方法去經營,則田疇山野間大有我人行歌嘯傲的餘地。

    景況清幽的鄉間生活,又可為我們研究高深學問的處所了。

    故我在上說農業的生活為最美麗,因為它是最科學化與最藝術化,所以它是一種最娛樂的事了。

    他如學界以及工、商、官、軍各界,如能各使為科學化及藝術化,同時也各自能成為娛樂的職業,不過終不如農業的完全罷了。

    以此推之,一切科學如能使各為職業化及藝術化,則無論何種科學,皆為我人的娛樂品,而能給我人無上的愉快,但别種科學,終不能如數學能夠給我人那樣多。

    又一切藝術如能使各為職業化及科學化,則無論何種藝術,皆為我人的娛樂品,但音樂一門所給我人精神上的愉快,自然更非他項藝術所能比。

    故我的理想,是使我人所任的職業,所習的科學,所做的藝術,皆成為一種娛樂品。

    而最好不過的,是于職業中任農,于科學上學數理,于藝術上習音樂,那麼,精神的愉快與物質的娛樂,皆能達到于極點了。

    待我在下節再把娛樂的道理更深細些說一說,希望對于“工作即娛樂,娛樂即工作”的意義上更增加了許多明了的解釋。

     第四節 美的性育、美的娛樂 我前說人類擴張力可分為五方向。

    其第一類已在上節說明了。

    在本節上所要說的為第二類,即性育與娛樂。

    因性育不過是娛樂的一種,故我并合起來做一類講。

     自來學者都說娛樂是一種奢華品,其大意是:“當動物身内氣力充足時,若不發洩于外,覺得極不痛快。

    所以禽獸有交尾的時期,人類有婚姻的需要。

    即如貓狗有時逢場作戲,烏鴉朝暮團聚噪聒有如談話,推而如人類的各項玩耍與各種藝術的發展,如雕刻、詩歌、音樂、跳舞等等,都不外是一種奢華品,究之于人生上無多大的作用。

    ”但我在此層上和向來學者所主張大不同處,乃在承認娛樂是一種至有用的擴張力,不是一種無謂的消費力;别一方面,又在承認娛樂乃一種有益的工作,不是一種奢華的消耗,現當稍微說明于後。

     第一,娛樂是一種至有用的擴張力,不是一種無謂的消費力。

    因為人于衣食住與職業等的使用如得其法,則常得到一個強健的身體而其中有許多積存的儲力,若不用出,這個羨餘的儲力依物理學的定則,有如氣、煙一般,必在身内亂撞混鬧。

    又因化學的作用,這些儲力既已無次序的亂撞混鬧,就要化成變性的毒質如發酵一樣的糟氣,遂使滿身起了刺激的痛苦,所以人總要把它排洩出去才愉快。

    但排洩的方法自然以娛樂的方法為最佳。

    因為以娛樂的方法排洩出去,不但不覺其痛苦,而反覺得其快樂。

    這個快樂,一面是消極的,即使那些胡鬧的氣力消滅于身内;一面又是積極的,即因身中既無這樣内賊擾亂的痛苦,然後精神上才能安心做事,所做的事才有條理與極深的造就。

    自來學者都從消極方面看娛樂,所以說它是奢華品。

    殊不知娛樂的真義乃在積極的方面。

    它的作用是在引導一切的儲力不要相沖突,好好地從最便利的方向擴張去。

    它是一個最精良的引導人,有它,而後一切的擴張力,才能認識好的路程呢。

    (看《西廂記》下段所說,就可見出不能達到愛情娛樂的男女那樣不會使用儲力了:“一個價糊塗了胸中錦繡,一個價淚揾濕了臉上胭脂;憔悴潘郎鬓有絲,杜韋娘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一個睡昏昏不待觀經史,一個意懸懸懶去拈針黹;一個絲桐上調弄出離恨譜!一個花箋上删抹成斷腸詩;一個筆下寫幽情,一個弦上傳心事,兩下裡都一樣害相思。

    ”) 第二,娛樂乃一種有益的工作,不是一種奢華的消耗。

    這個怎麼說呢?諸位也嘗聽做苦工者與工頭的歌聲相唱和麼?這樣唱歌既可生膂力,又可減痛苦,和那些樵夫、牧子及采茶娘在山間苦悶唱山歌時有同一的作用,故我意将來社會上的好組織及個人上的好創造,都要把一切的工作及行為全做娛樂化的。

    那時“工作即娛樂,娛樂即工作;行為即娛樂,娛樂即行為”,這樣的工作何等快樂!這樣的行為何等有趣!并且以娛樂的方法去做事,覺得這件事是我心中所樂意做的,自然所做的有無窮的生氣與宏大的作用。

    司馬遷的《史記》,李杜的詩歌,以及古來許多美麗的藝術,神奇的宗教,皆由其人樂于把胸中的積蓄發洩出來,所以成為千古不朽的創造品。

    反之,凡不以娛樂的方法去發展儲力總是無多大出息的。

    學生為分數上課,丫頭被強迫做工,其效果與那些姐兒假意聽泰戈爾講演——底裡是看奇怪——所得的同樣淺薄! 總之,由娛樂而有精神的愉快,由精神的愉快而後精神上才能産生極大的功能與極美的成績。

    由娛樂而得身體的痛快,由身體的痛快,而後物質上的使用才能得到恰好的位置與出息的豐多。

    故娛樂是使精神與物質的本身上得到最美麗的享用,和精神及物質的出息上得到“用力少而收效大”的功能。

    就一方面說,由娛樂而使一切儲力發展上得了一條最好的方向。

    就另一方面說,由娛樂而得了擴張力上最有出息的效果。

    以下我們所說“美的性育”就是第一面的意義。

    後頭所說“美的娛樂”乃從第二面去發揮。

     一、美的性育 我上說性育本是娛樂的一種。

    但因它在娛樂中占了特别的位置,故不能不特為提出來讨論。

    美的性育的養成,依我意見應分為四個手續:(1)兒童時期,(2)成年時期,(3)交媾的意義,(4)“神交”的作用。

    現分别論之如下: (1)在兒童時期,即在情窦未開之前,男女兒童最要使常在一處娛樂。

    竹馬相過日,此時彼此天真爛漫,以養成一種兄弟姊妹的親愛,免至因兩性分别太嚴的結果而至于涉入邪僻的心思。

    此時即當教示他們一朵花的雌蕊雄蕊的構造與意義,使他們知道這兩個雌雄蕊便是他們兩性的機關一樣。

    到這些花蕊成熟時,就有了花粉,好似人到成年後就有精液的發現,這兩樣花粉合成後(即交媾)就生了果子(即胎兒)。

    務要對兒童解釋這些事情是極普通無奇,并要向他們說如花蕊無粉,或花粉未成熟時,就使它們互相接觸,則花蕊必至枯萎,花叢必大損害,這個好似男女太早結婚,或太早交媾一樣,能使人有衰弱病死的危險。

    故交媾必待到一個最适當的時期才可舉行。

     (2)一到成年,男女的情窦初開,實為危險的時期了。

    此時他們受性欲的沖動好似禽獸一樣的純任自然所指揮。

    西諺說:“愛情是盲目”,即是這個道理。

    指導人最要在使男女知道人類生殖器的構造與生理的關系,及交媾的意義與精神的關系确實在何處。

    即是:一面使他們知道生殖器的構造此時尚未完全可以适用,精力尚未滿足,身體尚待發展,若縱一時的性欲,勢必使生理上留了後來無窮的患害。

    一面,又當使他們知交媾的意義原是一種極普通不神秘的事情,兩性戀愛的快樂,乃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