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防圖論

關燈
海防圖論小引 嘉靖辛酉,大司馬梅林胡公總制,吳越值海,夷蠢蝕,沿海諸州郡皆弗靖因奉。

     命掃蕩之,自嶺南至福、浙,迄吳淮登萊,抵遼左,計裡辨方八千五百餘裡,沿海山沙險扼延袤之數,一一如指掌。

    博而不失泛,約而不失簡,十洲三島,宛然縮地,古所謂虜在目中,信不誣矣。

    圖論具後。

     吳興世德堂主人識。

     海防圖論序 兵部尚書新都胡宗憲?? 吳郡殷 都閱 宗憲不敏,天子以東南半壁付之。

    乃日群材官而讨軍實,邀天之幸,得淩風濤而殲鲸鲵。

    顧不敏竊有慮焉。

    交阯無聚米之圖,則伏波矍铄無所措手。

    孔明即夙稱神武,而益州之圖,不出諸張松袖中,即劉璋未易取也。

    況夫瀚海蒼茫,中國與虜同此利,不同此害者乎?昔吳郡秋崖朱公以大中丞節填制七省,則皆倭燹之所躏入維時。

     國禁尚嚴,人巧未極,故能優遊而坐鎮。

    及不敏受事,而海之患益不可言矣。

    蓋不特倭奴之能窺我圉,而群不逞之徒且狡而決我藩也。

    故昔之防海,重防其入;今之防海,重防其出。

    重防其入,則砺我戈矛,戒我樓橹,可以禦曰本之倭;重防其出,則支流必辨,合港必稽,所以禦通日本之倭者,正未可以更仆數也。

    蓋不敏所日惴惴焉而不敢即安,凡耳目所曆,哨探所傳,無微不核,無細不綜,因彙次為海防諸論,凡若千篇。

    雖杞人之憂,不無過計,庶他日之後,有思不敏之言而躍然者耳。

    堂堂之陳,正正之旗,東南保障哉! 海防圖論評 吳郡殷都無美述 都少也賤,得以筆劄事故大司馬新都胡公。

    稱入幕賓,辱公不以都為不敏,每退食自公,即延與談當世之務,而海防之略居多。

    都每見其津津望洋,娓娓策勝,真如鋸木出屑,疏井得泉,從本原以及末委,如指諸掌。

    故樓船一出,殲厥鲸鲵,乃長慮遠謀,不能巳巳。

    海防圖論之作,可以見公經濟之遠猷,與劻襄之大略也。

    比都官職方,東北之事,則有司存,每竊謂膚敏如公,而九原可作,亦可以杼一人半臂之憂。

    而公巳矣,薏苡之謗尚不能辨,西州之恸,當如之何?頃東事方殷,群策畢集,此圖此論,久藏箧中,不敢秘也。

    乃梓之,而附以近日所輯日本考略。

     海防圖論目錄 海防圖 廣東要害論 瓊管論 廣福通番當禁論 福洋要害論 福洋五寨會哨論 福甯州論 廣福浙兵船當會哨論 浙江四參六總分哨論 舟山論 浙直福兵船當會哨論 蘇州水陸守禦論 江北設險方略論 江淮要害論 山東預備論 補輯遼東軍饷論 日本考略 廣東要害論 廣東列郡者十,分為三路:西路高、雷、廉,近占城、滿刺諸番,中路東莞等界,水賊倭寇不時出沒;東路惠、潮,與福建連壤,漳舶通番之所必經,其受海患均也。

    故舊制,每歲春汛,各澳港皆設戰艦,秋盡乃掣回泊水寨。

    至今曰則不然,倭奴沖突,莫甚于中路,亦莫便于東路。

    其次則南頭等處,又其次乃及高、雷、廉三府。

    勢有緩急,事有難易,分兵設備,亦當因之。

    故舊例,戰船中、東二路不過二十艘,今則各宜增益,而柘林為尤甚。

    蓋柘林去水寨一日之程,警報未易猝達,寇若乘虛而入,柘林危矣。

    無柘林,是無水寨也。

    官兵每秋掣班,必以柘林為堡,控賊咽喉,附近大城所軍互為聲援,庶保無虞焉耳。

    嘗聞南洋灣鄉夫,在于東路,屢勝真倭;烏艚船子弟兵,昔在中路,首擒亞八,此皆宜素養者也。

    編号定甲,更番作息,無事則随宜農商以養其财;聽用則時使休閑以養其力;有警則預給工食,椎牛酾酒以養其氣。

    恩威相濟,務得其心,有不戰戰必勝矣。

    雖然亦未也。

    沿海港口,賊舟何處不可沖入,斷賊入路,策之要也。

    奸民與賊交通,餽之酒米,餽之衣服,餽之利器,斷賊内交,策之要也。

    海防者不可以不知。

     烏卿船子弟兵勇于水戰,寔為禦倭前茅。

    中間編号定甲一叚議論,淡得撫養權宜之術,至末斷絕内交,尤為警策雲。

     瓊管論 天下郡邑濱海者有之,未有若瓊之四面環海者。

    其東西廣九百裡,南北一千一百四十裡,長山峻嶺,生岐、熟三黎錯居其間,而五指腹心盡為黎據。

    群崗之中,定安尤險。

    郡邑封疆,反四面而環列占城、暹羅諸番,西南外峙,東北又與閩、浙諸洋相通,稍或撤備,則門庭皆勍敵矣。

    廣東處南海之邊,而瓊又當其南,實南徼之要害也。

     國朝設府,統州縣十三,複設南海衛,統内千戶所五,外守禦千戶所六。

    各海口鹹置烽堠了戌,指揮部軍統轄之,名曰備倭巡捕巡司,散布分列,海寇望幟而知有備。

    然黎防之制,瓊、澄、臨樂、文定諸地,舊置營戌,事父寝弛,元有炯鑒,不可不戒也。

    近因辛醜之亂,舉兵讨平珠崖駐設參将,事雖大定,而險終在黎,未為吾有。

    議者欲于羅活問據以重兵